我学语文教语文的一生(18)
我学语文教语文的一生(18)
给见习生上示范课,课堂讨论成了“亮点”
1984年12月5日下午,华中师大教育系的杨老师来联系听课。她请我给中文系大四的170多位见习生上示范课,时间定在12月17日下午。我们查看教学进度,两周后是《阅读》第五册“小说单元”的“讲读”课文:鲁迅的《孔乙己》。
当时华中师大一附中还在武昌千家街老校区,学校没有阶梯教室,去物理实验室看了看,坐不下那么多人。于是,决定在行政楼后面的大礼堂上课。没有想到,附近学校和周边县市约一百多语文老师得到消息后也赶来听课,结果六倍于学生的听课老师把学生围在中间,上了两节课。
12月14日上午,语文教研组长吴六林老师让我与汪老师商量一下公开课的事情,他说这次听课的将近300人,嘱咐我一定要认真准备。
我请专职指导汪厚铎老师看看我的教案,对这两节课的教案提出意见或建议。
汪老师说:“教案没有什么可看的了,关键是要在课堂上发挥两年来养成的好作风。”由此,他接着说:“我们实验班现在可以说‘基本成功’:一是课堂教学搞活了,其中有两个经验要好好总结,首先是学生已经养成了质疑问难的好习惯;再就是你的教学民主作风好。二是作文教学经验可称是最大的成功经验。你基本上从作文堆中爬出来了,说成功是因为学生未由于老师不批改作文而无兴趣写作文,另外,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了是最有说服力的。”
12月17日下午,大型公开课讲读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准时开始上课。
《孔乙己》一文的《阅读》单元要求之一是“了解小说中社会环境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程序的:先请一个学生正确无误地朗读课文第一段,再请学生听我读,并用铅笔在书上圈点出我读错了或读掉了的地方。我有意将这一段社会环境描写中的关键词、句读错或读掉,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思维。
课堂教学导入程序,根据课文体裁和内容,结合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设计,或质疑,或设疑;或引入情景,或直观显示,千方百计一开始上课就使学生感知学习的具体目标,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尽管有那么多老师围在他们身边,学生还是被我这样的“错读”方式激活了思维,一如既往地展开了讨论,七嘴八舌争论之后,明确了学习目的。课堂教学也非常活跃了。
搞活课堂教学,尤其要注意自始至终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有时学生的想法或说法看来有点幼稚,甚至完全错了,也不可训斥,更不能嘲讽。要尽可能创造有利于学生思维产生“开窍反应”的教学环境。“开窍反应是在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去寻找尽可能多的不同解答或答案时所使用的许多教与学的方法之一。”(引自[美]林格伦著、章志光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第426页)因此,课堂教学形式,必须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领导讨论是一种困难的艺术,但也是很值得发展的艺术。教师必须经历过一段时间,有时要若干年的实验,才能发展起既有效又舒适的方法。”(引文同上书428页)。
不论是公开课,还是平时上课,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是讲清要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一节成功的好课还应该有“亮点”。让学生将来回忆学生生活时,难忘那一节课。
一节课是否有亮点,是可遇不可求的。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机遇”。所谓“机遇”,决定一节课是否有亮点的机遇就在那一瞬间,稍纵即逝。只要你抓住这一瞬间,就可以成就一节课的亮点。有的人老师上课并不是没有亮点,而是他没有发现,更没有抓住。再说,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当我的学生在公开课最后几分钟时间提出问题时,我是这也处理的:
学生(1):文章最后一段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中“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老师:对!她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呀!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们班肯定有同学能够解答这个问题。【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反弹”给学生,让学生去争论,引起学生思维的”开窍反应”】
学生(2):“大约”是修饰“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而“的确”只是修饰“死了”着一个词,它们修饰的范围不同,所以说它们并不矛盾。
学生(1):既然孔乙己的确死了,为什么还要用“大约”来修饰呢?
学生(2):我们在《作文·汉语》书中学过,一个病句,不但要看它是否有语法错误,还要看它是否符合语言习惯。任何人一听这句话,都觉得是通顺的。(学生笑)
学生(1):鲁迅是一个大文豪,他也懂语法,为什么他要明知故犯呢?(学生大笑)
老师:如果他要明知故犯呢?【在学生争论中点拨,继续挑动“群众斗群众”】
学生(1):他不会故意说错的。(哄堂大笑)
学生(3):我觉得这一句可以这样理解:这个“大约”是因为孔乙己死了那么多年,没有人知道他死的消息,大家只能根据推测来判断。推测的根据是孔乙己一生的遭遇,说明他的死是带有必然性的。所以要在后面用“的确”孔乙己在社会上没有地位,也很穷,所以他死了就没有人知道得那么确切了,只能用“大约”这个词说明。【这个学生的发言准确地解释了理解这篇文章的难点】
虽然这场争论只有几分钟,但给学生留下极深刻的印象。积极参与争论的李慧同学当年五月参加武汉市中学生新闻小故事征文比赛,以《见习大学生的掌声》为题,真实再现了这堂公开课的情景。详尽地描写了这场争论。她的这篇作文荣获武汉市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