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AI的预测,你只会知道人家想告诉你的
最近ChatGPT的大火,带来了大众的再次恐慌。AI工具的爆发性进步,社会上各个行业的人们担心很快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工作,沦为"无用者"。
我们同时也注意到,好多“专家”这个时期都在反复强调:人类的每一次产业革命的确会带来大量失业,但社会会通过自我调节,并且产业革命也会产生很多新的职业机会。
专家们会以我们熟知的“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的历史来举例:比如,机器代替了体力劳动的工人之后,生产生活中会需要大量的操纵机器的技术工人和维护机器的工程师职业;人类进入信息化之后,消失的数据统计工作岗位随即被计算机程序员与IT相关行业的工作机会覆盖。
专家们会讲给大家“真实的历史”,但同时,专家们也永远不会讲给大家“全部的历史”。 这一点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去注意的。
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来,每一次产业升级都是“资本”与“技术”推动的结果。尽管最终会导致所有人类收益,但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收益最多的往往是那1%掌握资本或者技术的人口。而对于其他工作人口来说:把握新的工作机会确实是一个难上加难的事情。 这涉及到年龄、体力、精力、教育等等因素。而因为产业升级带来的新的工作机会与工作方式,多半是属于那些下一代的“年轻人”。他们充满精力与活力,并且针对技术变革接受到了系统的相关教育与培训。但是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来书写的,被“革命”了的“失败者”的命运是永远不会被写入主流历史中的。
就拿我们所熟知的《中国革命史》中有关中央苏区的几次反围剿战争举例。
更现实的情况是:
第一次反围剿:国民政府刚刚打完“中原大战”,中原稍平,东北、西北、西南军阀仍然割据。刚刚结束的大战让“中央军”损失惨重,军费消耗巨大。再加上“银价暴跌”,中央几近破产。所以只指派了杂牌部队进剿,实际参战部队与红军人数相差无几。
第二次反围剿:国民政府仍然以杂牌部队为主,但抽调了嫡系精锐参战,部队质量大大提升。但在战争过程中后院起火,“石友三造反”,直接威胁国度南京的安全。不得已抽调部队回防,围剿随即失败。
第三次反围剿:过程中赶上两广联合反蒋,准备进攻南京。又赶上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围剿再次半途而废。
第四次反围剿:国民政府经济好转,但赶上日军加快了侵华脚步,蒋不得不在围剿过程中不断调军北上华北,比如热河。围剿无疾而中。
第五次反围剿:蒋终于腾出手来,调集50万军队围剿。苏区失败。
出于政治目的,教科书中强调了“伟人”为代表的智慧与指挥艺术(天纵英才、神机妙算、料敌如神、能文能武),完全不介绍当时国内客观的局势,就是为了给读者造成“信伟人、站必胜”的印象。而当我们有机会更多了解到那个时期的局势之后,就会发现在那个伟大的时代,每个人都面临着尖锐的选择,每一个选择都是经过缜密的思索,充分调查论断而产生的;每一个作出重大选择的人都是“人中龙凤”,不存在只有“伟人”是唯一聪明人,其他的都是弱智的情况。
那么说了这么多,当我们面临着AI的工作能力越来越强的形式,有什么自保措施吗?
我认为没有。
没法拥抱,只能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