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 春游
山间春草绿,河畔杏花红。
众鸟思高树,群鱼盼碧宫。
耘田农女出,播种老翁从。
但得风和雨,神州衣食丰。
苏大中文系教授毛泽东文艺理论的是应老师,据说是从南京师范学院调过来的。他是个铁嘴巴,不仅课讲得深入浅出,而且妙趣横生。本来理论性的课有些枯燥,但经他一讲,便显得生动有趣,深深地吸引了同学。讲到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他说文艺作品要反映工农兵生活,要反映工农兵思想,要运用工农兵的语言,要有工农兵的审美观念。他举例说,有个青年诗人到农村体验生活,休息时,他站在田头,向社员们朗诵一首诗:“啊!多美的玉米啊!高高的个子,婷婷玉立;绿油油的衣裳,红亮亮的缨子,多么清秀,多么明亮,啊,我爱你,美丽的玉米,我想拥抱你……”
刚朗诵到这里,生产队的女孩子们一个个捂起耳朵,连声喊:“別念了,别念了,难听死了!难听死了!”
诗人听了,也吓了一跳,不知自己哪里错了,站在田头动荡不得。
一个老农说:“年轻人,你这诗不合时宜,不合我们农民口味,不要再念了!”
应老师说:“你看,这不是闹了笑话吗?所以演讲,写文章,要看对象。在知识分子中,可以用知识分子语言;在工厂农村就要用工农语言。据说农村戏班子演包公下乡办案,一个农村妇女拿着一张煎饼,两棵大葱对包公说:‘包大人,俺农村没有好吃的,你就来张煎饼卷大葱吧!’你看多么朴实,多么形象,多么有趣。这就是群众语言,这就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江南习俗,每到春天,城里人便纷纷到郊外春游,也叫踏春。史维华星期天和班上的时文兵、杜喜州、章梅、谭学珍几个同学一起步行去灵岩山游玩。出了胥门,过了横塘,见到越来溪,史维华说:“这条河直通太湖中的石湖,越王勾践灭吴,就是从这里进攻苏州城的。”
杜喜州说:“你这说法有根据吗?”
史维华说:“《吴越春秋》和《越绝书》上都有记载。”
穿过木渎镇,大家不明白“木渎”是什么意思。时文兵问:“老夫子,这里为什么叫木渎?名字怪怪的。”
史维华说:“木者,木材也。渎者,渡口、河口也。一是这里木材多,二是它是通往太湖的必经之处。这是一个古镇,有一千余年历史,明朝曾追歼倭寇于此。这里风景优美,南有石湖,镇有山塘,西有灵岩山,人谓苏州美景,半在木渎。乾隆六次下江南皆经过此处。”
谭学珍问:“你过去来过这里吗?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史维华说:“未曾来过,一是从书上知道的,二是现在观察到的。”
大家听了,向四周一望,果不其然,真是美景如画。出了木渎,便开始攀登灵岩山。从山下到山顶,是一步一风景,一处一古迹。山下有“姑苏台”,山坡有“望佛来、墨池、灵岩寺、多宝佛塔、勾践洞”。山顶有“馆娃宫、玩花池、梳妆台、响屧廊、古井”等诸多景点,这里就是吴王夫差的离宫,也是西施居住的地方。
史维华说:“你们想,夫差与西施在此宫内日夜淫乐,弹唱歌舞,而几十步之外,勾践却被囚禁在冰冷的山洞里,他该是什么心情?所以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暗下决心,以待复仇。”
章梅说:“老夫子,你好像是勾践肚中的蛔虫,几千年之前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你都知道了。”
史维华说:“这叫分析,你设身处地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可惜夫差却乐此不疲,放松了警惕,听信谗言,杀害忠臣。你想他如此行事,国破身亡也就是必然的了。”
老夫子分析了一大通,引来一大群游客,以为他是导游。
灵岩山下西面有一条水溪,直通太湖,人称采香泾,当初人们从此处乘船入湖釆撷荷藕菱角,因为它笔直如箭,故又称箭泾。宋代词家吴文英有“箭泾酸风射眼”的名句。
看罢山顶古人遗迹,史维华说这西山坡上还有南宋抗金英雄韩世忠的墓,我们前去拜谒一番。到了墓地,只见墓园已毁,碑石也断成几截,横卧在野草中。大家见此,连声叹息。史维华说:“岳飞被害以后,南宋就依靠韩世忠和其夫人梁红玉了。你们看过‘梁红玉击鼓战金山’吗,那次差一点活捉金军统帅金兀术。后来韩世忠被封为蘄王,梁红玉被封为安国夫人。”
谭学珍说:“这样的民族英雄,坟墓应该保护好,不应该埋没荒草。”
章梅说:“这碑断了,应该接上,或者再刻一块,满山石头,就地取材,也花不了多少钱。”
时文兵说:“不尊重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从古到今的英雄人物我们都应该纪念。”
史维华也有很多感慨,他随口吟了一首诗:
灵岩山下日辉辉,矗起韩王十丈碑。
何必坟前烧纸锭,魂随青鸟白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