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一段被定格的历史——说说电影《1942》

一段被定格的历史——说说电影《1942》

博客







一段被定格的历史
——说说电影《1942

 

 

“我筹备过三次,2000年、2002年、2004年都没能拍成,最后一次是在2010年,我们真的开始做这件事了,把电影拍出来。”——— 冯小刚

 

 

在中国影视界,冯小刚绝对是个异数。他并非科班出身,出道时又名不见经传,可是没有人能够漠视他身上的才华。就像他会画画,很有美术上的天赋,因此也就必然会有一种艺术上的悟性与能力。所以他能从央视的一名舞台美工做起,直到跻身于影视剧的导演行列。一路走来除了他自身的天分与努力,也是遇到了很多提携他,帮助他,信任他的贵人与伯乐。所以他一天天壮大起来,在影视界越来越成为一个要角儿,一个大腕级的人物。与他同时期的导演相比,他是一个典型的后来居上者,那些曾经遥遥领先于他的名导,大导,没有多少时间就烟消云散,成为昙花一现的过气人物,被他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唯独从最低层起来的他却愈战愈勇,有如日中天之势,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影视界的标志性人物。他的作品也越来越成为中国当代影视制品的代表作,既叫座,又有娱乐性,同时也有相应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特别是自2007年以来他所拍的三部影片,《集结号》,《唐山大地震》和《1942》,每一部都是呕心沥血之作,每一部也都代表了冯氏作品已经进入了一个对历史和人性进入深刻思考与反省的阶段。冯小刚在提升自己的同时,也提升了他的作品。无论是他自己还是他的电影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电影史上必然占有一席之地。

 

严格地说《1942》不同于《唐山大地震》,不是一个完整概念上的剧情片,里面虽然有故事的主线,也有相关人物及其命运的来龙去脉,但是这部影片首先更是一部史实片,由于人物众多,场面宏大,剧情惨烈,所以在巨大历史背景下的这部作品,所有的故事与人物都是为了图解这段历史而加添的注脚,都是一些远距离的镜头,都是一些粗线条,不需要细腻的雕琢。惟有那段真实的史实以及它背后的真相,才是编导要着意表现的主体。因此《1942》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将天灾与战争融为一体,将底层黎民百姓与国家上层人物贯串在一起说事儿的先例。这种大而化之的表现手法,让历史上的这场灾难更客观,更立体,更有鲜明对比性地呈现在今天人们的面前,从而让人们可以最大程度地从温故而知新的启迪中,为在当年那场灾难中,死于饥饿的300万生命献上应有的祭奠。

 

那个发生在以河南省延津县为中心的巨大悲剧,虽然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瞬间,但却是一个吃人的老虎口,时过境迁后的人们可以不知道这件事,但是作为历史中的一个章节,却不可以被遗忘。影片正是以此事件为载体,全面揭示了有关各界人等在这个悲剧面前的不同反应与表现。历史在电影画面中被定格,被聚焦,被分解,被审视。人们被吸引在镜头前驻足品味,或是摇头叹息,不胜感慨。或是悲从心来,怒不可遏。积弱如病夫的中国,到了公元1942年还是那么得不堪一击。一场旱灾,就能使上千万百姓流离失所,孤立无助。茫茫中原,一片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惨象。这不能不让人仰天长问,这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为什么都到了20世纪40年代,还会发生这等惨案。毫无疑问,这也是这部影片旨在追问与探索的要点。

 

被长工们称为老东家的范殿元,是乡间的一个富户,大饥荒来临后成为饥民的抢夺对象。影片一开始就是从十里八乡聚集而来的饥民手持火把,把范家团团围住,明火执仗地打家劫舍。事后,当地县长向省主席报告说,延津县72大户悉数被抢。这究竟是河南的民风,还是那个社会所滋生的必然痼疾?这种暴民的属性,令人不敢恭维,也无法同情。他们没有胆量抢掠公家的粮仓,却能够毫无顾忌地向民间的殷实人家发难。为此老东家不仅倾家荡产,还失去了唯一的儿子,最后只有跟着难民队伍离乡背井去躲灾。他满心以为,用不了多久,灾荒过后,就会再回来。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一路上不仅有日军飞机的连番轰炸,还有国军士兵的抢劫欺压,如此火上浇油般的重创,令本来就已经非常可怜的灾民,在逃荒的路上苦苦挣扎,奄奄待毙。

 

本来是躲灾的老东家最后也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灾民,不仅一贫如洗,还赔上了妻子,儿媳,小孙子的性命,还有亲生女儿的前程。到最后,孑然一身的他与逃难的人反向而去,好心的灾民见状问他为什么已经到了陕西的地界,还要往回走,回去河南,那不就是死路一条吗!他心里说,死了才好,就是死也要死在离家近的地方。后来他在路边看见了一个在饿死的母亲身边哭泣的小女孩儿,这才让他有了活下去的力量。影片就在这对衣衫褴褛的一老一少的回家路上结束了。

 

至此影片的主题回到了那个早已被公认的命题,那就是对于历世历代的中国百姓来说,日子再艰难也要活下去。活着是他们的唯一信念,也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他们用悲惨的人生不断地证明着一个真理就是,人只有享不了的福,却没有遭不了的罪。以老东家为例的灾民,在遭受了灭顶之灾后,还能够从死人堆里走出来,顽强地活下来。这个坚韧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这也是中国人生生不息,国运再坏也没有被外族分解与同化的根本原因。

 

世界上大概只有两个民族是不可征服的,一个是犹太人,另一个就是中华民族。犹太人靠着对上帝的敬畏,始终保持种族血统的纯洁性,而且他们的凝聚力就是不可战胜的武器,不管多么强大的敌人也打不散他们。中华民族虽然曾经是一片散沙,但是中国人对生命的坚持,加上吃苦耐劳的毅力,以及逆来顺受的韧性,使得中国始终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无人能够撼动。中国人不管处境多么艰难,生存下去的意念与坚韧不拔的意志,始终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可靠保证。

 

片尾字幕出现了,随之而起的是一曲低回沉重的音乐,可是没有人会从心里认为这部电影演完了,他们仍然端坐在座位上,心思久久难以平复。说明观者完全被剧情吸引了,感动了,震撼了。他们一时还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无法解脱。这个结尾所昭示的艺术感染力比《集结号》更强烈,比《唐山大地震》还有过之无不及。这不能不归功于编导的功力。电影剧本是由小说的原作者,著名作家刘震云亲自操刀的。他用大视野诠释了大背景下的小故事,以小见大,又深刻地还原了那段充满了控诉的历史。所以这部片子也能够让导演放开手脚,大有用武之地,也让演员有了很好的表演空间,所以到了最后必然也会深深地感染观众,令人深陷其中,唏嘘无语。

 

从表现手法说,这部影片的剧情自始至终都穿插在灾民与政府高官显贵,以及国际知名记者与天主教会之间。这样的表述过程,令故事更有可看性,也更有可信性与权威性。也令这部影片就更像是历史中的一个片断,生动真实,历历在目。而且它让人看到的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一个人口大省因旱灾发生了饥荒,却无法引起中央政府的重视。他们不仅不救灾,反而还向灾区摊派任务,征集军粮。真是天理不容,人怒难平。那个河南省主席面对灾情想的是怎么能免掉军粮,而不是积极救灾。堂堂的一个地方大员,河南老百姓的父母官,竟然都不如一个美国记者,后者能把灾民的生死存亡当作燃眉之急放在心头,为灾民多方奔走,不遗余力地呼吁政府进行紧急援救。与此同时,对灾民最有同情心,也最出力的还有天主教会的神父,靠着上帝的旨意他们始终与与灾民在一起。

 

至于那个国民政府的首脑,真是令人失望。他装腔作势,官话连篇,本质上根本就是置灾民生死与不顾。倒是侵华日军的高级将领很有头脑,他竟然想出了要救济河南灾民的诡计,以便为他的战争目的服务。他这一招击中了蒋介石的心虚之处,他特意向前来述职的河南省主席询问,到底有没有灾民因为吃了日军的救济粮,就帮助日军打国军的事?不过,不管真相如何,也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日军的这一招的确是技高一筹,连敌军都向灾民伸出援手的这件事,让蒋介石很下不来台。同时在天下人都知道河南发生了很大的饥荒的情况下,他也不能再装聋作哑了,必须得有所表示了,于是终于给河南的灾民调拨了8000万斤救济粮。

 

令人无法想象的是,正是在政府同意发放救济粮之后,老东家和逃难的灾民的处境非但没有半点改善,反而是雪上加霜,更加艰难,就连赖以维持生命的木皮都没有的吃了。因为这些救济粮根本就没有帮助到已经在濒临死亡的灾民,只是肥了当官者和不法商人,他们从中克扣,变卖,中饱私囊。已经走到洛阳的灾民,因为不是身处救济粮发放的地区,而无权享受救济。老东家斗胆问了一句,那我们怎么才能得到救济,那个冷血军警竟然说,你们再顺着来路走回去吧。可见那个政权的残暴与毫无人性是多么得令人发指,这样的政府是肯定要垮台的,失道寡助,民心向背,正是他们用无德与贪婪埋葬了自己。在这一点上,这部电影有淋漓尽致的揭露。

 

河南省主席召集属下局长们开会,研究救济粮的发放办法时的那场戏,就令人瞠目结舌,那些为官者一事当前就没有一个人把灾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是在为他们的小圈子的利益打算盘,而且说得又是那么好听之极,振振有词,冠冕堂皇的。其实说穿了,就是舍不得将救济粮白白地发给灾民。这一群人本来就是搜刮民脂民膏的吸血鬼,已经习惯于连雁过都要拔根毛,更何况有8000万斤粮食要过他们的手,他们怎能善罢甘休。由这样一群根本就不把灾民疾苦放在眼里的政客组成的政府,想不众叛亲离,想苟延残喘都难,终于难逃灭亡的下场。

 

说到影片里的那个国军司令,那更是一个衣冠楚楚却又卑鄙无耻之徒,率40万之众的精锐之师,竟被区区6万日军打得落花流水,死伤30余万。在日军面前没有本事,可是不耽误他在老百姓面前横征暴敛,大施淫威。不交军粮,就可以把河南省的两个局长扣住当作人质。这哪里还像一个法制社会下的高级将领所为,纯粹是一帮江湖土匪的恶劣行径,令国家蒙羞。这样的军队就是装备与日军相当也是打不过日本人的。一个帮助灾民,一个勒索灾民,后者未战就已经败了。

 

影片里还有一个细节令人揪心不已,当二战胜利在即,战胜国瓜分胜利果实的雅尔塔会议就要召开了,但是斯大林和丘吉尔并不同意美国的建议,他们明确表示中国的首脑没有资格参加这个会议,这个消息是罗斯福告诉中国的。蒋介石听到这个情报,半天才回过神来,却说的是:要是已经进了河南的日军再进了陕西,叫我去参加我也不去。一付无能弱者的不作为嘴脸与本性暴露无遗。按理说影片的编导对这位暴君、独裁者刻画得已经够了礼貌有加了,可是他的行为还是让人恨恶与不齿,他根本就没把天下苍生放在眼里,他所关心的只是他的一己私利,他的家天下。这部电影的一个巨大功绩,就是以这些无可辩驳的细节告诉我们,这个人确实是民族的罪人,在历史上将永远背负骂名。

 

不知道为什么,影片开始的镜头给人的感觉并不好,就是老东家的家产被抢,后来又械斗的那些个情节。也许是夜景的关系,也许是太血腥,场面又很混乱,总之看了后让人很不舒服。影片伊始,在缺乏任何铺垫的情况下,就上演这样一出暴力戏,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也很反感。后来从河南省主席出场的那个镜头开始,这部片子才让人眼前一亮,很有些大片的气势了,而且越到后来越这种感觉越浓烈。如果有什么人没有耐性,看了开头的部分就看不下去了,就放弃了,那他就错失了一部好电影,这无疑是观众的损失,也是编导的遗憾。好在开头的部分占时不长,很快影片就进入到该有的轨道之中了。看到中间部分就可以确切地知道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大片了。

 

还有一点值得提及的是神父安西满这个人物,当他最终走进天主教堂,观众才知道他真的是一位教会派出来的神职人员,可是在这之前他在灾民中的表现却让观众以为,他就是一个民间的神棍,或是一个神经不正常者,非常突兀,让人发笑,尽管他身穿神父的袍子,胸前挂着十字架。因为他的作为总有点儿神神道道的感觉,让人觉得怪怪的,不伦不类的。也许那个年代在中国民间传道的天主教神职人员就是那个样子,那个做派?尤其是在大饥荒面前,在大批的逃难灾民里,他的所做所为也只能是那个样子?没有依据,不敢妄言断定。

 

不过,他的毅力与精神还是很感人的。他能够与灾民为伍,与灾民同蒙苦难,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他能那样做说明他有强大的信仰支持。所以这样的人是令人尊敬的。他的付出是要让灾民听到福音,让灾民知道世界是上帝创造的,而上帝是爱他们的。编导设计了这个人物与相关的情节,其寓意应该是不言自明的。想必编导就是要告诉观众,虽然他的宣教方式有些滑稽可笑,又离题太远,可是在灾难面前,做为上帝使者的教会是与灾民们在一起的,因为教会更关心的是他们灵魂的得救。

 

冯小刚就是有大家风范,能做别人不能做之事,众多的影坛名角儿在他的招聚与调度下,都有上佳的表现。只是因为开头已经说过,这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剧情片,所以所得到的肯定应该不会有最佳男女主角之类的奖项,倒是会在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以及最佳摄影的奖项上获得殊荣。好在影片被认可,演员们的出色表演就不会没有价值。只是这部影片没有得过最佳编剧的奖项,倒是令人多少有些意外。这样一部影片,稍一不慎就拍不出名堂来,所以如果没有好的剧本,编排上不过硬,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因此很为刘震云的编剧不被褒奖而遗憾。尽管如此,还是要为《1942》的问世而兴奋。一部电影永远留下了河南灾民的苦难与悲哀,也留下了中国上层社会在那个时刻的一幅幅众生相。近代中国史,终于有了一部能够以全新的视角所诠释的经典之作了。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点缀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