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动口不动手是怂人的借口
在汉语里,人至少被分为两大类:君子和小人。对被称为君子的人,历史上一向都充满赞誉和褒奖。连男人追女人这样的情感故事,放到了君子身上就成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何等的高贵儒雅。
在《论语》中,孔子给出了不少君子和小人的区别。诸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君子心胸开阔,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又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还有“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恶”,“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有畏,小人无畏”,“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最后还有“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第一要义:坦荡)百度网络图片。
的确,真的君子的确值得交往,远胜于小人。但真君子不多,伪君子不少。伪君子还不如真小人。不知何时,君子的特质和内涵在不断扩大,其中包括了“君子动口不动手”这样的美誉。这样的成语翻成英语就是“A gentleman settles a dispute through communication instead of a fight。 A gentleman uses his mouth and not his fist”。”
这句话与时俱进,到了文革时期有了要文斗不要武斗的说法。
诚然,如果万事皆可用文斗的方法解决,世界上就不需要设立各类和平奖了。
其实,古今中外各单位的领导基本上都是“领导动动嘴,下属跑断腿”。当领导当然爽啦。但这句的下半句说明要成事,必须有行出来这个环节。成的事情是需要下属去做的。随便举几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君子动口不动手的错误和尴尬。
多年前,在帝都三里屯,两对男女不知因为何事发生口角,先是两个女人对骂,后来其中一个女人的男伴护女心切,加入了口角。另一个男人警告这个骂人的男人,说就让两个女人骂,男人不要接入。不曾想,骂人的男人用纯真的京腔对着劝慰自己不要入阵的男人,破口大骂。骂了几句后,那个被骂的男人,一言不发就是一记重拳。京腔戛然而止。那一刻,让我想到了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可笑。
小至民间小纠纷,大到国与国的战争,极少能够通过“不动手”解决争端。两国都要某一块土地,比如俄乌都说克里米亚属于自己,这事情如何可以通过只动口而不动手解决?难道可以今年属于俄罗斯,明年属于乌克兰?假如村里的泼皮牛二调戏霸占良民王五的妻子刘如花,这事情又如何可以通过只动口不动手的对话解决?难道如花可以周一周三周五属于王五,而周二周四周六属于泼皮牛二?
其实鲁迅笔下的阿Q就是一个境界很高的动口不动手的“君子”,他在被殴的时候还在叫着“儿子打老子”,用口中的快感舒缓被殴的痛苦和屈辱。
古今中外,政权的更替鲜见仅仅靠对话就完成的(同一体制下的继任不包括在这里)。即使有,也是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支撑下才得以完成。很多不食人间烟火的香客诟病暴力革命,、本豹也不喜欢暴力,更不喜欢暴力革命。还是那句话,我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对于这个世界没有半毛钱的影响。
假如没有暴力革命,清政府会被谈判下台吗?国民政府会退到台湾吗?这样的例子多的不胜枚举。很不幸的是,清高的人和自命不凡的人往往认为自己不喜欢不赞同的就是错误的。很多时候在笑话别人井底之蛙的时候,自己恰恰是那青蛙。最惨的是生活在西方世界,可以方便的取得各类信息的今天,自己挖了一口井,把自己变成了青蛙。
一般地说,绝大多数的政府不怕民族说什么,只要不付诸行动,极少会予以干预。但这样的情形目前在倒退,我也很了解这些异数(outliers)。但总的说来,从法律上也好,从政府治理上也好,只会夸夸其谈的君子是不足虑的。这些孔子称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君子”实在掀不起疯了。而各国政府更担心“不讲武德,耗子尾汁”的真小人。我忘记了是在电影《列宁在十月》还是《列宁在1918》中有一句台词:小人暴动真可怕。就是这样的“小人暴动”推翻了罗曼诺夫的沙皇王朝。
再小的事情,我们不去行,一切都不会被改变。这几天是维州的地方议会提前选举时期。即使如投票这样的事情,还是不要我们开车去投票站用手投下选票。而假如我们只会夸夸其谈,争辩哪位候选人更好而不动手,我们的观点不会对社会造成任何影响。
平时世俗的事情如此,信仰也如此。口中念念有词的如法利赛人的信徒遍地都是,其中有几位能行得出来,活得出来的?
评论一个人,要看他/她的言,更要观其行。没有行为支撑的言语,就当它是空气罢了。君子动口不动手往往是怂人的借口
豹子土狼 202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