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过了!谈一些经验# Accounting - 会计审计
B*1
1 楼
唐初科考录取比例为总人口的1/50000
与现代高考性质不同,古代科举是一种功名考试,考中即可入仕当官,考试和录取要
求均很严格。
古代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被录取后,对应身份是举人、贡士、进士。
科举录取比例比现代高考低很多,而且不同朝代或同一朝代不同年份都不一样。唐代的
录取比例相对偏低。据《通典·选举三》,唐代“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
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唐初大郡一般在3万户以上,以每户平均5口
人来说,至少有15万人,换算下来,录取比例为总人口的1/50000。
到唐高宗时,录取比例开始上升。特别是在武则天当政后,录取名额大幅增多,科举
已成为读书人入仕的最主要路径。
据《朝野佥载》:“乾封(唐高宗年号)以前选人,每年不越数千;垂拱(武则天年
号)以后,每岁常至五万。”
曾任洋州刺史的唐代经学家赵匡在其《举选议》中称,尚书省考试录取,“大率二十人
中方收一人”,录取率大概是5%。虽然此录取率比唐初增加许多,但因考生越来越多,
录取率仍较低,所以出现了《通典·选举五》所说的情况:“故没齿而不登科者甚众。”
唐朝科举各科的录取比例并不一样。据《文献通考·选举二》:“进士大抵千人,得第
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一二。”即唐朝进士科的录取率在1%至2%左右;明经科
录取率较高,比进士科多了10%。
进士科录取名额每次仅30人左右,故唐人李山甫诗中称:“麻衣尽举一双手,桂树只生
三十枝。”唐代进士录取要求严苛,宁缺毋滥。据《新唐书·选举志上》,唐文宗李昂
曾诏令礼部:“岁取登第者三十人,苟无其人,不必充其数。”
可能正缘于不能“滥竽充数”,唐朝的录取率是科举时代中国各朝中最低的。据清徐松
《登科记考》中的统计:终唐之世,贡举进士凡266次,及第进士为6642人,平均每次
进士及第不到25人。
宋朝连考15次未中者可被照顾,破格录取
在科举考试设计上,宋朝更注重录取的公平性。据《文献通考·选举考三》记载,大中
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宋真宗赵恒曾就科举中的不公表态:“贡举谤议,前代不免
。朕今召所谓势家子弟者,别坐就试。”宋代对“官二代”特有的“别试”,由此而来。
在公平方面,宋朝的录取政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录取名额向平民、庶族倾斜——科
举的平民化,让一般学子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二是扩招,增加录取名额。
其实,宋朝建国之初的录取率也不是很高,每年被录取的进士仅一二十人。赵光义(太
宗)登上大位后,大幅增加录取名额。据《续资治通鉴·宋纪九》,太平兴国二年(公
元977年)录取进士109人、诸科207人,加上特奏名和诸科赐同进士出身人数,共录500
人,创了纪录。
与现代高考性质不同,古代科举是一种功名考试,考中即可入仕当官,考试和录取要
求均很严格。
古代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被录取后,对应身份是举人、贡士、进士。
科举录取比例比现代高考低很多,而且不同朝代或同一朝代不同年份都不一样。唐代的
录取比例相对偏低。据《通典·选举三》,唐代“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
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唐初大郡一般在3万户以上,以每户平均5口
人来说,至少有15万人,换算下来,录取比例为总人口的1/50000。
到唐高宗时,录取比例开始上升。特别是在武则天当政后,录取名额大幅增多,科举
已成为读书人入仕的最主要路径。
据《朝野佥载》:“乾封(唐高宗年号)以前选人,每年不越数千;垂拱(武则天年
号)以后,每岁常至五万。”
曾任洋州刺史的唐代经学家赵匡在其《举选议》中称,尚书省考试录取,“大率二十人
中方收一人”,录取率大概是5%。虽然此录取率比唐初增加许多,但因考生越来越多,
录取率仍较低,所以出现了《通典·选举五》所说的情况:“故没齿而不登科者甚众。”
唐朝科举各科的录取比例并不一样。据《文献通考·选举二》:“进士大抵千人,得第
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一二。”即唐朝进士科的录取率在1%至2%左右;明经科
录取率较高,比进士科多了10%。
进士科录取名额每次仅30人左右,故唐人李山甫诗中称:“麻衣尽举一双手,桂树只生
三十枝。”唐代进士录取要求严苛,宁缺毋滥。据《新唐书·选举志上》,唐文宗李昂
曾诏令礼部:“岁取登第者三十人,苟无其人,不必充其数。”
可能正缘于不能“滥竽充数”,唐朝的录取率是科举时代中国各朝中最低的。据清徐松
《登科记考》中的统计:终唐之世,贡举进士凡266次,及第进士为6642人,平均每次
进士及第不到25人。
宋朝连考15次未中者可被照顾,破格录取
在科举考试设计上,宋朝更注重录取的公平性。据《文献通考·选举考三》记载,大中
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宋真宗赵恒曾就科举中的不公表态:“贡举谤议,前代不免
。朕今召所谓势家子弟者,别坐就试。”宋代对“官二代”特有的“别试”,由此而来。
在公平方面,宋朝的录取政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录取名额向平民、庶族倾斜——科
举的平民化,让一般学子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二是扩招,增加录取名额。
其实,宋朝建国之初的录取率也不是很高,每年被录取的进士仅一二十人。赵光义(太
宗)登上大位后,大幅增加录取名额。据《续资治通鉴·宋纪九》,太平兴国二年(公
元977年)录取进士109人、诸科207人,加上特奏名和诸科赐同进士出身人数,共录500
人,创了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