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苏菲的世界》:童话世界里扫盲哲学史

《苏菲的世界》:童话世界里扫盲哲学史

博客

 


最近忽发童心,读了这本以15岁的少女苏菲为主人公的《苏菲的世界》-是抱着补课的心理开始读的。哲学方面的东西以前零零星星读过一点,但从没系统地读过,因为哲学方面的书籍一向是艰涩难懂,读不下去,但这本把小说和哲学合为一体的书不一样,里面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生动形象的对话和比喻,让人总有读下去的冲动。

 

故事的开始是这样的-

 

苏菲放了学和好朋友乔安一同聊着天回到家,在邮筒里发现了两封信。一封信上写着:你是谁?另一封信上写着:世界从何而来?

 

故事就此展开。在神秘导师艾伯特的带领下,苏菲走进了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启蒙运动等影响人类命运的各个时期,从古典哲学到现代哲学,从理性主义到经验主义,都一一娓娓道来。授课方式开始主要靠信函或录像,后来经常也面授。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有稀奇古怪的事情出现在苏菲的生活里。她经常莫名其妙地收到寄给一个叫席德的女孩的信和明信片,甚至在自己房间里发现席德的物品。小木屋里能看见自己眨动双眼的魔镜,会说生日快乐的狗,先是怀疑苏菲交了男朋友、后来又怀疑艾伯特不怀好意的妈妈….

 

后来终于有一天,艾伯特和苏菲发现他们不过是席德的父亲艾勃特写的一本书《苏菲的世界》里的人物,他们不过存在于艾勃特的意识中,存在于席德的讲义夹里。艾勃特是挪威联合国部队驻扎在黎巴嫩的上校,他写此书是想把它作为15岁的生日礼物送给女儿席德,借此激发女儿对哲学的兴趣。

 

艾伯特和苏菲开始计划逃离那个被人操纵的世界。与此同时,被艾伯特称为天使的席德处于对苏菲和艾伯特的同情,对父亲实施了复仇计划。在席德读完故事之前,艾伯特和苏菲成功从苏菲的生日聚会上逃出,来到了与席德和她的父亲平行的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们不用担心死亡,可以无限期地活下去。尽管他们不能和席德所在的真实世界进行交流,他们可以洞察那个世界的一切,包括现在角色反转,可以听到的席德的父亲正在给席德上的哲学课

 

读哲学史的部分,每个时期都让我有很多的联想和感慨….

 

自然派哲学家是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难以想像几千年前德谟克里特斯仅仅利用理性思考,已经提出了原子的概念,认为大自然必定是由可以一再聚散的无限小单位组成的。而希波克拉底派那时已提出了健康生活方式的概念。他们认为健康是人的自然状态。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身体或心灵不平衡,因而使大自然出轨所致。保持健康的方法就是节制饮食、保持和谐,并拥有健康的身体与健康的心灵

 

重读古希腊三贤,苏格拉底作为哲学家总认为自己一无所知的谦卑,柏拉图的理想国都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但亚里士多德的博学最让我印象深刻。他的研究涉及机械学(力学)、物理学、数学、逻辑、气象学、植物学、心理学、动物学、伦理学、文学、形而上学、经济学等如此广泛的领域并取得卓越的成就,让人惊叹。历史上这种跨诸多学科融会贯通的奇才还真是有不少,其它比如还有达芬奇,弗朗西斯.培根等。作为普通人终身学习一门学科尚只能学个皮毛,与之相比这些大师们的令人眼花缭乱又具有开创性的成就大概只能用天赋异禀来解释了。

 

现代哲学史,近代西方哲学主要分为两派: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注重逻辑推理的理性主义又称欧陆哲学,代表哲学家分别是是法国的笛卡尔、伏尔泰、卢梭,荷兰的斯宾诺莎和和德国的莱布尼茨;重视感觉的经验主义的三位代表哲学家则是来自英国的是:洛克、贝克莱和休谟。巴黎一直被称为浪漫之都,巴黎人又以浪漫著称,英国人则更给人以严肃保守的印象。所以法国人更注重理性、英国人更偏感性的这段历史让我有点始料未及。不过当年我们从欧洲游完回来,我总忍不住对朋友讲伦敦给我的印象远比巴黎浪漫,看来是有一定的深层的道理的。

 

康德和黑格尔对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融合让我松了一口气,人本来就是理性和感性并重的嘛。特别黑格尔,认为历史和哲学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是不断修正自己,人类是朝着不断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方向前进的。比如一个荒唐不公正的学说,必然引来遭到不公平待遇一方的强烈反抗;两种对立的理论,也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各自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只留下最合理的部分并相互融为一体。

 

正感叹黑格尔的这些观点很有道理,却突然读到黑格尔的另一句话:男人和女人的区别是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如果女人管理国家,国家必将灭亡….历史真是前进两步后退一步。难以想象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前,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从来没有把女权包括在内。大革命后的第四年-1793年法国巴黎革命广场的断头台上,法国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德·古热夫人被执行死刑。经过历代妇女的奋斗,美国和法国妇女拥有选举权也就才一百年左右的历史。

 

书的最后一章是宇宙大爆炸。随便摘录一段-

 

太阳只是银河里四千亿个星球当中的一个,当我们注视着银河中一颗距离我们有五万光年的星星时,我们看到的是那颗星球在五万年以前的情形。天文学家说,宇宙间大约有一千亿像这样的银河系,而每一个银河系都包含一千亿左右的星球。

 

书中还介绍了宇宙还在继续向外爆炸向外扩展的可能性,另外一个可能是在向里收缩。宇宙很有可能已经扩展和收缩好多个回合了。

 

读到这儿彻底凌乱了。时间、空间这些在生活中相对易懂的概念,拿到银河系和宇宙的尺度去看,又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了:)。就像书中艾伯特所说,我们每个人都只不过是星尘而已。

 

书中的艾伯特和苏菲,他们生活在少校构建起来的世界。而少校和席德的世界,是《苏菲的世界》的作者Jostein Gaarder构建而成的,那么我们和Jostein Gaarder生活的这个世界呢,会是上帝用各种自然法则构建的吗?和广袤的宇宙相比,不管时间和空间上,人的存在就都像一粒浮尘,转瞬即逝。那一个普通的生命怎么证明自己的存在,人的生命的意义又到底在哪里呢?哲学会让战争消亡,让人类过得更加幸福吗?

 

也许哲学的意义就是让人保持好奇心,不停发问,不断思索。也许人生本来是没什么意义的,正是在这个不断找寻的过程中,它才有了些许的意义。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只要人类存在,这几个问题必将被不断问下去,世世代代,永无止境,永不停息。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Tigerlily66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