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j*y
1
public class CashHolder {
private double amountHeld=0.0;
}
public void getCash() {
CashHolder wallet = new CashHolder();
// Lookup the Teller using RMI
Teller teller= (Teller) java.rmi.
Naming.lookup("//localhost/TellerObject");
// Withdraw 100.00 from account #9856432 and put it into
// Wallet.
teller.withdrawFunds("9856432",wallet,100.00);
// Go somewhere and spend it
..
}
How do you change the code above to allow teller.withdrawFunds() to update
the CashHolde
avatar
P*A
2
问:凡夫当下的心念是不是完全由"以前"的业决定的?
辅导员A答:
了解唯识的观点,对理解一切业决定有很大的帮助。了知一切业决定,尤其帮
助我们认识到所谓的修行都是在“心”上修行。
《俱舍论讲记》云:“所有的业归根结底均是依心而造,此即思业,也就是通常
所说的意业。由思业所引发的思作业就是身、语二业。”
《西藏生死书》说:“业……的意思是:不管我们以身、口、意做些什么,都将
产生相应的结果。”它是如何产生相应的结果?
《日光疏》云:“阿赖耶中含藏了一切诸法相应的种子。比如,当内根诸识在了
知某法时,立刻就有其相应的种子熏习到阿赖耶中去,故此中含藏了许许多多的种子,
此诸种子一旦遇到相应的差别因缘时,当即产生诸法,如豆种生豆芽之理相同。不仅外
界诸法,且内根六识亦即自功能之种子所生,故阿赖耶又被称为八识田。凡是储存于阿
赖耶中的种子虽是刹那生灭,但其习气相续至未生果之际永不间断(坏灭),待因缘会
遇、日趋成熟时就能生果。”
“内外诸法均从含藏一切种之阿赖耶识所生,彼等刹那生灭,正灭时在阿赖耶
识中熏习成不同习气,作为生起将来诸识之因。《日光疏》”所以,心念可以说是过去
的业决定。“生命中每个细胞的颤动,每一心念的发起,每一次人类世界的活动,都是
她的游舞。这就是业决定之理《广论讲记》。”但所谓的业决定,不是由业机械,教条
、僵死地决定。“我们无法指出是哪一个因造成某一个果,因为任何事件都是许多业成
熟之后集合在一起的复杂结合体。《西藏生死书》”
因为是业决定,我们才可能超越轮回。
我们往昔世依止善知识,闻思佛法,行持善法,在阿赖耶上含藏了许多善业的种
子。依靠佛菩萨的发愿力和我们自身的福德因缘,我们阿赖耶上的善业种子成熟,今生
才值遇佛法。我们的心念是依靠俱生种子、对境和作意产生,而所谓的修行就是串习,
在阿赖耶上再再种下善心的种子:出离心、大悲心、菩提心、空性正见;依止善知识和
善友,远离恶友的环境;依止正知正念,如理作意;这样,善法就会增长。所谓增长,
按照《俱舍论讲记》,并不是说第一刹那生信心,第二刹那、第三刹那信心逐渐增长,
并非如此,而是连续不断的意思。这样,我们阿赖耶上大悲菩提心、空性见等含藏种子
会日趋强大,与其相违的我执引发的自私和实执的种子就会受到损害,消弱。

这也是为什么法王如意宝、索达吉堪布和益西堪布再再强调要闻思修行,边闻思
边修行;
这也是为什么上师说:“一天不读书,面目可憎。”
这也是为什么对道友们离开道场,上师们如此痛心疾首。
这也是为什么上师再三说:“修行是生生世世的事。”
因为我们相续中善业种子是如此微薄,恶业种子是如此强大,只有依靠生生世世
串习善法,缓慢地改变我们的相续,才会有量变到质变的解脱。
所以,《西藏生死书》在宣说业的“创造性”时说:“绝对不可以忘记,透过我
们的行动、语言和思想,我们可以有选择。如果选择好的一面,就可以消除痛苦和苦因
,帮助我们的潜能、佛性在心中苏醒。”
恰因为我们的相续中储存了无量的恶业的种子,它们随时随地会因因缘聚会而成
熟,我们的修行才如此艰难,一波三折,进进退退。面对极为殊胜严厉的对境,我们因
一念恶心邪见,引发身语诸业,刹那间已造下堕入地狱之业;又因环境恶友等引发,瞬
间之中,已毁坏戒律,种下恶趣之因。每个人通过观察自己和身边的道友,都可以感受
到这点。
但是,即使恶心顿生,我们也可不为所转,认识其空性和光明的本体,则能转烦
恼为道用。上师说:“分别念并不可怕,一百个分别念就是一百个法身。”然而,能有
如是见解和修行,也是依靠昔世对空性的串习和今生依止善知识的教言再再修习的结果
。但是,修行的顺缘能否长期持续,需要依靠诸佛菩萨的加持力和我们自身的善根福德
力。它不在任何地方,唯一在我们的阿赖耶中。否则,上半生是清净持戒的僧人,下半
生儿孙绕膝。无论在家出家,修行路上沉浮无定,因违缘现前而完全改变的事例比比皆
是。所以,依靠业决定理,我们要极力勉力自己,虽然因为业力,我们的修行非常艰难
,但还是要尽自己的一切努力,行持闻思修善业。
“佛法告诉我们,如果不在这一世为自己负起一切责任,我们的痛苦将不只是持
续几世而已,还将持续千千万万世。《西藏生死书》”
引自智悲论坛: http://www.bodhiinstitute.org/forums/index.php?topic=18341.msg106928#msg106928
avatar
f*c
3
一个 iphone 5 + verizon or att or sprint
每个月最少最少得多少钱?
avatar
q*u
4
这个是不是多选阿,
a 应该是的吧,

public class CashHolder {
private double amountHeld=0.0;
}
public void getCash() {
CashHolder wallet = new CashHolder();
// Lookup the Teller using RMI
Teller teller= (Teller) java.rmi.
Naming.lookup("//localhost/TellerObject");
// Withdraw 100.00 from account #9856432 and put it into
// Wallet.
teller.withdrawFunds("9856432",wallet,100.00);
// Go somewhere and spend it
..
}
How do you change the code above to allow teller.withdrawFunds() to

【在 j**y 的大作中提到】
: public class CashHolder {
: private double amountHeld=0.0;
: }
: public void getCash() {
: CashHolder wallet = new CashHolder();
: // Lookup the Teller using RMI
: Teller teller= (Teller) java.rmi.
: Naming.lookup("//localhost/TellerObject");
: // Withdraw 100.00 from account #9856432 and put it into
: // Wallet.

avatar
S*U
5
南传阿毗达摩的观点,是心有几类。
属于果报心的,是由以前业决定。
属于速行心的,不是由以前业决定。
所以阿含经强调如理作意,将它列为正见的因,及四个证果的条件之一∶
如中部43经说∶
「学友!为了正见的生起,有多少缘呢?」
「学友!为了正见的生起,有两个缘∶其他人的声音与如理作意,学友!为了正见
的生起,有两个缘。」
http://agama.buddhason.org/MA/MA211.htm
南传:相应部55相应4-5经
舍利弗!什么是『入流支』呢?」
「大德!善人的结交是入流支,正法的听闻是入流支,如理作意是入流支,法、随
法行是入流支。」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843.htm
南传:相应部12相应4-9经
比丘们!那时,从如理作意,有毘婆尸菩萨的以慧之现观∶『当生存在了,则有老死;
以生为缘而有老死。』
比丘们!那时,毘婆尸菩萨这么想∶『当什么存在了,则有生?以什么为缘而有生
呢?』比丘们!那时,从如理作意,有毘婆尸菩萨的以慧之现观...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366.htm
avatar
w*t
6
去ATT或者verizon去quote吧。

【在 f**c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 iphone 5 + verizon or att or sprint
: 每个月最少最少得多少钱?

avatar
j*y
7
是单向选择阿。。
avatar
J*s
8
这个看了n遍,今天第一次觉得如此清晰:-)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南传阿毗达摩的观点,是心有几类。
: 属于果报心的,是由以前业决定。
: 属于速行心的,不是由以前业决定。
: 所以阿含经强调如理作意,将它列为正见的因,及四个证果的条件之一∶
: 如中部43经说∶
: 「学友!为了正见的生起,有多少缘呢?」
: 「学友!为了正见的生起,有两个缘∶其他人的声音与如理作意,学友!为了正见
: 的生起,有两个缘。」
: http://agama.buddhason.org/MA/MA211.htm
: 南传:相应部55相应4-5经

avatar
g*0
9
ATT: $39+$20+tax
avatar
x*i
10
谢谢分享。
这就是命该如此,想不想转命,能不能转命关键是要靠自己。
从因果上来说,定业不可转。从因缘上来看,缘可以影响因和果,转业绝对是可以的。

【在 P******A 的大作中提到】
: 问:凡夫当下的心念是不是完全由"以前"的业决定的?
: 辅导员A答:
: 了解唯识的观点,对理解一切业决定有很大的帮助。了知一切业决定,尤其帮
: 助我们认识到所谓的修行都是在“心”上修行。
: 《俱舍论讲记》云:“所有的业归根结底均是依心而造,此即思业,也就是通常
: 所说的意业。由思业所引发的思作业就是身、语二业。”
: 《西藏生死书》说:“业……的意思是:不管我们以身、口、意做些什么,都将
: 产生相应的结果。”它是如何产生相应的结果?
: 《日光疏》云:“阿赖耶中含藏了一切诸法相应的种子。比如,当内根诸识在了
: 知某法时,立刻就有其相应的种子熏习到阿赖耶中去,故此中含藏了许许多多的种子,

avatar
f*c
11
i have an AT&T go-phone prepaid, can I transfer the number & balance to a
new iphone?

【在 g*********0 的大作中提到】
: ATT: $39+$20+tax
avatar
x*i
12
果报心非善非恶,体验业的果报。业从速行心的刹那产生。
记得心还有好几类的,要不下次有时间重新发个帖子,专门讨论一下这几类心。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南传阿毗达摩的观点,是心有几类。
: 属于果报心的,是由以前业决定。
: 属于速行心的,不是由以前业决定。
: 所以阿含经强调如理作意,将它列为正见的因,及四个证果的条件之一∶
: 如中部43经说∶
: 「学友!为了正见的生起,有多少缘呢?」
: 「学友!为了正见的生起,有两个缘∶其他人的声音与如理作意,学友!为了正见
: 的生起,有两个缘。」
: http://agama.buddhason.org/MA/MA211.htm
: 南传:相应部55相应4-5经

avatar
s*1
13
我怎么听说$94每月呀。
avatar
j*1
14
我们往昔世依止善知识,闻思佛法,行持善法,在阿赖耶上含藏了许多善业的种
子。依靠佛菩萨的发愿力和我们自身的福德因缘,我们阿赖耶上的善业种子成熟,今生
才值遇佛法。我们的心念是依靠俱生种子、对境和作意产生,而所谓的修行就是串习,
在阿赖耶上再再种下善心的种子:出离心、大悲心、菩提心、空性正见;依止善知识和
善友,远离恶友的环境;依止正知正念,如理作意;这样,善法就会增长。所谓增长,
按照《俱舍论讲记》,并不是说第一刹那生信心,第二刹那、第三刹那信心逐渐增长,
并非如此,而是连续不断的意思。这样,我们阿赖耶上大悲菩提心、空性见等含藏种子
会日趋强大,与其相违的我执引发的自私和实执的种子就会受到损害,消弱。
这也是为什么法王如意宝、索达吉堪布和益西堪布再再强调要闻思修行,边闻思
边修行;
这也是为什么上师说:“一天不读书,面目可憎。”
这也是为什么对道友们离开道场,上师们如此痛心疾首。
这也是为什么上师再三说:“修行是生生世世的事。”
因为我们相续中善业种子是如此微薄,恶业种子是如此强大,只有依靠生生世世
串习善法,缓慢地改变我们的相续,才会有量变到质变的解脱。
所以,《西藏生死书》在宣说业的“创造性”时说:“绝对不可以忘记,透过我
们的行动、语言和思想,我们可以有选择。如果选择好的一面,就可以消除痛苦和苦因
,帮助我们的潜能、佛性在心中苏醒。”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