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看狗拿兔子有感(2)-流浪猫捕杀鸟类是自然而然的吗?
avatar
看狗拿兔子有感(2)-流浪猫捕杀鸟类是自然而然的吗?# Animals - 动物园
D*a
1
我转的这两篇都跟狗没啥关系哈,思维发散,思维发散。。。
转自果壳网自然控小组
http://www.guokr.com/post/470523/
作者Ent
流浪猫和野化猫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它们捕杀野生动物。在美国本土,每年散生猫杀死14
-37亿只鸟类,以及69-207亿只哺乳类。(来源 www.abcbirds.org/abcprograms/
policy/cats/pdf/Loss_et_al_2013.pdf)
但是对这个现象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自然”的“优胜劣汰”,所以人类不应该横加
干涉,任它们去吃就是了。同样的观点也出现在所有涉及入侵物种的场合。
而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成立的。
流浪猫的基本情况
有些讨论将家猫 Felis catus 这个物种分为三类:宠物家猫、流浪家猫和野化家猫。
不过这三者之间相互转化是极其容易的,本质上不过是同一物种处于三个不同环境里。
和很多其他动物一样,家猫的捕猎欲望并不会因为食物充足而减退。在瑞典曾经观察到
,当容易获得野生猎物时,宠物家猫更喜欢野生猎物而不喜欢主人的喂食。宠物家猫的
平均捕获量大概是野化家猫的四分之一,但食谱组成几乎相同,通常包括60%左右的哺
乳类和25%左右的鸟类。
和别的野生捕食者相比,猫有几条重大区别:
1 人类往往能保护家猫免于疾病、被捕食和竞争这些天然的数量制约因素。
2 家猫往往能获得可靠的食物来源,使它们的数量很少受猎物种群数量影响。
3 家猫不是真正的独居动物,密度几乎不会受到领地性的制约。大群的猫常常自发形成
哺育和繁殖的集中“殖民地”。
4 和其他夜行动物不同,家猫除了夜晚捕猎外白天也活动,常常是清晨和黄昏。
所以凡是猫能站稳脚跟的地方,它们的数量往往都远多于本土捕食者,其捕食能力往往
都超过了正常的种群更替范畴。
而哪怕这看起来还算“自然”,人类也是应当出手干涉的。
什么是“自然”?
一种定义是遵循自然界的物理定律和生物规律。当一只流浪猫 出现在一只鸟身边时,
“自然”的结果当然是猫扑上去把鸟吃掉——但是当一个村民踩在一颗遗留的地雷上时
,“自然”的结果也是他被炸飞成几段。
另一种定义是排除了一切人类干预。但是如果没有人类,哪里来的流浪猫呢?
很多人都口头上说遵循自然规律。但是很少人认真考虑过这个自然规律是怎么回事,甚
至往往都没意识到有很多种截然不同的自然规律。
对于生态系统而言,所谓的自然规律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经过演替和演化,达成了一
个相当微妙的反馈链条(我不说平衡,因为不是我们日常所理解的那种平衡)。如果没
有搞清楚情况,人类更改一环带来的后果有可能超出预料之外,而这样的意外事故多半
不会是好结果——毕竟,对于一个已经基本稳定的系统,我们如果毫无准备地乱折腾它
,搞砸的可能性比搞好要大很多。而搞砸了自然生态体系虽然对地球来说没啥了不起,
人类常常都要连带倒霉的。
但是这个“自然”并没有任何不可侵犯的神圣性。在所有的可能性当中,“自然”的往
往不是太糟糕——但不见得比任何“不自然”都更好,无论哪种意义上的好都是如此。
更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去遵循自然的状态。有了充足的知识和执行力,人类完全可以
对自然状态进行改良。
所以,这里的遵循自然规律就是“不要轻举妄动——除非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然
的话就要做好被连带杀伤的准备。麦夸里岛如此,新疆博乐亦如此。
然而在流浪猫这个案例中,我们确实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因为这个城区生态系统实在是
简单得可怜,又有众多的先例,我们相当清楚控制流浪猫的结果如何、不作为的结果又
如何*。
而对入侵物种不作为的后果,当然是多样性降低。
入侵种与多样性
我们依然不完全清楚多样性是哪来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多样性的产生需要时间。
远远超过人类文明量级的时间。
作为参考,寒武纪大爆发的高潮期维持了两千万年,二叠纪末期绝灭到三叠纪复苏花了
一千万年,一个哺乳动物物种从诞生到绝灭平均需要四百万年;而人类谈得上“文明”
的时期满打满算也就五万年吧。
但是物种入侵时,一切都发生在生态尺度而非演化尺度上,入侵种带来的变化发生在几
年到几百年的时间里。不知是巧还是不巧,这个时间段正好是人类和人类社会组织的寿
命范畴。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对入侵种感到不爽?入侵种并不是人类的发明,历史上自然界也有很
多。如果一个入侵种站住了脚跟,后果大概会是几十年的动荡,几千年的多样性贫乏期
,几十万年之后整个系统围绕着入侵种重新恢复原有的多样性、建立一个新的生态系统
,也许会和原来的截然不同。其实很美妙的,如果我们能活到那一天的话。
而在此之前?忍着点儿吧。或者干脆就不要让它发生。
多样性的意义
King R. T.(1966)总结了生物多样性的七种价值。(本段鸣谢@红色皇后 )
1 商业价值:最简单的实际经济利益,包括毛皮、食物、以及旅游相关行业。
2 娱乐价值:来自捕捉或观赏野生动植物的乐趣,比如狩猎、钓鱼、观鸟等等。譬如一
个区域开放狩猎场,那么居民获得商业价值,而猎人获得娱乐价值。
3 生物学价值:作为生态系统的成员,维护其稳定性和生产力的意义。
4 科学、哲学、教育价值:自然界有很多侧面值得人类学习参考。仿生学、生物工程、
制药等等领域都是受益者。
5 美学价值:生物多样性是美感的重要源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美学价值随着你对它
的深入理解而提高。
6 社会价值:以上各个因素产生的连带深远社会影响,比如一个多样性丰富的区域开展
旅游业,从而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发展。
7 负价值:比如蚊子,再比如某些入侵物种。
注意,这几条价值全都是对人类有意义的。哪怕是一个完全自私的人也必须承认它们。
而当任何一个人类行为要破坏多样性时,也都请将以上几条一一代入考虑。我并不主张
无条件保护多样性,但是太多的时候,我们的利弊权衡里根本就忘记了多样性这个因素。
所以,应该如何对待流浪猫?
如果你耐心看了以上部分,那么结论很简单。流浪猫损伤了鸟类生物多样性,而鸟类生
物多样性的正价值远远大于负价值。
我个人最能接受的处理方式是一律捕捉然后领养/安乐。城市鸟类的情况本来就不太乐
观,实在不需要再来个杀手帮倒忙。
如果不能满足,那么TNR(捕捉-绝育-释放)是可选的替代。但注意TNR对于野生动物的
保护很有限,而且一个区域内往往要有70%或更高比例流浪猫接受TNR时才有效果。普通
志愿者组织七零八碎的绝育对于生态而言是没有什么用途的。
其实宠物猫一样会造成危害,但是宠物猫管理起来要容易很多。夜间将猫关在屋内或安
全封闭的屋外场地,做好绝育,戴上响亮的铃铛和鲜艳的项圈,提供玩具,这几条可以
大大降低宠物猫对多样性的损伤。
而对于流浪猫爱好者而言,如果你是真的爱它们,真的关心它们的生存状态,而不是像
对待乞丐那样想起来就去喂、想不起来就拉倒,那么,请你领养它们,并说服你的朋友
们以领养代替购买。
——————————————————————
*猫的一个可能的益处是控制老鼠数量,然而1986年Childs的研究指出,城市的猫会回
避体重大于200g的褐家鼠,偏偏褐家鼠90%以上的个体是200g以上,于是最后被猫吃掉
的褐家鼠远不及其它动物。后续的研究表明猫的食谱中小于100g的个体占绝大多数。由
于个大的老鼠危害也大,所以猫在城市鼠害控制里起到的作用相当有限。
avatar
h*t
2
写得好,有理有据。
avatar
h*h
3
好文
avatar
I*i
4
瓦,太深奥了
avatar
w*g
5
文章写得很靠谱
avatar
k*h
6
文章写得不错,生态是个大问题。大家可以去看看一个10多年前拍的纪录片叫“The
Secret Life of Cats",youtube就有,我觉得说的很清楚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kWuLoHdF2s

14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转的这两篇都跟狗没啥关系哈,思维发散,思维发散。。。
: 转自果壳网自然控小组
: http://www.guokr.com/post/470523/
: 作者Ent
: 流浪猫和野化猫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它们捕杀野生动物。在美国本土,每年散生猫杀死14
: -37亿只鸟类,以及69-207亿只哺乳类。(来源 www.abcbirds.org/abcprograms/
: policy/cats/pdf/Loss_et_al_2013.pdf)
: 但是对这个现象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自然”的“优胜劣汰”,所以人类不应该横加
: 干涉,任它们去吃就是了。同样的观点也出现在所有涉及入侵物种的场合。
: 而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成立的。

avatar
m*n
7
这个我几年前看过,然后就不喜欢猫了

【在 k**h 的大作中提到】
: 文章写得不错,生态是个大问题。大家可以去看看一个10多年前拍的纪录片叫“The
: Secret Life of Cats",youtube就有,我觉得说的很清楚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kWuLoHdF2s
:
: 14

avatar
l*l
8
当心几个爱猫mm 扁你 嘻嘻~~
不过,虽然看着cute,但也爱不起来就是了 run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我几年前看过,然后就不喜欢猫了
avatar
l*l
9
谢谢小五分享

【在 k**h 的大作中提到】
: 文章写得不错,生态是个大问题。大家可以去看看一个10多年前拍的纪录片叫“The
: Secret Life of Cats",youtube就有,我觉得说的很清楚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kWuLoHdF2s
:
: 14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