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2013 Becker & Willey PDF# Accounting - 会计审计
j*k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Fi_as_Art 俱乐部 】
发信人: jwalk (jwalk), 信区: HiFi_as_Art
标 题: 想出了我的SONOS CONNEC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20 22:44:03 2014, 美东)
13年夏天买的,用了6个月,和新的没有不一样,原装的纸箱都在。新的是349,
我想200给出了。有兴趣的给我留私信。
avatar
w*9
2
2011年一般时间在学校做part-time technician,后一般用OPT在公司做实习。学校给
我寄来了W-2和1042-S。但是公司只给我了W-2。我有必要喊公司给我一份1042-S表吗?
多谢啦
avatar
a*g
3
云何行慈。见苦厄人。当起慈心。为作救护。皆令得所。
何谓为悲。见诸众生。无明爱故。造生死业。五道受苦。不能自免。是故我今不应懈怠
。当勤精进。修习智慧。速成佛道。得佛道已。当以智慧光明。照除众生无明黑闇。令
见大明免众苦缚。虽未成佛。凡所施为。一切善业。回施众生。令得安乐。众生有罪。
我当代受。是名悲心。
何谓为喜。若见世人修行善业求三乘果。劝助随喜。见受乐人。心亦随喜。见端正人。
见勇健人。见富贵人。见智慧人。见慈心人。见孝顺人。以要言之。一切善人。劝助随
喜。是为喜心。
何谓为舍。凡所施为。一切功德。行恩于人。不望现报。不望生报。不望后报。是名为
舍。
《未曾有因缘经》
avatar
c*9
4
低价转让2013 Becker 四门的review+final (包括audit 7月改革后)pdf书,可单买。
另外还有2013 Willey的PDF书。
有兴趣同学可email:
p************[email protected]
或站内联系。谢谢!
avatar
j*k
5
Sold.
avatar
v*9
6
不用
avatar
s*g
7
ding
avatar
b*g
8
我非常非常非常的喜欢这四个字....

【在 a*******g 的大作中提到】
: 云何行慈。见苦厄人。当起慈心。为作救护。皆令得所。
: 何谓为悲。见诸众生。无明爱故。造生死业。五道受苦。不能自免。是故我今不应懈怠
: 。当勤精进。修习智慧。速成佛道。得佛道已。当以智慧光明。照除众生无明黑闇。令
: 见大明免众苦缚。虽未成佛。凡所施为。一切善业。回施众生。令得安乐。众生有罪。
: 我当代受。是名悲心。
: 何谓为喜。若见世人修行善业求三乘果。劝助随喜。见受乐人。心亦随喜。见端正人。
: 见勇健人。见富贵人。见智慧人。见慈心人。见孝顺人。以要言之。一切善人。劝助随
: 喜。是为喜心。
: 何谓为舍。凡所施为。一切功德。行恩于人。不望现报。不望生报。不望后报。是名为
: 舍。

avatar
a*g
9
众生无量故。慈心无量。众生无量故。悲亦无量。众生无量故。喜亦无量。众生无量故
。舍亦无量。是故名为四无量心。
连前六度。名十波罗蜜。
十波罗蜜。总摄一切菩萨道行。
《未曾有因缘经》
avatar
a*g
10
小乘中的慈悲喜舍称为四梵住,也称四无量。这和大乘是相通的。
四梵住:巴利语cattàro-brahmavihàrà,即修习慈、悲、喜、舍四种梵住。
《清净道论》中说:“当知以最胜处及以无过失性而称为梵住。以对诸有情正确地行道
故住于最胜。又如梵天以无过失之心而住,如此与这些相应的禅修者相当于梵天而住。
故以最胜处及以无过失性而称为梵住。”(Vm.1.268)
四梵住又作四无量(catasso-appamannàyo)。由于修习慈等是对无量的对象而转起,无
量的有情是它们的对象,以所缘无量故为“无量”。(Vm.1.269)
祝愿有情幸福快乐为慈(mettà);
希望拔除有情之苦为悲(karunà);
随喜有情的成就为喜(mudità);
对有情保持中舍平等的态度为舍(upekkhà)。
http://sss2002.51.net/books/mxd-pali-intro.html
avatar
b*d
11
俺觉得悲心自己练习就好了,如果给人知道你很悲悯他,容易引起人家的嗔心。
avatar
a*g
12
嗯,有道理。应该想办法令一切众生生欢喜。
这个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有详细解释。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
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
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
、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
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
、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
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
,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
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
来。
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
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
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俺觉得悲心自己练习就好了,如果给人知道你很悲悯他,容易引起人家的嗔心。
avatar
b*d
13
嗯,俺觉得修行四无量心是要很大智慧的,发心只是第一步。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