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子孙后代投资
昨晚下班到家,太太递过来一张女儿大学母校的明信片,问:“今年计划多少?”
我读了一下明信片的内容,给太太说:“不错,不错,去年捐了100块,我们居然是760位捐款的家长之一(捐款的校友要多得多)。这比花钱上Who's Who有意义得多。马上要开学了,儿子学校的募捐信也该马上要来了。”
太太说:“是啊。去年是儿子学校两千呢。今年得两千五了吧。”
我说:“差不多。总数控制在2500吧。不急,有一个学年呢。到年底我们寄支票也来得及。”
女儿的大学母校是很照顾legacy的学校。以前在子女坛聊天,碰到女儿的老校友JTY。她是80年代来上本科的。由于文革的耽误,进大学时远远超过了正常的大学生年龄。她之所以能来,就是靠legacy(忘了是她妈妈还是外婆从那里毕业)。她常开玩笑,可惜她只有一个儿子,不然还能延续那根“血脉”呢。我也常和太太开玩笑,说要是有第二个女儿就好了,说不定也可以送进去呢。儿子考进了姐姐的高中母校,我就和太太开玩笑:嗯,竞争那么激烈,儿子能进,说不定是这些年我们捐的“香火钱”起了作用呢。女儿毕业后,我们时不时捐上一两百,让我们的名字出现在学校的捐款名单上。
来美国多年,因担心国内的老人随时可能出状况,一直和太太不肯换公民。所以,美国的政治性捐款我们是不参与的。但孩子的学校捐款我们是一定要力所能及的。昨天和太太开玩笑,等到儿子高中毕业时,估计我们给他(也是女儿的)母校的捐款不会少于一部corolla。
在论坛里有人为我们节俭的低碳生活惋惜,展示了他出门愿意花800块住一夜旅馆,在赌场里玩一百块一次的老虎机。我想说享受生活,每个人的方式都会不一样的。在800块一晚的旅馆/一百块一把的老虎机和孩子学校的捐款之间,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二0一四年八月七日)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A-m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