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车的一点回忆
我六十年代和七十年在上海念书和工作,经常要乘公共汽车。上海的公共汽车的挤是出名的。据说上海公交公司计算公交车的容量的标准是每一平方米可容纳十一个人,根据是每一平方米放十一双鞋。我试了一下,那十一双鞋真的很勉强才能挤进一个平方米的平面里。
但是上海人发挥了最大的智慧,最大限度利用了有限的公共汽车的空间。上海人挤公共汽车的本事充分体现了上海人高效率、善于协调的处事方式。例如,上车的人都习惯于上车后就往里走,不堵在门口。上车后如果离售票员太远,可以托旁边的乘客帮忙“摆渡”,把你的钱传给售票员,一面讲明要买多少钱的票。售票员收到钱,撕下票,与找的零钱卷在一起,再由别的乘客传回去,还要说上一句“谢谢”。售票员的本事也大,要同时为好几个乘客撕票、找零,但一切都清清楚楚,从来没有听到过弄错、发生纠纷的事。要在下一站下车的乘客开车后就开始与周围的乘客换位置,一步步往门口挪。周围的乘客也很配合,两个人一起移动,位置就换过来了。车到站,正好换到门口下车。如果等到车停下才开始动,那就赶不上下车了,还会被别的乘客说上几句。
近几年回上海,公共汽车大都已实现乘客投币或拉卡。但还有几条路线有售票员的。碰到车挤,又可以见到众人“摆渡”的情景,不过传递的多是公交卡了,由售票员拉过卡以后再传回去。无论是老上海人还是新上海人,这个传统已经传下去了。
在国内我还挤过别的车。66年大串联时乘火车到北京去,曾经从车窗里爬进爬出过,也在座位底下睡过觉。只要没有人踩你的头或脚,其实是很舒服的。70年代在郊区工作时,厂里在运货的卡车上加一个薄钢板和钢管焊成的车棚就送职工回市区。最挤的时候,缩起两只脚,整个人悬空也不会掉下来,因为周围的人已经紧紧地把你夹住了。有几次实在挤不上了,司机慢慢开动卡车,然后猛一刹车,车厢里的人都压到前半部,后面空出一片,就又可以挤上十几个人。而且从来没有发生过人被挤伤的事,现在想来,真是奇迹,也有点后怕。
现在住在北美的一个大城市里,每天搭地铁、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上下班,对这里的公共交通有深入的观察。跟上海人相比,这儿的人似乎更迟缓一点:上车时不紧不慢,到了车上也不往里走,就挤在车门附近,害得后面的人上不了车。很多时候驾驶员也不动员乘客往后走,至多叫挤不上的乘客等下一趟车。这时车厢中部或后部往往还是半空着的。另外,要下车的乘客没有往出口移动的习惯,要到车停下才往外挤,耽误了许多时间。我还深感车里的拉手的设计极不合理,或者是太高,或者是太稀少。北美的大城市的公交系统大部分是亏本的,要政府补贴。但是如果能改进车辆内乘客拉手的设计,教育乘客乘车养成好的习惯,光这些措施我估计就至少可以增加百分之二十的运力,对于扭亏肯定有帮助。
我所住的这个城市的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的路线都是沿着大街走的,直来直去,中间几乎从来不转弯,徒然增加了中间换车的需要。上海的公交车的路线就合理得多,一条路线要经过好几个重要的商业中心或工厂区和换乘点。例如我熟悉的42路从裕德路开出,中间要经过徐家汇、淮海路、儿童剧场、大世界、延安东路外滩,最后到达北京东路外滩(外滩公园)。不过十几年前上海许多马路改成单行,42路的路线改了很多,经过的点已经有所不同了。又如45路从江边码头开出,途经襄阳公园、淮海路常熟路、小剧场、静安寺、到达曹家渡,都是重要的换乘点。
但是上海人发挥了最大的智慧,最大限度利用了有限的公共汽车的空间。上海人挤公共汽车的本事充分体现了上海人高效率、善于协调的处事方式。例如,上车的人都习惯于上车后就往里走,不堵在门口。上车后如果离售票员太远,可以托旁边的乘客帮忙“摆渡”,把你的钱传给售票员,一面讲明要买多少钱的票。售票员收到钱,撕下票,与找的零钱卷在一起,再由别的乘客传回去,还要说上一句“谢谢”。售票员的本事也大,要同时为好几个乘客撕票、找零,但一切都清清楚楚,从来没有听到过弄错、发生纠纷的事。要在下一站下车的乘客开车后就开始与周围的乘客换位置,一步步往门口挪。周围的乘客也很配合,两个人一起移动,位置就换过来了。车到站,正好换到门口下车。如果等到车停下才开始动,那就赶不上下车了,还会被别的乘客说上几句。
近几年回上海,公共汽车大都已实现乘客投币或拉卡。但还有几条路线有售票员的。碰到车挤,又可以见到众人“摆渡”的情景,不过传递的多是公交卡了,由售票员拉过卡以后再传回去。无论是老上海人还是新上海人,这个传统已经传下去了。
在国内我还挤过别的车。66年大串联时乘火车到北京去,曾经从车窗里爬进爬出过,也在座位底下睡过觉。只要没有人踩你的头或脚,其实是很舒服的。70年代在郊区工作时,厂里在运货的卡车上加一个薄钢板和钢管焊成的车棚就送职工回市区。最挤的时候,缩起两只脚,整个人悬空也不会掉下来,因为周围的人已经紧紧地把你夹住了。有几次实在挤不上了,司机慢慢开动卡车,然后猛一刹车,车厢里的人都压到前半部,后面空出一片,就又可以挤上十几个人。而且从来没有发生过人被挤伤的事,现在想来,真是奇迹,也有点后怕。
现在住在北美的一个大城市里,每天搭地铁、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上下班,对这里的公共交通有深入的观察。跟上海人相比,这儿的人似乎更迟缓一点:上车时不紧不慢,到了车上也不往里走,就挤在车门附近,害得后面的人上不了车。很多时候驾驶员也不动员乘客往后走,至多叫挤不上的乘客等下一趟车。这时车厢中部或后部往往还是半空着的。另外,要下车的乘客没有往出口移动的习惯,要到车停下才往外挤,耽误了许多时间。我还深感车里的拉手的设计极不合理,或者是太高,或者是太稀少。北美的大城市的公交系统大部分是亏本的,要政府补贴。但是如果能改进车辆内乘客拉手的设计,教育乘客乘车养成好的习惯,光这些措施我估计就至少可以增加百分之二十的运力,对于扭亏肯定有帮助。
我所住的这个城市的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的路线都是沿着大街走的,直来直去,中间几乎从来不转弯,徒然增加了中间换车的需要。上海的公交车的路线就合理得多,一条路线要经过好几个重要的商业中心或工厂区和换乘点。例如我熟悉的42路从裕德路开出,中间要经过徐家汇、淮海路、儿童剧场、大世界、延安东路外滩,最后到达北京东路外滩(外滩公园)。不过十几年前上海许多马路改成单行,42路的路线改了很多,经过的点已经有所不同了。又如45路从江边码头开出,途经襄阳公园、淮海路常熟路、小剧场、静安寺、到达曹家渡,都是重要的换乘点。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思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