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进化论与中国人类学派故事学(下)
avatar
进化论与中国人类学派故事学(下)# AnthroLing - 人类学和语言学
d*u
1
进化论与中国人类学派故事学(下)
苑 利
20年代末30年代初,我国民族学、人类学兴起,引起学术界对中国边疆少数民族的关注,
在这种学术思潮的影响下,钟敬文对"残留物"所进行的研究,也不局限于外国资料的采用
,而是力求使用本国尚不发达地区的风俗信仰,解释民间故事中的"不合理"成分。他在《
蛤蟆儿子》研究中指出,故事中讲述的蛙吹气退敌的情节,与尚不开化地区流传的蛙腹有
毒气,"人倘不慎,被它用毒气吹入口里,便要发生一种危险的病症"的信仰有关。他认为
这个故事中"蛤蟆吹气退敌的说法,想必也是根源于这种民间信仰而来的"。此外,他还用
故乡流行的风俗信仰,对故事中的其他残留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总之,力争以本国落后
风俗印证故事"残留物"的做法,是这一时期钟敬文学术研究的一个新的动向。这一时期,
钟敬文先生的另一课题,便是从众多古今同型故事中研究故事的进化脉络。当时,钟敬文
对故事进化现象的研究主要是从人兽婚型故事主人公身份演变的角度着手的。 我们在
对钟先生这一时期的专题研究进行理论分析时会明显发现,在他早期专题研究论文中,绝
大部分论文是有关于人兽婚型故事研究的。我以为这决非偶然。在人类学派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