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有一雙可愛的雙胞胎兒女

我有一雙可愛的雙胞胎兒女

博客

我有一雙可愛的雙胞胎兒女,每次見到他們,都令我深感欣慰。

他們是我人到中年時,好不容易得到的愛情結晶。成語裡有句“愛屋及烏”的話,應該是我的心思。因為喜歡自己的女人,也就憐愛女人生的雙胞胎孩子,他們是我心中永遠的牽掛。

好在他們終於長大,都17周歲了,心智還算陽光,走在大街上神氣活現,一點不輸給其他的孩子,不僅高我半個頭,但在父親的心目中,他們還是長不大的一對活寶。

我愛這對可愛的雙胞胎子女。

——從他們身上,我既看到了我當年的影子,又覺得他們超越了我的見識,“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我小的時候,什麼事情都聽父母的。從懂事開始,父母的說教,就是我的一切。從學習,到做人,做事,基本上都是父母說了算,我只有聽的份,父母說一就是一,不可能是二,直到18歲成人的時候,我都是父母眼中的“乖乖仔”的性格。這點,兄妹倆還是挺像我的,也挺乖巧的。

與我當年不同的是:

這兩個孩子並非什麼都聽父母的,他們有自己的生活哲學。至少我的感覺,他們對父親是一種血緣的禮貌和尊重,有溫順客氣的一面,更多的則是不大喜歡勉強自己做事的率真的個性。

先說我的自律的女兒。

在高度競爭的香港ben1中學讀書,壓力很大是公認的。這次年關和父親見面,我明顯感覺她瘦了許多,看到當年買給她的合身的黑色外套,如今穿在身上好像有點大了,想是每天早出晚歸,面對高壓的功課和考試,以及內心自我期許的壓力造成的結果。

我感覺的到,她是全力以赴的。雖然父女每次見面,她沒有太多的話,但我能感覺到她的內心的煎熬。我記得她跟我說過一句話,說“如果今天考完DSE,明天就不會去學校上學了”,可見她既對學業有所恐懼,又希望盡快考上大學做“人上人”的期盼。

感覺她的一些想法,比我當年要成熟很多。

尤其她的這份堅韌,凡事咬著牙堅持到底的性格,令我對她刮目相看,也許她傳承了吃苦耐勞的母親給她的基因。她是典型的“不用揚鞭自奮蹄”的懂事的,很在乎別人感受的孩子。

作為父親,我為女兒感到驕傲。

再說我的另類的兒子。

說兒子另類,一是說話單刀直入,想怎麼說就怎麼說,一點都不轉彎;二是想法深思熟慮,還比較縝密,瞻前顧後,甚至一些生活中的小事,總是比同齡的孩子想多一層,有些甚至是古靈精怪的想法,我還是很正面的肯定。即便他對爸爸的批評,即使毫不客氣我也不在乎的。也是他的優點。

比如這次年關他專程搭地鐵來看爸爸,他沒有按我們約定的閘口出來,而是出了其他的閘口,他知道出了問題,給我語音微信,生怕我不知道新的地點,竟然一口氣發了10幾個新地點的名稱,讓我覺得這個兒子很有意思。

因為平日他很少回復爸爸的信息,更不要說是禮貌性的問候,即使我發重要信息給他,他因為貪玩不回,我已經習以為常。這令我感到兒子的單純和可愛。

我想,這要換在其他父親的眼裡,也許是惱火的,不可理喻的。覺得他是自私的,為何一點不在乎父親的感受,但我不會。儘管我當年對自己的父親是畢恭畢敬的。

因為我愛他。我相信凡事有了“Love”,什麼事情都可以包容和放下的。我始終認為,“愛”比“責任”更加經久不衰。

有人相信迷信,說兒子這麼另類以及我行我素,絲毫不在乎別人的感受,早晚要吃虧的;也許上輩子欠了他的,這輩子來討債了。我倒希望是這樣。

能跟自己喜愛的子女在一起,我自然是心甘情願服侍他們,相信他們對我也是一樣的。我更相信在父母的關懷下,他們可以健康成長,活得比我們這一代人更好。這跟金錢沒有半毛錢關係。

古人不是說“兒女自有兒孫福”。我相信這句話,也希望天下媽媽們,也相信這句話的經驗總結。

——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香港的中西合璧教育,催生出具有獨立思考與成熟心智的一代青少年,這是今天的大陸教育所不具有的。

也許是香港的殖民地教育催生了東西方文化的融合,也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殘酷打拼現實,令香港的孩子普遍比較早熟,在我眼裡,香港的孩子,與台灣的孩子和大陸的孩子,真的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在傳統美德教育的灌輸上,香港的應試教育體系,可能是開放式的錦標主義的學習方式,一切看真功夫,凡事都是快餐文化,在乎所謂的見真章。

所以,香港從社會到家長,學校的設置就有了三六九等,比如天價的國際學校和私立學校,即便官立學校,也分ben1到ben3,這無形中給香港的孩子,增加了無形的壓力。可能香港孩子的出路,就是讀個大學,然後有機會做個薪水比較高的中產階級。

我相信,我的女兒是這樣的想法。
學習成績的好壞,可能是香港孩子們對家長辛勤勞作的唯一報答。毫不誇張地說,今天的香港孩子,是真正做到“一心不聞窗外事,專心攻讀聖賢書”。這是好事,也不是好事。

而反觀大陸和台灣,學生壓力雖然也大,但沒有香港這樣唯一。如果換在當年我的70年代,更是“讀書無用論”大行其道年代,我們才有足夠的時間,學習所謂的做人做事訣竅,關心大人的八卦,養成喜歡多管閒事的壞毛病。

感覺香港的孩子身上沒有這些毛病,更多的是放眼世界,學習知識,掌握真本領,獲得高回報,這是我喜歡的。
也許香港今日的現實不是這樣。

所以,我常和兒女說,你們是否可以接受新的管治方式,有些貼地思想,以及適者生存的忍耐,看他們的回答以及平日的行動,我是滿意的。


——從他們身上,我還看到了香港青少年凡事相信科學的批判主義習慣,以及比較堅韌的生活態度。這是我當年從幼稚園開始,到讀小學和中學的所不具備的。

我的這對雙胞胎孩子,一直在教會學校讀書,卻與教會的恩典失之交臂,甚至對宗教完全沒有興趣,這令我感到不解。

我曾經問過孩子們對學校裡的宗教的看法。他們的回答,跟我在香港公園裡不斷被人兜售基督教(或天主教),希望我加盟教會的經歷,每次都是委婉拒絕幾乎如出一轍。

孩子們很相信科學,我也很相信科學,凡事總是眼見為實。看到孩子們凡事都上網谷歌搜索,搞清怎麼回事,反復對比和權衡再三,然後再思考決定如何採取行動。

這真是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我相信AI以及ChatGPT早晚會幫到他們的學習如虎添翼。

至於父母的忠告,僅是作為參考的。時代真的不同了。我欣賞兒女的時代精神。

當然,我希望他們既有牛頓和愛因斯坦的科學精神,又有對科學走到盡頭的那一天的神學探求的渴望。若有這樣的想法,那真是很棒的學習體驗。

昆德拉有句名言:“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在我眼裡,我的一對雙胞胎兒女,就是我的未來的生命之重。

我愛我這雙雙胞胎兒女。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Billzhou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