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数学,在教什么?
我在给一个高中生辅导数学。这是一个好孩子,求上进,对自己有要求,有计划。除了贪玩儿,还逼着自己学习。在学校是在数学荣誉班里。
但在教他的过程中,我感觉在学校数学教学中的一些欠缺。我自己是学数学教育的,又很喜欢琢磨这些思维过程。我来给大家举些具体的例子。
1.在给孩子复习他已经学过的内容的时候,他常常会说,好像学过,脑子里有一些那个公式的残缺印象,比如,解析几何中,给出两点的坐标,求两点之间的距离。他只记得是个平方根,里边是什么就不记得了。我问,记得直角三角形求斜边吗?记得!那和现在两点间距离,差在哪里了?求两个直角边的边长呀,能求吗?那就是两个坐标的差呀,恍然大悟。
我想用这个例子说明,孩子在学数学的时候,最开始会注意只去记忆那个孤立的事件,而不是这个东西和以前学过内容的联系。要教给学生的是,这知识就像一颗洋葱,一层层地包上的,只要学会了怎么把新的知识和已知的东西的联系,一切就迎刃而解了。这样的思维有一个好处,就是反而可以偷懒儿。因为所有的新东西,只是外边的一层是新的,你只要搞清楚那层新的东西怎么转化成旧的,就得了!反而容易记得,因为那知识是一串呀,一提喽,一串都记起来了。就是真是考试不记得了,一推就出来了。
2.在学一大块知识的时候,要注意在它的结构中,几个相关的知识块之间的联系,和它们的不同。比如,解析几何中所有具体的图形和方程,最重要的是它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所有曲线上的点,一定是那个方程的解,反之,所有方程的解,作为坐标,一定在那个曲线上。大部分的习题,都是围绕着这件事的,要不就给你方程让你画图,要不就给你图形条件,让你给方程。我就给学生用一张纸中间划一道,一边是图形,一边是方程,把学过的东西一一列举,那么,圆,作为点的集合,它的特征就是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啊,椭圆的特征就是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都相等啊……
当你用一种俯视的角度去看这些解析几何的具体图像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们其实很简单,都是一类事物,各自有特点罢了,那你最主要的精力就是要放在了解它们的共性,还有各自的特征就好了。你眼前的局就会非常清楚,怎么破局解题,也会非常清楚。每学习一个新的图形,你就会自觉的问自己,它的特征是什么,抓住了,就学会了。这又是一种思维训练,一直在找共性,特性。
先举这两个例子吧,我想说的是,数学作为一门知识,在孩子将来的生活中也许有用,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来培养他的思维能力,这个更有用,应该说有用的多的多,几乎是处理所有问题都会用到的。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作为家长,作为长辈,能有意识的给孩子在一些具体事例中培养他某种思维能力,对孩子的将来是受益无穷的。可惜的是,多数现在的中学数学老师能有这个高度的少,有意识这样去教孩子的就更少。
我前两天听《得到》的例会直播,它的CEO脱不花提到,她招人的时候,特别注意新人的横向抓事儿的能力,注意自己去定义问题,寻找症结,自己主动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她说,她觉得这样的品质特征,往往在上学读书的时候就开始展现了,等真的成人了,就有些晚了,成定势了。我很感慨,可惜儿子已经大了,使不上劲儿了。希望孩子还小的家长能给自己的孩子使上劲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在他的数学学习中给他来点画龙点睛的东西。我相信,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是一个思维习惯的培养,慢慢来,数学课,在中小学就是12年啊。有的是时间。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南山碧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