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家族榆次郝氏(10) 乐善好施、守信重义
郝氏先人守信义,重承诺,好施舍。
著名的汉口山(西)陕(西)会馆为晋陕两省士商办公的地方。咸丰四年(1852年),太平军入汉口,洪秀全以宏伟的汉口山陕会馆为其“天王府”。两年后会馆在战火中焚毁。同治九年(1870年) 太平之乱平息,会馆重建。鉴于重建会馆开销巨大,晋陕及当地的数百家商号纷纷捐资。据山陕会馆馆志记载,捐资千两白银以上的二十余户大部为晋商。捐资最多的为当时处于鼎盛时期的榆次常家茶庄,捐资第二位的是郝家"天顺长"大茶庄,捐资额为4031两(此处与刊登在2008年6月24日<山西日报>的文章略有出入,系因引用错误文献所致,应以此为准)。
山陕会馆内还有许多 “天顺长”、“聚兴顺”和“达顺成”等郝家商号单独以及与其他山西商号共同敬献的“大义参天”"、 “包孕万千” 、 “薄海神光” 等许多牌匾。
事实上遍布全国的众多山西会馆(如多伦、社旗、张家口、包头和天水等地的会馆)都有郝家的捐资。此外在郝家商号所在地,商号还有慈善活动以及助学、搭建戏台、请戏班为当地唱戏等活动。这就是为什么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晋剧(俗称山西梆子)依然流行于内蒙、河北、乃至甘肃一带的原因。
民国元年,榆次潇河泛滥成灾,王村被淹。郝家独力出巨资修筑了水坝以绝水患。工程完成后,在河边建了"河神庙",同时依照中国古例铸了一对大铁牛以镇水患.为此榆次县府赠送郝家“急公好义”的牌匾予以表彰。我小时候也听到过母亲及姥娘她们说起过铁牛镇水的故事。那对大铁牛后来在大跃进期间化为了铁水,河神庙也在破四旧时被拆毁。
姥爷说过,曾伯祖父在世时,常常站在王村的街口和乡亲们聊天。他自己拿个水烟壶,但却总是带着香烟给大家抽。
此外本村不少人都曾在郝家商号、外地分号及大院工作过;那时能在茶庄、票号和商号谋个差事是很受人羡慕的。郝家和村里人的关系非常融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