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上海之旅(2)娘家附近的犹太难民区

上海之旅(2)娘家附近的犹太难民区

博客
小时候觉得提篮桥社区的建筑对比强烈,却没有深究为什么-有三十年代英国风格煤卫具全、暖气管道的高大公寓(安国大楼),也有很破旧的地滚龙式的 贫民房(安国大楼对面)。小学老师,一个很高雅的女士,住在滚地龙里,现在想来她的身世一定不平凡。夏天雷雨,我按着规定的时间把收到的暑假作业给老师送 去,不小心在她家门口泥地上滑了一跤,全部本子保报销了。

这是题外话。

隔两条街是霍山路儿童公园,很小,我竟然在那里迷路哭过。现在知道了,霍山公园上世纪三十年代是犹太人的公园。

上海之旅(2)娘家附近的犹太难民区

1933~1944 年间,上海提篮桥社区(以上海第一个监狱为主题的居民区)接受了三万三千个犹太难民,当时中国驻奥地利领事何凤山先生签发了一千多分护照,让他们在提 篮桥建屋建教堂建公园安居乐业。在世界上充满对犹太人滥杀的时候,提篮桥区的善良居民与精明犹太人和睦相处。就当前来说,其他国家所有犹太人纪念地都是监 狱集中营和墓地,与杀戳、苦难、死亡有关;只有提篮桥象征着生命、友谊与和平。 

这次回国,最主要的是每天步行十五分钟去看望父母,带着我的IPaD,漫步在充满异国情调的街上,细细观察历史的遗迹。

 上海之旅(2)娘家附近的犹太难民区

这里已经开发出一条犹太人寻根的旅游线。

 上海之旅(2)娘家附近的犹太难民区

 我路过了历史上犹太人的摩西会堂,1998年改为犹太难民民上海纪念馆,是一幢可容纳300人的三层红砖建筑。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这里是街道性质的加工厂。六十年代后成为精神病防治所。 

上海之旅(2)娘家附近的犹太难民区

比较与门票不菲肃穆森严的纪念馆,周围的犹太式房子更有生活气息。 可以想象八十年前的犹太人虽然逃亡国外,也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们没有自顾自地搭建简易的滚地龙苟且偷生,而是正儿八经地建造了一大批犹太风格的三层红砖楼房,有很深的门洞,宽敞的窗户,圆筒大支柱。现在虽然拥挤不堪破旧失修,也可见当年的辉煌。

想象着当年犹太难民在这里住着比周围中国人舒适的多的联体别墅,周日打扮的齐齐整整去教堂,带着孩子去公园玩耍。又要感慨一下,有信仰的(不管什么信仰)对生活的追求就是不一样,即使在生命的低谷。不过也怀疑那些犹太难民或许非常有钱。

上海之旅(2)娘家附近的犹太难民区

上海之旅(2)娘家附近的犹太难民区

霍山公园和摩西会堂周围住不下更多的犹太家庭了,于是他们开始向两条街以外的空地蔓延,也就是我娘家安国大楼斜对面的弄堂(现名承康里),其实弄堂就是国外城市的联体别墅。1949年后,犹太人陆续离境,把房子贱卖给中国人,我的一个亲戚就是一根还是几根金条买下的。经过“多生多好”的五十年代,这里就显得特别拥挤了。

上海之旅(2)娘家附近的犹太难民区

亲戚家前几年还盼着老房子拆迁,后来一纸通知,历史遗迹要保留,就涂了外墙,装了卫生设施。犹太弄堂继续生存下去。

上海之旅(2)娘家附近的犹太难民区

在犹太人去摩西会堂做礼拜的时候,提篮桥居民们也建立了自己的寺庙。至今香火不断。

上海之旅(2)娘家附近的犹太难民区

 点这里给我俩的画和照片加加分哦~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卉樱果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