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年沉思,全新视角:邓小平在1989
一.引言
邓小平是在过去的一千年里对中华民族贡献最大的人。他匡正了中华国运,结束了中华民族长达近一个世纪(1894-1976)噩梦般饱受战乱,恐怖和贫困残酷折磨的悲惨厄运。他付出巨大的勇气和超人的智慧,将一个极端宗教性质的恐怖残暴政权和平转化为温和世俗政权,开启了国家民族快速良性发展的时代。在位期间,一直努力推动民族进步,并提高百姓生活,居功至伟。他的治国思路与努力,已经成功造就了近40年的国家和平与社会繁荣,尤其经济得以持续高速增长,教育水平和人民生活不断提高,超过“文景昭宣”与“贞观开元”, 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好的四十年。 虽仍有不少缺憾,但已经十分不易和难能可贵。从民族发展的角度看, 邓小平的过错或失误与其功绩相比较,完全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邓小平执政之前的三十年恰恰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的三十年, 极端恐怖并极端贫困, 国家凋敝,百废待兴。 所以,邓小平是在过去的一千年里对中华民族贡献最大的人, 毫无疑问。
我的家乡大概是1982年分地的。 在之前的生产队里, 一户五口之家每年大概分到不足400斤小麦,分地后的当年就收到3000多斤。 亲戚说,其实亩产没有多大变化,主要是生产队每年把多数粮食都上交国家了。换言之,邓小平首先推翻了在中国农村地区实行了近30年的集体农奴制度,解救了80%的国民人口。富裕活跃起来的农村经济迅即大幅改善城市的食品供应和工资水平,为此后的全方位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而彻底改变了民族命运。
二. 生平简介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1927年改名为邓小平,四川广安人,1978年至1989年间中国的实际领导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从取名来看,长辈希冀其成为圣贤,成年后他宁愿当一名小小的平民百姓。
邓小平的政治生涯经历了“三落三起”。1933年曾因支持毛泽东而在中共内部遭到批判,1935年遵义会议后重新出任要职。战争期间,担任中共主要武装力量指挥者,曾任八路军129师政委,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委,总前委书记,负责指挥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等战事。1952年出任副总理兼中共中央秘书长。1956年中共八大后,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与总书记。1957年参与了反右运动并扮演重要角色。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1969年被下放江西务工。1973年第二次复出政坛,再次出任国务院副总理。但因主导治理整顿,恢复生产而引发毛泽东的不满,在1976年再次被撤销所有职务,保留党籍。毛泽东死后,邓于1977年第三次复出政坛,复任国务院副总理等党政军职务,大力推动恢复高考,恢复生产,发展教育等。
1978年12月,邓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领导核心的地位,主导推行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中越战争、废除终身制、计划生育、义务教育,一国两制,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主持修订第四部宪法,突出了宪政主义的精神。1985年后,邓主导百万大裁军,启动高新技术“863计划”,并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党政分开,政企分开,领导退休制度,基层选举(村长,人大代表)等等,但在1989年的“六四事件”之后中断搁浅,邓也于同年11月辞去军委主席职务。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重启改革开放,拯救了中国大陆新兴的资本市场和经济发展。
(生平内容来源于维基百科,略有删改。)
三.关于“六四”
邓小平当政期间, 他非常了解周围那些与他一起掌握大权的人,深知那些人里很少有人具备与他一样的品德和智慧。以陈云为代表的大多数人整日思考的都是如何守卫政权,确保自己的万户侯爵位和威福传给子孙并世代不绝, 将权势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 唯恐有失, 对国家民族毫无概念。即使中央垮台,他们也要割据一方,绝无可能轻易让位民主。正因如此,改革开放的步伐每每举步维艰,步履蹒跚。所以,邓小平对国家发展道路有清楚且坚定的认识,他深信:如果那时共产党下台,中国完全没有可能建立起自由民主政治。相反,国家一定会倒退70年,再次天下大乱,再次军阀混战,再次出现一个毛式极端专制黑暗政权。
“六四”时,邓小平看到,天安门广场上柴玲等年轻人的言行举止,包括坚持与期盼流血,绝不撤离广场返校复课,“决心”推翻独裁专制的一系列语言与行动宣示, 都像极了五十年前的毛泽东。那时候,延安窑洞里年轻的毛主席在报纸和集会上,热情赞颂和呼唤美国民主制度,一遍遍庄严承诺共产党将为推翻蒋家独裁,在中国建立美式民主而奋斗。然而,当他推翻了“蒋家独裁”,住进紫禁城中南海后,他却三十年如一日,每时每刻,殚精竭虑地努力消灭任何美国民主萌芽,建立了极端恐怖且极端贫困, 比蒋家更加独裁百倍的残暴政权,祸害国家灾难深重。
在邓小平眼里, 柴玲等人在天安门广场所做的表演,都是毛主席曾在50年前表演过的,而且毛主席的表演比柴玲逼真得多, 致使马歇尔,杜鲁门都信以为真。事后柴玲等人在海外30多年的生活和行事经历也证实了邓小平当年的准确判断。 那时的邓小平,作为已经85岁高龄的年迈老人, 却依然保持清醒敏锐的眼光和思维, 令人惊叹。柴玲等人甚至在美国国会作证时,都撒下许多恶性弥天大谎, 令来自台湾的学运参与者侯德健震惊和迷惑。这样的一群人会怎样领导和统治国家, 能否带领人民走向民主,毛主席,斯大林,金日成和萨达姆等等已经给出了太多惨痛的答案。所以,究根朔源,对于造成六四事件以流血收场的个人历史责任,柴玲远远大于邓小平。
邓小平坚信,为了避免再一次的民族灾难,最佳的选择是由共产党继续执政,但必须走温和路线,坚持改革开放,容许国家发展,这正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思路来源和内涵。在经济发展与教育提高的基础上,中国才会真正有希望走向民主。而一个稳定发展,走向民主的中国也符合世界的利益,这正是当时世界能够容纳和支持中国发展的原因,这都是其后40年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天安门大屠杀”, 中越战爭、严打、计划生育、反資產階級自由化,毛的神像不能推倒, 这些都是在当时迫不得已的艰难情况下,正确且英明的权衡结果, 都是为了创造并且成功地创造了连续40年的和平发展和社会繁荣的必要条件。尤其需要一提的是,1979年的中越战争,为此后的中国离开共产阵营,全面结交西方世界,从而“跟着美国走”,打开了大门,对改革开放至关重要。
假设柴玲等人在1989年掌握了国家权力,30年后的中国会是怎样? 无非两种可能:(1)一个类似台湾的民主,自由,繁荣的国家; (2)类似如今叙利亚的炮火连天,民不聊生,或者类似伊朗阿富汗的恐怖贫穷残暴政权。如前所述,由于当时中共高层大多数对让出权力“绝不答应”,由于当时学运领袖大多数过低的个人品德,由于当时中国严重落后的教育和经济水平,第二种可能性显然要大得多,超过99%。那些认为第一种可能性更大的想法,无疑是缺乏思考的结果,天真可笑或痴人说梦。而反观如今的中国,虽然没有民主自由,却有相当的富裕繁荣。所以,相比之下,可以明确无疑的是,邓小平当年的判断和决策其实是正确的,对国家和民族是有利的。
四. 结语
海外有很多人对邓小平不满,认为邓小平只给中国创造了富裕繁荣,却没有带来民主自由, 甚至有人认为他阻碍了中国民主的建立。其实,如前所述,邓小平根本没有阻碍过民主。 他强力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都是为中国最终实现民主富强铺路。尤其他的政治体制改革,明显是朝着民主宪政的方向进行。在“六四”事件中,他阻挡了国家在呼唤民主的旗号下再次陷入灾难深渊, 因为他深知那时的中国根本不可能建立起民主,后来的诸多事实也证实了他的判断。令人悲哀的事实是,恰恰是“六四”运动中断了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 破坏和阻碍了中国民主发展的实际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