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海外华人的尴尬心理
谈谈海外华人的尴尬心理
这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有许多网友曾涉及过。我自己就曾写过几篇,例如“海外华人的孤独感与文化混血”,和“剪不断的德意志情结”
令我感到奇怪的是,每当西方国家与中国之间发生无论什么样的冲突,网上一定会旗帜鲜明地形成两大阵营,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依我之见,辩论的双方除了政治观点不一致,更主要的是,存在于海外华人内心的那种尴尬心理在作崇。
什么心理?又何以称其为尴尬?任何心理的产生都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海外华人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当然其心理活动也就极具特殊性。
之所以尴尬是由两个因素造成的,一是对所居住国而言,海外华人有一种文化边缘人的心理,也就是某些人所谓的“不融入”;二是对于中国而言,海外华人都或多或少地怀有故国情结。这样两种心理交织在一起,自然会将人的心理带入一种极其尴尬的境地。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崛起似乎指日可待,更使一些海外华人生出越来越酸的感觉。本来嘛,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此乃人之常情,本来无可厚非。
对于这第一个因素,即“边缘人”与“融入主流”,我们倒是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移居海外十几年,接触到形形色色的第一代移民,包括德国人,俄国人,波兰人,阿拉伯人,日本人,韩国人,南美人,还有其他许多亚洲和非洲国家的人,总之是数不胜数。但是给我个人的感觉是,中国人似乎更在意是否融入美国社会这个问题。为什么有那么一些华人总是在不停地问自己“我是否融入了主流社会?,既然选择了漂流的人生,就要拿出漂流的心态和勇气去承受这一切。
反过来想,融不融入主流有那么重要吗?看看周围的一些欧洲第一代移民(当然数量上少很多),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来美国定居。他们就是那样平平静静地过日子,享受生活,似乎拥有了这一切也就够了。
我一直也弄不明白有一些人,总是刻意地追求融入主流,不晓得这种主流是指上流社会,还是美国人的政治圈子(据我所知,想竞选总统是绝对不可能了),抑或是领导阶层。如果说把这些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那么,选择移民美国加拿大绝对是另一个错误,个中原因,不说自明。即使你讲一口道地的英语,你可以与美国人携手进出酒吧舞厅,你甚至可以混迹于所谓的上流社会,有了这一切,就证明了你已经融入主流了吗?其实,说到底,融入与否是个心理作用,而非物化。
说到第二个因素,即海外华人(主要指第一代移民)对于祖国的故国情结,这确实是因人而异的事情。就如同家有五子,这五子对父母情感的深厚程度,绝不会是分毫不差的。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对中国许多问题的批评上,会发生立场的截然分野。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巨变又使得海外华人的尴尬心理多了一层微妙的比较成分。试想,退回十几年前,有几个海外华人会屑于同国内的人做关于生活品质的对比?但今天不同了。如果你非要将二者比较一番,也只能说是各有所长罢了。
我有一位朋友,八十年代中期就来了美国,她对中国的印象仿佛永远定格在了八十年代。无论提到哪,她总是以“脏兮兮,乱糟糟”来形容中国,即便她也曾不止一次地往返于美中之间。从她身上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才叫“偏见”。那就是她绝不轻言她所看到的真实,却永远说她所想象的“真实”。这种偏见完全是由于那种微妙的比较心态造成的,实际上她是希望以此来平衡自己那种与日俱增的不平衡心理。我很理解这种心理有多尴尬。在她看来,所有的中国人都应把美国当作梦中的天堂,只可惜,这种天堂只存在于梦幻之中。
文章最忌讳以偏概全,此文说的是海外华人,如果你是海外华人,但却根本没有这种尴尬心理,那你该当属于幸运一族。身为海外华人,时常存有尴尬心理,也实属正常。关键是要学会平衡自己的心态,别太尴尬就好。
如果从更高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追求的不是融入美国,而是融入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如果总是把眼光停留在如何融入所谓的主流,势必会使本已尴尬的心理更加尴尬,而尴尬总是令人有些不爽。到时候就不是能否入流的问题,而是我们留在这里到底值不值得的问题了。
2010 年 4 月 6 日
阅读相关文章:
千回百转移民路(三)---- 剪不断的德意志情结
海外华人的孤独感与文化混血
舒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