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今天浏览×万××维×网,读到高伐林先生的一个帖子,其中所附的马伯庸的精彩妙文《穿越回古代:怎样写好一份劝进表》,让我读过之后想笑又想哭。现将原文转贴于下。或许,对于某些人来说,这篇文章还真能成为急其所需的绝好guideline呢!
**********************************************************
穿越回古代:怎么写好一份劝进表
马伯庸,知乎专栏
劝进是一个政治举动,写劝进表则是一门技术活儿。
“劝进”这个词,本意是劝勉、促进,诸如“上下同心,劝进农业”、“砥砺藩屏,劝进忠信”等等,偶尔也会用在劝人喝酒吃药上,像宋代皇帝阅完兵,要赏管军的三盏劝进酒,即是这种用法。
可一旦这个词出现在政治语境里,气氛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往往预示着皇权更迭——在古代政治里面,没有比这更严肃的事情了。
皇权更迭有很多形式,具体来讲,大部分古代“劝进”会发生在这样一种场景下:有人想当皇帝了,但慑于某种规矩和舆论,不好自己主动开口。这时就会有一班贤臣急主公之所急,站出来论证其称帝的举动是多么正确合理,敦促他尽快践祚。这种举动,叫做“劝进”,所形成的正式文本,则被称为“劝进表”。
再接下来,劝主要反复辞让,表示谦逊不受,贤臣们要反复坚持劝进,来回三次。走完这个流程,就可以称帝了。
“劝进表”的性价比相当高。它的政治风险很小,因为那些有“劝进”需求的人,本身实力已足够强大,距离皇位只差个名分而已,你押错宝拍错马屁的概率很低;同时收益却很大,一纸劝进表交上去,就算不是嫡系出身,也能摇身变成从龙之臣,坐收拥立之功。
西晋灭亡之后,好多人纷纷上劝进书给逃去了南边的晋王司马睿,请他称帝。司马睿从善如流,立刻建都改元。登基之后,司马睿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赐诸吏投刺劝进者加位一等,百姓投刺者赐司徒吏”。好家伙,所有劝进过的人,甭管亲疏,人人都可以进位一等,就算你是平头百姓,也能成为司徒吏——这是一种低级散官,在晋代已沦为荣衔,但好歹算体制内,比白身强——可见“劝进”的收益有多大。
成本才多少?一份名刺,一卷劝进表而已。
顺便说一句,司马睿这次决定赏赐的“劝进党”有多少人呢?《晋书熊远传》里记载得清楚:“凡二十余万”。怪不得司马睿刚说出这个想法,旁边号称“忠公”的名臣熊远吓得脸都绿了,皇上啊,劝进是好事,可您也不能这么慷慨啊!
听完这个成功案例之后,我想读者朋友们应该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吧?万一有机会穿越,这可是迅速上位的大好良机。
那么咱们进入实操阶段,仔细研究一下,该如何撰写一份合格的劝进表。
其实劝进表的写法并无一定之规,可长可短,可简可繁,但其要旨不变。写作重点可以总结为“一层窗户纸、两个问题、三个挟持、四个方法和五个凭恃。”
一层窗户纸,是指劝进的本质。要知道,劝进表名为“劝进”,绝不是劝进。人家不用你劝,人家早就想称帝了,就是等你递个话儿而已。所以写作劝进表时,千万要吃透这一层深意,不要真以为劝主是谦虚,但同时也不要戳破这层窗户纸,反而要设法加厚。
后周太祖郭威当年辅佐后汉,听闻契丹南下,连忙带兵北上,走到澶州地界,士兵们起哄说要拥立他为帝。郭威勉为其难地带兵回到汴梁,合城大震。那些文武百官、内外将帅、藩臣郡守纷纷上表劝进,场面十分热烈。有个御营的步军小校看着眼馋,喝醉了酒到处跟人说:“昨澶州马军扶策,今步军亦欲扶策。”
“扶策”就是簇拥之意。郭威听说以后大怒,你身为御营军官,说这话什么意思?是暗示这事儿是我主动干的喽?立刻派虞候去抓人,当天就给宰了。其实小校只是想表个忠心罢了,可说的话太露骨,把窗户纸给戳破了。
跟他相比,唐初的裴寂就高明太多了。
隋恭帝逊位之时,群臣劝进李渊登基,李渊也是坚决不接受,而且看那架势,不是假意,而是真心。裴寂一脚踹进门去,说你咋不接受呢?李渊不搭理他。裴寂大怒:“桀、纣之亡,亦各有子,未闻汤、武臣辅之,可为龟镜,无所疑也。寂之茅土、大位,皆受之于唐,陛下不为唐帝,臣当去官耳。”
——夏桀、商纣都是有儿子的,我可没听说过成汤、周武他们不造反,愿意跑去辅佐他们。陛下你咋不学学他们呢?我有今天的地位和成就,都是您给的。您要是不登基当皇上,人家,人家,人家就不要做这个破官啦!
这段话说的,明里咄咄逼人言辞冒犯,暗里简直就是在打滚卖萌。仔细揣摩其中问句,无不暗合“一层窗户纸”的原则。所以李渊非但没杀他,反而乖乖去参加禅让仪式了。参加完以后,还要表扬裴寂:“使我至此,公之力也。”——看到没有,这是在表扬裴寂这层窗户纸糊得好。
御营小校那句话,举个例子,是在冲领导喊:“领导你收了别人的礼,我也想给您送。”领导想收礼吗?想啊,但谁让你这兔崽子喊出来的?而裴寂的做法则是类似于“领导我要批评你,你太不注意休息了!” 他说得越愤慨,领导觉得越舒心。
一层窗户纸定准以后,接下来你还要考虑两个选择。
第一,选择正确的人和时机。
从广义上来说,只要是皇权更迭,你上书表忠心,都可以算“劝进”。但如果人家是正常的父死子继,顺理成章的事,你跑来捧场也不是不行,但没那么多好处——劝进不求好处,还劝个什么劲?
平日里锦上添花,哪如这一夜雪中送炭。你要找的,是那些有称帝迫切需求、同时按常理又满足不了的人。有人想改朝换代了——比如王莽、曹丕、刘裕;或者本不在继承顺位的人正好赶巧了——比如司马睿、赵构;甚至有人本身就是继承人,但非想强行提前上位——比如李亨、查尔斯……哎,后一个不算。
只有选到这样的人,你上书劝进,才有足够的收益。
而且光选对了人还不行,还要把握好时机。
明末之时,清兵进了北京城。滞留在北京的前明忠臣们忙不迭地去武英殿觐见多尔衮,以示效忠之意。其中有个叫王鳌的侍郎,回来满脸喜色,跟同僚讲这个多尔衮原来是摄政王。在座之人都是饱读诗书之辈,一听就明白了,历朝历代哪个摄政王不想当皇上啊?咱们可得赶紧劝进,别错过从龙的好时机。
于是这几个人赶紧写了一封劝进表,然后写上自己的大名:骆养性、沈维炳、王鳌永、金之俊。谁知写完以后,多尔衮却不见客。他们只好找到内院大学士范文程,恭恭敬敬把劝进表交上去。
范文程一看,大笑着说了一句打脸的话:“此未是皇帝,吾国皇帝,去岁已登极矣,何劝进之有?”
送对了人,却送错了时机。这一干大明纯臣,只好一脸黑线地退了回去。
有时候甚至你送对人送对时机,运气不好,也不成。
十六国那会儿,后赵有个技术官僚叫成公,为暴君石虎造了一个新型虐人工具,叫“庭燎”,上头是个大盘子,里面点了火油,下头绑人,靠热传导活活烤死,和炮烙原理差不多。石虎很喜欢这个设计,就把它搁到大殿里了欣赏。正好他正在谋篡皇位,一群手下商量着去劝进。
这些手下选对了人,劝进的时机也很合适,可他们刚走进殿门,那尊庭燎台不知为啥突然塌了,上头盘里的火油四射,当场烧死七个人。
你说这是不是倒霉催的。
第二,选择正确的劝进方式。
除了选对人和时机之外,你还要选择正确的劝进方式,简称“活儿细”。
刘邦平定了天下以后,身份一直还是汉王。一群老兄弟急吼吼地要劝进,说我们要刘哥哥做鸟皇帝。刘邦扭扭捏捏地回答:“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老兄弟们立刻嚷嚷起来:“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说到这段,听着都还算像话,可往下听味道就不对了——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
我们跟您一起打天下,现在终于都有资格裂土封疆了。你坚持不当皇帝,难道是打算不分我们好处了?
这话要是搁到后面皇权极重的几朝,功劳再大也得砍头。劝进哪有这么劝的?活儿太糙了吧?
不过汉初的情况不太一样。那会儿皇权草创不久,包括“劝进”在内的各种规矩还未成熟。严格来说,刘邦遭遇的劝进,是有皇帝以来的头一回
何况那一群功臣出身草莽,喝醉了酒,敢在宫殿里拔剑击柱,简直没个体统,还得等叔孙通出手,才算教会他们分出君臣礼仪。指望他们跟后世劝进者那么文辞细腻,不太现实,所以老兄弟们的活儿糙点,可以理解。
当然,后来那些裂土封建的异姓王也付出了代价,说不定与这次粗糙的劝进也有点关系。
等到两百年以后,到了王莽篡汉的时候,政治制度进化成熟,劝进这事就显得有技术含量多了。
元始五年,武功县在水井里发现了一块白石,上圆下方,上面刻着一行字:“告安汉公莽为皇帝。” 从此以后,各地如梦初醒,纷纷发现各种神异符谶,无一例外,都写着类似坚决拥护安汉公王莽登基的口号。
当时有个叫哀章的梓潼大学生,在长安读书。他看到这一幕献祥瑞的奇景,决定也干点什么。哀章脑子灵活,胆子不小,弄了两个铜盒子,一个起名叫“天帝行玺金匮图’,另外一个叫“赤帝行玺刘邦传予黄帝金策书”。
按照五德终始说,汉初为水德,后来改为土德,到了西汉末年,王莽的好基友刘向又给改成了火德。火色尚赤,奉赤帝,而王莽自称是黄帝直系后人。这劝进书的名字,一看就知道什么意思。在匮里,哀章直截了当写了“王莽为真天子,皇太后如天命”的字样。
光有金匮还不行,哀章还特意换了一身黄衣服,冒充神使跑到高祖太庙里去嚷嚷。
谁都知道这是假的,可王莽就差临门一脚,这次劝进可谓适逢其会。王莽立刻赶到高祖太庙,坐在刘邦快要压不住的棺材板上,把这两个金匮郑重其事接过去,转头就上书太后:“您看,老天爷非让我代汉,我不敢不从啊。”
因为这次漂亮的劝进助攻,哀章被封为美新公,一跃成为新莽四辅之一,可谓一步登天。(严格来说,那会儿虽有劝进之实,却还没有劝进这个专有名词。)
可见选择正确的劝进方式,是多么重要。
好,现在劝进表的前期准备做完了,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实际操作环节。在动笔之前,请问自己两个问题。
一个是Why——为什么皇帝要换人?
一个是Who——凭什么换你?
这是将来天下人都会问的问题。能答出这两个提问,一封劝进表基本就算是完整了。
先说说Why。
根据“一层窗户纸”的原则,你已经知道了,要劝进的对象想当皇帝,但不能明着说。Why的意义就在于,你要替他找出一个冠冕堂皇的客观理由,甚至需要提出一套理论,来论证这届皇帝已经不成了,该换了。
寻找这种理由的方式,可以分成“三个挟持”。
第一种,叫做挟天自重。
要给劝进表戴一顶大大的帽子,先把天道义理、命数气运、历史规律等大词儿祭出来,站稳了大义立场,然后再跟自己的私货紧紧绑定,无往而不利。
比较简单的做法,是展现一条波形图,告诉大家天眷是时刻在变化中的,时有波峰,时有波谷。
比如南朝宋群臣向刘义隆劝进表的开头,就很简洁地铺排了二十个字:“否泰相革,数穷则变,天道所以不谄,卜世所以灵长。” 高屋建瓴地从哲学角度,揭示了天道规律。潜台词是,天都时常变化,你说皇帝变不变?
如果觉得说服力不够,可以把这个道理做得更复杂一点,让天道和皇权之间建立起一个函数关系,一者变,另外一个也会跟着变。
比如谢朓给南齐明帝写的劝进表,开头就列了这么一个函数:“时乘在御,必待先天之业,神化为皇,乃叶应期之运。” 把皇帝和老天爷的关系做了一个详细阐释。
当然,你如果数学好,又不嫌麻烦,还可以设定一套更复杂的理论。
比如以苏林给曹丕写的劝进表为例,开篇就是这么写的:“天有十二次以为分野,王公之国,各有所属,周在鹑火,魏在大梁。岁星行历凡十二次,所在国天子受命,诸侯以封。”
这个十二次是岁星纪年法,简单来说,就是把天空分成十二个区域,岁星运转到哪一个区域,会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称十二次。苏林的意思是,每一次,都对应一个朝代的命运。比如周代对应鹑火,每次大事比如文王受命、武王伐纣,其年都是岁在鹑火。而魏对应的是大梁,从曹操讨黄巾开始,每次和魏国有关的大事,都是岁在大梁。
接下来,他在劝进表里用了几百字,详细阐述了这个理论,然后话锋一转,说“魏以改制天下,与时协矣。”
这是很高明的做法,先建起一套天命算法,不提曹魏,咱们先算大周。大周得国最正,算法无可辩驳,等到你接受了这个设定,再把曹魏代入公式一算,哎哟,大魏代汉也成立,真的是天命所归哎。
还有比苏林更不怕麻烦的。
东晋末年,刘裕筹划登基,各地官员纷纷劝进。当时的太史令——也就是天文台长——骆达在自己的劝进表里,甚至讲了一个数学故事。
话说有个冀州的道士,叫释法称,跟他的弟子说,江东有个姓刘的将军,是汉室后人,我给了他三十二块玉璧,还有一块镇金饼,这是刘氏的命数。汉代从建武到建安,一共一百九十六年,曹魏从黄初到咸熙,一共四十六年;晋代从泰始到今天,一共一百五十六年,这三代从兴起到禅让的年份,里面都有个六字哎。
这个算法的核心意思是:当每一个朝代的年龄里含六这个数字时,就有可能会发生改朝换代。
这是典型的凑数,可刘裕偏偏就信这个。别人上表,他还有点扭捏,骆达这一份递过来,刘裕立刻大为满意,大笔批道:“六六六。”
讽刺的是,刘裕没想到。等到刘宋末年,权臣萧道成打算夺位之时,一个叫陈文建的官员跑过来,又把释法称的故事又讲了一遍,还给续了一段:“刘宋从建国到今天,恰好六十年,里面也有个六,六始六终,看来齐王您果然是上膺天命了。
嘿,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真是太六了。
第二种,叫做挟贤自重。
这种方式不用麻烦老天,需要请出几位先贤。你需要把古代那些改朝换代的例子罗列一遍,证明上古大贤们也是这么干的,他们摸得,您怎么就摸不得了?
苏林的同事辛毗在劝进表里就是这么写的:“臣等以为天命不可稽,神器不可黩,昔周武中流有白鱼之应,不待济而大号以建,舜受禅大麓,桑阴未移,而已陟帝位,所以祗承天命者,若此之速也,故无固让之义,不以守节为贵,必信於神灵,而符合於天地也。”
白鱼之应,是说周武王有一次乘船渡河,一条白鱼跳入舟中。商以白为贵,白鱼入舟,恰好是周代殷商的征兆。受禅大麓,是指尧有一次指派舜去一片林麓,适逢大雨,舜躲在一棵巨大的桑树之下,因此没有迷路,尧遂有了禅让之意。有大舜、姬发这几位古人来陪绑,曹丕代汉,也就不算啥事儿了。
魏臣们上的另外一本劝进表说得更直白:“有唐世衰,天命在虞,虞氏世衰,天命在夏;然则天地之灵,历数之运,去就之符,惟德所在。”看看,尧舜禹三代都是衰兴接替,可见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关于这个手法,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靖康之耻时,赵构泥马渡江,紧锣密鼓地准备登基事宜。可是徽、钦二帝还在,他的继承顺位又不高,法理上有点说不通。这时有人适时出来劝进,是这么说的:“献公之子九人,惟重耳之独在;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
这两个典故用得非常巧妙。晋献公一共九个儿子,只有重耳及时跑出去幸存下来,用这个典故,既低调地讲明赵构的处境,又把这段窘事化为赞颂;而把赵构比成光武,同样是承认了宋室失去北方的事实,期待他能和刘秀一样,再次中兴汉统。而且为了对齐字数,特意不提西汉十二帝,改说十世——从刘邦到孺子帝刘婴,恰好是十代人。
这两句话是出自元佑孟太后的劝进表,不过她只是署名,代笔的人是汪彦章。这个用典技巧,可是太高明了。
第三种,叫做挟时自重。
除了上谈天文、纵论历史之外,劝进表还得接地气,需要从时政角度谈谈登基的必要性。毕竟前两者有点虚,只有现实才是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东西,以此为论据,说服力会极有质感。
如果此时正逢乱世或乱世刚结束,那么就要极力痛陈天下之惨,抑到极致,然后话锋一转,说如今亟需一位明主拨乱反正,解万民于倒悬云云。
司马睿南逃之时,北方已是神州陆沉、中原凌夷。王导和纪瞻前来劝进,一上来就挑明了这个状况,先抑后扬:“二帝失御,宗庙虚废,神器去晋,于今二载,梓宫未殡,人神失御。陛下膺录受图,特天所授。使六合革面,遐荒来庭,宗庙既建,神主复安。”
煌煌正言,连续用“失御”、“虚废”、“未殡”几个词,把气氛抑至最低,然后陡然拔高,强调天子即位,不为私欲,而是为了再建宗庙,让神主复安,一抑一扬之间,力度顿生。
说白了一句话,让你当皇帝不是为了爽,是因为有正事要你做。
顺便说一句,纪瞻这个人,在劝进表的历史里值得一书。因为司马睿当时惊魂未定,对帝位还不是那么热心。王导和纪瞻劝了半天,连龙椅都准备好了,司马睿还是游疑不决,让殿中将军韩绩把御座给搬开。韩绩刚要动手,纪瞻一声大喝:“咱们皇上的座位,那是上应星宿,敢乱动者斩!”韩绩吓得不敢近前不说,连司马睿都不敢吭声了——劝进劝成这样,真是一景。
如果世道相对没那么差,这话该怎么说才好?也有办法,把聚焦点缩到具体某一个坏人身上。
南朝刘宋之时,太子刘邵弑杀了父亲宋文帝刘义隆,天下耸动。刘义隆的第三子——即后来的孝武皇帝刘骏起兵讨伐。叔父刘义恭因为被怀疑勾结刘骏,被刘邵一口气杀了十二个儿子。刘义恭大怒,跑出去给刘骏写了一封劝进表:“今罪逆无亲,恶盈衅满,阻兵安忍,戮善崇奸,履地戴天,毕命俄顷,宜早定尊号,以固社稷。”
这里的“罪逆”,即指太子刘邵。刘义恭痛斥这个兔崽子恶贯满盈,早晚得死,您要是做了他,那登基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了。
可如果世道本来就挺太平,那就更简单了。乱世需要明君,那盛世更需要明君嘛。
有一篇劝司马昭加九锡的劝进表,很充分体现出了这“盛世需明君”的思路:“况自先相国以来,世有明德,翼辅魏室以绥天下,朝无阙政,民无谤言。”——这是夸奖司马懿一手缔造的盛世,然后戏肉来了——“明公宜承圣旨,受兹介福,允当天人。元功盛勋光光如彼,国士嘉祚巍巍如此,内外协同,靡愆靡违。”这是夸司马昭是个好人,周围的手下也都是国士,可谓人才济济,内外用心。
在这层层铺垫之下,作者逐渐把文章推向高潮,劝进表在最后如此写道:“今大魏之德光于唐虞,明公盛勋超于桓文。然后临沧州而谢支伯,登箕山而揖许由,岂不盛乎!”
许由、支伯是尧帝时代的两位贤士,尧曾经考虑过把位置禅让给他们,但两者皆不受。这是拐弯抹角地把司马昭捧到了三代的高度,末尾四字点题:这个时代,岂不就是盛世了吗?
这篇劝进表写得相当有水准,言辞雅驯,典故精详,文笔可称得上“清壮”二字,构思也十分巧妙。它的篇名叫做《为郑冲劝晋王笺》,作者叫阮籍。
——等等,竹林七贤里的那个阮籍?他不是最讨厌司马氏吗?怎么会写这么一篇舔司马昭的文?
原来这事儿和一群拖延症患者还有关系。
大魏朝廷准备封司马昭为晋王,加九锡。这是一件大事,按照标准流程,司马昭要表示辞让,然后诸位公卿将校联名上一份劝进表,劝他接受,然后司马昭才勉为其难地同意。
可眼看交劝进表的死线到了,大家碰头一问,发现谁也没写,都指望别人准备呢。这可麻烦了,没有劝进表,辞让的戏就没法演了,你总不能让司马昭学拿破仑,自己去抢王冠吧?
司空郑冲急了,急急忙忙派人杀到阮籍府上,催促他速成一篇劝进表,好应付作业。使者到府上一看,阮籍喝得酩酊大醉,正趴在书案上呼呼大睡。使者推醒他,说明来意。阮籍到底是天才,一挥而就,书成此篇,连改都不用改,时人誉为神笔。
装醉是阮籍的成名绝技。钟会每次问他政见,他都故意喝醉不答;司马昭想找阮籍联姻,他敢连续装醉了一个多月。这次晋王受封,恐怕阮籍也是想故伎重演,把劝进的风头避过去。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没料到满朝文武这么不靠谱,不写作业还则罢了,还找他来代笔。
阮籍不是刘伶那种狂放,也没嵇康那么不羁,面对百官催稿实在推却不过,只好勉强写下了这么一篇算是人生污点的劝进表。据说阮籍写完是篇不久便即离世了,大概是心里觉得特别窝火吧。
不过阮籍也做出了文人式的反击,在劝进表里埋了一枚小小的彩蛋。在这篇表的末尾,上承“岂不盛乎”,他接了这么一句话:“至公至平,谁与为邻!何必勤勤小让也哉?” ——公指公义,平指清平,都是经常用来修饰盛世的词。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您的治政之下,国家的公义和清平极致到简直没朋友,何必天天絮叨辞让这点小破事啊?
这是句恭维话,可怎么听都像是逼急了的反讽,我一朋友跟家人吵架,他妈就爱说“是是是,全世界就你最明白。”和这句话的味道差不多。所以我觉得阮籍这是反话正说,把你夸到了极致,才显得十足讽刺。这也算是小小报复吧。
扯远了,咱们还是回到劝进表上来。
总之,挟时自重的意思,是要论述紧贴于时事,无论是乱世还是盛世,都要引申到“时代亟需明主”这一个核心上。
事实上,大部分劝进表里,很少孤立使用一种挟持,往往三者并用。先说一段历史规律,再引一段前朝故事,最后强调在这个关键的历史转折时期,实在太需要一位皇帝了。无论天道也罢,先贤也罢,时局也罢,其实就为证明三句话:皇上可以换;皇帝之前换过;所以皇上现在也需要换。
这么写,文章看起来花团锦簇,逻辑关系层层递进,自然就有说服力了。
好,接下来我们来说第二个问题:Who。
时代需要新君,没问题,但凭什么是他?怎么不是别人?你选择劝进的那位,有什么独到的优势?
劝进表里,必须得提供一个或几个理由,证明你的劝主实至名归。
这事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可以用“五个凭恃”来概括。
第一个,凭恃功绩。
如果你劝进的那一位,是自己打下来的江山。那就直接夸他的功绩就好了,反正干货多,不愁没词儿说。
比如曹操加九锡那会儿,群臣卯足了劲夸他:“明公奋身出命以徇其难,诛二袁篡盗之逆,灭黄巾贼乱之类,殄夷首逆,芟拨荒秽,沐浴霜露二十馀年,书契已来,未有若此功者。”这都是实打实的业绩,不用编造,俯首皆是。
宋武帝刘裕的战绩,同样丰富辉煌。劝进书里说:“搜乘秣驷,夐入远疆,拓土三千,申威龙漠。追奔逐北,扬旌江濆,偏旅浮海,指日遄至。番禺之功,俘级万数,左里之捷,鱼溃鸟散。”每一句都是有根有据的赞扬,不算夸张。
以这些功绩为理由,怎么都说得过去了。
第二个,凭恃血统。
如果你劝进的那位,没有什么特别耀眼的功绩,也没关系。古代很看中血统出身,强调一下他的合法继承资格也很重要。
比如刘备,半生颠沛流离,战绩委实不好吹捧,那劝进表里就不提那些糟心事,高高举起汉室宗亲这块大牌子:“伏惟大王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本支百世,乾祇降祚,圣姿硕茂,神武在躬,仁覆积德,爱人好士,是以四方归心焉。”
当时去汉未远,人心思旧。刘备一直靠“汉室宗亲”这块牌子宣传自己,占了一个兴复汉室的大义名分,效果卓著。群臣劝进的时候,自然腰杆也直得很,不愁没话可说。
不过仔细研读这句话,你会发现,除了血统之外,刘备的优势还在于“仁覆积德,爱人好士”八个字。这就提醒了我们,血统这件事,不宜单独拿出来说,会被人讥笑是靠生殖器上位,一定要配以功勋或德行,血统既正,人品也好,多维度多角度进行称赞,这样才显得好看。
稍微晚一点的西晋末年,刘琨对司马睿就是这么劝进的:“陛下道迈大宗,勋莫与二,且以亲以贤,义实兼之。”这话说的太有水平了,十九个字,列举出了血统、功勋、德行、能力等一系列优势点,信息量巨大。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和太子李亨分开跑路,一个去了蜀中,一个去了灵武。裴冕、杜鸿渐、崔漪偷偷去劝进李亨:“主上厌勤大位,南幸蜀川,宗社神器,须有所归,天意人事,不可固违。”
前头用“厌勤”、“南幸”四字,先不留痕迹地贬了玄宗一通,然后又强调说“宗社神器,须有所归”,这就是在强调血统,告诉李亨天下只有你最有资格继承皇位。这时李亨还有点犹豫,那三个人意识到光强调血统不够,李亨的底气不是很足,赶紧又补充了一句:“殿下藉累圣之资,有天下之表。元贞万国,二十余年,殷忧启圣,正在今日。”
这句话,是有典故的。“殷忧启圣”四个字,正是出自咱们上面一个例子——刘琨给司马睿的《劝进表》,原文是:“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前一句是“多难兴邦”这句成语的源头,指国家历经灾难可以更为坚强;后一句的意思是,人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能够开启圣思与哲思。
那三个人的意思是,殿下你不光血统好,本身悟性也不低,只要稍微多琢磨一下当前局势,不难成为圣贤。血统之外,你的资本可千万不能为零啊。
李亨一高兴,立刻在灵武扬旗称帝。李隆基在蜀中听说这事时,已经来不及了,只好乖乖去做了太上皇。
第三,凭恃符谶。
谶读衬,符谶的全称叫做“符图谶纬”,指各种代表天道启示的书籍、图册乃至祥瑞象征。
从两汉开始,这类书籍变得极为流行,翻阅当时人的著作,里面动辄引用大量名字诡异的书名。这些书名50%是同时代的人伪造,另外50%是前人伪造,从来没存在过。咱们在文章开头讲的那个哀章金匮书,其实就是符谶的一种。
如果你要劝进的那位没什么功绩,血统也谈不上优势,没关系,就说他是老天爷钦定的呗,然后拿出一大堆符谶来证明。反正都是编造的,别人没地方去查证,我说什么就是什么,方便得很。
这个做法和刚才“挟天自重”的区别在于。“挟天自重”不谈劝进,只谈天道规律,尽量保持客观立场;而“凭恃符谶”则要开宗明义,把劝主直接往各种超自然现象上联系。
在具体做法,也有一个细致的分类,称之为“四个方法:背讲看猜”。
第一个方法:背书名。
曹丕篡汉之后,刘备称帝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除了常年追随他的老干部们忙着劝进之外,还有以张爽、尹默、谯周为代表的一批文科生,也忙着打造劝进表。他们不是刘备嫡系,不好宣扬其功绩,就从符谶角度紧跟形势,背起了书名,节选一段:
“谨案《洛书甄曜度》曰:’赤三日德昌,九世会备,合为帝际。’《洛书宝号命》曰:’天度帝道备称皇,以统握契,百成不败。’《洛书录运期》曰:’九侯七杰争命民炊骸,道路籍籍履人头,谁使主者玄且来。’《孝经钩命决录》曰:’帝三建九会备。’臣父群未亡时,言西南数有黄气,直立数丈,见来积年,时时有景云祥风,从璿玑下来应之,此为异瑞。又二十二年中,数有气如旗,从西竟东,中天而行。”
大家不用看具体内容,只要体会一下这汹涌而来的书名和引号就好,因为说的都是毫无意义的废话。更不必去按书名去查索引,这些所谓“谶书”,不是作者信手原创,就是前人信手原创。
这一时期的很多劝进表,都会罗列大量谶书引文,气势磅礴。虽然可信度很低,可对大多数人来说,文章的说服力不在实据和论证,而在句子的长度和气势。这么多神异玄幻的书名排比而出,很容易震慑人心,一不留神就跪了。
你要是觉得背书名丢人,还有第二个方法,讲故事。
早在曹丕称帝之前,最早劝进的人是左中郎将李伏。他写的那一份劝进表,可以说是所有劝进表中的异数,这次李伏没按照常规写法,而是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话说在建安十八年,曹操建魏国,封爵为公。李伏当时正好在汉中,那地方消息闭塞,传来传去,传成了曹操封魏王。有两个武都的术士叫李庶、姜合,对李伏说:消息肯定错了,曹操是魏公,不是魏王。因为我们俩见过符谶,上面说曹操的儿子曹丕,那才是天命所在。
李伏不是这个专业的,没法判断这个说法的真伪,就把他们带到了专业人士张鲁的面前。张鲁问姜合:“你这句话从哪本符谶里看来的?”姜合面不改色地回答:“《孔子玉版》,这本书记载了一百世的皇帝次序。” 过了一个多月,忽然有一个人逃亡至汉中,把《孔子玉版》给默写出来了,内容和姜合说的一样。张鲁当时没吭声。
后来等到曹操打到汉中,刘备在川中跃跃欲试。张鲁和李伏商议到底该怎么办,有人建议干脆投刘算了,张鲁突然大怒,说:“宁为魏公奴,不为刘备上客!”后来果然投降曹操,被封镇南将军。李伏猜测,这肯定被那本孔子玉版所震慑,不敢违背天命的缘故。
这故事是真是假,只有李伏知道,但可读性超高,而且寓意还特别细腻——张鲁为什么投降曹操?那是因为他相信了《孔子玉版》的预言;预言说什么?曹丕有天命。这岂不是说,曹操攻克汉中,归根到底要归功于有天命加持的曹丕么?
更妙的是,故事里的几个当事人,姜合已死,李庶不知所踪,张鲁绝对不敢反驳没这事。李伏说什么,就是什么。
那也许会有人问了,你怎么原来不讲,现在才说呢?
李伏是这么解释的:“时未有宜,弗敢显言。殿下即位初年,祯祥众瑞,日月而至,有命自天,昭然著见。然圣德洞达,符表豫明,实乾坤挺庆,万国作孚。臣每庆贺,欲言合验;事君尽礼,人以为谄。”——就是说,时机没到,我不敢明说。再说您即位那年,各种祥瑞都出现了,很显然是天命所归,我如果凑上去说这个,怕别人嫌我谄媚。
那你怎么现在又敢说了呢?
李伏回答:“今洪泽被四表,灵恩格天地,海内翕习,殊方归服,兆应并集,以扬休命,始终允臧。臣不胜喜舞,谨具表通。”——陛下你太英明神武了,我抑制不住地欢喜,不得不把这个故事将给您听。
看似每一段都是在解释这个故事和自己,其实每一段都是在捧曹丕。李老师你还怕别人嫌你谄媚啊?
利用符谶的第三个方法,是看星星。
古人极看重天文观测,深信星辰排列代表了天道意志以及人间福祸,和符谶之说密切相关。假如能够把天文观测记录用迷信的方式解读一下,赋予“劝进”以天意的合法性。
“挟天自重”,那个“天”,是天道,是大而化之的概念,而这个“看星星”的“天”,指具体的天文现象。
东晋末年,刘裕筹备登基称帝,陈留王虔嗣等二百七十人上表劝进。可惜其全文没留下来,不知这篇劝进表哪没写对,刘裕死活就是不肯通过。一群人发愁,嘀咕说这劝进只是走个过场而已,皇上怎么还认真起来了?这时站出一位天文台的老专家——太史令骆达,说:“我来吧。”
骆达也不提功绩、也不说德行,对刘裕只字未提,而是给他看了长长的一串天文观测记录:有“太白昼见经天凡七”,有“五虹见于东方”,有“镇星、岁星、太白、荧惑聚于东井”,有“镇星入太微”,先后十几条记录,而且每一条记录后面,都有一个占字,表示这天象所代表的政治意义。比如看见太白经天,这是“人更主,异姓兴”,看见“黑龙四登于天”,这是“天子亡社稷,大人受命”,总之看啥都是改朝换代的预兆。
然后骆达又列出一道数学题,这个前文已经讲过。总之刘裕被这一套气势磅礴的说辞彻底折服,欣然登基称帝。
符谶劝进还有第四种方法,猜字谜。
字谜是符谶学里的老桥段了,很多谶语预言,都是靠拆字来表达。比如“千里草,何青青”是个董字,“十日卜,不得生”就是卓,合起来就是董卓。比如“东海十八子,八井唤三军”,十八子是李,八井三军是个渊,合起来就是李渊二字。
大唐亡于朱温以后,各地势力都开始蠢蠢欲动。蜀中的王建也颇有心思称帝,其妻弟周德权看准时机,便用字谜的形式劝进。他编造的那条谶语是:“李禧西王逢吉昌,土德兑兴丹莫当。”
怎么解释呢?“李禧”指大唐已完;“西王”,是说西蜀会有人称王;这个“逢”字,和王建的名字构字法相近(谁也行啊?)土德是在西南方,兑按八卦方位,也是西方。“丹”是朱色,代表朱温,丹莫当就是朱温拦不住您。
分析了这么一通,周德权这才进入正题:“愿稽合天命,仰膺宝鉴,使天地有主,人神有依。” ——总之您呐,赶紧当皇帝吧。
这倒是没什么成本,就是太费嘴了,脑洞小一点都圆不回来……
背书名、讲故事、看星星、猜字谜,只要掌握了这四种方法,那么“凭恃符谶”这条路就能走得很平顺,论证起劝主的天命所归,也就无往而不利了。
当然,如果你对封建迷信不屑一顾,还有一招。
第四点,凭恃德行。
一个人可能没功绩,可能没血统,也可能懒得编符谶,但不可能没人品。人品是最容易赞扬的东西,只要用心,什么人都能找出一点闪光点,夸出花来。
萧道成有一个侄子叫萧鸾,他先后废立萧昭业、萧昭文两兄弟,最后自立为帝,成为南齐的第五位帝王,为齐明帝。
萧鸾既然要称帝,必然需要百官劝进。可是他的经历,实在没什么可称道的,这封劝进表不好写。好在百官找到一位大手,叫谢朓。此人文才奇高,和“大谢”谢灵运齐名,人称“小谢”。
谢朓没有推辞,挥笔写成一篇劝进,其中是这么夸奖萧鸾个人的:
“陛下文思体道,徇齐作圣。剪应龙於冀州,戮长蛇於沮水。荣光之瑞昭回,延喜之宝润色。天睠爰发,人谋咸赞。”
啥?
“文思体道,徇齐作圣”还算能理解,后面那两句怎么回事?剪应龙、戮长蛇,这不是玄幻小说主角才干的事吗?
应龙是上古神兽,曾奉黄帝之命在冀州与蚩尤交战;长蛇是《山海》经里的一种怪兽,居住于大咸之山,身上长满了类似猪毛,叫声如鼓。沮水位于汉中以西,和传说中的大咸之山方位接近。这两个地方、两头神兽,似乎跟萧鸾没半点关系啊?
其实是这么回事。
萧鸾曾经担任过郢州、司州和豫州刺史,豫州理论上——注意,是理论上,因为那会儿中原不在南朝势力内,很多南朝行政地名只是沿用晋代名称,位置其实是在江南,叫做侨州侨郡——与冀州接壤,而沮水勉强算是被司州和郢州夹在中间。
萧鸾历任的这些职位,很多都是与北魏对峙的分界线。谢朓连用了“应龙”和“长蛇”两个典故,通过地理关系,巧妙地联系上了他这些职位,暗示有守土御敌之功。
费了这么一番心思,算是把萧鸾给夸起来了。虽然是牵强附会,但文辞漂亮,大家看了谁也不会说什么。
接下来几句,就比较好理解了。
“荣光之瑞昭回,延喜之宝润色。天睠爰发,人谋咸赞。”——昭回指光芒旋转,这都是陛下您要登基之前的吉兆,吉祥密集的光芒在闪耀旋转,延续如意的宝物也变得色泽温润。上天的眷顾落到了您的身上,所有人都发自内心地称赞这殊胜一幕。
我看再唱下去,谢朓就得给萧鸾献哈达和酥油茶了。
历史上还有一个特别会夸人、甚至夸得要吐的劝进大手。
明末之际,有一个叫周钟的庶吉士,在大明治下郁郁不得志,便起了心思,要在大顺军这边谋个好出身。李自成进京以后,他就主动跑过去,为其撰写诏书,还上了一份劝进表。
劝进表里有这么几句:““陛下问罪燕都,威行夷夏。吊民江左,泽及昆虫,比尧舜而多武功,迈汤武而无惭德。独夫授首,四海归心。伏念臣衰残无力,愿为放牧之牛。摩顶知恩,甘效识途之马。”
文才很一般,但架不住这位口气夸张。听听,比尧舜而多武功,迈汤武而无惭德,都已经捧到这种高度了。历代劝进表那么多,很少有人敢这么比拟的。
这份劝进表传到南明朝廷,惹来一阵怒骂,由此引发了著名的顺案,连累了周镳、雷演祚等一干名士,马士英、阮大铖二人又起朝争。打着打着,南京城就被清军攻破了……
其实也怪他们不查,“比尧舜而多武功,迈汤武而无惭德”这两句话,并不是周钟原创,而是从旧文里扒出来的。
靖康之难以后,金朝在旧宋领地搞起一个叫楚的短命政权,强令宋臣张邦昌登基。张邦昌自己不是很愿意,但总有帮闲文人却爱凑趣。有个叫颜博文的著名文人,上表祝贺登基,说了这么两句:“非汤武之干戈,同尧舜之禅让。”
这两句话的催吐值太高了,传到南边时候,朝廷也是一片呕声。几百年后的周钟大概是觉得,他和颜博文的情况竟然非常相近,于是直接化用,至今读之仍令人胃中一阵悸动。
如果你实在学不会谢朓的手段,又不愿意追随周钟、颜博文的足迹,也没关系,还有一招。
第五,凭恃寿命。
北魏皇室有个孩子,叫元恭,是拓跋弘的孙子,广陵惠王之子。这个孩子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谨慎消极的人物之一了。他入朝为官之后,看到京兆王元叉擅权,生怕自己被波及到,干脆躲进庙里装哑巴。
这一装,就是八年没开口,死死宅在龙花寺里,不与外人来往。可就算如此,也没躲过去,到了孝庄帝年间,有人报告皇上,说他能说话却一直不说话,肯定是有谋反意图。元恭心想你他妈什么逻辑,可皇帝偏偏就信这个,吓得他赶紧离开京城。
这一跑不得了,民间都纷纷传说,元恭好厉害呀,在龙花寺修闭口禅八年不言语,这么高的道行,将来肯定是要当天子呀。皇帝笃信不疑,派人把他抓回京城来。
好在他确实没有谋反行为,折腾了一段时间,给放了。等到孝庄帝去世,权臣尔朱世隆嫌新皇帝元晔不顺眼,决定换一个,找来找去,找到元恭这位“沉潜藏匿”的倒霉宗室,觉得这人适合做天子。元恭在心里大骂:“你们特么怎么看出来的?”
尔朱世隆跑到他面前,气势汹汹地问:“你愿意当我的Master不?”元恭憋了半天,只憋出四个字:“天何言哉?” 意思是老天爷怎么看?尔朱世隆一听就明白了,问别人怎么看,就是说自己已经同意了嘛。他立刻开始操办庆典,安排元晔禅让。
禅让照例要上劝进表,可元恭这人吧,宅了八年连话都不说,让人怎么夸?群臣沉思良久,在劝进表里如此写道:“伏惟陛下运属千龄,智周万物,独昭系象,妙极天人,宝历有归,光宅攸属,而将安独善,不务兼济,灵命徘徊,幽明载伫。”
你看,真没啥夸的了,一动不动也勉强能当成优点。不过这段赞扬很可疑,像“运属千龄”、“灵命徘徊”这样的描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另外一种动物。
其实元恭做皇帝还是相当有手段的,心智也属上乘,即位后着实有一番功绩。中国那么多傀儡皇帝,只有他一个被称为“圣主”,可惜这位“运属千龄”的圣主,只活到三十五岁,就被高欢指使人毒死了,未免有些可惜。
这还算是会夸人,还有那种不太会夸人的例子,就更惨了。
满清有个正蓝旗的宗室叫熙洽,在东北军里任张作相的副手。九一八事变后,他觉得这是复辟大清的好机会,投靠了日本人,托学者罗振玉去天津,呈给溥仪一份劝进表:
“皇上圣鉴:敬陈者,臣熙洽跪。日本素知皇上德高恩重,久望皇上返吾祖发祥地满洲复位,以救苍生。为彼,臣树帜独立,将倾全力操练军队,扩充武器,在日本帝国信义资助下,先据有满洲,再图关内。此谓复兴之计,在此一举,亦是为臣期待二十年之时机,今日终将到来。”
这劝进表写的吧,是真寒碜。看得出来,熙洽是真想夸溥仪,可真的没啥可夸的,溥仪退位才多大?琢磨了半天,他只好来一句“德高恩重”,没了。
我一直挺奇怪,以罗振玉的才华,替他捎信的时候怎么没润色润色。
总之吧,关于WHO这一部分,中心思想就是赞美,无论功绩、血统、符谶、人品还是命数,只要证明被劝进者优秀到是皇帝的不二人选,就算完成任务。
当然,还有一点比较飘忽的要求,很难用公式去概括,但也很重要:你在写这些赞美时,一定要饱含深情,满载厚意,起码要达到“连爷爷您回来了”和“金将军我们支持你”的程度,最好把自己都能给感动了。
正如沈蜅写给梁元帝萧绎的劝进表那样:“太阳不可以阙照,天地贞观,乾道不可以久愓,宝器存乎至重,介石慎於易差,黔首岂可以少选无君,宗祏岂可以一日无主。”
或者内敛一点像群臣给刘义隆的劝进表:“臣等忝荷朝列,豫充将命,复集休明之运,再覩太平之业,行台至止,瞻望城阙,不胜喜悦鳬藻之情。”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们不能没有你啊,皇上~~!
这份劝进表就完美了。
以上就是劝进表的写作方法。必须要强调的是,无论是“两个问题”、“三个挟持”、“四个方法”还是“五个凭恃”,这些在劝进表中的位置都不固定,彼此也不是互斥选项。事实上,大部分劝进表都是数者并臻,面面俱到。谈天道的,也会说时政;夸功绩的,也会炫耀血统,只是在具体比例上有所不同罢了。
如果大家要进阶学习的话,我推荐晋代刘琨的这篇《劝进表》。这是历代劝进的巅峰之作,文笔、结构、情绪俱是上佳,《文心雕龙》称赞其为“刘琨劝进,张骏自序,文致耿介,并陈事之美表也”,更被后人捧为比肩诸葛亮、岳飞的忠臣名篇。只要套用上面的作法去看,相信必有所裨益。
不过若论千古奇文,刘琨这篇还是差一点,最精彩的一篇劝进表,竟是出自民国。
准确地说,是民国四年。
袁世凯大总统做腻了,想要登基称帝。很多社会团体摇旗呐喊,连乞丐和妓女也被组织起来,上街游行拥立。
那时候京城青楼里有个叫做花元春的花魁,乃是顶尖名妓之一,与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相交颇多。
花元春思及自己曾与大太子宵衣旰食、推心置腹,前逞管鲍之交,后效犬马之劳,如今有了这么大的机遇,不可不重视。她联络了另外一位名妓“小阿凤”以及总统府高参顾鳌,奔走串联,拉出一个规模颇大的妓女请愿团,也要拥戴大总统当皇帝,甚至也准备了一份劝进表。
这份表的具体内容,已无从查考。网上有流传一份正文:“妓女等虽持皮肉生涯,也算商标性质。若援捐躯报国之条,自惭形秽;准诸以身发财之义,敢外生成。合亟披沥下枕劝进”。
仔细揣摩的话,会发现前半段的口气像是第三人在描述评论,不像是劝进表里的自称。我查了一下,果然是误传。这其实是袁世凯和杨度的对话。当时袁世凯听说有妓女劝进团,又是高兴,又是疑惑,问杨度说以后称帝了,咱们怎么酬劳人家啊?杨度回答,妓女是做皮肉生涯的,凭肉身发财,你给她们题个字,就当是御用商标了。”袁世凯想了想,没答应,毕竟太不成体统了。后人传播之时,误把两件事合并到了一块。
但最后那八个字,我相信应该是出自劝进原文,因为那个口气,正是在对洪宪皇帝表忠心。
“合亟披沥,下枕劝进。”
“合亟”是公文用语,指“理应尽快”。“披沥”是披肝沥胆的简称,意为真心坦诚以待。合亟披沥,就是我迫不及待想要表白我的想法:
“下枕劝进。”“下枕”二字妙极,既带旖旎不舍之情,又合大义决然之志。后接“劝进”,立意霎时高远起来。
拳拳四字,耿耿忠心,洪宪一朝有此良谶宏谟,国祚绵长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