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和攀比
水沫的一篇文章“可以不比较吗?”谈了生活中的很多比较以及所引起的烦恼。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我也留了言,只是似乎意犹未尽,不由得再多写几句。
我说道,比较是一种人性,所以人生中,社会中到处是比较,很难不比较。
如果不比较,那么就没有了体育赛场上的精彩,没有了生活中的动力。没有了生产中的竞争,也没有了很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因为比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科研手段(数据的比较,方法的比较等)。比较有好的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就是比较的结果。因为一种机器比另一种那机器的效率高,比较的结果,导致新机器的应用和推广。当然和自己的过去比,会看到成绩而自豪有信心,看到不足会知道将来进步的方向。和不如自己的人比,会坦然面世,和比自己强的人比,不会骄傲自大,会导致自己的进步。所以这种比较没有什么不好。
因为有了比较,人们有了很多烦恼,世间也多了些罪恶。我们可以听到很多残酷的历史故事。比较导致了兄弟之间的纠纷,妯娌之间争斗。文革中,因为当上当不上红卫兵的比较,就有了抽打老师的竞争。因为竞相比较的结果,也就有了亩产万斤粮的神话,也有了政治斗争中的不择手段。
秦始皇嬴政于三十七年巡游天下至会稽时,大家都看热闹,高傲的项羽伸长了脖子看了一番之后,非常不屑地说:“无甚稀奇,彼可取而代也!”刘邦也看傻眼了,于是忍不住赞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
项羽比较了自己和嬴政后,认为自己也可以那样,可以取代秦始皇,果然后来造反,在推翻秦朝中显示了他那不服气的勇气。 刘邦认为,“男子汉就该如此”,当然是比较了自己和秦始皇后以后的认识。但是比较这二人所言,项羽的话是可能要杀头的,而刘邦的话,却谈不到杀头罪,虽然二人所表示的是同样的信念和抱负。结果后来项羽和刘邦在推翻了 秦政后,互争天下的较量中,刘邦赢得了天下。其实从二人在比较自己和秦始皇后的那句不同的话中,就可以看出。刘邦比项羽高明。其一,刘邦的话算是政治正确,没有杀头之罪。其二,刘邦是从正面理解一个比自己强的人,而项羽所有的则是嫉妒羡慕恨的心态, 其三,刘邦城府比项羽要深,会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而项羽则是匹夫一个。因为比较,使得刘项二人后来造反,推翻秦政,并争夺天下。高明的比较者刘邦,赢得了天下。狭隘的比较者项羽,则自刎乌江岸边。
我常思考为什么文革中的红卫兵会那么样胡作非为? 结论是,红卫兵之间有着竞争,比较起来,如果你敢于骂老师,为了显示我的“更造反”我就必须动手打老师。你用手打,我则要用皮带,因为皮带比手更革命。为了表示更忠于毛主席,大家想了很多办法来表示自己比别人“更革命”。于是各种不堪的丑陋就在革命的比赛中展现出来了。
关于比较是好是坏,且留给乐于讨论者。我今天想谈谈,为什么中国人会比西方人更热衷于“攀比”? (比较和攀比不完全相同。)
中国人更乐于攀比的重要原因,是中国的文化所决定的。虽然现在中国人的日子好了许多,但是中国人脱离极端贫困才几十年的时间。过去的贫穷和苦难造成了人们的攀比心理。
用个极端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Bill Gates和Warren Buffett不会比较谁更有钱,谁比谁去年多赚了几个亿。因为多出来的那几个亿对他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心理上也没有和不需要什么优越感。但是两个讨饭的花子,会比较谁多讨要了一个两个烧饼,因为那几个烧饼对他们很重要,多出几个烧饼在有些情况下,会关系到他们的生和死。
当灾难来临时,例如洪水滔天而来,例如猛虎豺狼追赶,例如地震滑坡的危险,例如兵患匪患的刀枪,人们逃避灾难快慢的一丝一毫程度都会决定人们的命运,因此人们会斤斤计较,因此会分毫丝微的比较,攀比其幸运不幸运。
长期的贫困会造成人们的心理自卑,而逃避和掩盖自卑则导致人们的过分好面子,超过能力的自尊,生怕人家看不起,喜欢自吹,也乐于攀比。有了一星半点的长进就要显露,好让别人(不容易)攀比。
攀比和炫富一样,都是苦难所造成的一种心理,是一种叫花子心态。随着人们的富裕,这种叫花子心态会变得越来越没有市场,因为大家对炫富会不在乎,对攀比没了兴趣。
总之,只要有了健康的心态,比较还是有益的,无论是和自己过去比,还是和别人比。而攀比,一般来说,很少有正面的作用。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遍野无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