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的言论自由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言论自由这回事,想都没人敢想。即使在自己家里,在床上跟老婆说点什么,都可能被告发定罪,至于书信和日记,被公开作为批判材料,定罪依据,就更平常了。君不见胡风吗?他和他的所谓反党集团,就是因为几封书信。因此,不管什么人,在什么地方,都不奢想可以随便说话。但是,改革开放之后,这种状况好了一点。至少检查院不再把书信的内容给你拎出来指控了,家里说什么,也不大有人告发了,在一个个饭局之中,大家放言无忌,好像也都没什么事。
当然,不是人家不知道你们说了什么,人家知道,但不拿来兴师问罪,相对于过去,还是一种进步,只是环顾周围,这样的进步,幅度小了一点。
进入网络时代,我们有防火墙,我们上不了推特,玩不了FACEBOOK,但我们可以玩微博,微博由此大火。技术的进步,在一段时间内,让人们的说话尺度提高了几分。但是已经习惯了听颂扬之声的人们,有权的人们却感到很恐慌,不是一般的恐慌,被上升到亡党亡国的高度。所以,我们看到了整顿,看到了相应司法解释的出台,寻衅滋事罪,居然可以用在网络上。一边高压控制,声言禁止谣言,一边放出爱国人士,让他们可以在网络肆无忌惮的造谣诽谤,疯狂骂街。微博的“阵地”,如果说是一个阵地的话,就这样被占领了。即使还有一些小声的嘀咕,由于没有大V的转发,也形成不了气候。
于是,人们转移阵地,去了微信。微信的公共账号,一个接一个冒出来,私人微信,也迅速上升为第一私聊工具。但是,有关部门的微信十条又出来了。这个十条,明确规定,个人的公共微信,如果发时政的消息,必须得到批准,没有资质,不许发布或者转发时政消息。对此,有人解读为,公共微信,莫谈国事,即使说正能量的话,不经允许,也是不行。也就是说,即使想要拍马屁,也得先经过批准。
当然,莫谈国事,不限私人非公共账号。但私人微信,若干微友聊天,也就是一个饭局的范围。微信十条告诉你们,即使有了新技术,有了网络平台,人们言论的自由度,还跟过去一样,被限制在饭桌之内。是不是有一天,连这点饭桌上的自由也给取消了,有点难。第一,找不到那么多告密的,第二,监狱装不下。那种全民皆特务的时代,真的已经一去不返了。
言论自由,一旦人们意识到它的可贵,就不大可能被圈养了。或早或晚,饭桌上的篱笆,还是会被突破。赵家包子的有关部门,有你们累的。
——张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