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侏罗纪公园】化石坑
avatar
【侏罗纪公园】化石坑# Animals - 动物园
a*a
1
【侏罗纪公园】化石坑
看了一部纪录片,介绍了四个世界著名的化石坑,那里有着保存很完整的各种动植物化
石,这些化石使得我们对史前生态的重要阶段得以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包括他们的外
观,内部构造,饮食习惯,社会生活等等。我看片子的时候做了些记录,上网查了查,
又存了些截屏图片,写个总结,也不知道符不符合征文的规定。如有错误疏忽遗漏或不
妥请指正。
(一) 伯吉斯页岩(Burgess Shale Formation),约五亿三千万年前
一九零九年,美国地质学家查尔斯•都利特•沃尔科特(Charles
Doolittle Walcott)在加拿大的洛基山脉进行野外探查,由于马摔跤无意间找到了一
块化石,随后他发现只有七英尺厚的伯吉斯页岩夹层是所有化石的出处。随后的两年内
,沃尔科特和他的儿子们共收集了六万一千多个样本,在所有发现中有三分之二是科学
新发现,包括以前从未有过的保存完整的软体动物化石。伯吉斯页岩的生物群种类相当
多,有食泥动物,滤食动物和掠食动物。沃尔科特直到一九二七年去世都在研究这些化
石,值得钦佩。
(二) 索伦霍芬石灰岩(Solnhofen Limestone),约一亿四千万年前
位于德国南部靠近索伦霍芬的山谷,这一代的石灰岩板层曾用于建筑,到了十九世纪还
被用于平版印刷。化石是在工人采集材料的过程中被发现的。令索伦霍芬闻名于世的是
始祖鸟化石的发现,它将爬行类与鸟类连接了起来。这里曾是浅海并形成了很多泻湖,
后来发现了大量鱼类化石,包括多年没怎么变化的居住在海底的魟(hong,二声),类
似今天鹦嘴鱼的有臼齿的鱼,长嘴硬鳞鱼。另外,还有龙虾等甲壳纲动物,乌龟等脊椎
动物,就连软体动物水母落在泥沙上的印记也被完好的保留了下来。除了水里游的,还
有天上飞的和地上跑的。有些昆虫,比如蜻蜓和蚱蜢,因为某种原因落入水中然后沉入
湖底,他们的痕迹被完好地保留下来,另外还发现了飞行动物如翼龙的化石。更神奇的
是,一只鲎(hou,四声)死去了,化石的痕迹明显的记录了它死亡后在泥沙上滑动的
痕迹。
(三) 梅塞尔坑(Messel Pit),约四千八百万年前
位于德国法兰克福东南三十公里梅塞尔的沉积页岩曾用于开采石油,后来成为化石坑,
这里是世界上出土哺乳动物化石最多的遗址之一,包括体型与猎犬相当的小马,食虫目
的古老族群,豪猪的祖先,真正的鸟,蝙蝠等等。
(四) 拉布雷亚沥青坑(La Brea Tar Pits),约四万年前
位于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拉布雷亚旁的小公园发现了沥青坑,成为世界上又一个不寻
常的化石遗址。这是世界上少有的位于城市内的冰河期遗迹挖掘点,这个地区被认为是
世界上骨化石蕴藏最丰富的地方,也是研究远古动物最有价值的地方之一。这里的骨化
石包括剑齿虎,长毛象,马,骆驼,长角野牛,老鹰,隼鸟,地树懒,等等。通过研究
,人们推断出成群野牛做过大规模的迁徙,还从花粉粒等有机体的化石推断出该植物的
种类。
在洛杉矶有一座博物馆(The Page Museum at the La Brea Tar Pits,http://www.tarpits.org/),纪录片中的很多化石都应该能在馆藏中发现,居住在当地或者到那里游玩的人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看。地址和电话是:
5801 Wilshire Blvd, Los Angeles, CA 90036. (323) 934-PAGE (7243)。
该片的主持人大卫•弗雷德里克•艾登堡爵士(Sir David Frederick
Attenborough,一九二六年五月八日至今),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BBC著名的
自然生态节目主持人和制作人。这一集所属的系列叫做 “消逝的生物”(Lost Worlds
Vanished Lives)。这一系列共有四集,本文是关于第四集的。另外三集介绍了岩石
中的种种奇妙发现,科学家如何利用现代科技将古老生物的样貌展现给世人,以及原始
恐龙的生活。这部片子拍摄于一九八九年,年代相对有些久远,相信在这二十多年里科
学家又有很多很多杰出的精彩的有趣的新发现。片子虽然“古老”,可我这个外行还是
被它的内容深深吸引了,仿佛追随着这些化石的印记进入了遥远神秘的远古时代。这些
遗留下来的痕迹让人类有机会探测和研究过去,而将来某一天,人类的遗迹是否也会被
什么生物去探测去研究呢?
(正文完)
以下是很长很长的附录
感谢CharlesSong和SurfingCat网友提供的这些精彩回帖!
(附录一)
=============================================
CharlesSong网友告诉大家化石坑其实到处都有。
=============================================
发信人: CharlesSong (每只猫咪都需要定期体检),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侏罗纪公园】化石坑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21 11:18:50 2012, 美东)
其实化石坑到处都有,我们脚下存在无数的化石。容易发现的化石也很多,只要是沉积
岩层有切割断裂的地带都很容易让化石暴露出来。
世界最大型的化石坑不是一个坑,而是一系列坑。比如哪里呢?整个美国东北部New
England地区就是一个化石坑。冰川刨过大地,深的地方挖出了五大湖,浅的地方挖断
了很多岩层。我去过布法罗郊外的Penn Dixie挖化石。只要有合适的工具(电锯)切割
页岩,半天可以收获上百的三叶虫。如果只用锤子砸,那就很难了。
http://penndixie.org/paleo/fossils/hp.html
不过话说回来,化石这东西,看着挺稀奇,实际上就和考古挖墓的一样,不是啥高深学
问,也不是啥有用的东西。寻找化石甚至都不需要锤子,世界各地的海滩,就是化石最
大的集散地。海砂里有着数不清的微化石,如果你用放大镜看,就会惊奇的发现,世界
最大的化石坑,实际上就在一捧沙砾中。
举个例子:http://www.scienceofsand.info/sand/lessons/microfossils.htm
(附录二)
=============================================
CharlesSong网友居然有如下机缘遇到民间高手,真是令人佩服(其实我是羡慕嫉妒恨
,哈哈)。
=============================================
发信人: CharlesSong (每只猫咪都需要定期体检),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侏罗纪公园】化石坑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26 10:41:12 2012, 美东)
不客气,其实我也是机缘巧合学来的,这些东西书本上是没有的。2000年我刚来美国的
时候,参加了一个教会组织的新生旅游团,去Niagara Falls,住在当地的一个host
family。他们家爸爸教自己小女孩观察动植矿物以及古生物化石。我好歹懂些大学公共
课的地质皮毛,但是发现和这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完全没法比。实践出真知啊,老美一个
中年红脖大叔都能有这样认真的精神。后来就注意多观察,了解慢慢多一些。
(附录三)
=============================================
CharlesSong网友提供的新概念英语上的La Brea Tar Pit文章。重温一下吧(虽然我以
前只看了Puma一篇文)。我把题目和参考译文加上了。
=============================================
发信人: CharlesSong (每只猫咪都需要定期体检),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地球上的昔日生命(新概念英语第四册26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26 10:54:16 2012, 美东)
你提到的La Brea tar pit,想起来在高中学新概念英语的时候看到过,怀念一下年轻时
的岁月:
L. G. Alexander: New Concept English, Book IV
19/49
The Past Life of the Earth
It is animals and plants which lived in or near water whose remains are most
likely to be preserved, for one of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preservation
is quick burial, and it is only in the seas and rivers, and sometimes lakes
, where mud and silt have been continuously deposited, that bodies and the
like can be rapidly covered over and preserved.
But even in the most favourable circumstances only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creatures that die are preserved in this way before decay sets in or, even
more likely, before scavengers eat them. After all, all living creatures
live by feeding on something else, whether it be plant or animal, dead or
alive, and it is only by chance that such a fate is avoided. The remains of
plants and animals that lived on land are much more rarely preserved, for
there is seldom anything to cover them over. When you think of the
innumerable birds that one sees flying about, not to mention the equally
numerous small animals like field mice and voles which you do not see, it is
very rarely that one comes across a dead body, except, of course, on the
roads. They decompose and are quickly destroyed by the weather or eaten by
some other creature.
It is almost always due to some very special circumstances that traces of
land animals survive, as by falling into inaccessible caves, or into an ice
crevasse, like the Siberian mammoths, when the whole animal is sometimes
preserved, as in a refrigerator. This is what happened to the famous
Beresovka mammoth which was found preserved and in good condition. In his
mouth were the remains of fir trees--the last meal that he had before he
fell into the crevasse and broke his back. The mammoth has now been restored
in the Palaeontological Museum in Leningrad. Other animals were trapped in
tar pits, like the elephants, sabretoothed cats, and numerous other
creatures that are found at Rancho la Brea, which is now just a suburb of
Los Angeles. Apparently what happened was that water collected on these tar
pits, and the bigger animals like the elephants ventured out on to the
apparently firm surface to drink, and were promptly bogged in the tar. And
then, when they were dead, the carnivores, like the sabre-toothed cats and
the giant wolves, came out to feed and suffered exactly the same fate. There
are also endless numbers of birds in the tar as well.
【参考译文】
地球上的昔日生命
只有生活在水中或水边的动植物尸体最有可能被保存下来,因为保存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迅速掩埋,所以只有在泥沙不停淤积的海洋和江河里,有时在湖泊里,尸体之类的东西
才能被迅速地覆盖而保存下来。
即使是在最有利的环境中,死去的生物中也只有一小部分能在开始腐烂前,或更可能在
被食腐动物吃掉之前,被这样保存下来。因为一切生物都是靠吃别的东西来活命的,不
管这种东西是植物还是动物,死的还是活的,因此,生物偶尔才能避免被吃掉的命运。
曾在陆地上生活过的动植物的遗体被保存下来的更为罕见,因为陆地上几乎没有什么东
西覆盖它们。你可以想象出天上有看得见的飞来飞去、数不清的鸟,地上有不显眼的无
数的老鼠和田鼠之类的小动物,但是,除非在路上,很少有人遇到这些动物的尸体,因
为它们腐败之后很快就被风化掉,或被别的动物吃掉了。
几乎总是由于某些特殊的条件,陆地动物的遗体才被存下来,如掉进难以到达的洞穴,
或掉进冰河裂缝里,或者像西伯利亚长毛象那样掉进冰窟中,有时整个动物像被放在冰
箱里一样被保存下来,著名的那林索夫卡长毛象就是这样被保存下来的,而且保存得很
好。它嘴里还留着冷杉 -- 它掉进冰河裂隙折断脊椎柱之前的最后一顿饭。这头长毛象
已被修复,现存于圣彼得堡古生物学博物馆。有的动物掉进天然沥清坑里被保存下来,
如在兰桥.拉.布里 -- 现在是洛杉矶的郊区发现的大象、剑齿虎和许多其他动物。显然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沥青坑里积存了水,大象那样的大动物冒险到似乎坚固的水面上
去饮水,立即掉进了沥青坑。大象死后,一些食肉动物,如剑齿虎和大灰狼就来吃大象
,结果遭到了同样的命运。沥青坑里还有无数只鸟的尸体。
(附录四)
=============================================
SurfingCat网友自己找化石的经历。
=============================================
发信人: SurfingCat (冲浪肥猫|El gato sobre las olas del mar), 信区: Animals
标 题: Re: 【侏罗纪公园】化石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7 14:09:34 2012, 美东)
这些著名的坑都不能自己拿化石了,我去过两个地方可以自己搞到化石,而且不难。
第一个是摩洛哥,rissani ,那里有丰富的化石,如果参加一个tour开到化石site,满地
都是随便开,不过太大的带回美国可能有问题,小的没问题,不要从当地向导手里买,
很贵,镇里路旁的店里反而便宜。那里化石直接切成大理石台面的。
我花了两欧,买了一块品相一般,但完整的三叶虫化石。
然后在阿拉斯加,Chitina 河岸上,有黑色带白色条纹的沉积岩,里面有贝类化石,这
是我第一次自己找到并带回化石,当时还没有地质锤,用篝火烧了浇水,再砸开才到手
的。
=============================================
avatar
a*a
2
还有两张图。
avatar
n*2
3
avatar
s*r
4
纽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很令人叹为观止,有机会一定要去洛杉矶博物馆看看
avatar
I*i
5
学习了
avatar
k*h
6
太专业了,我消化一下先

【在 a***a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有两张图。
avatar
i*s
7
太强了,几乎是全新的知识,你要是外行,我就是文盲了,LOL
大赞!!
avatar
i*s
8
我要经常回来看,要消化很久很久。

【在 k**h 的大作中提到】
: 太专业了,我消化一下先
avatar
f*e
9
精彩的内容!
avatar
l*e
10
赞。
avatar
R*l
11
内容很丰富,赞!
avatar
a*s
12
这个信息量太大,慢慢看。
avatar
p*8
13
没文化看不懂的哭过,555555
avatar
a*a
14
谢谢包子。

【在 n*2 的大作中提到】
: 顶
avatar
a*a
15
我都想去。

【在 s*****r 的大作中提到】
: 纽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很令人叹为观止,有机会一定要去洛杉矶博物馆看看
avatar
a*a
16
我也是学习后才写的,呵呵。

【在 I***i 的大作中提到】
: 学习了
avatar
a*a
17
呵呵,还是第一次被称作“专业”,我适应一下先。

【在 k**h 的大作中提到】
: 太专业了,我消化一下先
avatar
a*a
18
过奖过奖,谬赞谬赞。话说我已经收到了另一位版主的包子,你今天又给我发了一个,
怎么还给版上?

【在 i*****s 的大作中提到】
: 太强了,几乎是全新的知识,你要是外行,我就是文盲了,LOL
: 大赞!!

avatar
a*a
19
谢谢!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精彩的内容!
avatar
a*a
20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赞。
avatar
a*a
21
谢谢!

【在 R*****l 的大作中提到】
: 内容很丰富,赞!
avatar
a*a
22
不急,慢慢看。

【在 a*****s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信息量太大,慢慢看。
avatar
a*a
23
别哭别哭。我是为了吃包子才突击自学的。

【在 p**********8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文化看不懂的哭过,555555
avatar
i*s
24
不用还了。内容分几个帖时,有时给一个包子,其他帖mark但不发包子,有时发多个包
子,看内容丰富程度定。你这个帖很强大,当然要吃足。

【在 a***a 的大作中提到】
: 过奖过奖,谬赞谬赞。话说我已经收到了另一位版主的包子,你今天又给我发了一个,
: 怎么还给版上?

avatar
a*a
25
哇,赚了!
话说我本来想把图都贴在一个帖子里,这样转贴到历史版也容易,可试了好几次总不能
成功,害得我转贴完又在历史版重新上传了后面的图。是不是一次贴图有数量限制?

【在 i*****s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用还了。内容分几个帖时,有时给一个包子,其他帖mark但不发包子,有时发多个包
: 子,看内容丰富程度定。你这个帖很强大,当然要吃足。

avatar
i*s
26
贴图数限制是20张,尺寸限制是1M, 你的应该是尺寸限制,你保存时选的quality大概
高了点。

【在 a***a 的大作中提到】
: 哇,赚了!
: 话说我本来想把图都贴在一个帖子里,这样转贴到历史版也容易,可试了好几次总不能
: 成功,害得我转贴完又在历史版重新上传了后面的图。是不是一次贴图有数量限制?

avatar
a*a
27
单图尺寸都没超过1M,加起来是超了。多谢版主明示。

【在 i*****s 的大作中提到】
: 贴图数限制是20张,尺寸限制是1M, 你的应该是尺寸限制,你保存时选的quality大概
: 高了点。

avatar
B*e
28
好文!
avatar
a*a
29

---------------
谢谢。
才发现转贴的历史版有一位网友的回复很长知识。我会在原文中附上。
=============================================
附上CharlesSong网友的回复帖,感谢!
=============================================
发信人: CharlesSong (每只猫咪都需要定期体检),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侏罗纪公园】化石坑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21 11:18:50 2012, 美东)
其实化石坑到处都有,我们脚下存在无数的化石。容易发现的化石也很多,只要是沉积
岩层有切割断裂的地带都很容易让化石暴露出来。
世界最大型的化石坑不是一个坑,而是一系列坑。比如哪里呢?整个美国东北部New
England地区就是一个化石坑。冰川刨过大地,深的地方挖出了五大湖,浅的地方挖断
了很多岩层。我去过布法罗郊外的Penn Dixie挖化石。只要有合适的工具(电锯)切割
页岩,半天可以收获上百的三叶虫。如果只用锤子砸,那就很难了。
http://penndixie.org/paleo/fossils/hp.html
不过话说回来,化石这东西,看着挺稀奇,实际上就和考古挖墓的一样,不是啥高深学
问,也不是啥有用的东西。寻找化石甚至都不需要锤子,世界各地的海滩,就是化石最
大的集散地。海砂里有着数不清的微化石,如果你用放大镜看,就会惊奇的发现,世界
最大的化石坑,实际上就在一捧沙砾中。
举个例子:http://www.scienceofsand.info/sand/lessons/microfossils.htm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好文!
avatar
a*a
30
丰富了一下附录,现在我的那篇文就跟一卷手纸一样长啦。嘻嘻~~
avatar
S*t
31
这些著名的坑都不能自己拿化石了,
我去过两个地方可以自己搞到化石,而且不难。
第一个是摩洛哥,rissani ,那里有丰富的化石,如果参加一个tour开到化石site,满地
都是随便开,不过太大的带回美国可能有问题,小的没问题,
不要从当地向导手里买,很贵,镇里路旁的店里反而便宜.
那里化石直接切成大理石台面的。
我花了两欧,买了一块品相一般,但完整的三叶虫化石
然后在阿拉斯加,Chitina 河岸上,有黑色带白色条纹的沉积岩,
里面有贝类化石,这是我第一次自己找到并带回化石,
当时还没有地质锤,用篝火烧了浇水,再砸开才到手的。
avatar
T*8
32
Ding!

【在 a***a 的大作中提到】
: 丰富了一下附录,现在我的那篇文就跟一卷手纸一样长啦。嘻嘻~~
avatar
a*a
33
有趣!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些著名的坑都不能自己拿化石了,
: 我去过两个地方可以自己搞到化石,而且不难。
: 第一个是摩洛哥,rissani ,那里有丰富的化石,如果参加一个tour开到化石site,满地
: 都是随便开,不过太大的带回美国可能有问题,小的没问题,
: 不要从当地向导手里买,很贵,镇里路旁的店里反而便宜.
: 那里化石直接切成大理石台面的。
: 我花了两欧,买了一块品相一般,但完整的三叶虫化石
: 然后在阿拉斯加,Chitina 河岸上,有黑色带白色条纹的沉积岩,
: 里面有贝类化石,这是我第一次自己找到并带回化石,
: 当时还没有地质锤,用篝火烧了浇水,再砸开才到手的。

avatar
a*a
34
谢谢!前些日子的征文。这两天加了附录是很多网友的回复,觉得信息量更大,他们的
亲身经历更具吸引力。

【在 T******8 的大作中提到】
: Ding!
avatar
s*e
35
考古虚无化了,考古专业的人要悲愤了

【在 a***a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前些日子的征文。这两天加了附录是很多网友的回复,觉得信息量更大,他们的
: 亲身经历更具吸引力。

avatar
s*e
36
赞手纸

【在 a***a 的大作中提到】
: 丰富了一下附录,现在我的那篇文就跟一卷手纸一样长啦。嘻嘻~~
avatar
s*e
37
厉害,都没去过呢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些著名的坑都不能自己拿化石了,
: 我去过两个地方可以自己搞到化石,而且不难。
: 第一个是摩洛哥,rissani ,那里有丰富的化石,如果参加一个tour开到化石site,满地
: 都是随便开,不过太大的带回美国可能有问题,小的没问题,
: 不要从当地向导手里买,很贵,镇里路旁的店里反而便宜.
: 那里化石直接切成大理石台面的。
: 我花了两欧,买了一块品相一般,但完整的三叶虫化石
: 然后在阿拉斯加,Chitina 河岸上,有黑色带白色条纹的沉积岩,
: 里面有贝类化石,这是我第一次自己找到并带回化石,
: 当时还没有地质锤,用篝火烧了浇水,再砸开才到手的。

avatar
I*i
38
在学习一次。
avatar
C*g
39
赞美黄咪,羡慕黄咪,阿咪陀佛。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些著名的坑都不能自己拿化石了,
: 我去过两个地方可以自己搞到化石,而且不难。
: 第一个是摩洛哥,rissani ,那里有丰富的化石,如果参加一个tour开到化石site,满地
: 都是随便开,不过太大的带回美国可能有问题,小的没问题,
: 不要从当地向导手里买,很贵,镇里路旁的店里反而便宜.
: 那里化石直接切成大理石台面的。
: 我花了两欧,买了一块品相一般,但完整的三叶虫化石
: 然后在阿拉斯加,Chitina 河岸上,有黑色带白色条纹的沉积岩,
: 里面有贝类化石,这是我第一次自己找到并带回化石,
: 当时还没有地质锤,用篝火烧了浇水,再砸开才到手的。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