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趣事 邻居约翰家的花园和他6岁孙女的“自留地”
海外趣事 邻居约翰家的花园和他6岁孙女的“自留地”
今晨上山散步时途经邻居老约翰门口,老约翰家的大门正对着上山的一条小路。俺见老约翰在门前的草地上清理杂草,一番问候寒暄,老约翰盛情邀俺去他家的花园参观他们的劳动果实。
老约翰的house依山而建,巨大的石块在门口砌出一块方地,高大的石壁如同城墙。老约翰与俺并肩沿着台阶拾级而上。进入园内:呵呵……映入眼帘一片姹紫嫣红,花丛中,草莓正红,豆角肥实,咖啡,桑葚悬挂枝头……
老约翰得意的介绍着他的“作品”,俺着实佩服老人的园艺水平和充沛的体力。
老人指着前方一块小花圃告诉我这是他可爱的6岁小孙女的“自留地”,这块“自留地”由孙女自行设计,规划,动手培育,种植各种花卉草木。
俺看着这小巧玲珑的花圃,精致而又充满童趣。不得不佩服小小孩子的动脑,动手能力。
昆州的老人热爱园艺,由于气候温暖适合植物花卉生长。退休的老人都喜欢把自家花园打理得“花枝招展”艳丽动人。
对大自然美的向往与追求,浸润在日常生活之中,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耳濡目染之下,小小年纪的孙辈们对园艺似乎也有着“天然”遗传。
其实,真正触动我心弦的是:老外的孩子小小年纪对美的敏感和动手的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不得不应引起咱们老中反思,我们的孙辈们,他(她)们在课余时间除了学习些所谓“高大上”的钢琴,提琴,绘画,舞蹈等。绝对不会也不舍得孩子去学作“农夫”与泥土,草木为友。
我们擅长“圈养”着孩子,而老外更喜欢“散养”着孩子。幼小时从表相看“圈养”优于“散养”,但是一旦孩子长大进入社会,“圈养”孩子的短板暴露无遗,特别是在创新,领导能力上难与“散养”的竞争。
“圈养”的做个好员工绝对合格,当领导却难!尽管有“玻璃天花板”因素,但我觉得我们在教育培养孩子的方法上,是否可能也是个重要原因之一吧!
培养一个阳光,外向,充满爱心的孩子,我想还是要多给他们些自然界的阳光!
暖房里面的“花朵”和“象牙塔”里的“娇子” 是难以抵挡人类社会向前发展途中的“暴风骤雨”与“电闪雷鸣”……
参观了老约翰家花园里他孙女的自留地,不禁令我浮想联翩。
老约翰夫妇欢迎我经常来!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东裕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