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这种史上最致命的芬太尼类毒品,曾被用作大象镇静剂
avatar
这种史上最致命的芬太尼类毒品,曾被用作大象镇静剂# Animals - 动物园
h*u
1
对于美国汉密尔顿郡来说,2016年8月是黑暗的一月,176起过量吸食毒品事件在当地发
生,绝大多数都与卡芬太尼有关。不过,卡芬太尼来去匆匆,很快在当地沉寂下去,因
为它实在是太致命了,对瘾君子和毒贩来说都很危险。最终,汉密尔顿郡死于这波卡芬
太尼袭击的人数定格在70人。
卡芬太尼究竟是什么?为何具有如此大的威力?卡芬太尼又是从何而来?
源自地下实验室
卡芬太尼是一种芬太尼类物质,曾被用作大象的镇静剂,药力是芬太尼的100倍,吗啡
的10000倍。2016年7月,加拿大曾截获了一个被标志为“打印机配件”的包裹,内装有
1公斤卡芬太尼。此前并没有人试验过这种大象镇静剂在人身上的致死剂量,但芬太尼
的致死剂量是2毫克——那么这1公斤卡芬太尼应该足以杀死整个加拿大的人口。
《科学》杂志于2016年3月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包括卡芬太尼在内的许多新型毒品都
来源于同一个潘多拉魔盒——芬太尼(Fentanyl),大多“进口”自国外的地下实验室。
全世界85%的天然和合成毒品在美国被消费,2016年年底,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CDC)在20多年来首次下调了美国人平均预期寿命,许多专家将此归因于阿片类药物的
滥用。
2016年4月,美国流行音乐巨星“王子”(Prince)死于滥用阿片类药物,引发了公众
对精神药品的关注。也正因如此,围绕芬太尼在政府监管方和地下黑作坊之间展开的“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也愈演愈烈。芬太尼合成成本低廉,但药效强劲,是手术后和癌
症晚期用以镇痛的吗啡的100倍。“对贩毒集团来说,如果能在实验室里用易制毒化学
品制出芬太尼,那何必还要等着地里的罂粟长出来呢?”美国缉毒署(DEA)人士Tim
Reagan说道。而且,只要有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实验室器材,人们可以很容易地在芬太尼
的分子结构上添加一些化学基团,譬如一个氧原子或者一个甲基,从而得到一种新的毒
品。这等于说,芬太尼可以“七十二变”,随时改头换面,逍遥法外。
高压监管下的“致命出口”
在美国,芬太尼被列为二类管制药物(Schedule II drug),除非有医生开方,否则销
售和使用都是非法的。在中国,芬太尼也被严格管控。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的《非药
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中,中国一次性列管包括芬太尼在内的116种新型
精神活性药物。2017年2月,国家禁毒办再将卡芬太尼等4种芬太尼类物质加入列管名单。
在高压监管下,中国的一些地下实验室开始在芬太尼的分子结构上做手脚。不法分子不
断造出列管名单以外的新型芬太尼类毒品,有些甚至比芬太尼本身更为强力。
这些地下实验室和政府玩“躲猫猫”的本领十分高超。在网站上,他们捏造出假地址—
—不是废弃的商场,就是废弃的工厂。他们通过第三方代理进行销售,难以追踪。但只
要在谷歌上搜索,鼠标点几下你就能下单。这些芬太尼、卡芬太尼和其他变种通常被登
记为“研究用化学品”,通过直邮的方式卖到美国。《科学》杂志提到,在其中一个网
站上,50克卡芬太尼售价361美元——这够杀死上万人了。
2017年2月1日,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USCC)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也指向了芬太尼。部分不法
分子相互勾结,通过层层转运的方式绕过政府监管,从墨西哥或者加拿大将这些毒品或
制毒原料带到美国。
而对于2016年的汉密尔顿郡警方来说,这些新型毒品主要带来了两方面的挑战。其一,
根据当地法律,如果客户过量吸食致死,毒贩可被以杀人罪起诉。但检方必须要确认从
毒贩那里搜出的化学品的成分才可提起公诉。第二,这些新型毒品的致死剂量还未可知
。以汉密尔顿郡警方在制毒实验室搜出的一包混合毒品为例:里面包括了海洛因、咖啡
因、一种抗组胺药、卡芬太尼、呋喃芬太尼和另一种未知的芬太尼变体。
在那一轮“黑暗八月”的卡芬太尼袭击中,汉密尔顿郡警方成立了一个分析实验室。但
第一步找到样本就很难。兽医们已经不再使用卡芬太尼,企业实验室里也没有库存,最
终,法医在附近的一家动物园找到了一包过期的卡芬太尼。研究人员通过气相色谱-质
谱仪把未知分子“碾碎”成最小组成结构,就像拆掉一个已经组装好的乐高玩具一样,
进行称重,并与其他已知分子进行比较。最终,他们在血检和尿检的样本中寻找到了最
小可被探测剂量的卡芬太尼。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