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知道了 怪不得apple要花大价钱运 ipad
avatar
我知道了 怪不得apple要花大价钱运 ipad# Apple - 家有苹果
n*n
1
三藩机场入关,打算过来就给办绿卡,弄美国medi-Cal,待2年左右。
如果买单程机票入关,会有问题吗?
avatar
j*n
2
MV笑喷了
avatar
d*y
3
请大侠指点。当有嗔念起的时候,怎么能够控制自己。
平时容易着急。meditate大概有两年。
今天因为家里人之间一点小冲突,清楚的看见自己的嗔念。
因为宝宝不肯好好吃饭,老公就板起脸。我最不喜欢看老公板起脸训宝宝的样子。能够
感觉到自己很生气。但是一开始还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我在边上用电脑,能够看到有念
起,想把电脑,扔到地上。但是克制住了。又有念起,想把瓷的菜碗扔到地上,也克制
住了。
我当时知道自己如果离开家,冷静一下就好了。但是穿着睡衣,也没吃午饭,觉得这样
就走了也不太好。心里想,既然能看到念起,应该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时候,看到宝宝可怜巴巴的看着我,咳嗽。 宝宝说,“妈妈我喉咙不舒服,喝点汤
就好了。” 我就走到大餐桌前给宝宝盛汤。
一边再犹豫了一会儿是不是离开家冷静一会儿,忽然,好像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似的,发
现自己已经把一个小的塑料碗扔在地上了。
宝宝叫了一声,我一下子就清醒过来了, 觉得很内疚,然后很平静的把地上的汤收拾干
净,用抹布擦地。洗抹布的时候,又感觉念起,想把肥皂扔在地上,但是自己控制住了。
我现在自己检讨,如果当时离开家,平静一下,可能就好了。因为我现在回想自己把碗
扔出去的一瞬间,好像真的没有看到念起,就好想自动的似的。而自己能觉察的嗔念,
反而可以控制住。
多谢多谢!
avatar
t*u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biz 讨论区 】
发信人: tingtingliu (Grand Cherokee Overland), 信区: ebiz
标 题: 我知道了 怪不得apple要花大价钱运 ipad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7 14:17:12 2012, 美东)
apple怕两会后 官司打输了
一台ipad都不让运出去
avatar
d*o
5
同问,买了单程机票,因为里程不够,想攒够了再买回程的
avatar
c*1
6
avatar
J*s
7
我觉得嗔的产生有一定的模式,其实。
我们可以反复考察到底哪一类的情况我们最容易产生嗔,再考察深层次的原因,为什么
这类情况我们不爽。至于行为方面,嗔也尽量不要摔东西,离家,吵架。因为这些没有
什么意义的,其实!
冷静一段时间可取,冷静不是为了示威,是为了解决问题,其实主要是自己的问题,找
到问题的根源,才能解决的。
嗔的时候如果意识到了,我觉得转移目标,正面思考,避免负面行为,克制。这些需要
养成习惯的。
时刻保持正念,观照嗔的产生那一霎那,其实我们一般人做不到的。不过我们意识到了,
可以尽量训练mind更机敏。虽然你观察到嗔,可以控制一下,但是这个不治本的。解决
自己为什么嗔的原始原因才能彻底一些。

【在 d***y 的大作中提到】
: 请大侠指点。当有嗔念起的时候,怎么能够控制自己。
: 平时容易着急。meditate大概有两年。
: 今天因为家里人之间一点小冲突,清楚的看见自己的嗔念。
: 因为宝宝不肯好好吃饭,老公就板起脸。我最不喜欢看老公板起脸训宝宝的样子。能够
: 感觉到自己很生气。但是一开始还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我在边上用电脑,能够看到有念
: 起,想把电脑,扔到地上。但是克制住了。又有念起,想把瓷的菜碗扔到地上,也克制
: 住了。
: 我当时知道自己如果离开家,冷静一下就好了。但是穿着睡衣,也没吃午饭,觉得这样
: 就走了也不太好。心里想,既然能看到念起,应该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 这时候,看到宝宝可怜巴巴的看着我,咳嗽。 宝宝说,“妈妈我喉咙不舒服,喝点汤

avatar
l*u
8
神医开盘吧
avatar
c*a
9
这个是这首歌的正版MV吗?我还以为是恶搞的。
很搞笑!谢谢分享!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MV笑喷了
avatar
a*y
10
产生嗔的原始原因,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

了,

【在 J******s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嗔的产生有一定的模式,其实。
: 我们可以反复考察到底哪一类的情况我们最容易产生嗔,再考察深层次的原因,为什么
: 这类情况我们不爽。至于行为方面,嗔也尽量不要摔东西,离家,吵架。因为这些没有
: 什么意义的,其实!
: 冷静一段时间可取,冷静不是为了示威,是为了解决问题,其实主要是自己的问题,找
: 到问题的根源,才能解决的。
: 嗔的时候如果意识到了,我觉得转移目标,正面思考,避免负面行为,克制。这些需要
: 养成习惯的。
: 时刻保持正念,观照嗔的产生那一霎那,其实我们一般人做不到的。不过我们意识到了,
: 可以尽量训练mind更机敏。虽然你观察到嗔,可以控制一下,但是这个不治本的。解决

avatar
p*m
11

开个屁,香港同步上市

【在 l******u 的大作中提到】
: 神医开盘吧
avatar
S*p
12
汗,还以为你在说自己。
我错了~~~
avatar
l*l
13
内在的“我”-不合我意,评判的结果。
读过一句话:生气不是一种情绪,而是一个决定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产生嗔的原始原因,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
:
: 了,

avatar
t*u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biz 讨论区 】
发信人: tingtingliu (Grand Cherokee Overland), 信区: ebiz
标 题: 我知道了 怪不得apple要花大价钱运 ipad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7 14:17:12 2012, 美东)
apple怕两会后 官司打输了
一台ipad都不让运出去
avatar
b*d
15
我觉得关键你必须修改你记忆当中与不满意相关的反应部分。想象你老公很生气要跟你
吵架的样子,然后你想象你自己微笑着非常轻松的劝解他,幽默的解决问题的样子。
重复这个训练直到你一旦遇到生气的情形,立刻可以想到微笑的记忆。 性格的形成和
记忆有关。

【在 d***y 的大作中提到】
: 请大侠指点。当有嗔念起的时候,怎么能够控制自己。
: 平时容易着急。meditate大概有两年。
: 今天因为家里人之间一点小冲突,清楚的看见自己的嗔念。
: 因为宝宝不肯好好吃饭,老公就板起脸。我最不喜欢看老公板起脸训宝宝的样子。能够
: 感觉到自己很生气。但是一开始还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我在边上用电脑,能够看到有念
: 起,想把电脑,扔到地上。但是克制住了。又有念起,想把瓷的菜碗扔到地上,也克制
: 住了。
: 我当时知道自己如果离开家,冷静一下就好了。但是穿着睡衣,也没吃午饭,觉得这样
: 就走了也不太好。心里想,既然能看到念起,应该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 这时候,看到宝宝可怜巴巴的看着我,咳嗽。 宝宝说,“妈妈我喉咙不舒服,喝点汤

avatar
l*u
16
神医开盘吧
avatar
S*U
17
你当时心里已经很烦了,离开家,平静一下是你唯一用得上的方法。在你瞠心还没那么强的时候,其他方法才用得上,如快速经行。
如果 meditate 两年而著急的现象没有改善,你的禅修
不得法,可以当面请教善知识。有经验的禅修老师,不难看出你的盲点。
修行一个常见的问题,是禅修与生活分开,禅修是禅修,平时还是老样子。禅修减少日常烦恼,有三方面的作用∶依定力余势,依心的柔软、慈悲,依直观烦恼的过患。三种作用,第一种是定力强才明显;第二可以修慈心无量;第三修观,如四念处。
还有一个减少日常烦恼的方法,是依经论如理思惟。这适合爱读书、动脑子的人。

【在 d***y 的大作中提到】
: 请大侠指点。当有嗔念起的时候,怎么能够控制自己。
: 平时容易着急。meditate大概有两年。
: 今天因为家里人之间一点小冲突,清楚的看见自己的嗔念。
: 因为宝宝不肯好好吃饭,老公就板起脸。我最不喜欢看老公板起脸训宝宝的样子。能够
: 感觉到自己很生气。但是一开始还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我在边上用电脑,能够看到有念
: 起,想把电脑,扔到地上。但是克制住了。又有念起,想把瓷的菜碗扔到地上,也克制
: 住了。
: 我当时知道自己如果离开家,冷静一下就好了。但是穿着睡衣,也没吃午饭,觉得这样
: 就走了也不太好。心里想,既然能看到念起,应该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 这时候,看到宝宝可怜巴巴的看着我,咳嗽。 宝宝说,“妈妈我喉咙不舒服,喝点汤

avatar
p*m
18

开个屁,香港同步上市

【在 l******u 的大作中提到】
: 神医开盘吧
avatar
S*U
19
是内在的嗔根。
三果断嗔根。会愤怒的,不会是三果。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产生嗔的原始原因,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
:
: 了,

avatar
c*d
20
nod
avatar
r*c
21
哇,LZ,你的表达能力与观照能力实在好好噢,当时心情的每一个细节自己都能看得很
清楚,看得我步步惊心,身临其境。。。。。
当妈妈真不容易哦!
清官难断家务事。不过,仅从这句话,“我最不喜欢看老公板起脸训宝宝的样子”,感
觉你内心积压了很多对你先生的不满,你这次发怒不是仅仅因为这一次事件,而可能是
过去好多次的情绪(比如对他板起脸训宝宝的不满/怨气)的积压,终于爆发了。
你那么爱你的宝宝,你这样的爆发,对宝宝的负面影响,也许比宝宝爸板起脸训宝宝的
负面影响还大呢。我猜,经过这次,你以后也会更好的在宝宝面前克制情绪的。
而且将心比心,你自己也知道情绪有时很难控制,那宝宝爸可能看到宝宝不肯好好吃饭
,他的第一情绪反应就是板起脸教训,这个可能也是他很难控制的。也许,这个就是为
人父母要上的一堂课吧。
对自己耐心宽容,对他也耐心宽容,像你这么有爱心有智慧的人,一定会把家庭经营的
和睦幸福的。BLESS!
avatar
J*s
22
其实主要都是内在的,没有内在就没有外在,很多不是我们控制的了的。
不过我们应该学会在苦里面学习,正面的能量是可以传递的,
transformation is irreversible.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产生嗔的原始原因,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
:
: 了,

avatar
r*n
23

我个人不太赞成这种
在恐惧,嗔恨来临的时候,采取转移目标,以及控制的行为,这些往往反而加强了嗔。
这些行为本身其实就是嗔。
确实转移目标和进行克制,是看起来有效,但是它却养成了一些微细的恶习,这种转移
目标和克制本身,往往就是一些微细的嗔。
转移目标,暗含着对当前所经历的不愿接受,不愿面对,这是对对象目标的排斥,属于嗔。
而克制,则包含着控制压制,以为自己可以主宰,这不但有嗔,还包含着我见的习惯。
以上两种习惯,对佛法修行都大大不利。
“我现在很生气,哦,我不应该生气,我应该克制,我要忍住”,这是一般人通常的思
想模式,但是这些想法最后却往往根本不见效。
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当嗔恨,恐惧,郁闷等负面情绪来临的时候,唯一可以做的就是
觉察它,经历它,知道那是嗔恨,如此足够了。不要去排斥它,只是去观察和经历它,
然后它自己会消失掉。
就说前两天吧,我新买才两天的电脑显卡烧掉了,我当时真的好郁闷,非常郁闷,我明
显可以感到这种郁闷情绪的来临,但是我只是经历。我没有去排斥它,我没有认为这是
不应该的,不应该这样郁闷。仅仅是觉察,仅仅是经历,这足够了。
第二天醒来,那种郁闷的情绪,早无影无踪,这个东西,你想让它维持都维持不住啊,
在它升起的同时,也注定了它必定会消失。
这就叫做凡生起的必定灭除,无常。
了,

【在 J******s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嗔的产生有一定的模式,其实。
: 我们可以反复考察到底哪一类的情况我们最容易产生嗔,再考察深层次的原因,为什么
: 这类情况我们不爽。至于行为方面,嗔也尽量不要摔东西,离家,吵架。因为这些没有
: 什么意义的,其实!
: 冷静一段时间可取,冷静不是为了示威,是为了解决问题,其实主要是自己的问题,找
: 到问题的根源,才能解决的。
: 嗔的时候如果意识到了,我觉得转移目标,正面思考,避免负面行为,克制。这些需要
: 养成习惯的。
: 时刻保持正念,观照嗔的产生那一霎那,其实我们一般人做不到的。不过我们意识到了,
: 可以尽量训练mind更机敏。虽然你观察到嗔,可以控制一下,但是这个不治本的。解决

avatar
d*y
24
谢谢大家的回复,说的很好。我会慢慢体会。
一方面要象各位说的去寻找嗔的原因,也要更加培养自己的慈悲心,一方面要象runsun
说的不执着于自己的嗔念。
把记忆和微笑的劝解联系起来听上去很不错。我也会试试。
另外, see U 可不可以展开讲讲 “还有一个减少日常烦恼的方法,是依经论如理思惟
。这适合爱读书、动脑子的人”。 是不是说,平时想事情,象读经思考一样,更注重
于理性,而不是感情用事?
“定力余势”是什么意思?如果定力定在呼吸上,是指时时都要关照自己的呼吸吗?
另外,各位说的很对,我不应该总是看着老公的错,下午念到法句经的这段话,当下释
然。
“252.
要见到他人的过失是很容易的,
但要看到自己的过失却很难。
他如同播掉谷糠般宣扬他人的过失,
却如同遮蔽自己的狡猾捕鸟者*般隐藏自己的过失。
(*:原文是sa?ho“赌徒”,注疏解释它为捕鸟者。)
253.
常挑他人的过失及贬抑他人者,
其烦恼增长。
灭烦恼离他真是遥远。”
avatar
r*n
25

如果平时容易着急是个很深刻的习性,那么别说禅修两年,就哪怕是一辈子,也未必会
根本性的改变。
这个可能让人失望,对禅修失去信心,但是事实确实是如此,因为按照佛教轮回的观点
,这些错误的习性,已经养成很久很久了。
但是只要持续修行,必定会发生改变,只是程度大小不同。也只有修行,才能从根本上
去根除,没有其他的路。
这个就是非常可贵的,清楚的看见,实际正是你禅修努力而得来的,大部分人,往往都
是陷入负面的情绪当中而不自知,它们不懂如何是“清楚的看见”。
你这段描述很细节化,说明你对自我观察的很细微,也很如实,这已经非常好了。
我只是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觉得这里的“控制”是有些问题的。其他的,都不是什么
问题。
在大念住经里面,佛陀教导我们,在嗔升起的时候,知道它是嗔,在贪升起的时候,知
道它是贪。这就已经很好。
不要小看这个“知道”,了解四念住并且并一定实践基础的人就应该明白,这个“知道
”就是正念,是一种清晰的,敏锐的觉知,它本身就带有去除负面情绪的力量。而不需
要多余的“控制”。
在负面情绪来临的时候,如果能够做到去觉知它,经历它,有时会有一种奇特的感觉,
一方面是洪水般的负面情绪(比如贪爱,郁闷,嗔恨),另外一方面,却有一种出奇的
平静。这种平静,其实是觉察本身带来的。
而且只要坚持,这些负面情绪来临的时候,程度会越来越弱,出现的频率也会越来越低。

【在 d***y 的大作中提到】
: 请大侠指点。当有嗔念起的时候,怎么能够控制自己。
: 平时容易着急。meditate大概有两年。
: 今天因为家里人之间一点小冲突,清楚的看见自己的嗔念。
: 因为宝宝不肯好好吃饭,老公就板起脸。我最不喜欢看老公板起脸训宝宝的样子。能够
: 感觉到自己很生气。但是一开始还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我在边上用电脑,能够看到有念
: 起,想把电脑,扔到地上。但是克制住了。又有念起,想把瓷的菜碗扔到地上,也克制
: 住了。
: 我当时知道自己如果离开家,冷静一下就好了。但是穿着睡衣,也没吃午饭,觉得这样
: 就走了也不太好。心里想,既然能看到念起,应该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 这时候,看到宝宝可怜巴巴的看着我,咳嗽。 宝宝说,“妈妈我喉咙不舒服,喝点汤

avatar
r*d
26
抓住自己的嗔念对它一通狂揍。

【在 d***y 的大作中提到】
: 请大侠指点。当有嗔念起的时候,怎么能够控制自己。
: 平时容易着急。meditate大概有两年。
: 今天因为家里人之间一点小冲突,清楚的看见自己的嗔念。
: 因为宝宝不肯好好吃饭,老公就板起脸。我最不喜欢看老公板起脸训宝宝的样子。能够
: 感觉到自己很生气。但是一开始还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我在边上用电脑,能够看到有念
: 起,想把电脑,扔到地上。但是克制住了。又有念起,想把瓷的菜碗扔到地上,也克制
: 住了。
: 我当时知道自己如果离开家,冷静一下就好了。但是穿着睡衣,也没吃午饭,觉得这样
: 就走了也不太好。心里想,既然能看到念起,应该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 这时候,看到宝宝可怜巴巴的看着我,咳嗽。 宝宝说,“妈妈我喉咙不舒服,喝点汤

avatar
S*U
27
LOL,把贪嗔痴一并揍死,就证阿罗汉了 ∶-)

【在 r*****d 的大作中提到】
: 抓住自己的嗔念对它一通狂揍。
avatar
J*s
28
做不到正念,难道就跟嗔死磕?当然是转移一下注意力了,人不冷静其实就是无定的时
候想什么都没戏,别说正念了。克制不是克制嗔,是克制摔东西,骂人,离家这类的行
为。

于嗔。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平时容易着急是个很深刻的习性,那么别说禅修两年,就哪怕是一辈子,也未必会
: 根本性的改变。
: 这个可能让人失望,对禅修失去信心,但是事实确实是如此,因为按照佛教轮回的观点
: ,这些错误的习性,已经养成很久很久了。
: 但是只要持续修行,必定会发生改变,只是程度大小不同。也只有修行,才能从根本上
: 去根除,没有其他的路。
: 这个就是非常可贵的,清楚的看见,实际正是你禅修努力而得来的,大部分人,往往都
: 是陷入负面的情绪当中而不自知,它们不懂如何是“清楚的看见”。
: 你这段描述很细节化,说明你对自我观察的很细微,也很如实,这已经非常好了。

avatar
S*U
29
中部 《想念止息经》(Vitakka-SaNThana Sutta)中,佛陀提供了五种去除心中不正思惟的方法,经中有次第地由细而粗来介绍。
第一个方法是,立刻以合意并有益等的相反想法,来取代不称心、邪恶的念头∶贪念应该用舍离与无私取代;瞠恨由友善、爱与慈悲的想法取代;愚痴与迷惑则由智慧的理解、清明的思想取代。
对此,经典有一段木匠工作的譬喻∶木匠要去除较大的楔子时,会用更小的敲入其中,将大的逼出来。这个方法十分管用,当强大的自然趋势出现时,可以快速地将内在烦恼或外在诱惑转移,也就是以对治的念头取代恶念。当这种自发性的道德反应微弱或不存在时,若有相当程度的自制力,加上机警的专注与坚定的决心,这个取代的方法仍然有效。无论如何,后者这些特性,可经由修行而逐渐获得或增强,直到成熟到能自然地转
向善念。
第二个方法是,将恶念的丑陋、堕落、危险和无益深植心中,藉此强烈的厌恶来对治它,这个方法可视为第一种方法的过渡或预备。经中对这个方法的譬喻是,将动物的尸体扔到年轻俊美的男子或女人的颈项,他们一定会觉得「恐惧、丢脸且厌恶」,并尽全力将之丢弃。
第三,当这些方法都失败,不称意的念头仍然扰乱内心时,应该截断对它们的注意力。不要忆念或专注其上,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适于产生兴趣的想法、活动上,这是藉由不作意来「转移」心的方法。此处的譬喻是∶在令人不愉快的景象前,闭上眼睛或看别的地方。这个方法也能作为使用第一种方法前的心理准备。
第四个方法是,从恶念开始处,追溯其源头,并将之从心中除去,这可能比直接和已生的恶念周旋要容易。这样的溯源也有助于心的转移,并减低恶念的力量。由于后者所提及的事实,经中则以较平静的行为代替身体较粗的动作为譬喻,如正在跑步的人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跑?」于是他慢慢地走,接著他藉由站立不动、坐著和躺下,逐步进行平静下来的过程。注释将这个方法解释为「回溯原因」,或「回溯不善念的起始处」。
无论如何,这种譬喻似乎将这方法解释为一种升华或逐渐的净化。
第五,也是最后的方法,为强力地镇压,也就是当不称意的念头,如极度热烈的念头有失控之虞时的最后手段。这个方法好比强者以武力镇压弱者,显示出佛陀法门的实际与不尚空谈。也就是当情况需要时,不排除使用镇压的手法,以免情况严重恶化,或个人的品性开始败坏。
经中说,藉由使用这些方法,可使人成为「于心念过程得自在者。可以想他所要想的,不想他不要想的,如是断除渴爱,灭除(轮回的)束缚,并且完全征服我慢,尽除痛苦」。
想念止息经全文 @
http://www.ahan.tk/view/6/20/
avatar
S*U
30
当嗔恨,恐惧,郁闷等负面情绪来临的时候,觉察它,经历它,知道那是嗔恨。这个「知道」,就是正念的作用。持续的「知道」,使心即使在经历这些情绪的时候,还有一点平静的感觉,这是正念增长定力。
在这种情况之下,洞见可能生起∶oh, this is what agitates my mind. This is suffering. Why do I hold onto suffering? 心得解脱

于嗔。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平时容易着急是个很深刻的习性,那么别说禅修两年,就哪怕是一辈子,也未必会
: 根本性的改变。
: 这个可能让人失望,对禅修失去信心,但是事实确实是如此,因为按照佛教轮回的观点
: ,这些错误的习性,已经养成很久很久了。
: 但是只要持续修行,必定会发生改变,只是程度大小不同。也只有修行,才能从根本上
: 去根除,没有其他的路。
: 这个就是非常可贵的,清楚的看见,实际正是你禅修努力而得来的,大部分人,往往都
: 是陷入负面的情绪当中而不自知,它们不懂如何是“清楚的看见”。
: 你这段描述很细节化,说明你对自我观察的很细微,也很如实,这已经非常好了。

avatar
d*y
31
多谢多谢。佛陀是最好的老师。讲解道理善用比喻,深入浅出。我看着把狗的死尸绑在年少男女脖子上的比喻,就很容易去理解对贪嗔痴的厌恶和渴望去除它们的感觉。
多谢seeU讲解翻译。
收藏了上面的帖子,我会慢慢体会。
还是有一个问题。我看到不少东东说,对任何念头要不"judge", "let it be", "let it go". 但是这里佛陀讲到对贪嗔痴要极端的厌恶。这两个说法互相矛盾吗?

正思惟的方法,经中有次第地由细而粗来介绍。
应该用舍离与无私取代;瞠恨由友善、爱与慈悲的想法取代;愚痴与迷惑则由智慧的理
解、清明的思想取代。
,将大的逼出来。这个方法十分管用,当强大的自然趋势出现时,可以快速地将内在烦
恼或外在诱惑转移,也就是以对治的念头取代恶念。当这种自发性的道德反应微弱或不
存在时,若有相当程度的自制力,加上机警的专注与坚定的决心,这个取代的方法仍然
有效。无论如何,后者这些特性,可经由修行而逐渐获得或增强,直到成熟到能自然地转
它,这个方法可视为第一种方法的过渡或预备。经中对这个方法的譬喻是,将动物的尸
体扔到年轻俊美的男子或女人的颈项,他们一定会觉得「恐惧、丢脸且厌恶」,并尽全
力将之丢弃。
。不要忆念或专注其上,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适于产生兴趣的想法、活动上,这是藉由
不作意来「转移」心的方法。此处的譬喻是∶在令人不愉快的景象前,闭上眼睛或看别
的地方。这个方法也能作为使用第一种方法前的心理准备。
生的恶念周旋要容易。这样的溯源也有助于心的转移,并减低恶念的力量。由于后者所
提及的事实,经中则以较平静的行为代替身体较粗的动作为譬喻,如正在跑步的人问自
己∶「我为什么要跑?」于是他慢慢地走,接著他藉由站立不动、坐著和躺下,逐步进
行平静下来的过程。注释将这个方法解释为「回溯原因」,或「回溯不善念的起始处」。
有失控之虞时的最后手段。这个方法好比强者以武力镇压弱者,显示出佛陀法门的实际
与不尚空谈。也就是当情况需要时,不排除使用镇压的手法,以免情况严重恶化,或个
人的品性开始败坏。
,不想他不要想的,如是断除渴爱,灭除(轮回的)束缚,并且完全征服我慢,尽除痛
苦」。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中部 《想念止息经》(Vitakka-SaNThana Sutta)中,佛陀提供了五种去除心中不正思惟的方法,经中有次第地由细而粗来介绍。
: 第一个方法是,立刻以合意并有益等的相反想法,来取代不称心、邪恶的念头∶贪念应该用舍离与无私取代;瞠恨由友善、爱与慈悲的想法取代;愚痴与迷惑则由智慧的理解、清明的思想取代。
: 对此,经典有一段木匠工作的譬喻∶木匠要去除较大的楔子时,会用更小的敲入其中,将大的逼出来。这个方法十分管用,当强大的自然趋势出现时,可以快速地将内在烦恼或外在诱惑转移,也就是以对治的念头取代恶念。当这种自发性的道德反应微弱或不存在时,若有相当程度的自制力,加上机警的专注与坚定的决心,这个取代的方法仍然有效。无论如何,后者这些特性,可经由修行而逐渐获得或增强,直到成熟到能自然地转
: 向善念。
: 第二个方法是,将恶念的丑陋、堕落、危险和无益深植心中,藉此强烈的厌恶来对治它,这个方法可视为第一种方法的过渡或预备。经中对这个方法的譬喻是,将动物的尸体扔到年轻俊美的男子或女人的颈项,他们一定会觉得「恐惧、丢脸且厌恶」,并尽全力将之丢弃。
: 第三,当这些方法都失败,不称意的念头仍然扰乱内心时,应该截断对它们的注意力。不要忆念或专注其上,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适于产生兴趣的想法、活动上,这是藉由不作意来「转移」心的方法。此处的譬喻是∶在令人不愉快的景象前,闭上眼睛或看别的地方。这个方法也能作为使用第一种方法前的心理准备。
: 第四个方法是,从恶念开始处,追溯其源头,并将之从心中除去,这可能比直接和已生的恶念周旋要容易。这样的溯源也有助于心的转移,并减低恶念的力量。由于后者所提及的事实,经中则以较平静的行为代替身体较粗的动作为譬喻,如正在跑步的人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跑?」于是他慢慢地走,接著他藉由站立不动、坐著和躺下,逐步进行平静下来的过程。注释将这个方法解释为「回溯原因」,或「回溯不善念的起始处」。
: 无论如何,这种譬喻似乎将这方法解释为一种升华或逐渐的净化。
: 第五,也是最后的方法,为强力地镇压,也就是当不称意的念头,如极度热烈的念头有失控之虞时的最后手段。这个方法好比强者以武力镇压弱者,显示出佛陀法门的实际与不尚空谈。也就是当情况需要时,不排除使用镇压的手法,以免情况严重恶化,或个人的品性开始败坏。
: 经中说,藉由使用这些方法,可使人成为「于心念过程得自在者。可以想他所要想的,不想他不要想的,如是断除渴爱,灭除(轮回的)束缚,并且完全征服我慢,尽除痛苦」。

avatar
r*n
32
摔东西这些算不上太严重,呵呵。
我个人是觉得除非是特别严重的状况,要采取克制压制的方法,一般而言,都要迎上去
观察它,这个最给力,也最有趣。
不过我现在如果起了比较大的嗔心,第一反应还是不太好意思吧,这个时候,就消去了
大半,只有余势,一会就好了。
这个是惭愧心升起,也算如理做意的一部分。
另外昨晚回去看女儿,女儿专门提出要和我一起睡,在睡之前,对我进行了一番认真的
思想教育工作。其中有两条,不要发脾气,不要说脏话。其他几条,我就不好意思说了。
我女儿才四岁多一点,惊人的懂事啊,经常把我教育的服服帖帖。
我觉得,她也许上辈子是天界的,呵呵。
以后如果发脾气,就应该想想女儿嘟着小嘴,非常认真的劝告:爸爸,以后不要发脾气啊。

【在 J******s 的大作中提到】
: 做不到正念,难道就跟嗔死磕?当然是转移一下注意力了,人不冷静其实就是无定的时
: 候想什么都没戏,别说正念了。克制不是克制嗔,是克制摔东西,骂人,离家这类的行
: 为。
:
: 于嗔。

avatar
S*U
33

===========================================
不是。原始佛典经文中,很多教导如理作意,对不如理作意,告诉你如何分辨这是不如理作意;如何从不如理作意,转变成如理作意。经文有的是原则性的提示,要想如何运用在自己生活;有的是问答引导,或是实例。
<想念止息经>是一个教导如理作意的例子。
===========================================
不是。修定如果生起身心轻安,这种轻安在下座后能持续一段时间,几小时到几天。心喜欢这种轻安,就会想保持它,避免会失去轻安的心理活动,如不满、生气等。得定成就的「定共戒」,原理如此。这是共外道的,所以外道得定的,品德行为高尚的也不少。

【在 d***y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多谢。佛陀是最好的老师。讲解道理善用比喻,深入浅出。我看着把狗的死尸绑在年少男女脖子上的比喻,就很容易去理解对贪嗔痴的厌恶和渴望去除它们的感觉。
: 多谢seeU讲解翻译。
: 收藏了上面的帖子,我会慢慢体会。
: 还是有一个问题。我看到不少东东说,对任何念头要不"judge", "let it be", "let it go". 但是这里佛陀讲到对贪嗔痴要极端的厌恶。这两个说法互相矛盾吗?
:
: 正思惟的方法,经中有次第地由细而粗来介绍。
: 应该用舍离与无私取代;瞠恨由友善、爱与慈悲的想法取代;愚痴与迷惑则由智慧的理
: 解、清明的思想取代。
: ,将大的逼出来。这个方法十分管用,当强大的自然趋势出现时,可以快速地将内在烦
: 恼或外在诱惑转移,也就是以对治的念头取代恶念。当这种自发性的道德反应微弱或不

avatar
r*n
34
好多天没见,女儿刚见到我,我本来以为她会张开双臂扑向我。,可是嘟着小嘴不说话
,反应有点奇怪,老婆在旁边问,怎么不叫爸爸啊。
女儿嘟着小嘴说“爸爸,我本来是挺喜欢你的,可是你。。。。”
后面给我列出一堆毛病,我简直无地自容了阿。
还好,女儿不是真的不喜欢我,睡觉的时候,抱着我亲亲,小鸟依人般的偎依在我旁边。。。

了。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摔东西这些算不上太严重,呵呵。
: 我个人是觉得除非是特别严重的状况,要采取克制压制的方法,一般而言,都要迎上去
: 观察它,这个最给力,也最有趣。
: 不过我现在如果起了比较大的嗔心,第一反应还是不太好意思吧,这个时候,就消去了
: 大半,只有余势,一会就好了。
: 这个是惭愧心升起,也算如理做意的一部分。
: 另外昨晚回去看女儿,女儿专门提出要和我一起睡,在睡之前,对我进行了一番认真的
: 思想教育工作。其中有两条,不要发脾气,不要说脏话。其他几条,我就不好意思说了。
: 我女儿才四岁多一点,惊人的懂事啊,经常把我教育的服服帖帖。
: 我觉得,她也许上辈子是天界的,呵呵。

avatar
J*s
35
Must zan this!!!

正思惟的方法,经中有次第地由细而粗来介绍。
应该用舍离与无私取代;瞠恨由友善、爱与慈悲的想法取代;愚痴与迷惑则由智慧的理
解、清明的思想取代。
,将大的逼出来。这个方法十分管用,当强大的自然趋势出现时,可以快速地将内在烦
恼或外在诱惑转移,也就是以对治的念头取代恶念。当这种自发性的道德反应微弱或不
存在时,若有相当程度的自制力,加上机警的专注与坚定的决心,这个取代的方法仍然
有效。无论如何,后者这些特性,可经由修行而逐渐获得或增强,直到成熟到能自然地转
它,这个方法可视为第一种方法的过渡或预备。经中对这个方法的譬喻是,将动物的尸
体扔到年轻俊美的男子或女人的颈项,他们一定会觉得「恐惧、丢脸且厌恶」,并尽全
力将之丢弃。
。不要忆念或专注其上,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适于产生兴趣的想法、活动上,这是藉由
不作意来「转移」心的方法。此处的譬喻是∶在令人不愉快的景象前,闭上眼睛或看别
的地方。这个方法也能作为使用第一种方法前的心理准备。
生的恶念周旋要容易。这样的溯源也有助于心的转移,并减低恶念的力量。由于后者所
提及的事实,经中则以较平静的行为代替身体较粗的动作为譬喻,如正在跑步的人问自
己∶「我为什么要跑?」于是他慢慢地走,接著他藉由站立不动、坐著和躺下,逐步进
行平静下来的过程。注释将这个方法解释为「回溯原因」,或「回溯不善念的起始处」。
有失控之虞时的最后手段。这个方法好比强者以武力镇压弱者,显示出佛陀法门的实际
与不尚空谈。也就是当情况需要时,不排除使用镇压的手法,以免情况严重恶化,或个
人的品性开始败坏。
,不想他不要想的,如是断除渴爱,灭除(轮回的)束缚,并且完全征服我慢,尽除痛
苦」。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中部 《想念止息经》(Vitakka-SaNThana Sutta)中,佛陀提供了五种去除心中不正思惟的方法,经中有次第地由细而粗来介绍。
: 第一个方法是,立刻以合意并有益等的相反想法,来取代不称心、邪恶的念头∶贪念应该用舍离与无私取代;瞠恨由友善、爱与慈悲的想法取代;愚痴与迷惑则由智慧的理解、清明的思想取代。
: 对此,经典有一段木匠工作的譬喻∶木匠要去除较大的楔子时,会用更小的敲入其中,将大的逼出来。这个方法十分管用,当强大的自然趋势出现时,可以快速地将内在烦恼或外在诱惑转移,也就是以对治的念头取代恶念。当这种自发性的道德反应微弱或不存在时,若有相当程度的自制力,加上机警的专注与坚定的决心,这个取代的方法仍然有效。无论如何,后者这些特性,可经由修行而逐渐获得或增强,直到成熟到能自然地转
: 向善念。
: 第二个方法是,将恶念的丑陋、堕落、危险和无益深植心中,藉此强烈的厌恶来对治它,这个方法可视为第一种方法的过渡或预备。经中对这个方法的譬喻是,将动物的尸体扔到年轻俊美的男子或女人的颈项,他们一定会觉得「恐惧、丢脸且厌恶」,并尽全力将之丢弃。
: 第三,当这些方法都失败,不称意的念头仍然扰乱内心时,应该截断对它们的注意力。不要忆念或专注其上,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适于产生兴趣的想法、活动上,这是藉由不作意来「转移」心的方法。此处的譬喻是∶在令人不愉快的景象前,闭上眼睛或看别的地方。这个方法也能作为使用第一种方法前的心理准备。
: 第四个方法是,从恶念开始处,追溯其源头,并将之从心中除去,这可能比直接和已生的恶念周旋要容易。这样的溯源也有助于心的转移,并减低恶念的力量。由于后者所提及的事实,经中则以较平静的行为代替身体较粗的动作为譬喻,如正在跑步的人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跑?」于是他慢慢地走,接著他藉由站立不动、坐著和躺下,逐步进行平静下来的过程。注释将这个方法解释为「回溯原因」,或「回溯不善念的起始处」。
: 无论如何,这种譬喻似乎将这方法解释为一种升华或逐渐的净化。
: 第五,也是最后的方法,为强力地镇压,也就是当不称意的念头,如极度热烈的念头有失控之虞时的最后手段。这个方法好比强者以武力镇压弱者,显示出佛陀法门的实际与不尚空谈。也就是当情况需要时,不排除使用镇压的手法,以免情况严重恶化,或个人的品性开始败坏。
: 经中说,藉由使用这些方法,可使人成为「于心念过程得自在者。可以想他所要想的,不想他不要想的,如是断除渴爱,灭除(轮回的)束缚,并且完全征服我慢,尽除痛苦」。

avatar
d*y
36
你女儿很可爱。
请问怎么才能在有贪嗔痴的时候,同时升起惭愧心呢?

了。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摔东西这些算不上太严重,呵呵。
: 我个人是觉得除非是特别严重的状况,要采取克制压制的方法,一般而言,都要迎上去
: 观察它,这个最给力,也最有趣。
: 不过我现在如果起了比较大的嗔心,第一反应还是不太好意思吧,这个时候,就消去了
: 大半,只有余势,一会就好了。
: 这个是惭愧心升起,也算如理做意的一部分。
: 另外昨晚回去看女儿,女儿专门提出要和我一起睡,在睡之前,对我进行了一番认真的
: 思想教育工作。其中有两条,不要发脾气,不要说脏话。其他几条,我就不好意思说了。
: 我女儿才四岁多一点,惊人的懂事啊,经常把我教育的服服帖帖。
: 我觉得,她也许上辈子是天界的,呵呵。

avatar
c*h
37
善哉 善哉
感谢法友

正思惟的方法,经中有次第地由细而粗来介绍。
应该用舍离与无私取代;瞠恨由友善、爱与慈悲的想法取代;愚痴与迷惑则由智慧的理
解、清明的思想取代。
,将大的逼出来。这个方法十分管用,当强大的自然趋势出现时,可以快速地将内在烦
恼或外在诱惑转移,也就是以对治的念头取代恶念。当这种自发性的道德反应微弱或不
存在时,若有相当程度的自制力,加上机警的专注与坚定的决心,这个取代的方法仍然
有效。无论如何,后者这些特性,可经由修行而逐渐获得或增强,直到成熟到能自然地转
它,这个方法可视为第一种方法的过渡或预备。经中对这个方法的譬喻是,将动物的尸
体扔到年轻俊美的男子或女人的颈项,他们一定会觉得「恐惧、丢脸且厌恶」,并尽全
力将之丢弃。
。不要忆念或专注其上,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适于产生兴趣的想法、活动上,这是藉由
不作意来「转移」心的方法。此处的譬喻是∶在令人不愉快的景象前,闭上眼睛或看别
的地方。这个方法也能作为使用第一种方法前的心理准备。
生的恶念周旋要容易。这样的溯源也有助于心的转移,并减低恶念的力量。由于后者所
提及的事实,经中则以较平静的行为代替身体较粗的动作为譬喻,如正在跑步的人问自
己∶「我为什么要跑?」于是他慢慢地走,接著他藉由站立不动、坐著和躺下,逐步进
行平静下来的过程。注释将这个方法解释为「回溯原因」,或「回溯不善念的起始处」。
有失控之虞时的最后手段。这个方法好比强者以武力镇压弱者,显示出佛陀法门的实际
与不尚空谈。也就是当情况需要时,不排除使用镇压的手法,以免情况严重恶化,或个
人的品性开始败坏。
,不想他不要想的,如是断除渴爱,灭除(轮回的)束缚,并且完全征服我慢,尽除痛
苦」。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中部 《想念止息经》(Vitakka-SaNThana Sutta)中,佛陀提供了五种去除心中不正思惟的方法,经中有次第地由细而粗来介绍。
: 第一个方法是,立刻以合意并有益等的相反想法,来取代不称心、邪恶的念头∶贪念应该用舍离与无私取代;瞠恨由友善、爱与慈悲的想法取代;愚痴与迷惑则由智慧的理解、清明的思想取代。
: 对此,经典有一段木匠工作的譬喻∶木匠要去除较大的楔子时,会用更小的敲入其中,将大的逼出来。这个方法十分管用,当强大的自然趋势出现时,可以快速地将内在烦恼或外在诱惑转移,也就是以对治的念头取代恶念。当这种自发性的道德反应微弱或不存在时,若有相当程度的自制力,加上机警的专注与坚定的决心,这个取代的方法仍然有效。无论如何,后者这些特性,可经由修行而逐渐获得或增强,直到成熟到能自然地转
: 向善念。
: 第二个方法是,将恶念的丑陋、堕落、危险和无益深植心中,藉此强烈的厌恶来对治它,这个方法可视为第一种方法的过渡或预备。经中对这个方法的譬喻是,将动物的尸体扔到年轻俊美的男子或女人的颈项,他们一定会觉得「恐惧、丢脸且厌恶」,并尽全力将之丢弃。
: 第三,当这些方法都失败,不称意的念头仍然扰乱内心时,应该截断对它们的注意力。不要忆念或专注其上,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适于产生兴趣的想法、活动上,这是藉由不作意来「转移」心的方法。此处的譬喻是∶在令人不愉快的景象前,闭上眼睛或看别的地方。这个方法也能作为使用第一种方法前的心理准备。
: 第四个方法是,从恶念开始处,追溯其源头,并将之从心中除去,这可能比直接和已生的恶念周旋要容易。这样的溯源也有助于心的转移,并减低恶念的力量。由于后者所提及的事实,经中则以较平静的行为代替身体较粗的动作为譬喻,如正在跑步的人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跑?」于是他慢慢地走,接著他藉由站立不动、坐著和躺下,逐步进行平静下来的过程。注释将这个方法解释为「回溯原因」,或「回溯不善念的起始处」。
: 无论如何,这种譬喻似乎将这方法解释为一种升华或逐渐的净化。
: 第五,也是最后的方法,为强力地镇压,也就是当不称意的念头,如极度热烈的念头有失控之虞时的最后手段。这个方法好比强者以武力镇压弱者,显示出佛陀法门的实际与不尚空谈。也就是当情况需要时,不排除使用镇压的手法,以免情况严重恶化,或个人的品性开始败坏。
: 经中说,藉由使用这些方法,可使人成为「于心念过程得自在者。可以想他所要想的,不想他不要想的,如是断除渴爱,灭除(轮回的)束缚,并且完全征服我慢,尽除痛苦」。

avatar
c*h
38

在年少男女脖子上的比喻,就很容易去理解对贪嗔痴的厌恶和渴望去除它们的感觉。
it go". 但是这里佛陀讲到对贪嗔痴要极端的厌恶。这两个说法互相矛盾吗?
更善哉 更善哉
更感谢法友提问

【在 d***y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多谢。佛陀是最好的老师。讲解道理善用比喻,深入浅出。我看着把狗的死尸绑在年少男女脖子上的比喻,就很容易去理解对贪嗔痴的厌恶和渴望去除它们的感觉。
: 多谢seeU讲解翻译。
: 收藏了上面的帖子,我会慢慢体会。
: 还是有一个问题。我看到不少东东说,对任何念头要不"judge", "let it be", "let it go". 但是这里佛陀讲到对贪嗔痴要极端的厌恶。这两个说法互相矛盾吗?
:
: 正思惟的方法,经中有次第地由细而粗来介绍。
: 应该用舍离与无私取代;瞠恨由友善、爱与慈悲的想法取代;愚痴与迷惑则由智慧的理
: 解、清明的思想取代。
: ,将大的逼出来。这个方法十分管用,当强大的自然趋势出现时,可以快速地将内在烦
: 恼或外在诱惑转移,也就是以对治的念头取代恶念。当这种自发性的道德反应微弱或不

avatar
c*h
39

善哉 善哉
法友精进 可喜可贺 现见法得利 这阿含是人间福报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多天没见,女儿刚见到我,我本来以为她会张开双臂扑向我。,可是嘟着小嘴不说话
: ,反应有点奇怪,老婆在旁边问,怎么不叫爸爸啊。
: 女儿嘟着小嘴说“爸爸,我本来是挺喜欢你的,可是你。。。。”
: 后面给我列出一堆毛病,我简直无地自容了阿。
: 还好,女儿不是真的不喜欢我,睡觉的时候,抱着我亲亲,小鸟依人般的偎依在我旁边。。。
:
: 了。

avatar
r*n
40

是很可爱,真的很难找到这样可爱的小孩。
我抱着对她说“乖女儿”,然后她也回应着,“好爸爸”。
我抱着她用手拍拍她的背,她也抱着我,用手拍拍我的背。
她学游泳的时候,因为太累而坚持不下来,老婆教她一定要坚持住,她就说“好,我下
次一定要努力坚持住”。一个四岁多的小孩说出这样的话,还是很让我吃惊。
这个我认为是平时学习佛法包括思维的结果。因为平时的积累,而使得在嗔心等负面的
情绪升起的时候感到惭愧。
对手贪嗔痴过患的认识,以及有了贪嗔痴应该感到惭愧,这些都是平时思维或者在贪嗔
痴发生之后思维总结的结果。

【在 d***y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女儿很可爱。
: 请问怎么才能在有贪嗔痴的时候,同时升起惭愧心呢?
:
: 了。

avatar
S*U
41
摄论∶
惭(hiri)与愧\(ottappa)∶惭的特相是对恶行感到厌恶,愧\的特相是对恶行感到害怕;两者的作用都是不造恶;现起是退避诸恶;各自的近因是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
所谓「君子自重」,「不愿意(以嗔)伤害别人」,就能生起惭愧\心。

【在 d***y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女儿很可爱。
: 请问怎么才能在有贪嗔痴的时候,同时升起惭愧心呢?
:
: 了。

avatar
r*n
42

在年少男女脖子上的比喻,就很容易去理解对贪嗔痴的厌恶和渴望去除它们的感觉。
it go". 但是这里佛陀讲到对贪嗔痴要极端的厌恶。这两个说法互相矛盾吗?
------------------
我认为不矛盾,因为对贪嗔痴的过患的认识,对它的厌恶,是平时通过思维而深值于心
中,在贪嗔痴升起的时候,会自然的生起。
而“不"judge", "let it be", ”,是在嗔念生起时的一种态度。
一个是平时积累而导致在嗔念升起时自然的反应:比如惭愧心生起。
另外一个是在嗔念升起时的态度,不排斥,不压抑。只是观察。

【在 d***y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多谢。佛陀是最好的老师。讲解道理善用比喻,深入浅出。我看着把狗的死尸绑在年少男女脖子上的比喻,就很容易去理解对贪嗔痴的厌恶和渴望去除它们的感觉。
: 多谢seeU讲解翻译。
: 收藏了上面的帖子,我会慢慢体会。
: 还是有一个问题。我看到不少东东说,对任何念头要不"judge", "let it be", "let it go". 但是这里佛陀讲到对贪嗔痴要极端的厌恶。这两个说法互相矛盾吗?
:
: 正思惟的方法,经中有次第地由细而粗来介绍。
: 应该用舍离与无私取代;瞠恨由友善、爱与慈悲的想法取代;愚痴与迷惑则由智慧的理
: 解、清明的思想取代。
: ,将大的逼出来。这个方法十分管用,当强大的自然趋势出现时,可以快速地将内在烦
: 恼或外在诱惑转移,也就是以对治的念头取代恶念。当这种自发性的道德反应微弱或不

avatar
J*s
43
我觉得思维是形式,以前波罗蜜的积累吧。
我妈妈经常跟我说,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老是搞得我很惭愧!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年少男女脖子上的比喻,就很容易去理解对贪嗔痴的厌恶和渴望去除它们的感觉。
: it go". 但是这里佛陀讲到对贪嗔痴要极端的厌恶。这两个说法互相矛盾吗?
: ------------------
: 我认为不矛盾,因为对贪嗔痴的过患的认识,对它的厌恶,是平时通过思维而深值于心
: 中,在贪嗔痴升起的时候,会自然的生起。
: 而“不"judge", "let it be", ”,是在嗔念生起时的一种态度。
: 一个是平时积累而导致在嗔念升起时自然的反应:比如惭愧心生起。
: 另外一个是在嗔念升起时的态度,不排斥,不压抑。只是观察。

avatar
J*s
44
善哉,善哉

地转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善哉 善哉
: 感谢法友
:
: 正思惟的方法,经中有次第地由细而粗来介绍。
: 应该用舍离与无私取代;瞠恨由友善、爱与慈悲的想法取代;愚痴与迷惑则由智慧的理
: 解、清明的思想取代。
: ,将大的逼出来。这个方法十分管用,当强大的自然趋势出现时,可以快速地将内在烦
: 恼或外在诱惑转移,也就是以对治的念头取代恶念。当这种自发性的道德反应微弱或不
: 存在时,若有相当程度的自制力,加上机警的专注与坚定的决心,这个取代的方法仍然
: 有效。无论如何,后者这些特性,可经由修行而逐渐获得或增强,直到成熟到能自然地转

avatar
r*n
45

是有这个因素。有的人,天生心就是柔软的,很自然的升起惭愧,有的人,天生不知惭
愧是啥,对于作恶丝毫不觉得有什么。
这方面我女儿和我儿子就完全相反,一个天生的一种温柔,冷静,忍让的气质,一个则
是天生的霸道,倔强,完全不肯忍让,恶行一大堆,而且超级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谁说
他坏话,他就恨得咬牙切齿,让我头疼不已。
一个像天使,一个简直像恶魔。
希望儿子以后长进,大恶变大善。

【在 J******s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思维是形式,以前波罗蜜的积累吧。
: 我妈妈经常跟我说,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老是搞得我很惭愧!

avatar
J*s
46
你儿子是不是很象你啊,runsun同学,lol
你应该检讨一下自己基因,哈哈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有这个因素。有的人,天生心就是柔软的,很自然的升起惭愧,有的人,天生不知惭
: 愧是啥,对于作恶丝毫不觉得有什么。
: 这方面我女儿和我儿子就完全相反,一个天生的一种温柔,冷静,忍让的气质,一个则
: 是天生的霸道,倔强,完全不肯忍让,恶行一大堆,而且超级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谁说
: 他坏话,他就恨得咬牙切齿,让我头疼不已。
: 一个像天使,一个简直像恶魔。
: 希望儿子以后长进,大恶变大善。

avatar
r*n
47

我说的像恶魔,是相对于我女儿来说的。
儿子在某些方面,心也挺柔软的,比如看电视的时候看,看到人死了,也会哭得厉害,
很是动情。
可是对小动物,一点也不柔软啊,前两天还和我说,“我二话不说,就把虫子给踩死了
”,好个二话不说啊。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有这个因素。有的人,天生心就是柔软的,很自然的升起惭愧,有的人,天生不知惭
: 愧是啥,对于作恶丝毫不觉得有什么。
: 这方面我女儿和我儿子就完全相反,一个天生的一种温柔,冷静,忍让的气质,一个则
: 是天生的霸道,倔强,完全不肯忍让,恶行一大堆,而且超级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谁说
: 他坏话,他就恨得咬牙切齿,让我头疼不已。
: 一个像天使,一个简直像恶魔。
: 希望儿子以后长进,大恶变大善。

avatar
S*U
48
Great question!
「如实知」要不受经验、见解带来的扭曲,所以观察时 non-judgmental,没有期待或
预设立场。
决定当然是有偏向,不是什么选择都一样。佛法的决定原则,是自他增上。
要下决定时,喜欢说一切法平等的,小心变成糊涂或虚伪。

it go". 但是这里佛陀讲到对贪嗔痴要极端的厌恶。这两个说法互相矛盾吗?

【在 d***y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女儿很可爱。
: 请问怎么才能在有贪嗔痴的时候,同时升起惭愧心呢?
:
: 了。

avatar
r*n
49

是有,而且比我厉害,应该是把我老婆的一些倔强的性格也给继承了。变成加强版的了
在外貌上,他把我老婆和我的优点全部继承了,超级漂亮。
在性格上,把我老婆和我的弱点全部继承了。
一个男孩,长的帅没啥用,关键是性格啊。
以我自己的经验,有些天生的性格,想改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在 J******s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儿子是不是很象你啊,runsun同学,lol
: 你应该检讨一下自己基因,哈哈

avatar
J*s
50
自他是啥?自利利他?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Great question!
: 「如实知」要不受经验、见解带来的扭曲,所以观察时 non-judgmental,没有期待或
: 预设立场。
: 决定当然是有偏向,不是什么选择都一样。佛法的决定原则,是自他增上。
: 要下决定时,喜欢说一切法平等的,小心变成糊涂或虚伪。
:
: it go". 但是这里佛陀讲到对贪嗔痴要极端的厌恶。这两个说法互相矛盾吗?

avatar
S*U
51


【在 J******s 的大作中提到】
: 自他是啥?自利利他?
avatar
r*n
52
这里有个问题,类似性格等,父母继承就说明和自身的业力没有关系吗?
不,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一个人投生于某一对父母,获得某种继承的性格,包括在
某个时间准确的出生(我相信占星术的准确程度),也同样是业力运作的结果。是这个
宇宙系统运作的精妙之处。
还有,某个时刻准确的出生(准确的业力投生环境),不等于非要有中阴身的过度阶段
存在,死亡之后是立即投生。这又是一个深奥的问题,涉及到了时间问题。
只是这些方面,和解脱关系不大。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有,而且比我厉害,应该是把我老婆的一些倔强的性格也给继承了。变成加强版的了
: 在外貌上,他把我老婆和我的优点全部继承了,超级漂亮。
: 在性格上,把我老婆和我的弱点全部继承了。
: 一个男孩,长的帅没啥用,关键是性格啊。
: 以我自己的经验,有些天生的性格,想改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avatar
r*n
53

我女儿听到一些对她不利的话,她的反应是觉得受伤,是闷闷不乐,流眼泪
而儿子听到一些对他不利的话,他的反应是愤怒,是报复,是举起他的手要打人,而且
这个对象可以包括最疼他的人,比如我,妈妈,爷爷,奶奶。。。这一点最让我受不了。
这种愤怒是一种失控的愤怒,而且采取报复性行为,比如昨天他对一个说他坏话的小朋
友吐口水。很恶劣的行为。
现在很小,他的报复行为不会有什么,但是如果长大,他必然要面对很多类似的状况,
那时他的报复就可能导致犯罪。
这就是最让人忧心的。
而且劝服没有用,分析道理没有用,他依然我行我素。。。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里有个问题,类似性格等,父母继承就说明和自身的业力没有关系吗?
: 不,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一个人投生于某一对父母,获得某种继承的性格,包括在
: 某个时间准确的出生(我相信占星术的准确程度),也同样是业力运作的结果。是这个
: 宇宙系统运作的精妙之处。
: 还有,某个时刻准确的出生(准确的业力投生环境),不等于非要有中阴身的过度阶段
: 存在,死亡之后是立即投生。这又是一个深奥的问题,涉及到了时间问题。
: 只是这些方面,和解脱关系不大。

avatar
c*h
54

善哉
吾与如同意 同味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女儿听到一些对她不利的话,她的反应是觉得受伤,是闷闷不乐,流眼泪
: 而儿子听到一些对他不利的话,他的反应是愤怒,是报复,是举起他的手要打人,而且
: 这个对象可以包括最疼他的人,比如我,妈妈,爷爷,奶奶。。。这一点最让我受不了。
: 这种愤怒是一种失控的愤怒,而且采取报复性行为,比如昨天他对一个说他坏话的小朋
: 友吐口水。很恶劣的行为。
: 现在很小,他的报复行为不会有什么,但是如果长大,他必然要面对很多类似的状况,
: 那时他的报复就可能导致犯罪。
: 这就是最让人忧心的。
: 而且劝服没有用,分析道理没有用,他依然我行我素。。。

avatar
n*a
55
"Ghatva Sutta: Having Killed" (SN 1.71),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Thanissaro Bhikkhu. Access to Insight, 14 June 2010,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sn/sn01/sn01.071.than.h
中文: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1285.htm
"Akkosa Sutta: Insult" (SN 7.2),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Thanissaro Bhikkhu. Access to Insight, 21 September 2010,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sn/sn07/sn07.002.than.h
中文: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1152.htm

了。

【在 d***y 的大作中提到】
: 请大侠指点。当有嗔念起的时候,怎么能够控制自己。
: 平时容易着急。meditate大概有两年。
: 今天因为家里人之间一点小冲突,清楚的看见自己的嗔念。
: 因为宝宝不肯好好吃饭,老公就板起脸。我最不喜欢看老公板起脸训宝宝的样子。能够
: 感觉到自己很生气。但是一开始还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我在边上用电脑,能够看到有念
: 起,想把电脑,扔到地上。但是克制住了。又有念起,想把瓷的菜碗扔到地上,也克制
: 住了。
: 我当时知道自己如果离开家,冷静一下就好了。但是穿着睡衣,也没吃午饭,觉得这样
: 就走了也不太好。心里想,既然能看到念起,应该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 这时候,看到宝宝可怜巴巴的看着我,咳嗽。 宝宝说,“妈妈我喉咙不舒服,喝点汤

avatar
S*U
56
不要因为别人的过失,而惩罚自己!
而且在我们生气的时候,就可能把事情扭曲,把不是问题的事看成问题,或是把小问题
放大成大问题,不是吗?所谓别人的「过失」,更多是自己心的作用。
「老公就板起脸。我最不喜欢」,是从「触」境,所生感「受」,我不喜「爱」。接下
来就是执「取」-我不要「老公板起脸训宝宝」。这就是从经验中体会十二支缘起中的
触、受、爱、取。

【在 d***y 的大作中提到】
: 请大侠指点。当有嗔念起的时候,怎么能够控制自己。
: 平时容易着急。meditate大概有两年。
: 今天因为家里人之间一点小冲突,清楚的看见自己的嗔念。
: 因为宝宝不肯好好吃饭,老公就板起脸。我最不喜欢看老公板起脸训宝宝的样子。能够
: 感觉到自己很生气。但是一开始还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我在边上用电脑,能够看到有念
: 起,想把电脑,扔到地上。但是克制住了。又有念起,想把瓷的菜碗扔到地上,也克制
: 住了。
: 我当时知道自己如果离开家,冷静一下就好了。但是穿着睡衣,也没吃午饭,觉得这样
: 就走了也不太好。心里想,既然能看到念起,应该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 这时候,看到宝宝可怜巴巴的看着我,咳嗽。 宝宝说,“妈妈我喉咙不舒服,喝点汤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