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爱,为何只在瞬间?

爱,为何只在瞬间?

博客

爱,为何只在瞬间?

---读张爱玲的《爱》

舒怡然

 

张爱玲的散文《爱》,虽然仅有不到四百个字,却是受到评论最多争论也最大的一部作品。也有人把《爱》归为爱玲最短的小说,如果非说它是小说,那也只能算是一个故事的梗概。

在《爱》的开头,张爱玲就先告诉读者,“这是真的”。作者是深知大众心理的,谁都爱听真人真事,我也宁愿相信她的故事确实是真的。读了《爱》篇,给人的感觉,这不过就是个很平常的故事,一个邻家女孩,在自家后院偶遇了一位邻家年轻人,俩人就那样面面相觑,什么也没说,什么也不用说。只有一句“噢,你也在这里吗?”,一个“也”字,便道出了他们内心似曾相识的那种感觉,可依旧是淡淡的,就象一幅水墨画。

之后的故事也不免有些俗套,那女子出嫁了,几经命运的周折,一直到老了,却依然记得那一年那个春天的晚上,在自家后院的桃树下,和那年轻人的偶遇。如果故事到这里就写完了,那这一定是世界上最淡然的一个了。可是张爱玲就是与众不同,她接着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作为这篇的结尾,它成了《爱》的点睛之笔,也曾被无数人引用,成了千古名句。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有早一步,也一步,巧赶上了,那也,惟有轻轻:“也在?”

这就是张爱玲想表现的爱,一种莫名的“缘”,却被执拗地锁定在心里,一生一世都不曾改变。这到底是爱,还是一种感觉,谁又分得清呢?有人说,爱是持久恒常难以改变的一种情感,可是如果感觉日夜萦绕于心怀,那未尝就不可称之为“爱”了,定义不同罢了。

张爱玲的小说绝大多数是对人类情爱的描写,她写尽了人间情爱里的“无情”,字里行间透着一种悲剧意识。她既不象三毛那样对情爱充满了梦幻般的想往,也不象琼瑶那样编织虚幻的爱情故事。张爱玲的笔调永远是冷峻的,苍凉的。她写的故事是现实的,因为那些人物使人觉得似曾相识;她表现的情感又象是超现实的,因为那些人物的心路总是跃出常人的想象。

看看她在小说《倾城之恋》结尾的描写。“传奇里的倾国倾城的人大抵如此。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好一个不问也罢的苍凉故事,这既象是结束,又象是刚刚拉开序幕……

小说《金锁记》,以描写上海的月亮开篇,“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签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谁说不是呢,隔着苍茫的三十年岁月,多美的月色也自是多了一道凄清。

然而,张爱玲的这一篇《爱》,却与这些作品不同。她写了带有梦幻色彩的爱,这爱还带有些许暖意。只不过,这如梦如幻的爱,只有一瞬间,千万人之中的偶然相遇,千万年之间的偶然相逢,这宿命的温情便定格于那一瞬间。

“就这样就完了”,仅仅六个字,却饱含了无尽的惆怅。张爱玲即便是写梦幻的爱,依然是透着一种凄美。爱,是如此地不确定,诗意与浪漫又能如何?无爱,再长也是磨难;有爱,瞬间便成了永恒。

这就是张爱玲所要表现的爱,还有爱的悲情意识。

 

附张爱玲的作品《爱》

的。

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多人做媒,但都成。那年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上,立在后口,手扶着桃她记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站定了,轻轻了一也在她没,他也有再,站了一,各自走了。

这样就完了。

来这女人被眷拐了,到他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惊险波,老了的她还记前那一回事,常常起,在那春天的上,在后口的桃下,那年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有早一步,也一步,巧赶上了,那也,惟有轻轻:“也在?”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舒怡然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