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特区的印象
2016 年 11 月初, 我们一家到美国首都华盛顿一游。 秋高气爽, 是很好的旅游季节。 在此之前, 我们去过了手指湖, 尼亚加拉大瀑布, 和加拿大的冰酒产地, 玩得很舒服。 来到 DC 的第一晚, 就碰上了那场乌烟瘴气的总统大选, 出炉了一个乌烟瘴气的金毛总统, 虽然有点儿添堵, 不过倒也没太放在心上。 反正我们是来玩儿的, 至于总统嘛, 爱谁谁, 有这二百多年行之有效的体制在管着呢, 所以每天早上太阳还是得打东边出来, 地球也断不至于就此爆炸。 我们还是按照原计划, 把该玩的地方都玩了, 该看的地方都看了。 但是时间有限, 还是有很多地方没玩够, 很多地方没看全, 只好将来再来一次吧。 美国的历史, 说长不长, 说短不短, 从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的荒蛮故乡, 变成了当今世界排名老大的超级大国, 却也算是蝎子尾巴独一份了。 这眼前的华盛顿就处处散发着历史的味儿, 又像烟草, 又像烈酒, 透着辛辣, 闻着醇厚。 再加上一字排开的许多纪念堂博物馆, 所以这几天, 就不断地上了许多历史课, 也补了一些文化艺术课, 倒是一分钟也没虚度, 的确没白来一趟。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Washington, D.C.)位于弗吉尼亚州和马里兰州之间。 这里原是一片灌木丛生之地, 只有一些村舍散落其间。 1789年, 美国邦联政府正式成立, 乔治·华盛顿当选为首任总统。 当国会在纽约召开第一次会议时, 建都选址问题引起激烈争吵, 南北两方的议员都想把首都设在本方境内。 1790年国会最后达成妥协, 由总统华盛顿选定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线--波托马克畔长宽各为16公里的地区作为首都地址, 并请法国工程师皮埃尔·夏尔·朗方主持首都的总体规划和设计。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最高权力机构为美国国会, 通过华盛顿市政府实施管理。 但是华盛顿市民在众议院仅有一名有选举权的代表, 在参议院没有代表。
来 DC 之前, 女儿在网上登记预约了参观白宫, 我们按时到达, 如愿以偿。 遗憾的是, 进白宫不准带可换镜头的相机, 所以我只好用一个旧的傻瓜机拍了一些照片。 后来一看, 都不成功, 原来那傻瓜机的镜头被刮了一片, 照出来的相都没法看, 当时又忘记用手机照几张, 只好这样了, 下面贴的照片就没有白宫了。 好在大家都看过太多白宫的照片了, 这也不算太大的损失。 当时正值新旧总统交接, 所以白宫里好些地方 (包括椭圆办公室) 都没开放, 不过我们还是在里面见证了一番历史的变迁。 一边看, 一边在想, 美国佬其实还算是幸运的了, 历史上虽然也曾经有些大的波折, 却都没有伤筋动骨, 再兼得天独厚, 两次世界大战的烈火也都没有烧到本土, 更由于建国的先贤们打下了一个好底子, 才成就了后世的辉煌。 即使有时出来个把不成器的总统, 想来也不会伤到国家的根本。 那天晚上在餐馆吃饭, 看见一群大学生在街上示威游行, 举着标语, 喊着口号, 反对新总统的各项政策, 有警察在服务, 倒也秩序井然, 那游行队伍直走了十几分钟才过完, 街上的人们看了之后, 也就各干各的去了。 这是美国的常态, 大家见惯不怪, 不比天朝。
我们曾经专门抽出一天, 去参观了开国元勋华盛顿的庄园, 那是需要开车过去的。 看过之后, 感慨良多, 我准备另写一篇来介绍, 这里就不多说了。 还有, 华盛顿有许多博物馆, 门类繁多, 藏品丰富, 我们花了不少时间去看, 却也只看了几个, 还是走马观花, 收获已经不少, 这也要另写一篇来介绍了。
所以, 今天在这里介绍的, 就只是我在华盛顿得到的泛泛的印象, 浮光掠影, 并不深入。 但是, 每看到一个古迹或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都会激发我的思索, 在参观林肯纪念堂时, 我想到了他卓绝的功绩, 更体会到了他的思想之伟大。 相形之下, 我的语言是那么苍白无力, 只好重温他那著名的演说吧:
葛底斯堡演说词
亚伯拉罕·林肯 1863年11月19 日
“八十七年前,我们的先辈在这个大陆上建立起一个崭新的国家。这个国家以自由为理想,奉行所有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我们正在进行一场伟大的国内战争。 我们的国家或任何一个有着同样理想与目标的国家能否长久存在,这次战争是一场考验。现在我们——在这场战争的一个伟大战场上——聚会在一起,将这战场上的一小块土地奉献给那些为国家生存而英勇捐躯的人们,作为他们最后的安息之地。我们这样做是完全适当的、应该的。
然而,从深一层的意义上说来,我们没有能力奉献这块土地,没有能力使这块土地变得更为神圣。因为在这里进行过斗争的、活着的和已经死去的勇士们,已经使这块土地变得这样圣洁,我们的微力已不足以对它有所扬抑。我今天在这里说的话,也许世人不会注意也不会记住,但是这些英雄的业绩,人们会永世不忘。
我们后来者应该做的,是献身于英雄们曾在此为之奋斗、努力推进但尚未完成的工作。我们应该献身于他们遗留给我们的伟大任务。我们的先烈已将自己的全部精诚赋予我们的事业,我们应从他们的榜样中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决心使他们的鲜血不至白流。在上帝的护佑下,我们的国家将获得自由的新生。我们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将永存于世上。”
这最后一句, 实在是点睛之笔!
国会大厦正在为了新总统就职做准备, 主体部分没有对外开放, 但我们仍然可以参观国会图书馆, 没有时间看详细的馆藏, 就看看建筑和环境吧。 在这里随时随处都可以看到老师带着学生来参观学习, 华盛顿的孩子们真是很幸福。 我旅行回来之后才做了些功课, 对国会图书馆也了解的更多了些。 下面这些介绍, 选编自百度。 “作为美国人民记载世界人类知识和创造活动的宝库,美国国会图书馆收集、整理、保存美国历史文献,并特别重视记录美国创造性的文献,保存蕴藏有全人类知识精华的各种信息,即从全世界收集各种类型的资料--书、刊、地图、报纸、图片、录音、录象等。除了生物医学技术、人类营养、诊断医疗以及农业技术和兽医学等分别归国家医学图书馆和国家农业图书馆负责收藏外,国会馆收集的资料内容涵盖各个领域与专题。”
“美国国会馆馆舍由三座以总统名字命名的建筑物构成,分别为1897年落成的杰斐逊大厦、1939年落成的亚当斯大厦和1983年落成的麦迪逊大厦,总面积为34.2万平方米。杰斐逊大厦为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该设计1886年从众多希腊廊柱式或维多利亚哥特式设计中脱颖而出,1887年动工,几经拖延,险遭焚毁,最终在凯西父子的监督下于1897年竣工,造价650万美元,节余15万美元为国会馆建设基金。杰斐逊大厦美轮美奂,壁画、镶嵌和雕刻精工细琢,支撑主阅览室的大理石柱象征文明生活与思索,走廊中还耸立着8位智慧女神的雕像。1984年国会拨款对杰斐逊大厦进行修缮,使其能带着19世纪的辉煌跨入新世纪,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符合21世纪的要求。而麦迪逊大厦最大,内部空间大于前两座建筑物总和。并都坐落于首都华盛顿特区。”
参观越战纪念墙时, 看到那两面向地下延伸的黑色大理石, 无声地矗立, 使我首先想到了交战各方死伤的士兵, 和承受了巨大牺牲的百姓。 有关那场战争的历史和相关大国的争斗内幕, 已经有无数书刊杂志和文章从各种角度讨论过了, 可是, 人们真的读懂那场战争了吗? 那场战争, 究竟谁是胜者, 谁是败者? 作为公认的胜者, 曾经的“同志加兄弟”终于蜕变成以命相搏的仇敌, 使胜利的光环悄然而退。 再看当时的败者, 现在却慢慢地透出胜者的味道来, 这真是令人不得不叹服于历史的严酷和公正。 更有甚者, 当时得胜的越南, 打进柬埔寨, 把在金边耀武扬威的刽子手, 毛主席的好学生波尔布特一伙, 重新赶进丛林, 杀人的魔鬼们最后葬身地狱, 这场微型战争却得到了柬埔寨老百姓的欢迎, 大概也可以称作战争史上最为光怪陆离的一幕吧。 当年戈培尔似的宣传, 曾经把我们洗脑, 相信了那一套冠冕堂皇的说教。 但是谎言一旦被戳破, 就显得越发丑陋。 归根结底, 饱受苦难的老百姓, 和命丧沙场的士兵, 才是最凄惨的一方, 他们失去的是生命, 鲜血, 青春, 和家庭, 得到的是什么?! 记得那张著名的照片吗, 一个一丝不挂的越南小女孩, 哭泣着逃离被汽油弹轰炸的战场, 似乎给出了确切的答案。
同时, 我也想到了越战纪念墙的设计师林璎。 2010年2月25日, 在白宫东厅, 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把一枚金质奖章挂在华裔建筑师,艺术家,和环保人士林璎女士的颈上, 表彰她在建筑、艺术和环保等领域内所取的卓越成就。 美国年度总统艺术奖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 林璎是此次获奖者中唯一具有亚裔背景的人士。 林璎生在美国, 长在美国, 但她的父母来自中国。 父亲林桓祖籍福建闽侯(即福州), 是已故建筑学家、 诗人林徽因的同父异母弟。 林璎的曾祖林孝恂是前清翰林, 曾在浙江海宁、孝丰等地任县令。 祖父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 归国后积极倡导宪政, 先后出任民国参议员、 众议员秘书长和段琪瑞执政府司法总长。 林长民为人风流倜倘, 能诗善文, 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尤为精湛, 墨迹被人视为珍宝。
1980年11月, 时值冬季, 林璎和几位同学驱车前往华盛顿宪法公园, 实地勘踏纪念碑碑址现场。 在喧嚣的都市里, 宪法公园仿佛是一片安静的绿岛, 放眼望去, 看得见白宫、国会大厦、华盛顿纪念碑、林肯纪念堂等著名建筑物。 置身宪法公园, 林璎想, 如果在这个空间里再建造一座高耸入云的纪念碑的话, 势必会破坏建筑物间既有的平衡和默契。 这样一座纪念碑不仅显得突兀, 而且会引来巨大的客潮, 使原本静谧安详的环境遭到破坏。 林璎的视线渐渐落在一个南北走向的缓坡上, 心头忽然涌起一种强烈的冲动。 她想, 如果用一把巨刃切开这个缓坡, 使大地裸露出岩石, 再把岩石磨光, 不就是一面可以刻上阵亡将士姓名的纪念碑吗? 这个石碑将隐身在缓坡之下, 不会破坏宪法公园里既有的结构和平衡; 游人的出现也不会造成公园的扰攘气氛。 这是一座有关战争和死亡的纪念碑, 人们不正需要这样一个不受干扰的空间来静静地反思和哀悼吗? 林璎的作品是由大赛评审委员会,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 从横排开来足有两公里长的全部参赛作品中挑选出来的, 评审结果又经专家集体投票表决一致认定。 评选程序完全符合美国人崇尚的民主精神。 评委会上的八位成员全都是美国建筑界和艺术界德高望重的领袖人物, 没有人质疑专家们的艺术判断力。
越战纪念墙的设计, 使林璎一举成名。 殊不知, 当年在耶鲁大学大学尚未毕业的她, 为越战纪念墙交出了不同凡响的设计方案, 因而从无数名家的方案中脱颖而出, 然而从那一刻起, 到纪念墙最后落成, 她却经历过一番惊心动魄的奋斗。 当时这个设计遭到了很多人的攻击, 攻击者说什么的都有: 为什么用阴郁难看的黑色? 为什么隐藏在地下? 更有甚者, 竟说这设计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 是反战主义的呼声, 甚至还有种族主义者拿林璎的华裔出身说事。 就连设计大赛的赞助者之一, 德州的亿万富豪罗斯佩洛也亲自出马, 带着一帮对林璎方案恨意难平的越战老兵出席参议员主持的听证会, 用各种理由反对林璎的设计。 两方交锋的结果, 最后达成妥协: 基金会同意在保留林璎方案的同时, 在纪念碑前增设一座反对派所要求的人物铜雕和一面高达18米的星条旗。 反对派则承诺此后将停止一切阻挠活动。 反对派原本要求将铜雕置于碑前显要位置, 将星条旗插在两墙之间的制高点上, 但遭到林璎的坚决反对, 反对派最后不得不作出让步。 至此, 一场被新闻媒体炒作成艺术和政治大战的全国性争议, 方才渐渐落下帷幕。 当时只有二十一岁的林璎面对汹涌的反对浪潮, 并没有畏惧退缩。 她像一个护犊的母亲一样, 小心地呵护着自己的设计方案, 不允许任何人轻易改动它。 在几个决定“越南墙”命运的关键时刻, 如果不是由于林璎坚持己见、不肯让步的话, 今天的“越南墙”可能完全是另一副模样。 一位熟悉林璎的耶鲁大学教授评价说: “勇敢是最适合玛娅(林璎的英文名)的赞辞。” 看来, 林徽因这个家族的反抗基因, 确实也传承到了林璎的血液中。
建成后的“越南墙”是两面巨大的抛光黑色大理石三角墙, 墙体扇形张开。 墙的背面嵌在一个自然隆起的土坡里。 “越南墙”就隐身在这个土坡之后, 让前来参观的人们避开闹市的喧嚣, 可以在这里静静地反思和凭吊。 凭吊者可以从镜子一般的墙面上看到死去亲人或战友的名字, 和自己哀痛的脸。 无数美国人在她设计的纪念碑前洒下了热泪, 于是“越南墙”成了美国人的“哭墙”。 我在参观时, 首先看到的是那三个士兵的雕塑, 然后才看到不是特别醒目的黑色纪念墙。 经历了时光的磨砺和淘洗, 这墙和士兵雕塑已经融为一体, 人们也已渐渐淡忘了当年关于设计方案的那场不小的争议。 逝者已去, 他们的名字却永远铭刻在那黑色的墙上。
当我在这里拍照时, 看到一位中年妇女坐在墙边, 膝旁有一个小花圈, 绿叶与红白色的花朵, 在黑色大理石的衬托下异常醒目。 我和她聊了一会儿, 得知她用手抚摸着的, 就是她父亲的名字。 她不住在华盛顿, 但是每年都要来这儿一次。 征得同意之后, 我为她拍了几张照片, 图3就是其中的一张。士兵们, 死去的, 是为了什么? 尚存的, 生命之路又会通向何方? 百姓们所承受的苦难, 有谁给过他们补偿, 有谁对他们道过歉? 生命, 为什么这样脆弱而廉价? 战争的意义和价值究竟何在? 当今, 无数高科技被优先应用到精密而又大规模的杀人武器的制造中去, 到底是应该还是不应该? 想到这些, 我竟然有些迷惘了。
在华盛顿的几天, 虽然只是泛泛而游, 却也还是像读了一本历史书, 一本艺术书, 引发了一些思索, 也在脑海中留下了不少深刻的印象, 这应当算是旅游的重要收获之一吧。 我看到大选后人们在街头议论选举结果, 也看到和平表达意愿的学生示威。 我看到许多儿童在图书馆和博物馆认真学习历史文化和艺术, 也看到无家可归者露宿街头那无奈的目光。 无论如何, 这仍是个年轻的国家, 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 它面临层出不穷的各类问题, 却拥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信心。 它继承了开国先贤的政治睿智和健康体制, 也有来自全世界的杰出人才所带来的创造力和进取心。 这是一块充满活力的新大陆。
(注: 本篇的介绍中, 编引了一些网上的信息, 就不一一标明了。)
1. 国会山的阶梯上正在搭台子, 又要唱新戏了。
2. 飞越林肯纪念堂
3.她说: “这就是我父亲的名字, 阵亡那年, 他 34 岁。” 我说: “愿这世界上, 永无战争。”
4. 夜幕下的林肯纪念堂
5. 消闲时光
6. 国会图书馆的大厅
7. 月光下的华盛顿纪念碑
8. 林肯纪念堂前, 大方端丽的美女。
9. 根据罗丹作品复制的雕塑: 洞察人间, 目光如炬的巴尔扎克。
10. 这是必须要拍的照片, 先贤林肯。
11. 首都的晚霞
12. 越战纪念碑旁的战士雕像, 以及背后隐藏的故事。
13. 夕阳的余晖, 与新月相映。
14. 三个小伙伴
15. 夏威夷最后一位国王
16.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里的重要条文, 被刻在建筑上, 那并不是装样子用的。
17. 工作人员在休息, 一小会儿。
18. 勤奋的画家, 和有献身精神的模特儿。
19. 街头雕塑, 典型的美国风格。
20. 联邦贸易委员会, 这些年来有点儿烦, 看来似乎玩不过中国人。
21. 印第安酋长, 如同夏威夷国王一样, 好像也在国会中“站”有一席之地。
22. 街头雕塑, 好像是某一位总司令。
23. 餐厅的厕所 (哈哈), 美国特色。
24. 这家餐馆的菜还不错, 装修也挺别致。
25. 即将入炉的烤肉, 希望能撩起游客们的食欲。
26. 街头流浪汉
27. 意外地在华盛顿街头读到了天朝的人民日报。
28. 建筑随拍
29. 仕女如云
30. 纪念碑的帽子
31. 最高法院, 三权鼎立之一权。
32. 大选刚刚结束, 路人甲乙丙丁在各抒高论。
33. 国会大厦, 也代表着三权之一。
34. 三道彩虹
35. 月夜遐思
36. 国会图书馆
37. 国会建筑中, 海伦 凯勒 的雕像。 不知是不是那位写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著名作家?
38.国会图书馆里的小拱门与浮雕
39. 国会图书馆小景
40. 从背面看国会山
41. 国会图书馆的天顶画
42. 来国会图书馆参观的学生们在休息, 华盛顿的孩子们很幸福。
43. 夜幕
44. 小金字塔
45. 倩影
46. 宇航员
47. 满有特色的三明治
48. 高人
49. 既然胆固醇已经被平反了, 那就敞开吃吧。
50. 地铁车站, 看起来有点儿简陋。
51. 这个时代的年轻人
52. 酸面包, 橄榄油, 很开胃。
53. 街头雕塑: 外星来的丑八怪。
54. 国会秋景
55. 一道浓汤, 忘记名称了, 味道还是不错的。
56. 愁眉苦脸的狮子, 每天这么干站着, 搁谁也得烦。
57. 华盛顿纪念碑, 远远地拍了一张, 没时间去登顶了。
58. 看到这个场景, 我总会想起电影 “Forrest Gump” 里的那个著名镜头。 下次再见, DC!
原帖链接:
http://bbs.wenxuecity.com/travel/546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