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故事(37):请君入瓮
世上总有一些人自认为很聪明,别人都是傻瓜笨蛋。
幼时坎儿有一位发小叫强子,很会作假,作假时脸不红,胆子大,北方人说的叫“胆儿肥”。强子有“胆量”,坎儿常常自叹不如。
有一次强子与小伙伴跑到县文化宫里到处瞎逛,被管理人员发现要抓他们。他们情急之下跑到楼顶天面的一个楼角处已无处可逃,大楼天面四周都没有护栏,有普通楼层的四层楼高。紧急中他们两个调皮鬼看到有一颗苦楝树紧挨着大楼,急中生智,大声“警告”追者说:“你们别追啦,再追我们就跳过去了”,并作欲跳状。
追来之人吓得脸色大变,要知道那文化宫楼顶离地面有四层楼高,如果摔下去非死即伤,谁也负不了这个责任。孩子调皮批评一下可以,但如果出了人命则吃不了兜着走。
强子“命令”追者,退后,退后,再退后,退到他们看不见的地方,他们才下楼。追来之人没办法,只能按照他的命令行事。
强子后来给坎儿描述起这段故事来,轻松自如,仿佛在说别人的故事,可以说是笑谈。坎儿听得一身的鸡皮疙瘩。
此事可见强子的大胆妄为到了何等地步。
又有一次强子得到一个打零工的机会,到县苗圃给小树苗锄地松土,计件付酬。那时县苗圃是一个姓韦的中年人作领导,头上没毛发,人们背地里叫他韦光头。强子在韦光头指给他的几垄长长的土地后,便开工锄地。但他只锄两头,中间锄一点,大都是不锄的,仅仅锄表面一层。坎儿问他,如果韦光头检查出来怎么办?他说韦光头检查不出来的。人们检查一般只检查两头或中间部分。发小摸准了一般人的心理,他就敢赌这个运气。
要是坎儿,打死他也不敢。“树要一层皮,人要一张脸”。钱是小事,被人发现作假,坎儿的脸皮往哪里搁?
强子的脸皮之厚可想而之。
坎儿跟还强子一起干活填过一次土方,是计件的土方工程。那时县财政局建宿舍,宿舍原址是一个鱼塘。宿舍建成后,房前有些土方工程要求填土。强子他要坎儿用堆在旁边用作砌基础的大石块填坑代替,上面再铺上土方。大大减少了挖土和填土的工作量。坎儿问他,这样行吗?他对坎儿说,怎么不行?没有人教他,他无师自通。
这说明强子的脑袋瓜转得很快,坎儿自叹不如。
以后坎儿到省城读书,强子一直在小镇,时间和距离的分割使本来无话不谈的两人渐行渐远。虽然坎儿也每年回小镇省亲一两次,但与强子已经没有多少共同语言了。
强子后来承包小镇当时最大的一家国营饭店,经营方式颇有当年大胆出格的风格。
去过那家饭店消费的一位牛老板向坎儿描述其过程,颇有《水浒传》梁山泊好汉武松在孙二娘夜店之险情。
那天,牛老板带几位朋友上强子开的饭店坐定之后,先行点菜,请饭店服务生介绍特色菜谱。那些服务生早已经过老板平时的调教,尽将那些贵的菜色品种拿来介绍,而那些即使客人想吃的、价格便宜的品种通通没有。为了在生意朋友面前保留面子,牛老板也只得硬着头皮充大头,既然这样,那好吧,把你们店好吃的菜统统做上来。服务生只等着他这一句话,马上下去备菜。
上得菜来,不但品种多而且数量大,怎么吃都吃不完。结账的时候,牛老板才知道上了当了,远远超出一般餐厅的价格消费水平。
强子就是靠此种手段,“大胆”宰客,大发其财。虽然很多是一次客,上过一次当后再也不回头。但由于此饭店地处镇中心,是当时小镇里最大的饭店,来此做生意的客商川流不息,都是要面子的,那怕吃亏上当也有如飞蛾扑火源源不断。
俗话说“常走夜道就能遇见鬼”。
强子有一次到城里谈生意,生意谈毕就近请客商吃饭。上了一个酒楼,点菜吃饭。
服务生来了,递上菜单不吭不卑地问道:“老板想吃点什么”?
强子指着菜单上的菜名说上这几样。服务生看了看菜单然后不慌不忙地回答说:“不好意思这几样没有。”
强子又问:“那你们有什么特色菜品?”
服务生侃侃而谈,他简单而隆重地介绍了好几款饭店特色菜。强子不知是计就说:“那好吧,请把你们的特色菜都端上来。”
服务生正等着他这一句话。
一会儿功夫,整整齐齐上了一大桌山珍海味。强子一看,不得了,很多菜都不是他要点的菜。他正想发作:“怎么上那么多菜,我们都吃不完啊,叫你们经理来。”
“咦,老板你不是说要把特色菜都端上来吗?”
这时,里面应声走出了一个人来,是谁?我想不说大家也都能猜中了。对,就是牛老板。原来,此酒楼正是牛老板所开。牛老板在强子进来的刹那间早已认出他来。他对手下员工如此这般地面授机宜,正等着他自投罗网。
强子这才知道中了敌人的“埋伏”,上了当。但在客商面前,又发不得火,脸皮还是要的。“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恨恨地咬着牙齿,对牛老板说了一句话:“算你狠,算你狠”……
他极不情愿地埋了单,灰溜溜地带着众人走出酒楼。
牛老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爽快地报了一箭之仇。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