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供货似乎很充足# Apple - 家有苹果
y*1
1
孩子16个月,以前INFANT时候,房间里用了个很暗的灯,就是方便晚上喂夜奶用.
现在孩子临睡前,喜欢躺在床上,让妈妈在身边给讲书上的故事,孩子喜欢看着书上的图
画,让妈妈讲故事.我就觉得连我看那书上的图画,都不清楚,是不是孩子看那么暗的光线
对他眼睛不好?
大家说,我是不是应该换个睡前讲故事的灯啊? 什么灯好呢? 我不喜欢用带线的,
因为孩子喜欢拔电线.我看到AMAZON 有给KINDLE 配的读书的灯,不知道大家有人用过吗
? 好吗?
avatar
i*7
2
我先提出重点,以免很多人不喜欢看长篇大论,找不到重点。
佛陀说,一切受都是苦:
佛告阿難:
「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
又復,阿難!我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以諸行漸次止息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

然后解释什么叫“以諸行漸次止息”
提到九个禅定,到佛陀时代,印度发展出的九个禅定,
佛告阿難:
「初禪正受時,言語止息;二禪正受時,覺、觀止息;三禪正受時,喜心止息;四
禪正受時,出、入息止息;空入處正受時,色想止息;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止息;
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止息;想受
滅正受時,想、受止息,是名漸次諸行止息。」
这里也提到了 想受灭定,因为前文说“以諸行漸次止息”,所以“一切諸受悉皆是苦”
所以想受灭定也被归入,“一切諸受悉皆是苦”之中,
所以这个定也是苦,不是所有苦灭尽的涅磐
最后佛陀说,那什么是佛陀推崇的呢?
佛告阿難:
「於貪欲心不樂、解脫,恚、癡心不樂、解脫,是名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
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
佛陀提出解脱才是王道。显然入想受灭定来体验涅磐,不是佛陀的说法。
avatar
w*2
3
敞开了卖的架势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5
avatar
a*l
4
讲故事不一定要看书讲
要看的可以放到白天讲
avatar
S*U
5
南传:相应部41相应6经
「但,大德!如何有想受灭等至?」
「屋主!当比丘入想受灭时,不这么想∶『我将入想受灭。』或『我正入想受灭中
。』或『我已入想受灭。』而是先前心已这样修习,导引他到那样的情况。」
「好!大德!」……(中略)更进一步问尊者迦摩浮问题∶
「但,大德!当比丘入想受灭时,什么法第一个被灭?身行或语行或心行?」
「屋主!当比丘入想受灭时,语行第一个被灭,然后身行,然后心行。」
「好!大德!」……(中略)更进一步问尊者迦摩浮问题∶
「大德!当这死者死时,与这已入想受灭的比丘,他们的差异是什么呢?」
「屋主!当死者死时,他的身行已灭、已安息;语行已灭、已安息;心行已灭、已
安息,寿命已灭尽,热已平息,诸根已完全破坏。
但,屋主!这已入想受灭的比丘,他的身行虽也已灭、已安息;语行已灭、已安息
;心行已灭、已安息,寿命未灭尽,热未平息,诸根是明净的。
屋主!当这死者死时,与这已入想受灭的比丘,这是他们的差异。」
北传:杂阿含568经
「长者!出息入息是身法,依于身,属于身,依身转,是故出息、入息名为身行。
有觉、有观故,则口语,是故,有觉、有观是口行。
想、思是意行,依于心,属于心,依心转,是故,想、思是意行。」{复问∶
「尊者!觉、观已,发口语,是觉、观名为口行。想、思是心数法,依于心,属于
心想转,是故想、思名为意行。」}
复问∶
「尊者!有几法若人舍身时,彼身尸卧地,弃于丘冢间,无心如木石。」
答言∶
「长者!寿、暖及与识,舍身时俱舍,彼身弃冢间,无心如木石。」
复问∶
「尊者!若死、若入灭尽正受有差别不?」
答∶
「舍于寿、暖,诸根悉坏,身命分离,是名为死。灭尽定者,身、口、意行灭,不
舍寿命,不离于暖,诸根不坏,身命相属。此则命终、入灭正受差别之相。」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568.htm
avatar
B*1
6
I think there is a need for books which have letters GLOWING in the dark .
. .
avatar
S*U
7
想受灭正受时,受止息
so “一切诸受悉皆是苦”doesn't imply 想受灭定是苦, because there is no 受.
This is the reason 想受灭定 is classified as supra-mundane, which is no
suffering.

【在 i********7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先提出重点,以免很多人不喜欢看长篇大论,找不到重点。
: 佛陀说,一切受都是苦:
: 佛告阿難:
: 「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
: 又復,阿難!我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以諸行漸次止息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
: 」
: 然后解释什么叫“以諸行漸次止息”
: 提到九个禅定,到佛陀时代,印度发展出的九个禅定,
: 佛告阿難:
: 「初禪正受時,言語止息;二禪正受時,覺、觀止息;三禪正受時,喜心止息;四

avatar
y*i
8
讲故事不是念书。
孩子喜欢看图画,也许是因为故事实在不好听?如有冒犯,见谅。
avatar
i*7
9
所以这两篇经文,并没有说入想受灭尽定是为体验涅磐
说明了想受灭尽定与死人的差别就是体温的区别,并不是烦恼的区别
还有体温,如果是这样,显然跑日说色身灭尽是不可能
如果还有体温,那么是什么维持体温?
说明身体还在运作,只是活动量很低很低,低到只能保存生命存活的最低所需而已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南传:相应部41相应6经
: 「但,大德!如何有想受灭等至?」
: 「屋主!当比丘入想受灭时,不这么想∶『我将入想受灭。』或『我正入想受灭中
: 。』或『我已入想受灭。』而是先前心已这样修习,导引他到那样的情况。」
: 「好!大德!」……(中略)更进一步问尊者迦摩浮问题∶
: 「但,大德!当比丘入想受灭时,什么法第一个被灭?身行或语行或心行?」
: 「屋主!当比丘入想受灭时,语行第一个被灭,然后身行,然后心行。」
: 「好!大德!」……(中略)更进一步问尊者迦摩浮问题∶
: 「大德!当这死者死时,与这已入想受灭的比丘,他们的差异是什么呢?」
: 「屋主!当死者死时,他的身行已灭、已安息;语行已灭、已安息;心行已灭、已

avatar
a*l
10
其实给 toddler 讲的故事完全可以是自己编的,描述他的日常所见的故事
比如去年我们去county fair,看到摩天轮,后来有一段时间讲的就是小老鼠去
找摩天轮,坐上去看到很远很远,最后回家了。
我家的对火车感兴趣,最近一段时间爱听的就是小老鼠坐火车的故事,自编,火车
穿过马路,过大桥,过隧道什么的。
根据书讲也可以脱离书,比如Maisy 系列里面有本Maisy bakes a cake,我
自己家里有时候也烤东西,所以这本书就曾经不看书讲过,还问过十八个月宝宝能
不能给我讲,结果他就"洗手,面粉,鸡蛋,黄油,烤箱。。。"这样子讲一遍。
以上大多是晚上关着灯讲的。
avatar
i*7
11
恩,也有道理
但是我是这样理解的,可能不对:
佛陀说一切受都是苦,接下来的经文说的是禅定
是在说禅定的受是苦吗?似乎不是这个意思
初禅,二禅明明都有禅乐,应该不是指禅定中的受是苦
后来的禅定就是乐都没有了,但是至少不会是苦受
佛陀说一切受是苦,说即使是禅定,人们以为的乐与不苦
但是这些禅定是依照因缘才有的,初禅,是言语的止息,才有初禅
二禅是因为觉,观的止息,才有二禅,都是因缘所生,所以都是苦
一直讲到想受灭定,是因为想,受止息,才有想受灭尽定
所有当时印度推崇的定,从初禅到想受灭尽定,都是因缘所生之法
所以都是苦,都不值得追求
从这篇经文看,想受灭尽定不是体验涅磐,只是世俗的禅定而已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想受灭正受时,受止息
: so “一切诸受悉皆是苦”doesn't imply 想受灭定是苦, because there is no 受.
: This is the reason 想受灭定 is classified as supra-mundane, which is no
: suffering.

avatar
D*R
12
我家是用台灯放远点,不算太亮,但是读字没问题了,可是娃一到睡觉就要读书,一本
接一本没完没了,然后啥也记不住,怀疑他就是要玩他老娘的。。。。
avatar
S*U
13
How about this one?
Does it not mean
想受灭尽定->有身灭
杂阿含456经
佛告比丘∶
「彼光界者,缘闇故可知;净界[者],缘不净故可知;无量空入处界者,缘色故可
知;无量识入处界者,缘{内}[空]故可知;无所有入处界者,缘所有[故]可知;非想非
非想入处界者,缘有第一故可知;灭界者,缘有身[故]可知。」
诸比丘白佛言∶
「世尊!彼光界……乃至灭界,以何正受而得?」
佛告比丘∶
「彼光界、净界、无量空入处界、无量识入处界、无所有入处界,此诸界于自行正
受而得;非想非非想入处界于第一有正受而得;灭界者于有身灭正受而得。」
相应部14相应11经
「比丘们!有这七界,哪七个呢?光界、净界、虚空无边处界、识无边处界、无所
有处界、非想非非想处界、想受灭界。比丘们!有这七界。」
当这么说时,某位比丘对世尊这么说∶
「但,大德!这光界、净界、虚空无边处界、识无边处界、无所有处界、非想非非
想处界、想受灭界,这些界缘于什么而被了知呢?」
「比丘!这光界,此界缘黑暗而被了知。比丘!这净界,此界缘不净而被了知。比
丘!这虚空无边处界,此界缘色而被了知。比丘!这识无边处界,此界缘虚空无边处而
被了知。比丘!这无所有处界,此界缘识无边处而被了知。比丘!这非想非非想处界,
此界缘无所有处而被了知。比丘!这想受灭界,此界缘灭而被了知。」
「但,大德!这光界、净界、虚空无边处界、识无边处界、无所有处界、非想非非
想处界、想受灭界,这些界的等至应该如何达到呢?」
「比丘!这光界、净界、虚空无边处界、识无边处界、无所有处界,这些界应该从
想等至达到,比丘!这非想非非想处界,此界应该从残行等至达到,比丘!这想受灭界
,此界应该从灭等至达到。」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456.htm

【在 i********7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这两篇经文,并没有说入想受灭尽定是为体验涅磐
: 说明了想受灭尽定与死人的差别就是体温的区别,并不是烦恼的区别
: 还有体温,如果是这样,显然跑日说色身灭尽是不可能
: 如果还有体温,那么是什么维持体温?
: 说明身体还在运作,只是活动量很低很低,低到只能保存生命存活的最低所需而已

avatar
a*l
14
这个可能是越讲越兴奋,违背了睡前故事的初衷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家是用台灯放远点,不算太亮,但是读字没问题了,可是娃一到睡觉就要读书,一本
: 接一本没完没了,然后啥也记不住,怀疑他就是要玩他老娘的。。。。

avatar
i*7
15

不过根据这两篇,确实像你说的这样,有身灭为想受灭定
这个想受灭尽定,和杂阿含474经,确实有矛盾。与相应部受相应11经,15经也矛盾。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How about this one?
: Does it not mean
: 想受灭尽定->有身灭
: 杂阿含456经
: 佛告比丘∶
: 「彼光界者,缘闇故可知;净界[者],缘不净故可知;无量空入处界者,缘色故可
: 知;无量识入处界者,缘{内}[空]故可知;无所有入处界者,缘所有[故]可知;非想非
: 非想入处界者,缘有第一故可知;灭界者,缘有身[故]可知。」
: 诸比丘白佛言∶
: 「世尊!彼光界……乃至灭界,以何正受而得?」

avatar
D*R
16
我一般都是正常讲一个故事,然后后面开始用念经的,但是没用。。。。现在直接装死
也不好用了,娃在我脸上踩来踩去
。。。。。

【在 a***l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可能是越讲越兴奋,违背了睡前故事的初衷
avatar
r*n
17
这里的想受灭定不是涅槃,而是指的外道定。外道也可以证得。
经典里面的想受灭定,还有灭尽定,有不同的所指。
avatar
i*7
18
应该共外道的禅定,
想受灭尽定,不是灭尽定?
都是听说九次第定,并没有听说十次第定。。。
不过每个人了解的内容都有限,
如果法友有这方面的杂阿含和相应部的经文,能和我们分享一些吗?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里的想受灭定不是涅槃,而是指的外道定。外道也可以证得。
: 经典里面的想受灭定,还有灭尽定,有不同的所指。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