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闲话人生(135)夏国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闲话人生(135)夏国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博客

闲话人生(135)夏国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实在没有想到,老同学张思斗今晨微信告诉我,夏国林因病与袁老爷爷同一天去世了。怎不叫我痛上加痛啊!

我与国林相识于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实师”)。当年实师由高中部、幼师部、短训班三部分组成。国林是高中66届的学生,我是短训语文(2)班的,素昧平生,互不相识。

1966年5月16日,我们十多个同学在武汉市22中实习,原本实习结束时回校分配工作单位的,突然接到学校紧急通知,立即回校参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实师要成立“文化革命委员会”(简称“革委会”),由三部分学生代表组成。我们短训部六个语文班六个数学班,我是唯一被“选”为校革委会的委员,其他十几个委员都是高中部和幼师部的学生。大概是因为短训班其他同学的家庭成分确实复杂,可能我是“矮子里面的将军”,尽管我那“不宜录取”的档案还在学校档案室,也许是短训班再也挑不出家庭成分好的学生,只好让我去滥竽充数了,被选为“革委会”的委员。当时我也是懵懵懂懂不知所以,还没有从高考名落孙山的苦闷中解脱,就被裹挟到“文化大革命”的暴风骤雨中了。

第一次革委会开会分工,也许大家觉得我是语文班的,应该是有“文化”的,所以让我当宣传委员,夏国林是学校党总支书记李如璞指定的主任,他说,夏国林的祖父、父亲都是工人阶级出身,他本人是毕业班的团支部书记,政治表现和学习成绩都很好,是学生党员培养对象之一。

学校给我们革委会一个大套间办公室,就在行政办公楼二楼东边,夏国林和我常在里面办公。从此,我们两人就形影不离了。

文化大革命初期,各单位都是大量转抄“大字报”,就像现在微信刷屏一样。即使有什么看法,也没有几个人写大字报表达出来。随着“运动”的深入,逐步触及到学校的一些事情,就开始形成“保皇派”和“造反派”两派。各学校的两派组成武汉市大、中学的“红卫兵”,是“保皇派”,贬称“三字兵”,“毛泽东思想红卫兵”是全市红卫兵第二司令部,“造反派”,自封“钢二司”,与武汉市产业工人造反派成立的“钢工总”,是武汉造反派的主力军。

 

“运动”越深入,两派斗争越激烈。武汉“720”事件之前,保皇派得势,造反派受压;“720”之后,造反派有中央文革支持,翻身当家做主人。实师“钢二司”发出“一号通缉令”,通缉夏国林和李培永。于是,我们十几个“红卫兵”,在夏国林的带领下,乘坐郧阳军分区司令员派来的两辆北京吉普,到当时交通闭塞的鄂西北郧阳。当时那位司令员与夏国林高中同班同学的父亲是亲密战友。

吉普车在通往郧阳的省道上疾驰,过了丹江口之后,进入郧阳地区山道了。突然一个急刹车,对面过来的一辆大车停在我们前行的车道上,司机下车问那位大车老司机:“老师傅,您的车坏了吗?”

老司机说:“小伙子,我的车没有坏,是你的车坏了呀!你好好检查一下你的车轮吧!可能是车轮出了问题,如不小心,很可能翻车到山下去了。”

我们的司机急忙下车查看,果然是前车轮的几个螺丝松动了。如果不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从对面发现吉普车行车状态不正常,及时果断堵住我们的车,我们这车人的下场真是令人不寒而栗。

两位司机小伙子在老师傅的指导下,修好了车。我们再三感谢老师傅救命之恩后,于当晚赶到郧阳。

当时的郧阳县城依山傍水,民风朴实。我们住的军分区招待所在县城边的山腰上,地势较高,郧阳地区专署和县政府在县城中心,整个县城不大,半天时间就逛完了。

我们住下不久,军分区那位司令来招待所接见我们,嘱咐我们不要乱跑,不要乱说,在这里好好休息。其实,哪能休息,当时全中国哪里没有两派在斗?只不过山城交通、信息比较闭塞而已,武汉市的信息传到这里一般在十天半月之后。

后来,我们发现郧阳中学就在军分区招待所旁边,郧阳中学的学生也象武汉的学校一样,两派斗得不亦乐乎。我们去学校找到军分区支持的那一派学生的头儿,他叫阮长华。我们就和阮长华他们一起,参加当地的“文化大革命”。记得当时有对立派的学生要批斗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王文波,我们立即请王文波书记与我们一起住在军分区招待所,凭我们是大武汉来的“造反派”,他们也不知道我们在武汉是哪一派,就不敢来找王文波书记了。

“文化大革命”发展到后来,“造反派”开始冲击解放军领导机关,抢夺解放军的枪支。郧阳军分区也不例外,有一天晚上,军分区器械库的枪,眼看就要被另一派学生抢走了的时候,阮长华带领一批学生先下手把军分区的枪搬到学校来了。我们十几个武汉去的同学,听从夏国林的指挥,都没有参加“行动”。

那时,参加抢枪的学生都不懂如何使用枪支。有一位从郧阳中学毕业考到武汉华中农学院,又回到家乡造反的同学,名叫吴文学,有一次,我们一起乘吉普车从郧阳到房山县去,当车开到一座大山的山腰时,吴文学要司机停车,他要下车打枪玩。他拿出手枪,我和夏国林几个人围着看他摆弄,当时,我正好站在他对面看着,他的枪口正对着我,看着看着,我突然想起华师一附中郎君诗校长在一次民兵训练时的讲话,他说:“长枪朝天,短枪朝地,枪口对人,三天禁闭”,我赶忙转到吴文学的背后,刚站定,“砰”的一声,子弹射到他对面的山石上,我在惊吓之余,庆幸自己躲过一次灭顶之灾,从心里感谢我的老校长!感谢他教给我的那段顺口溜,救了我一命!夏国林在旁边拍者我的肩膀说:“培永啊,幸好你转得及时啊!不然,我回武汉怎么向你的父母亲交代啊!”

国林老弟啊!我们在郧阳避难的日日夜夜恍如昨天,退休后,我们多次相约再去郧阳看看退休的农行行长阮长华,总是因为我的原因未能成行,留下终生遗憾!

我们感到非常难过的是,你还是那样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你的小儿子告诉张思斗,说你在弥留之际,嘱咐他:“我走后一切从简,等丧事办完后再告诉那些老朋友们!他们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不要为我来告别了。我心里永远有他们,他们心里也永远不会忘记我的!”

夏国林,我们曾经与你走过那十年的兄弟姐妹愿你在天堂再没有病痛!李培永、张思斗、魏人民、杨俊杰、李鲁峰、柯凡清、王凯华、夏政文、程克安、张菊香、涂桂珍、马兰绪、周燕云等祝你一路走好!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1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李培永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