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乡热浪中的哥哥姐姐
上山下乡热浪中的哥哥姐姐 史迷
这原本是我中要写的一篇,久未动笔。借龙头老哥搞活动的机会,草成。
1968年冬开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我的姐姐和两个哥哥都亲身经历,分别去了山西雁北插队和甘肃山丹的军马农场。
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于1968年,也对,也不对。不对的是,早在五十年代,就开始了知识青年奔赴大西北和东北,参加生产建设兵团的活动,到六十年代,更是如火如荼。我记得文革前就看过新疆建设兵团的纪录片,其中的歌“迎着晨风,迎着朝阳,我们迈步走向边疆。伟大的祖国天高地广,中华儿女志在四方。。。”所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并不开始于1968年。但也有说它对的原因,那是席卷全国,包括了全体高中生,初中生在内的全民运动,规模之大,空前绝后,绝无仅有。更重要的,是伟大领袖在上山下乡还在酝酿试行阶段,就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于是这个运动就成为他老人家亲自领导的又一伟大的革命实践。
毛主席的伟大号召是在12月22日发表的。在这条语录发表之前,北京的学生中流传着这样的故事。(现在能记住这个人和这件事的人并不很多,嘿嘿)。
有个家在北京长辛店的女学生叫蔡立坚(原名大概不叫这个),在步行串连时,到过山西的一个小村庄,叫杜家山。城里长大的孩子,不敢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中国农村还是这么穷,和报纸上讲得相差有如天壤之别,就立下决心,要再回到这个村庄,和贫下中农一起奋斗,改变杜家山一穷二白的面目。(大概就在这时改了名字叫“立坚”。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杜家山的老乡,人们不客气地说她“骗人”, 没人会相信北京的学生会到这个穷乡僻壤来受罪,说说罢了。
我听过蔡立坚讲用报告的录音,(又是一个老词,一说那时的事,老词就止不住地往外冒,嘿嘿。讲用的全称是“宣讲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体会和经验”,和现在教会查经的形式差不多),以上的信息都来自她的报告。但也记得一段大哥讲给我听的,不在她报告中的故事。说蔡立坚当下就让人给自己剃了秃瓢,并发下狠话:杜家山不变成花果山,我蔡立坚就不长头发!大哥是去过蔡立坚报告现场的,他讲蔡立坚讲到这时,拿掉头上的帽子,真是一个大光头!我不知他是唬弄我,还是真的;但蔡立坚是真的下到山西北部的那个小乡村去了。
等蔡立坚的事迹传回北京,正好是中共要解决66,67,68初、高中六届260万毕业生的关键时刻,她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上山下乡的新典型。说是新典型,是因为在文革前的六十年代,也有一位上山下乡的典型,叫邢燕子,不知还有谁记得?文革前宣传得很火,当上了官;文革时算成是黑线(又是个老词)人物,被整还来不及,当然就不宣传她了。北京在68年的秋天就开始讨论布置上山下乡的工作,从66届开始。我姐姐是北京尖子女中66届的学生,那些天和她的女同学间,讨论最多的是去哪插队的问题。
当时的选择是,插队去山西(分晋南和雁北)和内蒙,或军垦兵团去东北虎林。去东北军垦还要家庭出身好和表现好的学生(不象后来的69届,全锅端去了东北和云南建设兵团),姐姐自知没条件,想得更多的是插队。她最后报名去了雁北,离大同很近,就图了个回北京方便。
姐姐插队被批准是在毛主席伟大指示发表之前,动身是在指示之后的第三天。我和两个哥哥去火车站送姐姐,不让妈妈去,怕她受不了,哭。爸爸还被关押在单位里,不许回家,也不许姐姐妈妈去看望,所以那时我们几个孩子显得格外懂事。其实,在姐姐走后,妈妈表现得很坚强;倒是我自己,夜里睡觉时,想姐姐偷偷哭过几回;白天却装着和无事人一样。那一年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
姐姐走后不到两个月,就轮到高中68届的大哥和初中68届的二哥的分配安置。68届有些北京工矿的指标,但都是分给那些家庭出身好,表现积极的学生。爸爸还关在 牛棚这一事实,就使得哥俩打消了非分之想。小哥态度比较鲜明,和同学一起写了积极响应上山下乡伟大号召,去陕北老根据地插队的决心书,并报了名。大哥想得多些,爸爸回不了家,我还是个孩子,一下走三个,怕妈妈吃不消。而且,爸爸的工资已经停发好久了,全家靠妈妈菲薄的一点薪水度日,他想去个能挣钱的地方,为家里做点贡献。就在这时,发生了全家都意想不到的事情。
父亲的工作单位是军队科研机构,归属军委某个大部。部里对黑五类的子女,要集中送到边远的军马场,实际就是把这些子女看管起来,统一流放,打出的旗号也是上山下乡。他们派人到两个哥哥的学校,说哥哥的分配不由学校决定,让把档案转给他们。又派人到我家和妈妈说,去马场比插队好,农场待遇,有工资收入;其实是软中透硬,不去也得去。在哪?山丹,祁连山下,那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大哥看中了有工资待遇,比插队好百倍,要去;二哥因和同学约定了同去陕北,不肯食言,不想去,哥俩整天争辩。妈妈说,去那么远的地方,要去就一起去,一个人走,她对谁都不放心。其实争辩根本没意义,他们根本就没有挑选的权利。
2月26日,北京的一场大风雪之后,依然没让妈妈去车站送行,我和哥哥的朋友送他们到车站。这次,我再也装不出没事人的样子,哭了,哭得很惨。从12月底到2月底,两个月的时间,这个家就分裂了,分成了好几块。再回家,家里只剩下我和妈妈。等全家人再团聚在一起时,已经是十年以后____1978年两个哥哥考上大学回京。其中,二哥在山丹那个军马场待的时间最长,整整八年!
四十年时光飞逝,往事依旧历历在目。
这原本是我中要写的一篇,久未动笔。借龙头老哥搞活动的机会,草成。
1968年冬开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我的姐姐和两个哥哥都亲身经历,分别去了山西雁北插队和甘肃山丹的军马农场。
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于1968年,也对,也不对。不对的是,早在五十年代,就开始了知识青年奔赴大西北和东北,参加生产建设兵团的活动,到六十年代,更是如火如荼。我记得文革前就看过新疆建设兵团的纪录片,其中的歌“迎着晨风,迎着朝阳,我们迈步走向边疆。伟大的祖国天高地广,中华儿女志在四方。。。”所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并不开始于1968年。但也有说它对的原因,那是席卷全国,包括了全体高中生,初中生在内的全民运动,规模之大,空前绝后,绝无仅有。更重要的,是伟大领袖在上山下乡还在酝酿试行阶段,就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于是这个运动就成为他老人家亲自领导的又一伟大的革命实践。
毛主席的伟大号召是在12月22日发表的。在这条语录发表之前,北京的学生中流传着这样的故事。(现在能记住这个人和这件事的人并不很多,嘿嘿)。
有个家在北京长辛店的女学生叫蔡立坚(原名大概不叫这个),在步行串连时,到过山西的一个小村庄,叫杜家山。城里长大的孩子,不敢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中国农村还是这么穷,和报纸上讲得相差有如天壤之别,就立下决心,要再回到这个村庄,和贫下中农一起奋斗,改变杜家山一穷二白的面目。(大概就在这时改了名字叫“立坚”。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杜家山的老乡,人们不客气地说她“骗人”, 没人会相信北京的学生会到这个穷乡僻壤来受罪,说说罢了。
我听过蔡立坚讲用报告的录音,(又是一个老词,一说那时的事,老词就止不住地往外冒,嘿嘿。讲用的全称是“宣讲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体会和经验”,和现在教会查经的形式差不多),以上的信息都来自她的报告。但也记得一段大哥讲给我听的,不在她报告中的故事。说蔡立坚当下就让人给自己剃了秃瓢,并发下狠话:杜家山不变成花果山,我蔡立坚就不长头发!大哥是去过蔡立坚报告现场的,他讲蔡立坚讲到这时,拿掉头上的帽子,真是一个大光头!我不知他是唬弄我,还是真的;但蔡立坚是真的下到山西北部的那个小乡村去了。
等蔡立坚的事迹传回北京,正好是中共要解决66,67,68初、高中六届260万毕业生的关键时刻,她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上山下乡的新典型。说是新典型,是因为在文革前的六十年代,也有一位上山下乡的典型,叫邢燕子,不知还有谁记得?文革前宣传得很火,当上了官;文革时算成是黑线(又是个老词)人物,被整还来不及,当然就不宣传她了。北京在68年的秋天就开始讨论布置上山下乡的工作,从66届开始。我姐姐是北京尖子女中66届的学生,那些天和她的女同学间,讨论最多的是去哪插队的问题。
当时的选择是,插队去山西(分晋南和雁北)和内蒙,或军垦兵团去东北虎林。去东北军垦还要家庭出身好和表现好的学生(不象后来的69届,全锅端去了东北和云南建设兵团),姐姐自知没条件,想得更多的是插队。她最后报名去了雁北,离大同很近,就图了个回北京方便。
姐姐插队被批准是在毛主席伟大指示发表之前,动身是在指示之后的第三天。我和两个哥哥去火车站送姐姐,不让妈妈去,怕她受不了,哭。爸爸还被关押在单位里,不许回家,也不许姐姐妈妈去看望,所以那时我们几个孩子显得格外懂事。其实,在姐姐走后,妈妈表现得很坚强;倒是我自己,夜里睡觉时,想姐姐偷偷哭过几回;白天却装着和无事人一样。那一年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
姐姐走后不到两个月,就轮到高中68届的大哥和初中68届的二哥的分配安置。68届有些北京工矿的指标,但都是分给那些家庭出身好,表现积极的学生。爸爸还关在 牛棚这一事实,就使得哥俩打消了非分之想。小哥态度比较鲜明,和同学一起写了积极响应上山下乡伟大号召,去陕北老根据地插队的决心书,并报了名。大哥想得多些,爸爸回不了家,我还是个孩子,一下走三个,怕妈妈吃不消。而且,爸爸的工资已经停发好久了,全家靠妈妈菲薄的一点薪水度日,他想去个能挣钱的地方,为家里做点贡献。就在这时,发生了全家都意想不到的事情。
父亲的工作单位是军队科研机构,归属军委某个大部。部里对黑五类的子女,要集中送到边远的军马场,实际就是把这些子女看管起来,统一流放,打出的旗号也是上山下乡。他们派人到两个哥哥的学校,说哥哥的分配不由学校决定,让把档案转给他们。又派人到我家和妈妈说,去马场比插队好,农场待遇,有工资收入;其实是软中透硬,不去也得去。在哪?山丹,祁连山下,那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大哥看中了有工资待遇,比插队好百倍,要去;二哥因和同学约定了同去陕北,不肯食言,不想去,哥俩整天争辩。妈妈说,去那么远的地方,要去就一起去,一个人走,她对谁都不放心。其实争辩根本没意义,他们根本就没有挑选的权利。
2月26日,北京的一场大风雪之后,依然没让妈妈去车站送行,我和哥哥的朋友送他们到车站。这次,我再也装不出没事人的样子,哭了,哭得很惨。从12月底到2月底,两个月的时间,这个家就分裂了,分成了好几块。再回家,家里只剩下我和妈妈。等全家人再团聚在一起时,已经是十年以后____1978年两个哥哥考上大学回京。其中,二哥在山丹那个军马场待的时间最长,整整八年!
四十年时光飞逝,往事依旧历历在目。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史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