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人物认识的反反复复
对历史人物认识的反反复复
--大宗师
一般来讲,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有个反反复复的过程,一次只能认识到事物的一个侧面,或精确到一定程度,要反复多次才能有个全面、清晰、准确地认识。但对于历史人物的认识,又有些特殊性和复杂性,首先是对于历史人物经常有的人为的误导,使人们很难获得第一手的准确的资讯和详实完整的材料;其次人是感性的,人对于历史人物所作所为不由自主产生的好恶,必然影响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历史人物是个人,对于历史人物的认识,不仅仅是他的所作所为,他的情感、他的思想、他的人生经历、他与其他人的情感互动、他行事决策的情感心理历程都是对历史人物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这种感性的内容,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必然常有偏差,一定有反反复复。
譬如对于某些共和国的创建者,官方在其生前,在宣传上总是不遗余力的将其颂扬为英明神武,尊奉为圣贤,而在其身后又明里暗里的对其所作所为进行各种各样的诬蔑,甚至斥之为恶棍。官方一直有意的在误导人们对这些共和国的创建者的认识,以营造其需要的政治气氛,为其自身的政治目的服务。当这些共和国的创建者被官方打下神坛,他们就被降低为一般意义的人,人们就自然开始从一般人的角度来了解认识他们。政治人物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恩怨,那从一般人的角度去揣摩:一般人有过过节,有机会一定要报仇,于是乎路线斗争或政治斗争就被解释成为了结个人恩怨所采取的报复手段或者个人的权力斗争。一般人有了钱,有了权,就会去搞女人,现在这些有钱的、当官的不都是这么干的吗?于是乎也可以同样诠释历史人物的私生活。
但这些共和国的创建者真的就是和一般人一样吗?他们会不会非常另类,和一般人很不一样,用一般人的境界去理解他们是不是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重新审视这些共和国的创建者的人生之路,就会发现他们曾经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可他们却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最坎坷、最艰辛、最困难、最残酷、风险最大的道路,他们冒着时刻被杀头的风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时时刻刻的和明处的、暗处的、里面的、外面的敌人和朋友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博弈,历经无数次巨大的失败和挫折,克服了无穷无尽的艰难险阻,牺牲了数不清的亲人和战友,虽然开始时只有几个人,但最终却居然成长为百万大军、亿万民众,一战定太平,建立了共和国。又再经数次国际国内思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大布局、大战役,彻底扭转了中华民族百余年的颓势,从此中华文明终于崛起,大踏步地向现代化社会迈进了。
这些事是一般的人能干的吗?一般的人必从刚开始就有完全不同的选择;即使身不由己“误入歧途”,但必不能得以坚持,早就“识时务”而改换门庭了!这坚强的意志、无比的毅力、巨大的牺牲、宏伟的规划、伟大的决策,这大智慧、大心胸、大情怀,非常人能有,非常人能理解,那他们就不是常人,而是大英雄,就不应以常人之心来揣测大英雄的情怀。人们曾经将他们奉为神,又曾经将他们贬低为一般的人,但再进一步认识他们,才发现更确切地说,他们既不是神,也不是一般的人,而是大英雄,应该试图以英雄的情怀、境界、胸襟来理解、认识他们的为人处事、他们的决策、甚至是他们的私生活。
邓以后,社会上有一种美化民国、丑化共和国创建者的修养甚至人格的文化风气,开此风气之先者或许有些深层的战略性的考虑,但后来更多的则是跟风凑热闹搏流量的大批无聊文人,其真实目的,就是否定中国现代革命的必要性、正确性和进步性。其实不仅共产党革命,国民党也是革命党,共产党杀人如麻,国民党也是杀人如草芥,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当时中国进行的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人民民主运动,不是国民党来领导,就是共产党来领导,总之都是要革命的,这是在当时,民族危亡,民族自强自兴自救的必然要求,谁也无法阻挡,只能参与进去。蒋在内战末期也已然意识到,中国必须进行土地革命,但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不可能革自己的命。他后来到了台湾,台湾的土地和国民党没关系,他立马进行了土地革命。很多人拿民国时期上海的发达做例子,可是当时上海是个特例,其他广大的地区极端落后贫困,即使是在江浙一带,除非是大地主、大豪绅、大资本家,一般中小地主、中小商贩、中产阶级,日子也都是非常难过的,如果一个国家大多数中产阶级都过不下去了,那就只好革命了!只有进行土地革命中国才有可能进行工业化和现代化。所以,即使将来共党被推翻,继任者恐怕还是要继承相当一大部分共党创造的进步的现代化遗产,中国现代革命就是其中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