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得起,也输得起——看电影《走出非洲》
爱得起,也输得起
——看电影《走出非洲》
——看电影《走出非洲》
早在《英国病人》出现之前,在北欧丹麦,在黑非洲的肯尼亚土地上,也有一段一个女人与两个男人的故事,名为《走出非洲》。虽然两个故事毫不雷同,但是感人的力量却也是别无二致。并且,两部影片都获得了殊荣,前者赢得九项奥斯卡奖,后者也把七顶奥斯卡桂冠戴在头上。两部影片的问世时间相差十年,两部影片里故事的结尾时间也相差十年,但由于后者是一部自传体故事,时间跨度将近二十年,所以两个故事的时间差应该是十到三十年。
如果两部影片还有可比性的话,那么《英国病人》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悲剧,而《走出非洲》则是一部看似悲剧,但又是一部对往事充满了不舍之情的正剧。前者充满了震撼,后者则是在回首与回味中重温了一种充实与眷恋。所以,两部影片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都是生活的存在,没有排斥性,也没有可比性。就好比有的爱情就是轰轰烈烈,有的爱情就是平平常常,如此典型化的两种表现形式,包揽了爱的所有变异与特征,成为大千世界里最不能缺少的壮丽景观。
从故事内容来看,《走出非洲》的片名并不恰如其分,但是却极有蛊惑性,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很气派,很像是一部史诗性的文献大片。其实,它仅仅就是一部有关爱情与事业的一种剧情片,虽然有着非洲景物的背景为衬托,但确实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什么引人入胜的悬念,更没有什么峰回路转的惊喜。剧情平淡,节奏缓慢,甚至是有点平庸与笨拙。然而,正是在那些貌不惊人的描述当中,却塑造了一位鲜活生动的女性。开头时,更多地看到的是她有些小机灵,甚至有点儿用青春赌明天的架势。可是剧情拉开之后,便越来越清楚的看到这位女性身上有许多闪亮的品格与气质,着实不能不令人对其刮目相看。
首先,她很勇敢,意志又坚定,而且智商也够用,在被动中她有本事将局面扭转过来,成为主动。情人欺骗了她,作为报复,她转而向情人的弟弟示好,以金钱作交换,引诱他上钩,达成了一桩婚姻交易。她不至于糊涂到会对没有爱情的嫁娶寄予厚望,但是她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与其在家里坐当嫁不出去的老姑娘,还不如先飞出家门,到遥远的非洲大地去冒一次险。谁说爱情不可以因时而为?谁说看上去不靠谱的婚姻就不能地久天长?虽然她的丈夫是她用计谋与利益换来的,她随他一起到非洲可是想着要与他白头到老的。她十分欣喜自己被嫁出去,向往着她的这个婚姻会逐渐走入正常。她觉得做一个婚姻里的女人,做一个男人的妻子这件事让她很兴奋,很自豪,所以当她刚到非洲时,逢人就告她是某某人的妻子,虽然那时还没有履行结婚仪式,但她的激动已无法掩饰。
不过,她可不是一个可以被人随心摆布的主儿。她很有主见,绝对不给丈夫造成一个错觉,以为她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虽然她有原则,但又决不固执。当她得知丈夫在没有同她商量的情况下擅自改变了农场的经营方向后,虽然非常气愤,不过她还是能够以大局为重,认真思考当中的合理性,最终欣然接受,并且积极推进之。在同丈夫的关系上,她发现丈夫的心思并不在家里,也不在她的身上时,虽然她很痛苦,但是所做出的应对还是非常理智,很有弹性。她没有坚持去改变丈夫,也不是回敬以冷战,而是任由丈夫去做他愿意做的事,反而还感谢他很诚实,向她说出了心中所想。此举不仅给足了丈夫的面子,也让丈夫大大地出乎意料,以至于顿时对她产生了一种敬重与感激之情,眼睛直勾勾地注视着她,口里念念有词道:“我喜欢你,很喜欢。”
像每一个正常的妻子一样,她不会乐见丈夫的不忠,可是她又能够隐忍不去大吵大叫,更不会大打出手。就连她被丈夫传染上了梅毒,也没有对丈夫恶语相向,反而心平气和地告诉他应该赶快去看医生。当然,她的忍耐也不是没有限度的,当新年的钟声敲响,在欢乐的人群中她却找不到应该与她接吻庆贺的丈夫。回家的路上,在汽车的后座上她发现了被一个女人遗忘的内衣。这时她还是压住了气,只是语态坚定地告诉丈夫他不必再住在家里了。她向丈夫下了逐客令。显然,这是对付一个风流成性的男人最正确的决定。但是她还是把他当作朋友一样的与其相处,丈夫需要钱还是会找她要,她也不计较,有求必应。
她不仅把农场经营得有声有色,还对当地的村民有着发自内心的关怀与感情。她去见当地酋长,穿着隆重,彬彬有礼,言语得体,有时还带着不薄的礼物,表示出了对酋长的充分礼敬。她看到村里的少年人腿上生疮流脓,她不仅心生悲怜,坚持要这个少年去她那里擦药。为了能说服他去医院,她言词恳切,又很幽默,想尽一切办法地鼓励这个黑人少年有勇气去医治腿疾。她在忙碌之中还不忘要让村民儿童识字读书,为此她建了校舍,把孩子们招聚来,聘请神学士给孩子当老师。她的爱心都被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所以她在当地的威望很高,村民们都喜欢她,爱戴她。
她与丹尼斯相识后,便成了朋友。由于其间的过程也不算短了,他们渐生情愫,成为恋人。做为女人,她希望能够跟所爱之人结成连理,能够朝夕相处,共同生活。她的这个愿望是无可厚非的,可是这也成为她与丹尼斯的恋情无法维系下去的重大障碍。如果说前次她向丈夫下了逐客令是因为原本那个婚姻里的爱就很寡淡,再经过丈夫的折腾,那有限的爱已经被伤害得面目全非的话,那么这次她让丹尼斯离去,则是完全出于对爱的尊重与执着。当她发现丹尼斯并不会进入婚姻里的时候,她痛楚之极,也失望之极。无奈之下,她只好忍痛割舍了这段让她看不到出路的恋情。
她的果决,她的坚毅,她的不同凡响之处在这里被表现得清清楚楚,淋漓尽致。从少女时代开始,她就试图做自己命运的掌握者,到了非洲后又经历了这么多,随着阅历的积累,她也越加成熟。她渴望有爱,但却不想只是爱而没有归宿。她不仅要做一个恋人,更要做一个妻子。虽然因为得过梅毒,她不会再生育,但不影响她要与那个被称作她丈夫的男人厮守一生。达不到这个目的,她就毅然松开手,放弃了这段感情。她的清醒,她的洒脱,她的睿智,她的当机立断,均让人不能不肃然起敬。
因此,就像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安排,当她的咖啡豆工厂被大火烧掉之后,她在这块土地上就再也没有了赖以流连的理由。不仅她的爱情,她的婚姻没有了。她的事业,她的农场也没有了。既然如此,她还留在这块土地上做什么呢?在满目疮夷的废墟面前,她很冷静。她做出了决定,她该回去了,回去她的故国故乡,那个生她养她的地方,她从那里出来,再回到那里去也是理所当然的。
此时此刻,母亲和家里人给她的投资款的付诸东流,固然让她心痛难过,可是同农场里的村民比起来,金钱上的这些损失又算得了什么!最让她放心不下的是,她走后,那些村民怎么办?他们到哪里去居住?总不能让他们流离失所,无地可居吧。所以,她谋划着要给村民们再找一块土地,以供他们生存居住。可是这件事情谈何容易,大英帝国的每一寸海外领地,都是英国皇家的财产,不可能免费提供给那些村民居住使用。
困难是有,可是她不怕,因为她有毅力,再说屈服也不是她的性格。而且她认为村民本来就是那块国土上的主人,他们有权利得到一方赖以生养的土地。本着这个信念,她逐一拜访了所有有关的权力部门,竟被一一拒绝。无奈之下她决心背水一战,趁着新任总督履新仪式之际,向新总督跪求陈情,希望他能够网开一面,为她农场里的村民通融出一块居住之地。贵族出身的新总督哪里有这个气魄能答应这样的请求,倒是总督夫人很有点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她做主答应了下来,因她的精神感动了这位夫人。
在关键之时,丹尼斯出现了,他听说了农场被毁于一旦的消息,他来就是要告诉她,他可以帮助她。可是她谢绝了。理由是,她要“有价值地活着,不想成为被丹尼斯收养的难民”。丹尼斯的局限在此时又不可救药地暴露无遗,他没有力劝,也没有坚持,而是点到为止,就不再说什么了,就等于是听任了她的意思,任由她放弃已在非洲建立起来的生活,返回老家。也许这是民族性上的显著不同,在丹尼斯的意识里根本就没有为了朋友,为了心爱的人可以两肋插刀的概念。他真是太客套,太尊重对方的意愿与感受了。她不用他帮助,他就真的不出手相助,并绝然地不再谈论此事。
这也许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自私吧,至少是一种自我保护了,丹尼斯始终把自己保护得好好的。当然,情分还是有的,他答应她,当她启程回国时,他会来送她,直接把她送到上船的港口。她欣然接受,可是,谁也想不到的是,这次相见竟成了他们的永别。丹尼斯的小飞机失事了,他在空难中离开了这个世界。听到这个噩耗后,她错愕,震惊,一时间无泪,无语,无表情,整个人像是被五雷轰顶般,木然呆坐,一动不动。
葬礼上,她深情地回顾了她所了解的丹尼斯,在结尾时她低声说道:“丹尼斯不属于我们,也不属于我。”接着,她抓了一把土,紧紧地握在手里,转身便默默地离开了。丹尼斯看似比她的前夫好了不少,是一个很幽默,也很解风情的人。然而在本质上,这两个人实际是一样的。前夫不以家为重,不把妻子放在心上,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丈夫。丹尼斯则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是一个远离现实的另一类不负责任的人。就像丹尼斯的朋友柯尔所说:“他喜欢送礼物,却不是在圣诞节时送”一样,他只要爱的内容,不要爱的形式,他不接受婚姻,抗拒这个形式。他只愿意对每一天的事情负责任,却不想对一生作出承诺。
归根结底,他只能做情人,不能做丈夫。他也满足于只做情人,不做丈夫的人生角色。也是她看得准,她直言不讳地点到了要害:丹尼斯“看似什么都不要,事实上却是什么都要”。也就是说对自己有利的都要,对自己不利的都不要。他只要来去自由,却不要因为爱而必须承担的任何责任。从危害性上讲,丹尼斯比她的前夫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他更迷人,更有伪装性,也更会误人前程。幸好她头脑清醒,始终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丹尼斯的魅力迷住了她一时,却无法迷住她多时。她宁缺勿滥,没有婚姻,就连爱也放弃。
不用说,影片中的两位男主角是同一类人中的两个极端的个体,他们共同点都是相当的自我。他们想的都是如何满足自己的需要,以自己的方式生活,而不会为了对方放弃自我,放弃自己的生活方式。面对这样的男人,女主人公也很会条件反射般地捍卫自己的权益。她抵达非洲的那天便与丈夫匆匆完婚,但是当晚两人的交谈却很不投机,眼看着就要不欢而散,不过做丈夫的还是在最后一分钟克制了自己的愤怒,也许他是想新婚的第一天不应该就弄得如此剑拔弩张吧,于是在离开餐桌时他勉强亲吻了妻子。由于他有气,所以这一口亲下去就像是一种施暴或是惩罚,狠狠地,重重的,十分生硬,又十分滑稽。这时的她像是想起了什么,也掰过丈夫的脸,狠狠地回敬了丈夫一个凶巴巴的吻。这是一个很有些夸张的桥段,很突兀,也很喜剧化,充分张扬了他们的个性。
编导在这里要诠释的是,丈夫毕竟是个贵族,一定还要有些绅士风度。妻子呢,则是顺水推舟,给了丈夫一个台阶,同时也坚持了她的女权意识,在男女平等上绝不示弱。这场戏,也暗示了他们是多么不协调的一对儿,正像丈夫在他们的唇枪舌剑时所回击的:“你花钱买的是一个男爵夫人的名分,而不是我这个人”。他们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他们的婚姻里也埋藏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就象不定时的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发生爆炸。事实上,很多女人交出了爱情之后,就成了男人的附属品,其根源就是逐渐放弃了自己的权利意识和相关权益。影片中的女主角在这一点上却从没有迷失自我,不过她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她始终都要像个男人一样,家里的事,家外的事,凡事都要她亲力亲为,劳碌劳苦,没有休止。她是一个女人,却比一个男人还累。
从艺术手法上看,《走出非洲》更像是一部舞台剧,人物间的大段对白,超出了电影的特定模式,但是并没有因此而带来枯燥乏味。相反,剧情更显隽永,也更有可看性。加之如诗般的画面,别具特色的黑非洲自然景物,再配以动感低回的音乐,还有名气十足的帅哥靓女影星的演绎,令这部影片洋溢着浓郁的文艺气息,成为爱情剧的另一类经典。并且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这部影片均具有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鲜明特征,它的特殊性与不可复制性,让这部影片成为一部独一无二的与非洲生活有密切关联的佳作。
女主角最初到来之时,因为急于找寻丈夫,而贸然进入到女人不可进入的殖民者俱乐部的酒吧里,结果被赶了出来。可是当女主角结束了在非洲的生活,就要离开的时候,却接获俱乐部的邀请,希望她能接受祝酒。当她走进那个酒吧时,所有的男士都起立迎接她,她端起一杯威士忌,一饮而尽,以表谢意。影片开始时,她只是一个刚刚远嫁到非洲的一个普通女子。影片结束时,她成了一位了不起的女人,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可与尊重,包括这些当初拒绝她入内的男士。这其间,弹指一挥就是18个春秋。
往事多美好,在非洲的时光,就是她青春燃烧的岁月。在那里她得到的欢乐与满足多过沮丧与失意,因此她对那段经历充满了珍惜与深情。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那里的野生动物与如画般的风光,都成为她镌刻在心的珍藏。所以,她的故事有悲情,但是不悲哀。她的农场,她的事业,功败垂成,但是没有什么大不了。她赢得起,也输得起,虽败犹荣。在感情上,她爱过,追求过,努力过,争取过,等待过,成功过,也失败过,不过她并不计较,更不患得患失。她是一个拿得起来放得下的人,自然是爱得起,也输得起。与所爱之人,做不成恋人就做朋友,不当丈夫,也不是对头。她的豁达,她的平和,她的独立,还有她的大度,大气,与人为善,为她赢取了人生的嘉奖。
她回到丹麦与皑皑白雪为伍,但却不会感觉寒冷,因为非洲的阳光和非洲人的真诚都温暖在她的心里,那里的一切都让她历历在目,终生难忘。她的故事也是一种绮丽的景致,让他人为之惊奇,为之感动,为之赞佩。她就是凯伦·柏利森女士。怀揣着憧憬,她走进非洲。甘苦具尝之后,她又走出非洲。进的果断,去的从容,波澜不惊,淡定以对。她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既普通,又不普通,既平凡,又不平凡。或许可以这样来形容她,这是一位有着传奇般经历的坚强女子,她的事迹,她的回望,就像是一束束焰火,临空绽放,耀眼夺目。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