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天才儿童的悲剧”不再继续
爱丽丝米勒博士写许多儿童创伤研究的书,其中一本被翻译成中文,书名叫做《天才儿童的悲剧》。也有人译为《幸福童年的秘密》。百度网介绍米勒是“瑞士籍世界著名儿童心理学家,以研究儿童早期心理创伤的成因,以及对其成年后的影响而著称。”在这本页数并不多的小书里,米勒以自恋为重心,勾画了儿童成长的一条轨道,从起点开始,如何偏离了正确的航道,最后停留在叫做“自恋”的人格障碍终点站。它的表现形式,就是炫耀和忧郁的互换。而使儿童偏离正确航道的人,正是生养儿童的父母。
米勒描述了儿童从起点开始的阶段,属于正常的自恋发展阶段。在这段时期,儿童自身的需要必须得到满足,才能够健康往前发展。米勒用“镜映”(mirror)的过程来说明亲子关系的特点。现在的科学家用“发球与接球”来表达这个概念。最通俗的话,就是需要父母无条件的爱。比如,宝宝在摇篮里哭了,他是在向妈妈发出信号。妈妈是轻柔地把宝宝抱起来,看着宝宝的眼睛,微笑地望着宝宝:“让妈妈看看,宝宝饿啦?便便了 …?”还是漫不经心地、心不在焉地、急急忙忙地、心事重重地、甚至粗暴地、不耐烦地抱起宝宝喂奶,或者给宝宝换尿布?
如果妈妈用第二种方式回应宝宝的需要,也就是说,妈妈虽然也爱宝宝,但是,她把自己的需要传递给宝宝,从宝宝那里得到情感上的满足,那么,宝宝的这个发展阶段就已开始偏航了!小宝宝没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他想的都是怎样“尽孝”,做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开心果”,让妈妈高兴。妈妈会说,宝宝,妈都是为了你才怎么做啊!你是妈妈的精神寄托。你千万别让妈失望!给妈争口气!别辜负妈妈的期望。时间久了,宝宝真是做到“想妈妈所想、急妈妈所急、”妈妈的幸福和愿望就是宝宝的幸福和愿望。
于是长大以后的宝宝,因为一心想要满足妈妈的需要,丢失了自己,成为一个“假我”,靠炫耀自己的成功、美貌、钱财、地位、被人赞美活着。这就是米勒博士所说的“自恋性格”。但成为大人的宝宝已经完全意识不到,他其实是“为了母亲的微笑”活着,没有能力体验自己的情感,也没有个性。可想可知,一旦宝宝少了可以夸耀的资本,或者听不到别人的赞美和崇拜,那他就会滑到忧郁症里去了。
这本书的英语书名很好地表达了书的内容:儿童时代的囚犯---天才儿童的戏剧与找寻自我。因为宝宝在童年的时候丢失了自己,即他失去了与儿童时期情感世界的关系,所以他是童年的囚犯;他看起来“善解人意、成熟稳重、为父母分忧”,但他实际上是一个“假我”,一个患有自恋人格障碍的人。但是宝宝自己意识不到,所以米勒称宝宝这样的生活如同“一出戏”--- 他活在幻象里。
在中国,人们可以说是宝宝的“悲剧”,在西方国家,法律和心理学认定宝宝的妈妈对宝宝的养育属于“情感虐待”。不过,在中国,如果宝宝的智商还行,他还能够有一些炫耀的资本,或者他是个“富二代”,或者他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帅哥”,人们还看不到那个在“宝马”里坐着的“帅哥”是一个“假人”。宝宝其实不再是宝宝。宝宝生命里天赋的活力,早已在他童年的牢房里被扼杀掉了。而且他感受不到什么是心痛、难过、痛苦等等情感。他想的是维持好“我很能干”、“我很漂亮”等这样的形象。只要他在事业上还处在被人够不到的“金字塔”上,他就有足够的意志应对遭遇的困难和挫折。但是,因为他是个“假人”,所以他无法经营好恋爱婚姻这样亲密的关系。怕就怕宝宝一旦没有了炫耀的本钱,滑到忧郁症里出不来了!
怕就怕,那些从一开始就偏离了宝宝们发展航道的父母舵手们,那些无法满足宝宝们的需要,反而以爱为名,在宝宝们身上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或者实现自己心中梦想的父母们,看不到他们给宝宝们的童年制造的“牢房”。怕就怕,这些父母不愿意看见,科学早已发现“想妈妈所想、急妈妈所急”、“妈妈的幸福就是宝宝的幸福”诸如此类的理念,是不健康的、是病态的、会严重损害儿童的发展。
“牢房”、“戏剧”、“找寻真我”---给予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的爱,而不是父母们自我的情感;不在孩子身上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让孩子有感受情感的能力,活出真实的自我,都是父母养育孩子的挑战。米勒博士的理论得到现代科学发现的验证。这本书以生动的描述,带给每一个阅读的父母智慧和见识,帮助他们健康地爱自己的孩子;让每一个人,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成长过程,找出曾经的那个小孩子,经历并且医治那个被毁掉和麻痹了的情感,找到真我,活出生命的风采。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for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