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了,还要立志吗?
中年了,还要立志吗?
读木心的《即兴判断》一书,其中《夏阑三简》一篇,谈到立志。立志乃年少之事,人到中年,半截埋了黄士,多半浑浑噩噩,几点几线的瞎忙,或循环往复地如驴拉磨,几乎再没有问过自己,直到看了这篇文章。
“少年青年重立志,壮年中年又当立志,老年晚年更须立志。初期的立志,是模仿,大轮廓。不到人生的半途,能知什么是宜于自己的志?(不宜,不特殊,这种志立了等于不立,比不立还无聊)后来,再后来,方始逐渐明白何种志才是自己所应有,所可能。不一定是缩小、降低,最好是扩大、提高了。”--木心云云。
说说自己吧,好象从小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志向,生在一个革命与封建官本位交错的时代,一切的志向都有时代的烙印,我无才能和远见去突破。想当解放军,做大官,到喜欢写作,想当一名正义直言的记者,再就是热衷科学,想当科学家,改变世界。结果高考被学校推荐去军校当一名武官翻译,据说全校只我一人合标准,根红苗正,身高一米八以上,五官端正,骄傲一番以后,硬是被早年出国有自由思想的姐姐劝退了。官到是一直做着,从小到大,从学校到工作,顺风顺水看似前程远大,却从学生时期的单纯、热情、荣耀,到对社会染缸的厌恶,退而自洁。最后来美国,写写拍拍成了爱好,科学研究成了职业,平平常常到现在。
幸哉,没有书中所言的特殊,也无伟业可谈,平凡、心安、可爱(自嘲)。中年后才发现,芸芸众生,多数如我。那句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通常是忽悠人的扯淡。如果不是那块料,心比天高命比纸薄,那才是人生的悲剧。最好是追求那些跳跳蹦蹦就能够得着的目标,这样会让你更自信踏实。而在极力登顶后,却退一小步求其次,从从容容,游刃有余,这又是境界和智慧。可这些正是中年后才知才觉,万不能说给下一代,因为他们还年轻,有睿智和锋芒,还有无穷的可能性,还要不断地去闯去试......
人到中年,就这样顺着年轻时的理想,惯性地过下去?也成,改变丰富一下或许更好。除了家庭、小孩、工作的辛苦劳累,真该更多地为自己活一回,正如文中所说,不惑之年,足够了解自己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还缺什么。像我这样一个普通人,无需大志,但求有梦,能不能实现,先想着做着再说。
保持健康。这一点大概不是想做就一定可以做到的,但没有健康,什么都白搭。家族里没有长寿基因,所以不求长寿,但求体健。继续锻炼,健康饮食。到了这年龄,学会舍得、放下、忘记,心情愉快。尽量保持身材体型,活有质量,积极乐观。海外求学创业,一路艰辛,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们去享受阳光空气,自由纯静,享受生活。
为灵魂而活。不求同,但求独立;不求赞,但求理解和无愧;不求取悦于所有的人,心存知己即可。百岁老人杨绛说过,“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真是说到心里去了,人到底是孤独的,现在有足够的胆识去欣赏和珍惜心灵的一份狐独。
为修行而活,儒家心法修身原则: 小儿修安,少年修诚,青年修正,中年修明,老年修得。这里“修明”我理解为通晓、看清、明确。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需要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对生活的沉淀开悟。想修要学的很多,爱好也颇多,读书、音乐、摄影、毛笔字;饮茶、品酒、美食、厨艺;登山、网球、排球等等,有理有节地玩下去, 有些可以玩得更深更精。包括对宗教、哲学的兴趣,写作的敏感,诗的想象,希望能修得更智慧通达。
为爱而活。注定一生缺不了爱,对別人的爱和他人对我的爱,中年老年也要将爱进行到底!很想若干年退休后重操教师职业,每年几个月去中国偏远山区支教,现在就可以为此做准备。对大自然的爱,想参与一些保护环境,关爱动物的活动,用自己的方式。但我相信,无需轰轰烈烈,爱常常是静静的,内心的,做本身胜过言语。
最后一大心愿,游山玩水,看别样的风景和人生,在体力、财力、生命的允许之内,走过世界,摄影全球。
如是说,做梦明志。
放几张照片,感慨一下。前几天路过MIT,正好碰上毕业典礼,看MIT学子们兴高采烈,踌躇满志,不禁想起二十几年前刚刚毕业的自己,也是如此信誓旦旦地去创造改变世界,如今已快沦落为被改变的一类人了。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人来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