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听书笔记:力挽狂澜的于谦(明朝那些事儿)

听书笔记:力挽狂澜的于谦(明朝那些事儿)

博客

听书笔记:力挽狂澜的于谦(明朝那些事儿)

最近我在手机上听一本书《明朝那些事儿》。历史上真实的人和事让人感慨,而作者当年明月的好文笔更是让精彩的历史故事更有趣地展示在读者的面前。

书我才听了很小一部分,但我已经知道放牛娃朱元璋如何成为了开国皇帝。他的儿子朱棣是怎样的军事奇才,如何从他的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得帝位。郑和从一个作为俘虏的11岁就被阉割的儿童,如何由他童年的梦想完成了七次下西洋的壮举。巨著《永乐大典》是怎样完成的……其中,还有许多的书生、武将、忠臣、小丑……等一一上场,在历史上留下了他们的让人敬佩、或让人耻笑、或让人感叹、让人思考的故事。

目前由于刚听完于谦力挽狂澜的故事,太动人心弦了。于是写下这段听书笔记。

明成祖朱棣死后,他的儿子, 非常仁厚的朱高炽继位不到一年就病故了,于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继位。朱瞻基38岁去世后,他的儿子朱祁镇继位。这时候,蒙古骑兵分四路攻打大明。年轻的朱祁镇听从了他的老师,也是一个愚蠢的祸国殃民的宦官王振的瞎指挥,亲自率领明朝的20万精锐部队出征,结果在土木堡与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率领的蒙古骑兵的对战中全军覆灭。朱祁镇被俘成为人质,跟他出征的五十余位文武大臣战死。得胜的也先带着他的精锐部队要来攻打北京城。

在人心惶惶的时候,“逃还是战”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逃就会丢掉半壁江山,战则可能玉石俱焚。”在朝堂上有人提议朝廷弃北京而南迁时,刚上任的兵部侍郎于谦在朝堂上大喝一声:“建议南迁之人,该杀!”在他之后的引史论今的言论下,代理皇帝,也就是就是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就把保卫京城的重任交给了他。于是于谦开始从各地调军前往京城。

为了不给蒙古兵留口粮,不少大臣想把在离北京城不远的储粮丰富的通州粮仓烧掉时,于谦竟想出了一个一举三得的主意。他让调入京城的十万大军由通州进京,从粮仓带足自己要用的粮食。这样等于有十万大军运粮,既安全可靠,也给京城提供了足够的粮食,还没让侵略者得到粮食,粮食也不会因被烧毁而浪费。

在朝堂上当众臣群情激奋地当着代理皇帝朱祁钰的面群殴,打死了祸国殃民的王振的三个死党后,饱受惊吓的朱祁钰想退走,当时唯一头清醒没参与群殴的于谦奋力拔开众人,拦住代理皇帝。他让朱祁钰宣布堂上所有参与群殴的众臣无罪,保住了众大臣的性命。

在国家危亡时刻,他说服朱祁钰当皇帝,使也先无法用手中的原皇帝朱祁镇继续要挟明朝政府。

也先就要进攻北京,在有人主张死守京城,坚壁清野,让蒙古兵因最后疲惫无粮而退却时,于谦却要全面出击。他任命了九名将领分守京城的九个大门,并把自己放在了最关键的德胜门。他一项项颁布了令人吃惊的命令。所有军队出城门外迎战,后退的士兵一律格杀勿论,后面的士兵可以杀死前面后退的人。军队出城门后,城门关闭,开城门者也格杀勿论。

在他非同一般的勇气和严格军令的配合下,将士们在他精心部署的作战方案中英勇对敌,北京保卫战大获全胜。

于谦原是书生文官,并没指挥过军队,但他从小就阅读广泛,读过兵法,他心中的偶像就是文天祥。所以在他受命于国家危难时刻,他可以稳定军心民心,力挽狂澜。他坚定的信念,无比的勇气,无畏的精神,巧妙的安排,严厉的军规……让他成为了北京保卫战的关键。没有他,大明王朝的历史就可能被改写。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历史就是因为有无数像于谦这样德才兼备的英雄而精彩。

于谦还一生清廉,一辈子都没有任何污点。他在北京保卫战的八年之后因被奸臣污蔑被杀害。多年后他又得到平反。

非常感谢《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的妙笔生花。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南山松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