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科学家实现豚鼠内耳供电:人体电池或成真
avatar
科学家实现豚鼠内耳供电:人体电池或成真# Animals - 动物园
i*s
1
在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实验中,豚鼠的内耳可以充当电池使用。上图中
一位动物医学官员正在对一只不相关的豚鼠进行检查。
由豚鼠内耳供能的无线信号发射器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这一《黑客帝国》中出现
的情景还仅仅是一个科幻概念,距离实现尚待时日。不过,在最近一项研究中,豚鼠的
内耳被成功地转化为生物电池,预示着类似技术很可能在人类身上成为现实。豚鼠的内
耳结构与人类的非常相似。研究者将电极植入豚鼠的内耳中,成功地为连接电极的无线
电发射器提供了电能。整个过程中,豚鼠的听力未受到大的伤害。这是科学家首次能够
控制哺乳动物体内的电化学能,为在人类内耳中植入医疗传感器提供了新途径。
“这项研究将使我们得以发展完全植入人体的电子设备(如带有无线芯片的内耳传
感器),而不需要再植入传统的电池,”麻省理工学院的电子工程师及计算机科学家
Anantha Chandrakasan在电子邮件中说,“这个系统将可以维持自身运转。”
植入的电子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内耳的健康,还可指示其附近几毫米之内的人体组织
如颈动脉、面部神经和大脑颞叶的情况。Chandrakasan的合作者,哈佛大学的听觉外科
医生斯坦科维奇(Konstantina Stankovic)称,未来的感受器还可用于检测儿童的听力
障碍,或者为士兵以及有听力减弱风险的工人提供帮助。
在此之前,一些动物如蟑螂、蜗牛和蛤类等已经在实验室里成为了活体电池。不过
,这次的研究首次揭示了控制哺乳动物体内电化学能的方法,也为在人类身上实现类似
构想提供了可能。“内耳电池”的电力来自内耳内淋巴液和外淋巴液的电荷差。这一能
量来源相对其他方法如体热、肌肉运动或颤动等更加稳定。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
联合团队将研究成果发表在11月11日的《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上。
斯坦科维奇说:“内耳特别具有吸引力,因为它是一个非常稳定的能量来源,而且
自始至终贯穿人的一生。”不过,由于内耳的电压,即电荷差太小,以致于开始的时候
需要用一个无线电波脉冲来刺激控制线圈的启动。研究者还需要设计匹配的电子设备,
因为内耳电量很小,功率只有几纳瓦特(1纳瓦特为1瓦特的十亿分之一),所以需要先累
积足够的电荷之后才能为设备供电。
“因此,要先通过存储装置积累电能,然后为需要电量更大的设备供电,”
Chandrakasan解释道,“当信号发射器和传感器关闭的时候,我们必须能控制电能也完
全关闭。”
联合研究团队还希望制造出大小更合适的电极,尽可能减少收集电能过程对内耳的
损伤。下一步,研究人员计划将电极和电子设备同时植入豚鼠的耳朵中,而非仅仅植入
电极。“我们希望能研制出完整的、包括小型传感器可的植入设备,”斯坦科维奇说,
“最终,我们希望这项技术能应用在人的身上。”(任天)
avatar
S*r
2
true biological battery
niu
avatar
r*o
3
如果是真的话,那太伟大了

【在 i*****s 的大作中提到】
: 在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实验中,豚鼠的内耳可以充当电池使用。上图中
: 一位动物医学官员正在对一只不相关的豚鼠进行检查。
: 由豚鼠内耳供能的无线信号发射器
: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这一《黑客帝国》中出现
: 的情景还仅仅是一个科幻概念,距离实现尚待时日。不过,在最近一项研究中,豚鼠的
: 内耳被成功地转化为生物电池,预示着类似技术很可能在人类身上成为现实。豚鼠的内
: 耳结构与人类的非常相似。研究者将电极植入豚鼠的内耳中,成功地为连接电极的无线
: 电发射器提供了电能。整个过程中,豚鼠的听力未受到大的伤害。这是科学家首次能够
: 控制哺乳动物体内的电化学能,为在人类内耳中植入医疗传感器提供了新途径。
: “这项研究将使我们得以发展完全植入人体的电子设备(如带有无线芯片的内耳传

avatar
m*9
4
一大进步
avatar
p*m
5
这个东东电压和输出电流都非常小,没啥用
avatar
m*n
6
这是在鼓励黑客帝国吗?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