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报告称宗教需求推动非洲象遭最严重非法猎杀
avatar
报告称宗教需求推动非洲象遭最严重非法猎杀# Animals - 动物园
i*s
1
一位菲律宾收藏者的家里满是象牙制作的宗教工艺品
由于需求旺盛,非洲象正遭遇10年来最严重的非法猎杀,据估算2011年有超过2.5万头
大象死于非法猎杀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9月24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非洲象正经历
10年来最严重的非法猎杀,而全球各地的宗教市场对象牙制品的需求正是推动这种杀戮
的主要力量。《美国国家地理》10月刊用封面故事的形式报道了“带血的象牙”,为读
者讲述了这一不为人知故事的深度调查报道。
尽管要想精确地统计出每年究竟有多少大象被猎杀是几乎不可能的,2011年度进行
的保守估算数字是超过2.5万头。数以千计的大象死于满足宗教供奉的需求,它们的象
牙被割下,通过走私渠道运往其它目的地国家,在那里被加工成为象牙制品用作宗教用
途,其中包括象牙制作的耶稣像,菲律宾的天主教圣徒像,穆斯林的伊斯兰祈祷念珠,
以及中国——全世界最大的象牙制品消费市场,这里有大量的佛教和道教用品使用象牙
制作的。
美国国家地理的调查记者布莱恩·克里斯蒂(Bryan Christy)写道:如果有人想从
菲律宾走私一些象牙制作的耶稣像到美国境内,那么克里斯托波尔·加西亚(Cristobal
Garcia)将会很乐意为你提供建议。加西亚告诉克里斯蒂:“将象牙制品包裹进黏糊糊
的,破旧的内衣里,把调味酱洒在上面,让它看上去让人恶心就好了。”
加西亚长老是菲律宾宿雾大主教管区的负责人,这是菲律宾境内最大的宗教管区。
菲律宾是世界上第三大罗马天主教信教人群,在这个国家有7500万人信奉这一宗教,而
宿雾管区范围内就居住着400万信徒。在菲律宾,使用象牙制作宗教用品的风俗根深蒂
固,以至于在宿务地区的当地语言中,“象牙”一词和“宗教纪念品”是同义词。
克里斯蒂报告说,菲律宾国内的另一位宗教领袖文森特·里纳(Vicente Lina)神父
建议人们购买使用“新型象牙”制作的宗教纪念品,这里所说的“新型”就是指走私的
象牙制品。
1990年,全球范围内对象牙贸易的禁令开始生效。里纳神父告诉克里斯蒂,当时为
了规避这种限制,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上的穆斯林开始从非洲走私进口象牙。他说:“
你只管付钱,一切都是‘走后门’完成的。之后象牙便会走私进入你的国家。”
罗马天主教讲义中写道:“让动物无谓的受难或死去是有悖人性的。”本周早些时
候,国家地理向梵蒂冈宗教当局发出问询,要求对方评价他们的宗教中大量使用象牙制
品导致对非洲大象的严重屠杀现象,但是截至9月14日,国家地理尚未收到来自梵蒂冈
方面的回复。
“象牙可以辟邪”?
在佛教中,大象是受到尊崇的,它还是泰国的国家象征。那里的僧人会向来访的人
们发放象牙制作的护身符来换取供奉。克鲁巴·达马木尼(Kruba Dharmamuni)是一位被
人们称作“大象和尚”的著名僧人。他身上戴着一串象牙串珠。
他告诉国家地理说:“象牙可以辟邪。”象牙也会给他带来财富。这位大象和尚每
月都可以从在其寺庙商店中出售的象牙护身符和其它象牙制品中获得数千美元的收入。
在中国,宗教用途的象牙制品同样非常常见。富起来的中国人非常热衷于购买象牙
制作的佛教和道教神像。这样的人物雕像售价可以达到惊人的程度:克里斯蒂报告说曾
经看到一尊象牙雕刻的观音菩萨售出折合21.5万美元的天价。
在中国,佛教有一种仪式叫做“开光”,这是一种让宗教偶像神圣化的仪式,就像
很多菲律宾牧师会为他们持有非法走私象牙制作神像的信徒祈福一样。报道说:“为了
向佛主表达敬意,神像必须用珍稀的材料制作。如果不是象牙,那就要用黄金,但是相
比之下象牙更加珍稀。”
国家地理10月刊还专门撰文指出了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贸易公约(CITES),即
华盛顿公约在分析和决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严重缺陷。这一公约规定了全球各国在抵制
野生动物贸易方面的规范。该公约组织于2008年批准了向中国和日本出售大量合法象牙
的交易。但是国家地理的调查报告指出,该项决定反而大大增加了该地区对非法象牙制
品的需求,从而助长了非洲地区非法大象盗猎的猖獗趋势。(晨风)
avatar
S*e
2
Oh my god!
avatar
S*e
3
The person in the first picture is a two-faced man!
avatar
B*e
4
南亚和东南亚偷猎情况好像不严重,非洲人和政府都有问题。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