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蒋介石治下台湾的工业发展过程

蒋介石治下台湾的工业发展过程

博客

蒋介石治下台湾的工业发展过程

      1949年国府迁台时,台湾政局动荡,人口剧增,物资短缺,物价上涨,经济形势严峻。工业不但弱小,而且是一个典型计划经济的结构。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客座教授郭岱君说:(请参阅http://www.china.com.cn/opinion/2015-06/28/content_35928367.htm )“许多人误以为台湾生来就是市场经济,其实不是。1949年之前的国民党领导满脑子都是计划经济,认为国营企业优于私营企业,唯有计划经济才能保障国家安全、提高人民福祉,因而主张由国家从事重工业,管控工矿、水力、能源与公共交通,而私人企业只能生产日常消费品。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国民党人的经济理念同政治理念一样,都是源自孙中山“三民主义”,而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就是以“节制私人资本,发达国家资本”作为核心内容(典型的苏联模式)。所以,当1949年国民党从大陆撤退时,台湾推行的就是以公营企业为主、决策当局严格控管的统制经济(commandeconomy)体系。

        但是,从1950年开始,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蒋介石、陈诚等,以及跟随他们的许多技术官员都逐渐变了思路。1952~1953年与1957~1958年,台湾发生过两次财经大辩论,辩论各方都在认真思考究竟哪一种经济体制适合台湾的发展,哪一种经济策略能为台湾带来最大的经济增长。大辩论之后,台湾当局采用新观点和新方法发展经济,并且逐步建立新的制度。这些新制度,不论是正式的规章制度,还是非正式的思想习惯,都带动了一连串的经济改革,在短短的10年之内,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而且还是一个追求公平开放、富有创造力和高效的市场经济(productivemarketeconomy)。”

      1958年4月,台湾“行政院”公布了“改进外汇贸易方案”和“外汇贸易管理办法”等法规,对外贸政策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与调整。一是台湾将复式汇率改为单一汇率,废除了不同进出口货物适用不同汇率的制度。二是放宽进口限制,降低进口原料的各种税收。三是鼓励出口,实行外销退税制度,设立外销推广基金,实施保税工厂与保税仓库制度,实行外销低利贷款与外汇提留制度等。

       1960年颁布了“奖励投资条例”,对外商投资提供优惠,凡产品50%以上出口的企业,可享受免五年营业税或加速折旧等优惠;将利润用于增资扩充设备的企业可享受免4年营业税或加速折旧。同时设立专门的投资审批委员会,提高办事效率。这是台湾财经政策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台湾的租税政策从过去的追求“预算收支平衡”转变为谋求“经济发展”。于是从这时起,台湾逐渐形成一套较开放的经济体制,为台湾经济的起飞奠定了重要基础。外资开始加快在台湾的投资,台湾经济发展步入快速道。

        1964年元月,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加工出口区设置管理条例”,“行政院”于同月30日公布施行。1965年7月,高雄加工出口区正式动工兴建,并开始接受公司申请投资,很快吸外大批海内外企业投资,不足三年已超过原计划目标。于是,台湾又于1968年在高雄楠梓设立了第二个加工出口区,1971年在台中县潭子乡设立了第三个加工出口区。台湾刚发展这些以出口为主要销售渠道的民营企业时,规模都很小,资金也不多。企业尽量将活计外派给家庭妇女及其未成年子女在家中去做,按件计酬。这种“客厅工厂”遍布城市和农村贫穷人家,报酬很低,而且没有任何劳保和福利。但是比较自由而且能照顾家庭,对工资本来就不高的男人也是很得力的帮补。我的文盲舅母就是这样帮着丈夫将四个孩子都供上了大学。这种生活方式对提高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极有帮助,也加深了夫妻、家庭的和睦恩爱。这样长大的孩子从小就认识到社会生活之不易、父母养家的艰辛,长大后也比较勤奋和俭朴(例如我的四个表弟妹)。台湾1950年代基尼系数急剧下降,到1960年代后一直维持在0.3左右的低水平,表明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的贫富悬殊程度不高,社会也就比较稳定。下面是中国大陆《中国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库》的台湾1950-2011基尼系数变化表:

         经过外向型经济战略的实施,台湾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1962年,工业产品出口比例达到50.5%,首次超过农产品出口金额;1964年,台湾经济首次出现两位数增长,财政收支改变长达14年的赤字而出现盈余,人均“国民所得”首次突破200美元;1965年,对外贸易额首次超过10亿美元,其中纺织品超过糖成为台湾最大出口产品;1966年,重工业产值比例首次超过轻工业,达到52%;1968年,制造业单项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标志着台湾由农业经济时代跨入工业经济时代。1960年到1973年,台湾出口额从4.6亿美元增加到40.5亿美元,台湾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达10.1%,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达19.4%。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主管的学术期刊《海峡科技与产业》2016年第二期文章《浅析上世纪6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的背后原因》http://www.buzhibushi.com/info/zNTgih2z@BI=(作者:柴莉 李旭丰)分析说:“ (1960年代)这一时期,台湾经济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与台当局中部分有识之士制定的种种政策及改革措施有关。在1961年至1964年经济主管部门所实施的“第三期四年经建计划”中,作了如下的具体部署:

       发展外销工业:就现有工业中挑选若干项生产规模、设备、技术及管理均能合乎或接近国际水准,其产品品质与成本可与外国竞争的行业促进其发展,将其产品逐渐转向外销市场。纺织、塑胶及原料与其制品、玻璃、水泥、造纸、三合板、炼铝及铝制品等业,以及石油化学工业均有发展可能。而外销行业中,又以利用本地原料加工制造,及进口经加工后其产值增加比例较大的列为优先,而以进口原料加工所增产值比例较小的为次优先。

        发展能源工业:电力、燃煤以及石油产品等为工业发展的基础,故应配合需要,尽量利用外国援助,加强电力开发,并加强煤业调节工作,制订适当的煤价政策,使煤价合理化,以期生产正常。

       发展重工业:重工业为工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其产品均属资本物资。台湾经济欲求长期稳定发展,则非发展重工业不可。但鉴于发展重工业的困难,应就资金与市场审慎筹划,就稍具基础的钢铁、机械、造船、汽车等工业谋求发展,并就机床及工具等制造,以及机械工业基本技术如铸锻、热处理等水准予以提高,并设立中心工厂,协助一般机械工业发展。

       创办技术重于资本的新兴工业:台湾所需若干产品,如无线电通讯器材、西药、钟表、光学仪器等大都仰赖进口,每年外汇支出甚大。因其制造需要高度技术,故未能发展。此类产品的就业投资比例较大,为增加就业机会与减少外汇支出,可采取与外国人技术合作的方式加以发展。

       除以上所列的具体发展计划外,对于企业经营方式、当局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及企业合理化与现代化的需要均有合理的策划。”
   
       在蒋介石生命的最后几年,70年代初中东战争与世界石油危机的发生,对一个能源缺乏的台湾经济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台湾开始调整经济政策,将原制订的第六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重新改为“六年经济建设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改善工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1973年,台湾当局提出“十大建设计划”,到70年代末,十大建设工程大部分完工,建立了发达的交通与港口运输系统以及现代化的钢铁与石油化学工业,奠定了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形成了重工业与轻工业配套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台湾经济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到1978年,重工业产值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已达到58%  。蒋介石于1975年逝世,他对台湾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下面是台湾省主計处发表的1951-2013年台湾国内生产总值表:

      此外,蒋介石对从普及基础教育到注重培养高端人才(这是他贯穿一生的主张)的理念和实践,对台湾的建设至关重要。他尊重并采纳内行专家的意见,也是台湾文化和经济繁荣的一个根本原因。直到他死后近50年的今天仍在发挥重要作用,不信请看台积电。

      有人认为蒋介石败退前从大陆运往台湾的黄金在“和平土改”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看法并不符合事实。当时从大陆运往台湾的黄金共有375万両,约合10亿美元。香港凤凰卫视2019年曾有比较认真的采访和报道:花在军费为110万两,政费为90万两,其余为新台币准备金,至今尚有约100万两上海黄金储存在台湾文园“国库”里:


     

         拙作《国民党败退台湾后推行的三波土地改革》里也说过:台湾当局“强迫性规定地主必须将持有土地超过3公顷的部分出售给政府,政府再按公地放领方式出售给佃农,徵收地价以年收获量之二倍半计算(这价格简直与白菜无异。当时台湾上好水田每亩稻谷产量不过五六百斤/年,即每亩一等好地卖价只相当于1千多斤大米左右),农民并获得机械化与灌溉的协助。地主获得70%的债券以及30%的公营事业股票,作为补偿(而不是日本土改那样发放现金)。土地债券年利率4%,本利合计分十年偿还。公营事业股票是经过多次稀释的(有的股票甚至稀释达8倍之多)。”

      即是说,那批黄金并没有用在赎买地主土地上。

       如果说,有谁在蒋介石领导台湾稳定、经济腾飞的事业上帮了大忙,我以为非毛泽东莫属。当1950年台湾风雨飘摇之际,毛把原定渡海攻台的九兵团9万人马赶到朝鲜盖马高原叹冷气去了,后来好像折损大半;中国大陆也因之丧失了和世界主流市场贸易和交流的机会。当老蒋决定将全岛转型为市场经济之时,毛发动了城乡社会主义改造,凡发“反对社会主义的言论”者都成了阶级敌人。请参阅拙作:《毛泽东治国所犯的最大错误是什么?》。自此经济一蹶不振,“N年连续自然灾害”,最高层内斗不息,直至文化大革命,老人家死而后已。邓小平扭转了船头照着蒋介石的经验、沿着台湾的道路急追,中国人民终于过上了40年好日子。

      若说1949年前,蒋介石是毛泽东的“运输大队长”;那么,1949年后,毛泽东就是蒋介石的“头号马仔”。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小百脸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