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暴露我没文化
最近很忙,感触很多,很多想记录的东西。 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时间。昨晚的一件小事触动了我,所以先记录一下,然后往回记。
昨晚去朋友家吃饭,我做了轻乳酪蛋糕和奶油蛋糕卷,朋友以前吃过,说特别喜欢。 这次她的父母从国内来帮忙照顾孩子,所以我又做一遍, 当然也得到朋友一家的赞扬。
朋友的妈妈做了粉蒸排骨,超级好吃! 还有白斩鸡,笋丝炒肉,红烧肉,烧茄子,银鱼炒蛋(银鱼是鄱阳湖的特产,朋友父母带来的), 还有个炒青菜。 我最喜欢的是粉蒸排骨, 肉酥软,咸淡合适,不辣。
饭后甜点,有另外一位客人带的炸虾片,还有水果。 边吃边聊。 朋友的爸爸很会沏茶,先是几轮金俊眉,后来又上了新鲜绿茶(江西的特产茶,可惜我忘记名字了)。 茶喝得透彻,天儿也聊得过瘾。
朋友的故事很impressive, 作为后期八零后(接近1990), 能够靠奖学金来美国读大学研究生直至博士毕业,并在非常难以stand out的专业(音乐)做到出类拔萃,相当不容易。 我好奇她的家庭背景。 闲聊中得知, 朋友的爸爸将近70岁,文革时候小学被迁移到农村,但是朋友的爷爷有文化, 老早就敦促儿子读书, 下围棋,拉琴,写毛笔字。 1977年高考恢复, 朋友爸爸自己考取大学,离开农村。难怪他对女儿的教育那么得当(不强推,也不疏忽), 现在是某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爱下围棋, 等等。
朋友的爸爸聊天中提了一句, “大学里说。。。” 我琢磨半天,没太明白, 问,“哪个大学说的? 中国的还是外国的?” 然后引起桌上人的哄堂大笑。 笑啥呢? 我满头雾水。
原来朋友的爸爸说的是中国的一篇儒家散文,为了向我解释,还提起其他类似名著, 如中庸, 论语,孟子, 等等。 那些我都听说过的,至少知道是本书或者文章。 可是“大学”这个词有点难度吧, 容易让人混淆不是?
左边邻座的朋友说,“你没有上过中学呀? 这中学都学过的!”
我以为老公会说我给他丢人,可是老公只是笑笑,表示不吃惊。
我自己有点惭愧, 昨晚到家太晚,今天早上想起此事,赶紧上网查。 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 虽然说我对好多国学都很无知, 又不爱读书,但是,有机会还是花点时间在安静的读书上吧。 以后要更加严格地管理时间,提高效率。
特此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