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家传的瓷器
十多年前,公公婆婆搬去了阳光灿烂的法国南部,留下一套经典的西式瓷器餐具,因为 “老古董” 经受不起洗碗机,平日用起来不便,所以收下后没多看就搁置起来了。最近受Declutterig理念的启发,决定清除一些家中长期闲置不用的东西,才把它们翻了出来。
揭开包装纸后摆好,眼前看到的是一件件精美的glazed white porcelain with hand painted gold banding 清一色的釉光白瓷,手绘金边,各式各样, 有几件甚至无法道出其用场。有的看上去还很新,有的手绘金边已有磨损。
Covered Vegetable Dish
Tea cups with saucers
翻看了这些盘碟背面,发现有两个戳,深绿色的印着 gda. France,另一个红色的印着G.D.A. Limoges,便得知了它们的产地。
利摩日(Limoges)坐落在巴黎西南的郊外,是这套瓷器的原产地,也曾是西方的瓷都,从18世纪起就已经在生产瓷器了。
早在12世纪时,利摩日就生产过搪瓷和陶器(enamel and pottery),在1765到1770年间才开始生产起瓷器(Porcelain),并很快成为欧洲的造瓷中心;可要是追根溯源,它的源头远在东方的中国瓷都景德镇呢!这段历史已经远久,现已无人提及,但在世界陶瓷史上毕竟还是不可忽视的一页。
这段历史得从一名法国传教士说起,他名叫François Xavier d'Entrecolles。François Xavier 出生在利摩日,青年时进入耶稣会,后来成为了一名耶稣会士。1698年,他以传教士的身份去中國传教,中文名叫殷弘緒,他为人友好,聪明,很快掌握了汉语,对中国的习俗也很了解。1709年(康熙48年),他通过江西巡撫的私人关系,将一瓶名贵的法国葡萄酒呈献给了康熙皇帝,大受赞賞,因此得到大清官方的庇护,长住景德鎮。在此期间他自由进出当地的大小陶瓷作坊,走访民间,逐渐了解了窑場瓷器的生产工序和技术。后来他把这些写成报告,寄回了歐洲的耶穌會,从而帮助法国人在本地仿造出瓷器,之后还传遍了欧洲各地。
在查阅利摩日瓷器史时,https://fr.wikipedia.org/wiki/Porcelaine_de_Limoges,法文版对这段历史的讲述倒也中肯。译文:“生活在中国景德镇的耶稣会教士François Xavier d'Entrecolles,在1712年研究并揭示了中国瓷器的构成和制造秘密。 他是法国及欧洲,特别是利摩日生产正宗瓷器的源头。他在1712年9月1日和1722年1月25日的两封署名信件中,详细介绍了制作中国瓷器的技术。整个十八世纪, 造瓷工艺各个阶段的图集以及高岭土的样品都在法国出现,而高岭土就是制瓷的关键 。”
(网图)
所谓高岭土(Kaolinite) 源自中國江西景德鎮附近的高嶺山, 又称观音土,是製造瓷器和陶器的主要原料。无巧不成书,当时在法国利摩日附近的小镇 Saint-Yrieix,竟也发现了丰富的高岭土!
就这样,有了来自景德镇的造瓷秘方, 又有了可制作高级精白瓷的必要原料, 利摩日造瓷业从此如日中天,成为法国乃至欧洲生产高级精白瓷的代名词,欧洲的皇家几乎都用上了印有”利摩日造“的瓷器。后来,利摩日还发明生产了美轮美奂的瓷钟,并赠送给了清朝皇帝,据说至今保存在故宫。
利摩日学习了景德镇的瓷器,结合西洋文化艺术再创作,使瓷器再添了一道光华,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就是先山寨再创新:)联想当今的众多例子,也让人感慨!相互学习发扬光大固然是好,可一旦与经济挂钩,就难了。
French dinner / Wedding dinner set
餐桌上的体面体现的是一种精致的生活态度。19世纪晚期,欧洲有家庭地位意识的新娘通常选择利摩日餐具作为婚礼瓷器。这样一套礼物在当时价值一定不菲,但通过 Liste de Marriage(婚礼礼单),众人合力而为,就不难了。
婚礼礼单是个从中世纪就流行至今的传统,其实就是凑份子给新婚夫妇,帮助他们组建小家,相互参照相互匹配,以避免购置到重复的物品。公婆说这套餐具其实来自双方的家庭祖传,都是在结婚时收到的礼物。这下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手中这套餐具为何这么齐全,所标注的产地为什么不同,是来自众人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