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春游北京 2 潭柘寺礼佛

春游北京 2 潭柘寺礼佛

博客

离开爨底下村,我们来到潭柘寺。潭柘寺位于门头沟东南部的潭柘山麓,周围有九座大山呈马蹄形环护,风水极好。潭柘寺规模宏大,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包括其管辖的森林和山地总面积达121公顷。殿堂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北京人常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潭柘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院,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距今已有1700年 的历史。初建时它只是一个名为嘉福寺的小寺庙,历经十多个朝代,随着历史的变迁,几经兴盛和衰败,名字也有几多变化,最终成为今天的潭柘寺。明朝崇尚佛 教,由政府拨款进行整修和扩建,潭柘寺有了今天的格局和规模。说起潭柘寺的名字,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当年佛教华严宗高僧华严和尚来到这里,向地主化 缘取蒲团大小地皮为建寺之地。经同意后蒲团被抛向天空越变越大,最后落下覆盖几座大山。严华师祖便得到这庞大的宝地,并以破败的嘉福寺为中心重建寺庙,修 筑殿宇扩建寺院。严华师祖以一毯之地建寺的神通广为流传,人们将寺庙称为“毯遮寺”,经历千年的演变成为潭柘寺。

来到潭柘寺,一反刚才郊区的宁静,寺内熙熙攘攘、香烟缭缭, 香客游人充斥寺院。不愧为千年古刹,寺内殿宇巍峨、古木参天。整座寺院依山势巧妙布局,错落有致,更有翠竹红花点缀,环境十分优美。建筑群以一条中轴线纵 贯当中,左右两侧基本对称,使得整个寺院显得规矩严整、主次分明、层次清晰。 进入山门首先看到天王殿,天王殿后是全寺最雄伟壮丽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采用中国古建筑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建造,两棵参天银杏古树帝王树和配王树雄立殿前。继续向上,是后殿毗卢阁,它是中轴线上最后一座殿堂,也是寺内最大的一座建筑。毗卢阁中供奉毗卢遮那佛,简称毗卢佛,以及另外四尊佛。走过毗卢阁后, 我们从右侧顺着阶梯向上走,来到一座白塔前。许多人正虔诚地围着白塔转圈。旁边有一说明,原来转塔称为礼塔,既以恭敬之心礼敬佛塔。说明还告诫大家到了有 佛塔的地方不要照个相就走,一定要转塔,绕塔一圈可消除烦恼,积累功德。于是我们也不免俗套地围着佛塔转上一圈。从佛塔后走过来,我们来到寺院后山的平台,站在平台上可俯瞰全寺。平台旁还有观音殿、文殊殿、戒坛等建筑。 在上面逗留了一会儿,我们沿着中路向下走,来到中间的楞严坛。楞严坛是潭柘寺最重要的佛事法坛,始建于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楞严坛全高49尺,为重檐亭式八面圆殿木结构建筑,坛底为汉白玉须弥座,坛身主体为八角形大殿,殿外正面挂有乾隆御笔“寂照真如”。因年久失修于七十年代初落架保护,2013年按原有制式复建。

山门

大雄宝殿,“福海珠轮”为乾隆御笔


帝王树,相传每一位新皇帝继位登基,此树便会长出一枝新干,乾隆皇帝御封它为帝王树


有帝王树当然就有配王树


毗卢阁前香火缭缭


礼塔


名贵花木也是潭柘寺一绝


站在平台上,俯瞰寺院全景


文殊殿也是朝拜的热门,殿前挂满了求学求事业的签牌


楞严坛,从山顶往下看时就是最鲜艳的一座,原来是2013年按照原物重建的


从山上下来我来到了塔林。潭柘寺历史悠久,其占地庞大、布局巧妙,殿宇巍峨、古木参天,但这都不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最震撼的要数塔林。塔林是僧人身后安息之处。潭柘寺历经1700年,十多个朝代,曾有多少僧人在这里修行,并终老于此。僧人圆寂后葬在墓塔,塔林是僧人的墓地,是潭柘寺的重要组成部分。潭柘寺原有塔林四处,现三处被毁,只有寺前的上下塔林依然保存完好。上塔院建于清朝,全部是覆体式塔,现存28 座,以震寰塔为主塔,现不对外开放。下塔院主要为金元明三代修建,现存47座, 其塔形各不相同但都典雅庄重:有石经幢式塔、方形单层浮屠式塔、密檐式砖塔、以及覆钵形藏式石塔等等。走进塔院,只见古木参天、石塔林立,不似寺院中的人声嘈杂,这里格外静谧清幽。甬道前方正中台上,高高矗立的是金代广慧通里禅师塔。此塔是整个塔林的中心,其他石塔都围绕在其左右。广慧通里禅师是金代禅学代表人物,一生致力于弘扬禅学。在任主持期间,对潭柘寺寺院的修缮、禅学中兴有着巨大贡献,堪称潭柘寺的重要开创者。其墓塔是下塔院中最大的塔,建于金大定15年(1175年), 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塔身为八角七层密檐式,高十几米。塔前设有石供桌,左右各有一棵千年娑罗树。海云禅师塔,建于元代,为六角七层密檐式实心砖塔。海云禅师也是潭柘寺历代高僧中最据有知名度之一。妙严大师塔,又称妙严公主塔,为六角五层密檐式实心砖塔。妙严大师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因感于父亲南征北战杀戮过多,为替父赎罪到潭柘寺出家为尼。她每日在观音殿内跪拜诵经,年深日久方砖上被磨出两个深深的脚印。这块拜砖现依然供奉在观音殿。潭柘寺僧人众多、组织严密等级森严。大师们身后一人一塔,并根据其修为和职位的高低,决定塔层的高度,有一层、三层、五层,只有极少数德高望重的高僧和主持才能享有七层塔。相比大师们的一人一塔,小和尚们则是众人共一塔。坐落在广慧通里禅师塔东侧的十方普同塔就是小和尚们的归宿。据说塔身有一处砖是活动的,塔底是很大很深的砖砌墓穴。下层和尚死后火化,抽出活动砖块,将骨灰坛放进塔中。几百年来塔内安葬的和尚不计其数,因而也称万人塔。走进塔院如同从凡间进入净界,没有了寺内嘈杂的人群。一座座形态各异的石塔安安静静矗立在那里,经历过千百年的风雨的磨砺,苍古斑驳。它们便是以这种静谧安详坦然的姿态注视着人间的岁月更迭、时代变迁,注视着潭柘寺的衰败与兴盛

广慧通里禅师塔,塔院中唯一的一个八角七层塔,左右有两棵千年的娑罗树


另一位高僧的塔,六角七层,而旁边的一座只有五层


六角五层密檐实心砖塔和覆钵形实心砖塔


据说这座覆钵形实心砖塔是一位居士塔,从碑座的五爪龙雕和护碑物来看,此人恐是皇室成员。前面是两座一层塔

前方这个覆钵形实心砖塔就是十方普同塔,又称万人塔


一枝红桃绽放,为深沉的塔林增添一分喜庆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林间溪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