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三 返校途中
北固山前碧水流,隔江遥望是扬州。
千舟竞发之何地,海阔天高任自由。
返校之日,按预先约定,史维华与乔贵沣在县城碰头,而后一齐坐船到了镇江。下船后,谭学珍正在码头等着他们。见面后,便带着他们两人游览镇江主要景点北固山和金山寺。
他们三人先上了北固山。
北固山位于金山和焦山之间,海拔仅55.2米,但有京口第一山之称。
北固山虽然不高,但雄踞江边,下临江水,悬崖绝壁,山石嵯峨,风摇林木,水激悬崖,有惊涛骇浪之险。若在此架上大炮,封锁长江,无舟可行。
谭学珍作为镇江人,她介绍说:“这里有许多关于三国时的故事。据说刘备招亲就是在此山的甘露寺。这里的二十一间长廊,相传是吴国太相亲时,孙权藏刀斧手的地方。北固亭又名‘祭江亭’,是孙夫人误以为丈夫已死,投江殉情之处。”
“不过,《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没有写孙夫人殉情投江啊!”乔贵沣说。
维华说:“这都是民间传说,有真有假,不可全信,也不可全部否定。若无这些文化传说,这山这景这水也就不能吸引人了。”
谭学珍作为向导继续介绍说:“这北固楼是仿宋建筑,楼顶覆盖琉璃筒瓦,巍峨壮丽,典雅庄重。登高望远,向西能见金山,向东可望焦山。多景楼始建于唐代,为两层建筑,回廊四通,面面皆景。有北宋米芾所书‘多景楼’诗。据说这里的‘天下第一江山’的石碑还是南北朝时梁武帝写的。”
“辛弃疾的词《南乡子·望京口北固亭有怀》,看来也是在这里写的了。”史维华说。
乔贵沣听了,立即朗诵起这首词: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谭学诊说:“登北固山,面对大江朗读这首词,怀古追昔,更见诗人之感慨万千了。”
游览完北固山,谭学珍又带领史维华和乔贵沣去游金山。
谭学珍介绍说:“金山寺位于镇江西北角江边的金山上。始建于东晋。高四十四米,周围五百二十米,金山寺依山就势,山与寺融为一体。”
他们从山下登上了山顶,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楼,方丈室等建筑。
金山寺自创建以来,经历数次修葺,古迹甚多。其中主要有慈寿塔、法海洞、妙音台。他们几个人仔细游览了一遍。据说苏轼曾多次游金山,与和尚们交往甚密,至今他的玉带还保留在金山寺,成为镇山之宝。妙音台边的围墙上还刻有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金山位于江边,江水大时则位于水中央。故有白娘子水漫金山,梁红玉擂鼓战金山之说。
乔贵沣说:“我们去看看法海洞吧,读了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怪有意思。看看法海怎么躲到洞里去的。”
法海洞不大,在水边的山脚下,里面又黑又潮,不知那个和尚是怎么躲进去的。按鲁迅说法,最后没法,又躲到螃蟹壳里去了。游览至此,史维华随口占一律:
金山登古寺,慈寿塔云旁。万里吴天阔,千年碧水长。
槌扬军鼓震,剑指白波扬。春不江南老,秋来草亦芳。
游完镇江两处景点,史维华和乔贵沣便向谭学珍告别,连说几声“谢谢”,便一同去往南京。史维华还想顺便去南京看看这个六朝古都。他认为游览古迹,对文史学生特别重要。
南京师范学院的校园很美,里面还有座小山,更增添了校园的壮丽。
饭后,乔贵沣便带着史维华去游明孝陵。陵墓已经荒芜,但墓前的几个石人石马,还僵硬的站立在那里。庙堂的墙壁上挂有一张朱元璋的画像,脸上还有几行麻子。传说这麻子与众不同,看上去横竖成行。这也是天子与凡人不同的地方,连出麻疹也很特别。
乔贵沣说:“听人讲,朱元璋死了,从四个城门一齐出棺。让人们不知道哪个是真的。”
“这个是真的吗?”史维华问。
“据人考证说是真的,我也不知道。不过人们还是不知道他的墓穴在什么地方。真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接着他们又去拜谒了中山陵,对这位革命先驱,国共两党都很尊重。老实说,若先生不死,国共也不会分裂,斗争几十年。也许中国早富强起来了。
看完中山陵,又去了栖霞山宁国寺。寺中有一无梁殿,全是砖石结构,一面墙上,刻满了北伐和抗战时国民党牺牲的烈士名单。这倒是值得纪念的地方。
下午他们去了雨花台,凭吊英烈。这里是蒋介石屠杀共产党人的地方。每寸土地都有几滴烈土的鲜血。人们说雨花石上的斑点就是英烈们的鲜血染成的。
史维华观罢随口占一绝:“雨花台上郁苍苍,烈士英风万古扬。血入山胸培劲木,名留后世训儿郎。”
第二天,史维华带着乔贵沣去看望翟大姑家二姐。他们家夫妻两个都在电机厂工作,住在八宝东街。七问八问才找到地方。二姐多年没有回家,已经不大认识维华了。叙说一番,才都回忆起来当年情景。维华向二姐家介绍了乔贵沣,就算熟识了。在二姐家吃完午饭,下午回南师,路过六朝故宫,本想进去参观一番,但是门关得很紧。只能从门缝往里瞧了一眼,里面已经陈旧不堪,无昔日繁华景像了。
六朝脂粉付东流,多少王宫暗锁羞。
拜佛求仙梁武帝,而今可在碧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