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虫记
做餐饮最怕沾上四害。开店二十年,头十年从没见过虫子长什么样。直到十年前的一天,忽然在后厨房的微波炉里,发现液晶显示屏内部有一个黑色的躯体。
是什么呢?是什么东西能钻到那密封的部件里头去呢?厨师过来看了看,端详半天,做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是虫子。
天哪,哪儿来的虫子呀?为什么藏到机器里?那时候生意很忙,每人都有干不完的活儿。看过就算了,没人拿它当回事。谁知情况越来越严重。天气转暖,地上也有了。有一次我在灶台前炸藕盒,台面底下急匆匆跑出来好几只蟑螂,可不得了了!
当时对如何对付它,毫无经验。老板查黄页找到几家打虫公司,逐个打电话询问。其中有一家名气很大的连锁店要求清除厨房里所有的箱子盒子和设备货架,坚壁清野。我们觉得不现实,就没采用他。过了几天,这公司的人直接来了。进厨房用特大手电筒照了照炉灶下面,貌似严峻地说十分严重,有成千上万只。
但我们还是没有接受他的计划。这人很不甘心,接二连三打了好几次电话。甚至有一次在电话里威胁,说他也是住在本地的,有很多邻居朋友都喜欢中餐。他会告诉他们,不要到我家来用餐。最后不忘加上一句,如果有必要,他会打电话给卫生局。
说实话这叫我大吃一惊。倒不是怕他真的那么干,而是惊讶于他的粗鲁蛮横。在美经商多年,这样的人还是头一次遇见。电话里我毫不客气地回应了他。想不到过了不多时,他居然又来了。这种不依不饶纠缠不休的态度,已经超出了正常合作的限度。
这次他带来了另外一个人,一个大个子白人,貌似管事儿的经理。老板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解释了为什么不能接受他的计划,因为我们要在保障开门营业的前提下才能操作。如果按照您的方案,至少关门三天。关门的损失不仅是收入,还会影响客人中的口碑。况且我们已经采用了另外一个公司实用合理的方案。
当经理走出厨房经过我跟前的时候,我趁机向他投诉。我直视着那人对经理说,他那种逼迫的行为是违法的,令人羞耻。那人面露尴尬,恨不得像虫子一样钻进地缝里去。看来但凡做阴暗的事情,都怕暴露在阳光下。从那再没来打扰过。
被我们选定来帮忙打虫的人叫鲍勃,是个老实人。他用喷雾和定点喷射的方法,每隔一周打一次。但虫子的数量并不见少。问题是每次用过药以后,第二天是前厅最危险的时候,虫子们受药袭击以后,纷纷往安全的地带逃跑。隐身在桌脚墙边,或者墙和天花板的接缝处。等药劲儿过去,逐渐苏醒,就会往外爬。这种情况下有好几次被客人看到,非常难堪。
这可不行!总得想法子彻底解决。于是我们决定自己动手。长期请人做不止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且总也不能断根儿。老板说断了根儿打药的就没生意了。上网搜索,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找到一种专业药品。这种药以前是需要证件才能使用的,刚刚松开管制,允许普通人购买。但是用量和保管需要特别谨慎。亚马逊网站下单以后,很快就到货了。
不容迟疑,老板立刻按照说明调制比例,装进专门的喷壶。俩人口罩帽子手套全副武装,晚上收工之后,先把台面上所有用具收拾干净,该进冰箱的进冰箱,该拿到车上的放车上。准备就绪,开打!只打了一次,明显见效。第二天早上来勘察战场,拉出藏在码柜下的塑料饮料架,天呐,做陷阱的架子一摔,逃命出来的蟑螂至少几百个。这肯定是藏身在炉灶下层的夹缝里逍遥自在,油腻腻死也够不到的坏家伙。
以前的台湾师傅曾经无奈地说,唉,做餐饮沾上老鼠还好说,沾上这玩意儿,除不了根儿。竟然就给我们除了。历时八年。最后说一句,这些坏家伙是哪儿来的呢?隔壁的旧货店。
【本文发表于数月前的《世界日报》家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