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与捉奴者
*美国南方出版社让中文出版走向世界舞台*
内容简介:赫兹拉-莎赫拉兹的最新短篇小说集,跨越了不同历史时期,涉及不同的国家与文化。十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深刻揭示了二十一世纪人们面临的跨文化冲突及道德伦理问题。
故事分别以不同国家的重要历史文化事件为大背景,讲述了普通人的生活境遇。一位怀揣善念的废奴主义者,通过她的非裔女奴在废奴运动之后从美国波士顿被强行带回南方种植园的故事中,窥见奴隶制度的肮脏和残酷,以及人性的黑暗。一九四七年印巴分治混乱中,一名穆斯林小孩在大规模迁徙中,不幸被生父意外弄窒息后,丢弃在一位印度教家庭的门前,之后被该家庭收养并抚养成人的故事,闪现着人性的光辉;穆斯林年轻女大学生,因其身着西方前卫服饰遭未婚夫家庭反对,终止了婚约;纳粹大屠杀的骇人经历,在一位孕妇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位女性因多次自然流产,被无知的人们认为是邪灵附体,遭人唾弃,后因去见身孕在身的好友,好友意外摔跤,导致流产,好友对外界隐瞒真想,致使好友反目。一位女大学生受到当代西方文化的影响,选择与男友私奔,导致母亲和两位妹妹因此惶惶不可终日,这一丑闻没有被一家之主的父亲发现,故事以女大学生及时回到家中结束。"马来主人"讲述了男主为了霸占父母留下来的房产,不惜剥削妹妹多年,还将她嫁给有精神疾患的男子,在游人来参观他们的马来别墅时,将他关起来,不让他见游人,几十年如一日,忍受不了这一切的妹妹奋力反抗,最终将整栋房子付之一炬。一位在英国求学并生活了多年的男子在妻子去世之后,决定回巴基斯坦老家看望那里的家人,其成年孩子早已融入了英国文化,把英国看成是自己的家,对于父亲的决定不能理解,但也无法反对,故事探讨了跨文化身份认同问题。在 "天使"中,讲述了一位极富爱心的英国绅士慷慨解囊资助一位在中东打工的阿富汗劳工,让他可以提早回家,并如期举办女儿的婚礼。阿富汗男子在女儿的婚礼上破例让英国绅士近距离地欣赏了新婚女儿的惊艳妆容。故事探讨了东西文化交融的美好;在"妾"中,讲述了西班牙在秘鲁的殖民统治期间带来的文化摧毁和殖民者的妻妾成群的故事。
书中每个故事都展示了莎赫拉兹独有的智慧和高超的叙事手法,为读者呈现羽翼丰满的故事,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我们都是漂泊在外的异乡客,渴望归家,但何为家,家在何方,或许只有在梦境中,才能隐约看到家的影子……”
——麦德琳·兰歌
逃 离(内容节选)
(当今的英国曼彻斯特和巴基斯坦拉合尔)
朗塞特达鲁尔乌鲁姆清真寺祷告厅里人山人海,伊玛目在热情洋溢的祈祷中结束了开斋节的祷告仪式,他呼吁世界和平,祈愿全球的恐怖袭击早日停止。七十三岁的萨米尔,腿脚不便,坐在塑料椅上,高举双手,默默地念着个人祷告。
“真主安拉,请您保佑她的灵魂… 也让我逃离这儿吧!”
一排排坐在祷告垫上的信徒们纷纷站起身来,彼此热情拥抱,并送上诚挚的节日问候,“开斋节快乐!”萨米尔不紧不慢地站起来,在这座清真寺里,他也没有特别想要问候或拥抱的人。周围的人,他都不认识,而且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只有少数几个人留着胡须——留胡须可谓是区分两代人的标志。不过萨米尔自己也没再留胡须。平日里,他主要是去柴郡的奇德尔清真寺和阿拉伯人以及其他国家的人一起过斋月,参加塔拉维祷告活动。然而,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突然有点怀念过往的岁月,于是叫儿子开车送他去朗塞特参加开斋节祷告,那是他过去常去的一家清真寺,那里充满了美好的回忆。
萨米尔费力地站起来,热切地与众人行拥抱礼。他环顾四周,看到大厅内的人流匆匆离去。唯有他缓缓走至门口,虔诚地往乜贴箱里投了五英镑钞票。
就在萨米尔在清真寺内寻找鞋子的时候,他意外地遇到了老友曼苏尔。两位老人一番寒暄之后,欢喜相拥。深秋时节,寺外寒意袭人。曼苏尔的家与清真寺只有一街之隔,他盛情邀请萨米尔去他家共度佳节,品味传统佳肴:甜面、鹰嘴豆小吃。
萨米尔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他不愿去老友家,他害怕节日里的那些繁文缛节,更害怕目睹朋友夫妇恩爱的画面,夫妻间的亲昵举动,不经意的调侃,眉目传情,相视一笑,都会让他回忆起往昔的岁月。
婉谢了老友曼苏尔的邀请后,萨米尔挥了挥手, 独自站在寺外,默默地等待儿子来接
他。当一位年轻人主动提出开车送他回家时,萨米尔轻声说道:“谢谢你!有人来接我。”随后,他便拖着不甚灵活的腿,缓缓沿街而行。
他苦涩地叹息道:“如今,我可是有大把的时间。”他边走边回忆到,过去的三十年间,他每天都骑行经过这些熟悉老街,这一画面不断浮现在他脑海里。如今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片区域日渐繁华,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纷至沓来,巴基斯坦人、孟加拉人、爱尔兰人、索马里人。亚州超市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孟加拉纱丽服裝店、旅行社、巴基斯坦特色小店、外卖中餐馆等一应俱全。为了满足这一带穆斯林社区的需求,从邓肯路的半独立式房子拐角处到斯坦门府路的达鲁尔乌鲁姆中心,建筑风格各异的大小清真寺鳞次栉比。孟加拉清真寺坐落于布勒路一隅,而几步之遥的另一街角处,则矗立着巴基斯坦和阿拉伯马基清真寺。因此,每逢周五的主麻日,整条街道人潮涌动,被挤得水泄不通,有时甚至需要警车来维持秩序。
他留意到位于蒙哥马利路的罗马天主教堂和天主教小学已不复存在,与此一同消失的还有贝雷斯福德路上古老的国民西敏寺银行以及银行背后的一片公共菜园。 银行早已在二十年前拆卸了。然而,交汇于西点路和汉密尔顿路的圣艾格尼丝教堂依旧屹立。 每周日的弥撒仍然充满活力。
在雷斯福德路上,萨米尔在一家小店前停了下来。二十一年前,这家店被命名为“欢乐镇”,是孩子们钟爱的玩具店,通常在开斋节这天,他们拿着红包前来购买玩具车、跳绳、儿童瓷器玩偶。如今,这里变成了一家大型杂货店,店外的人行道上摆满了各式待售的蔬菜水果。每周五和周六,很多像萨米尔这样的家庭,虽已迁离此地,仍回来购物,去他们喜爱的清真肉店和杂货店,将整箱的新鲜芒果,成袋的印度香米,薄饼面粉搬到车里。看到店里一片繁忙景象,他不禁心生欢喜。
萨米尔的儿子,马格布尔,是一位富有的体育用品店经理。半小时后,他按时来接父亲。穿着沙丽克米兹的萨米尔已经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开心地钻进暖和的车里。他原计划去萨南糖果中心购买些亚洲点心分发给朋友,他犹豫了片刻,突然又焦虑不安起来。
“爸爸,你还想去别的地方逛逛吗?” 马格布尔问道,像似读懂了他的心思。
萨米尔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奈和愧疚的神情。他深知自己已经占用了儿子太多的时间,心中有些过意不去。
“不了,不逛了,我们回家吧!”他闭上眼睛,轻声说道。
萨米尔的家是一栋独栋别墅,宽敞而舒适,有五间卧室。然而,随着孩子们长大成人,纷纷搬离了这个家,再加上妻子去年离世,家中的生活欢愉也随之消逝。如今,萨米尔独自居住在这栋别墅里,虽然宽敞却显得有些冷清。他住在主卧,其他房间他几乎都不进去,特别是挂有妻子衣服的那间。只有孙子孙女们回来看望他的时候,他才会打开其他房间。平日里,他最喜欢坐在靠窗和暖气片旁的餐椅上,翻阅《泰晤士报》、《战斗报》、《民族报》,偶尔探头看看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和人群……
作者简介:赫兹拉•莎赫拉兹是巴基斯坦裔英籍作家、编剧,其作品备受好评,并获各种奖项。因其在文学、教育、性别和跨宗教活动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授予英国国家多元化终身成就奖。莎赫拉兹还上榜了《巴基斯坦最具影响力百强人物》中最有影响力的巴基斯坦女性排行榜。她也是英国皇家艺术学会的会员,曾担任过亚太作家及翻译协会联合会顾问和主任。她的小说《圣女》《台风》《反叛》以及短篇小说《一条牛仔裤》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了大学及中学指定阅读书目。莎赫拉兹还是一位倡导性别平等与社会和平的社会活动家。在英国和世界各地的文学之旅中,她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搭建文化沟通的桥梁,倡导构建和谐社区,增强凝聚力,促进各种宗教团体之间的相互包容与理解。
译者简介:熊婷婷,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MTI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翻译理论、戏剧翻译、文化翻译、文学翻译等。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一项,主持翻译项目五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合译小说两部《凝望》《台风》。2010 年1月至2011年1月,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跨文化及翻译研究中心访学。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在美国特洛伊大学孔子学院工作,负责中文教学和中国文化推广。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翻译学院访学。
《妾与捉奴者》在巴诺书店上发行
《妾与捉奴者》也随着亚马逊在全球发行
购买此书请关注下面链接或亚马逊搜索书名:
http://www.dwpcbooks.com/product/html/?620.html
点击下面链接可阅读本书更多精彩内容:
http://www.dixiewpublishing.com/doc/preview6005.pdf#toolbar=0
美国南方出版社简介:
“圆作者一个梦想,助作者美国出书”是美国南方出版社Dixie W Publishing Corporation,http://www.dwpcbooks.com/)的出版宗旨。美国南方出版社2006年在美国Alabama州注册成立,多年来为诸多作者出版图书,销售不断攀升,是美国出版界的后起之秀,现正逐渐为各界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