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从小树立“有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的科学人生观
我从不忌讳从小就对娃们进行““有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的科学人生观教育。为啥?
第一: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世界里,如果彻底抛开物质而谈精神,实在是不现实。
第二:虽然钱太多了,不一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快乐,但是,钱太少,是造成大多数家庭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
更重要的是,我们一般人往往还处于”钱越多越快乐“的阶段,这辈子可能都达不到“钱太多”的境界。 所以,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有钱绝对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做有钱人,和一切向钱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因此,不要觉得有钱是一种很罪恶的事情。只要我们依法守法合法赚钱,我们不在乎钱更多一些。 而且,只有手里有钱,才能更有效的满足自己的合理欲望,使自己过得更快乐些;只有手里有钱,才能有条件回馈社会。
因此,我从不忌讳从小就对娃们进行““有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的科学人生观教育。
俺家娃开始真实地接触钱,花钱,大概在5岁左右。因为从那时起,他们开始学习干家务活挣钱。
但是,手里有钱,和如何科学地花钱,把钱花在刀刃儿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现实生活中,很多小孩可能都会有一些“压岁钱”,或者自己挣的钱。但是,一旦花这些钱的时候,却往往是由父母来拿主意:这个可以买,那个不能买。这就弱化了钱的作用:孩子不能真正体会到挣钱的艰辛和合理花钱的意义。
我在让孩子花钱的时候,力争给孩子提供更多的信息,然后由他们自己去决定是不是要花钱,花多少钱。
比如,我家娃的主意比较大,从很小,他们就自己选择要买的衣服。
一开始,当他们要买衣服时,他们总爱挑选那些很fancy的衣服。我说:这些衣服太贵了。而且,那么fancy实在没有必要。但他们总说:班里谁谁谁穿了这样的衣服,大家都说好看。或者,就是什么理由都没有,就是一句话:我喜欢。
后来,我就规定,每件衣服,我出$15。超出的部分,由他们自己负责。 从这时起,他们就知道进行质量/价格的比较,看看自己多花的那些钱是不是值得。一开始,吃过一两次亏:花了“大”价钱,买了很fancy的衣服,但发现,很快就不时髦了。而且因为款式过于特殊,穿过一两次以后再穿,就觉得很boring。所以,娃们逐渐学会了如何选则既看起来很时髦,很有特色的衣服,又不至于因为太特殊而很快过时。
而且,他们学会了一个重要的品质:有时要忍一下一时的冲动,把钱攒下来,去买个喜欢的大家伙。
如果只是让娃们学会如果给自己挣钱花钱,这不是我的最终目的。 我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娃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挣钱,并用自己的钱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把挣来的钱回馈社会。
培养孩子学会这一点,有些难度。因为这需要家长以身作则。但是,咱不是大款啊,天天挣着死工资,哪儿来那么多钱来以身作则啊。
但是,难归难,这个观念必须给孩子树立。 所以,我会选择一些孩子可以理解的事情,来给孩子一些切身的感觉,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今天给谁谁谁捐款了。
比如有一年,我带着父母和孩子开车出去度假。半路上赶上下暴风雪,车子失控陷在一米多深的雪堆里。因为出门前不曾想会遇上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所以,什么工具都没带。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多亏碰上巡逻的警车,俩警察下来,帮我把车从雪堆里推出来,然后嘱咐我回去该换轮胎了,就走了。
我自然十分感激,就顺势教导孩子,每个人都有需要帮助的瞬间,如果我们可以帮,就一定要帮。有时,可能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很小的努力,但对别人来说,可能就是个大忙。
回来后,当着孩子的面,说:警察的工作是很危险的,也很辛苦,我们应该给他们捐些钱。两个孩子听了都认真点了点头。(那时候,娃们都还没有钱。)
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钱。
在离开day care要上学的时候,我提议:他们在day care里待了这么多年,老师们都对他们很好,他们也很enjoy在day care的生活,所以,用自己的钱给老师买个礼物,谢谢老师吧。
当时,娃们把自己全部的钱都拿了出来,一个人有$8多,一个人有$5多,给老师买了两盒巧克力。
我没想到娃们能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都拿出来,当时心里十分触动。但是我知道,在娃们心里,凭自己的努力挣钱,挣了钱去回馈社会的观念正在形成。
(提示:在这个时候,一定要马上给孩子创造挣钱的机会,不要让他们觉得把自己的钱捐了,自己花钱就受到限制,因此产生后悔情绪。)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知名度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