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冠状病毒与人类的共生关系

冠状病毒与人类的共生关系

博客

当文学城新闻出现武汉病毒报道时,润涛阎就在评论里提出应该把武汉封闭起来,这样,传播就容易在第一时间控制住。刚看到报道,武汉开始了封城。虽然晚了一段时间导致传播到了半个中国,还是比不封城好控制得多。
 
人们一谈起传染病,尤其是呼吸可以传播的传染病,就害怕得不行。其实,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一直在跟冠状病毒打交道。在没有单一性免疫系统的动物,比如昆虫,是不具有冠状病毒毒害的。也就是说,冠状病毒危害的是具有单一性免疫系统的动物,比如从鸟类到人类。
 
需要给文科生科普一下免疫系统是怎么工作的,便于了解为何人类选择用冠状病毒锻炼免疫力。这最后一点---人类免疫系统与冠状病毒是共生关系---现在作为“润涛阎假说”比较贴切。
 
动物,从昆虫到人类,都是由细胞构成,而冠状病毒进入动物细胞内,靠的是动物细胞提供冠状病毒繁殖的“营养分子”,所以,我们可以把冠状病毒看成是“寄生物”而提供营养的细胞称为“寄主”。冠状病毒并不释放杀死细胞的毒素,也不吃掉细胞,那为何冠状病毒照样导致寄主死亡呢?
 
当细菌入侵昆虫体内,昆虫就产生溶菌酶等杀死或抑制细菌繁殖的化合物,因为没有产生抗体的能力,昆虫也就无法对付入侵的病毒,也就不存在发烧这类反应。而具有单一免疫系统的动物,从鸟类到人类,一旦病毒或细菌入侵,就产生专门的抗体专门对付入侵之敌,此入侵之敌就等于抗原,还有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等作战部队一起参战,把入侵之敌杀死。
 
植物对付病毒、细菌的办法则是“局部死亡”免疫法。比如一锈病孢子或小斑病病毒落在了一棵植物的叶子上,这个叶子发现有外敌入侵,当即让入侵地周围的组织脱水死亡,干燥困死入侵者。这是你看到玉米叶子上有白色斑点的原因,那些斑点就是死亡了的干叶子细胞---被称为玉米大斑病、小斑病。有的植物整株死亡,把入侵者困死在里边,就不会导致大面积植物群体死亡了。用个体当“炮灰”保护整个群体。
 
人类这种能产生抗体的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战斗部队,这就需要不停地进行军事演习,以提高或保持战斗力。冠状病毒并不产生毒素杀死细胞,这可在实验室验证:你培养人的细胞,单个细胞培养,不是组织培养,然后你接种冠状病毒,细胞并不会死亡。寄主与寄生物都可以活着,每个细胞里的寄生物个数有上限,一个细胞里可以有上千个病毒。
 
那为何人感染了冠状病毒,比如感冒病毒、非典型性肺炎病毒、武汉病毒,人会死掉呢?
 
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要杀死这些病毒,就需要合成大量的抗体(抗体是蛋白质,它的形状决定于病毒的形状。要把病毒蛋白包起来一部分,然后B细胞、T细胞、噬菌体等把这些病毒清理掉。这也需要发烧以提高清理掉病毒的速度。在清理病毒的过程中,也需要浮肿(发炎)等反应,就是加速清理掉病毒。不是病毒有令人发烧、浮肿的功能,而是人体的免疫系统需要这样的反应加速清理掉病毒。如果免疫系统不做出这样的反应,冠状病毒对人体没什么关系。
 
流感病毒和萨斯、武汉病毒都是冠状病毒,那为何对人体的致死率不一样呢?因为人类免疫系统对流感的识别能力太强大,病毒刚一进入呼吸道,立刻就引发免疫系统与之作战了。所以,反应最强烈的是上呼吸道。而萨斯、武汉病毒是人类不常见的,平时只入侵其它野生动物,人类跟野生动物离得很远,就接触不到。入侵人体后,要很长时间繁殖了很多病毒后,人体才形成足够量的抗体,所以,一旦发生病症,那极可能是肺部浮肿(发炎)甚至心脏的肌肉发炎(心肌炎)地步了。人类不是死于冠状病毒本身,而是心脏发炎太严重了,肺部发炎太严重了,心跳不正常了,肺功能不正常了,也就死了。
 
这类病毒在某野生动物体内很常见,等于人类的流感病毒在人类,入侵后也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就被免疫系统清理干净了。而人类,野生动物的冠状病毒从入侵到发病,往往要两周时间,此时,肺脏甚至心肌里都有了大量的病毒,一旦免疫系统产生足够量的抗体,整个免疫功能就启动了,整个肺脏甚至心肌都发炎肿起来了。
 
人类为何要有过度敏感的反应(简称过敏反应)?就是抵抗力强,产生了大量的抗体以及对外敌的“死拼”现象。这当然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作战方式。在群体生态学领域来说,过敏反应体现的是“哪怕死掉个体,也要维护整个群体不受灭绝”战略。就好比小麦锈病,一个锈病孢子落在哪棵麦苗上,整株麦苗就当即死掉,把入侵进去的锈病孢子一起困死在里边(干死)。所以,“抗锈病”麦子品种其实是一见锈病就死亡的品种---以自己的牺牲灭掉敌人,保护群体。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由于冠状病毒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毒素,不影响人体细胞的生长与繁殖,人类就选择了与冠状病毒共生,也就是说,用冠状病毒作为训练免疫系统作战能力的假想敌。没有假想敌,作战部队就慢慢退化掉了,也就无法战胜癌细胞这类“敌人”(因为癌细胞有此处正常细胞不存在的抗原,在免疫系统看来就等于外敌入侵了,需要清理掉)。人类细胞的癌变速度,是与细胞分裂速度成正比的。没有细胞繁殖,就没有基因突变。DNA基本上是在复制繁殖过程中才发生突变,而细胞繁殖时需要复制DNA。基因突变导致癌细胞突变。所以,小孩子需要对感冒病毒具有极强的反应,以提高免疫系统的能力。这就是小孩子容易感冒发烧的原因---体内对病毒的抗体种类还需要加大。当人老了,对感冒病毒的反应能力下降了,也就很难有机会发烧了,免疫能力也就下降了,癌变虽然少了,但免疫系统无能力清理掉癌细胞了。这就是癌症发生在老年人身上远比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原因---不是老年人癌变多了,而是免疫系统清理掉癌细胞的能力不行了。
 
当人老了,冠状病毒入侵人体后产生免疫反应的时间更长,心肌炎等一旦发生,哪怕程度低,也容易死掉。
 
就动物界人类群落的大小与野生动物的比例来说,当今世界,人类跟野生动物接触的机会很小,用野生动物的冠状病毒实现人类与野生动物的生态平衡(减小人类群体增加野生动物群体),其功能几近为零了。在天然进化过程中,当人类群体太大伴随密度太大,对野生动物的生态平衡有了破坏作用时,人类就跟野生动物接触得多了(需要吃更多的野生动物),那么,杀死人类的野生动物冠状病毒就起了生态平衡作用。然而,人类不需要吃野生动物照样可以大量繁殖后,这类天然的生态平衡模式也就失效了。就整个动物界生态平衡功能(人类不能大量占有本属于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来说,野生动物身上能杀死人类的冠状病毒此功能就消失了---人类只能靠女人不想结婚生孩子来控制人口了。
 
今天的人类抱怨野生动物身上的冠状病毒对人类的破坏作用,然而,野生动物早就抱怨人类对环境的无限制地占有和破坏导致野生动物基本上被灭绝了的行为,只是地球上的动物依然是弱肉强食而已。

冠状病毒是对群落的控制因子。冠状病毒引发的猪瘟一定是养猪群体密度过大造成的。在中东,即使有野猪,由于群体密度太小,不可能发生猪瘟。人类也是一样,外来冠状病毒引发的呼吸道传染病也是人口密度过大的象征。
 
最后谈谈“中国人什么都吃”的习惯来源。
在八十年代来美后,润涛阎的第一个吃惊的地方就是加油站橱窗里竟然卖成人杂志,立刻买了一本,当即把车停在一边,打开看。天哪!裸体照片竟然是如此登峰造极的艺术,那是可以跟东方顶级水平的美食媲美的。这在那个年代的中国根本就是无法想象的。当即得出:东方---吃的文化;西方---裸的艺术。
 
中国人什么都吃,而且没有不谈吃的名著。毛主席语录里就有“吃饭是第一件大事”还有“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不忙不闲时半干半稀”如此具体的教导。政府没有严格的法律规则:详细确定什么动物能吃、什么动物不能吃、不能吃的吃了如何处罚。即使这样的法律有,也是一纸空文。为何?因为当官的也吃野生动物,就好比当年当官的也抽大烟,林则徐只能烧掉鸦片,无法靠法律禁止抽大烟。要想解决中国人什么都吃的恶习,需要用重典:杀一批吃野生动物的官员。别拿他们也是贪官说事,哪怕是贪官,也不提这茬,就是因为偷吃野生动物而判死刑。这样,各省杀几个副市长或省常委级别的官,便可刹住什么都吃的恶习与风气。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润涛阎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