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深秋的中国“两岸三地“游(1)- 上海(多图)
在2016年的中秋节前后,家里的领导决定全家回中国度三周的假。于是就开始筹划,请假,办签证,定行程,卖机票,顶酒店,等等,忙得不亦乐乎。。。回一次家乡还真是不容易!
在洛杉矶韩国城的中国总领事馆
排队取件的客户们。
每次回上海看似偶然,但细想想还是有一定的必然性。今年四月,俺们的高中同学访美代表团一行八人来美观光,特意在洛杉矶多呆一天,与领导和俺相聚叙旧。其中几位是近十年未见,而大多数人是三十多年未见,相见时非常激动,感慨万千。大家在俺家一起回忆当年高中提高班时各位在教室里的座位,这样的甜蜜回忆一下就拉近了大家彼此之间的距离,当年读书郎的情景便历历在目。。。高中毕业以后,同学们都在各行各业努力奋斗,人到中年都非常成功,其中有银行行长,房地产商人等等,还出了一位亿万富翁呢!上海近三十年的巨变,给了在上海的同学们无数的挑战和机遇,上海发展的红利也多多少少地惠及了他们。常言道:三年不见当刮目相看!何况三十年啊。。。
同学们在俺家附近的海湾出海口留下的倩影。
同学们的造访让我们回上海看看的念头也更加迫切了,万事具备,就在十一月十号出发,十二号早晨回到了久违的家乡- 上海。高中的同桌F夫妇开着家里的桑塔纳面包车到浦东国际机场T2候机大厅热情地来接机,然后就直奔一个浦东酒店给我们一行来一个接风宴。其中发生了一件趣事,F同学好心地问我们,想吃啥尽管说!我和领导几乎是异口同声地答道:油焖茭白。F同学就叫来了大堂经理,要她上一个油焖茭白,可说了半天,大堂经理这妹子居然不知道茭白为何物?想必一定不是上海人,吃不上油焖茭白也只能作罢。吃完接风宴,F夫妇还服务周到地开车送我们到我们在网上顶的酒店。
酒店的南大门在九江路上,北后门是大名鼎鼎的南京东路,西面离西藏中路和人民广场不远,这里应该是老上海黄埔区的黄金地带。非常喜欢酒店的地理位置和硬件设施,安顿好以后天都黑了。
酒店的前台
酒店的大厅
酒店的室内游泳池,每天早晨要在那里游泳半小时,落地窗外是南京东路闹市,在南京路”顶上“游泳的感觉还不错!
F夫妇临走前特意关照:一路劳顿,早点洗洗睡了!可能是兴奋了,不想睡!于是大家讨论决定去热闹的南京东路走走。周六晚上的南京路还是人潮熙熙攘攘的,好久没有在拥挤的步行街上走了,俺们老两口觉得开心热闹,可在美国长大的孩子们有点紧张。。。走了不久,上海第一食品商店那里传来鲜肉月饼的香味,一人吃一个作为夜点心。越往东走人越来越多,后来才发大家都是周末来外滩观灯的。俺刚拍了几张外滩的夜景,孩子们就嚷着要回酒店了,按俺的意图是要沿着黄浦江江滨往北走,穿过黄埔公园,经外白渡桥,到上海大厦附近看黄浦江东西两岸的全景,有点不够尽兴啊。。。
接下来的几天是宴会不断,中午和晚上都排满了。只有每天早晨和上午是我们自由活动的空间。在难得的自由时间里游览了城煌庙和淮海路。城煌庙是每次回上海必去的地方,因为那里有儿时的美好回忆。
在上海工作的五年多时间里,最后两年几乎每天都要在骑车上班时途径淮海路,而且是热闹的淮海中路和部分淮海西路。以前几次回上海都没有机会看看淮海路,这次终于在阔别了近三十年之后再次踏上淮海路,走上上海妇女用品商店门前的天桥,眺望东西向的淮海路,感慨万千。。。还好淮海中路上还有一段路有着过去的样子和一些名店,多多少少能找回一点以前的感觉。
淮海路向西
淮海路向东
摩登的淮海路
淮海路中路的几个路标
又吃到了哈尔滨食品厂的蝴蝶酥,开心极了!
出了酒店沿着广西路往南,穿过延安路高架,再往西走一点点,就到了著名的云南路美食街,在上海的这几天,早餐就在这里解决了。
星期天的早餐:席永记汤饱馆,吃苏州汤包和鸭血汤。
星期一的早餐:鲜得来排骨年糕,重温儿时的最爱,不过现在是无论如何也吃不出过去的美味了。原因之一是过去难得吃,味道就好。现在天天吃鱼吃肉,这儿时的美味就不算啥了。
星期二的早餐:小金陵盐水鸭和鸭血鸭肠汤。盐水鸭皮下脂肪极薄,肉质精瘦鲜嫩好吃。店面“小金陵”三字出自上海书法家吴建贤之手,有「江南第一鸭」之称。回酒店的路上有点冷,看见一家名叫光头羊肉汤的,便坐下要了碗全羊汤,喝完浑身发热,感觉不错!
星期三的早餐:小绍兴鸡粥店 小绍兴鸡粥就是用鸡汤原汁烧煮成的梗米粥,配以鸡肉和各种作料的一种小吃。食用鸡粥时,将煮熟的鸡切成3厘米长、0.6厘米宽的块儿,装盘,鸡粥盛入碗内,加上葱、姜末和鸡油,一同上桌。此时,鸡粥黄中带绿,鸡肉色白光亮,令人赏心悦目,食欲大增。品尝时,鸡粥粘韧滑溜,鲜香入味,鸡肉细嫩爽口,营养丰富,越吃越香。
星期四的早餐:在去杭州路上,路过嘉兴吃了个五方斋肉粽。五方斋肉粽以糯而不烂、肥而不腻、肉嫩味香、咸甜适中而著称。
星期五的早餐:是在杭州近郊的一家乡村精品民宿- 西湖三舍吃的,简单,倒也蛮合胃口的。
星期六的早餐:周五晚上回到上海的酒店。周六早晨逛南京西路,无意中发现了黄河路美食街,就吃了几个杏花楼的菜包子,又发现了小杨生煎,又吃了生煎和小馄饨。小杨生煎严格意义上不属于传统上海生煎, 并不具备传统上海生煎的半发面工艺,汤汁适中,肉馅紧实鲜美的特色.现在的制作特点是, 个大汤多,每一只都像婴儿的小拳头那么大,金灿灿的,皮薄馅多,互不粘连,但肉馅松散,汤汁油腻。
星期天的早餐:就近在酒店北门边的新雅汤包馆就餐。
星期天中午就结束了短暂的八日故乡行,走前细细端详了酒店柜台后面的油画,非常耐看!
谢谢观贴!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