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照相机突然变得非常阴暗
avatar
照相机突然变得非常阴暗# Apple - 家有苹果
L*e
1
1, 校报报道了一片文章,我是第三作者,三个人的名字都出现了。后备多次转载。
2, 校报报道了刚刚发的science文章,我是co-first,但只有老板的名字出现,主要
介绍了这篇文章的伟大意义。后备sciencedayly等转载。
3,介绍了实验室另一片文章的伟大意义。我与此片文章无关,但前期的一篇co-author
的文章与此有关,都是解决了同样的问题。后备sciencedayly等转载。
没有national的报道,要求审稿一直都没有回应。一直不敢申EB1A,英文文章8篇(引
用140),中文3篇(引用30)但几片好文章都是co-author或者是co-first。
多谢大家
avatar
l*6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dlife 讨论区 】
发信人: luotuo123456 (骆驼123456), 信区: Midlife
标 题: 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物质决定爱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17 15:35:43 2019, 美东)
1 社会现实
十几岁时,因为父母的关系,我认识了几位1978、79级的大学生,有时去他们
宿舍玩。那时的大学男生与后来一样,私下里好像总在想女人、谈女人。一次几
个人在议论,其中一位当天在公交车上遇到了个漂亮姑娘,寥寥几句友善的对话
后,姑娘得知他是大学生,竟然一直跟他到校门,希望与他进一步交往。他吓得
赶快跑进校园躲起来,让门卫拦住了姑娘。1980年代初的东北非常保守,女孩
在马路上倒追陌生男生,极端罕见。高考恢复后,社会女生觉得大学生都是天之
骄子,趋之若骛。那个敢于倒追的姑娘很勇敢,而那位男大学生也算撞到了桃花
运。我不懂他为什么跑,就问你何必跑?他回答,我是鞍山人,毕业后要回鞍
山,哪有办法把一个吉林姑娘弄到鞍山?
那时的中国城镇老百姓,户口、工作、居住的公寓等,都是国家指定或分配,个
人没有多少选择或改变的余地。所以要结婚,就不得不考虑双方的这些条件,因
为如果一方是农民、或两个人的户口不在一地、或者户口在一地,但工作地点相
离很远,都会造成结婚不现实。当时奉行国家全面控制经济的信条,个人的工资
极低,男性一人的收入不够养家。而国家严格限制每个城镇人买食品和必需日用
品的数量、地点和时间,每个人只有勉强够一个人用的配额。而广大的农民连这
点配额也没有,他们事实上不能在城市里购买食品和很多常见日用品。
我有一个小学同学,也是同一所大学的子弟。他父亲教数学,是1960年代的大
学毕业生。从1960年代到70年代末的大约20年里,东北老百姓没有涨过工资,
所以他父亲工资不高。他母亲没有工作,家里姐弟三人。他们家生活就很困难,
每到月底,家里经常没有钱买菜,他就会跟着母亲到郊区挖野菜,以补饭桌上的
不足。记忆中他父亲瘦高,母亲显得很衰老。三个孩子成年后都很矮小,大约一
米五左右,明显营养不足。一个中年大学教师,如果太太没有工作,当年的生活
就可能如此悲惨。
那个年代的大学生谈婚论嫁,需要考虑的远不止对方的户口和工作。当时国家刚
从几十年血腥的政治运动中走出来,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还存在很多政治挂
帅的遗迹。比如所有政府、单位、和学校的人事表格里还要求填写家庭出身和政
治面貌等。一个人进了大学,就代表国家拥有和主宰他以后的人生。如果配偶本
人或家庭有政治瑕疵,就很可能影响自己的工作与升迁。所以大学生婚恋,还得
考虑各种政治因素。
这些名目繁多的条条框框,各个犹如通了高压电的铁线,使得每个人的“可行婚
恋对象范围”变得很狭窄。但是来自内心的天然爱情,从来不会被这些物质条件
限制。只有极少数人运气好,爱情碰巧发生在这样的范围内。更多的人如果胆敢
追求爱情,就会与现实严重冲突,经常带来一辈子的惩罚。在腐朽愚昧的中国王
朝时代,制度剥夺个人的婚恋自由,把决定权交给父母。在毛时代及之后的很长
时期里,政府大张旗鼓地宣称个人有婚恋自由,但那些条条框框严重侵害了这个
自由。绝大部分婚恋决定权实际上转移到了政府和具体领导手里。而政府和领导
对个人的爱心、了解、或迁就,都远不如父母对儿女。
也许对中国没有深入了解的观察者,比如外国人或涉世不深的青年,会以为当时
的社会这样压抑,连恋爱和结婚都如此限制,老百姓一定会愤怒和反抗,但实际
情况却相反。到了1980年代初,毛式体制已经主宰中华大地30多年。它严密而
野蛮,对异己毫不心慈手软。暴虐之下,中国老百姓整体臣服。绝大多数人在心
里早已“跪下”,接受了这些限制,觉得理所当然。有点地位和权力的人,为了得
到或保持他们的地位和权力,还经常主动支持和维护这些限制。只有很少的人内
心不服,有反抗行动的人就更少。比如,当时的官方莫名其妙地敌视几乎所有民
间的男女交往。这本是权力的任性之举,社会各基层却奉为天条,严格贯彻执
行。当时在东北,一般老百姓把正当的男女交往也看作丑事,连“爱”都被认为是
脏字。
记得初中时,父亲为我买了一本世界儿童教育名著《爱的教育》。我带到学校,
被同桌发现。他看到封皮上有一个大大的“爱”字,就认定是黄书,煞有介事地报
告给老师。班主任是位中年女教师,教语文,得知后非常紧张,立刻没收,即使
我辩解也没有用。过了几个星期,她才把书还给我,可能因为没有在书里找到色
情描写。但给我时,她还是面带狐疑,并没有完全解除戒备。这件事害得我有了
心理阴影,后来一直没有读完那本书。就连童稚未脱的初中男孩也见“爱”色变,
就连中学语文教师也不知《爱的教育》。这两个人无权无势,是再普通不过的老
百姓,却时刻监视周围的人,自觉提防任何关于“爱”的蛛丝马迹,主动维护着这
个压制老百姓自己权利与自由的社会秩序。那个时代的中国是多么闭塞和扭曲!
2 人要自保
在这样的社会里,我们这代人早就本能地懂得,自己内心的爱情萌芽很危险,如
果不严加压制,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升学、工作、城市户口、干部身份,等等,
后果不堪设想。我们从小接受唯物主义的灌输,被告知所有感情都受制于物质,
这为我们提供了借口去接受环境限制爱情。而且大家也知道,强调心灵或神的重
要、甚至只要谈及,都会被批判成唯心主义,惹来政治麻烦。但是另一方面,我
们又从电影和小说里得知爱情是褒义词,如果承认自己的婚恋里没有爱情,就是
自认落伍,在人前脸上无光。于是为了生存和面子,很多习惯了向霸凌的社会屈
服、又具有高智商的年轻知识分子,就选择了一条狡猾的道路。他们卑微地否认
自己内心的纯真萌动是爱情,转而指鹿为马,不知羞耻地撇开心灵、基于物质重
新定义爱情。他们认为,“爱情”就是在社会允许的、经常很狭窄的婚恋对象范围
内,按利益最大化挑选配偶的心理。
这种挑选过程,也经常精妙复杂、也注重对方的长相、也会考虑到双方在性方面
的和谐,只是选中的人不是自己心里的那个“最好、最美”,就好像贾宝玉自愿接
受了薛宝钗、撇下林黛玉,朱丽叶委身于帕里斯、抛弃罗密欧。持这种唯物主义
爱情观的人,如果顺利婚配,会觉得自己既避免了与现实冲突、也得到了爱情。
他们把婚恋带来的好处,比如生活的舒适和性的欢愉,当作“爱情的美好”。但
是,与不爱的人朝夕厮守让他们压抑,愧对心底里的那个人与那份感情让他们自
责。他们在内心深处为自己不值。为了维持表面的正常,他们依靠从众心理麻痹
自己、冲淡隐藏的空虚与遗憾,因为在他们周围经常有很多类似的人,也没有与
最爱的人结合,但是看上去过得很“正常”。如果社会上少数人如此,那么他们个
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如果很多人这样,那就是制度出了问题。 我们年轻时
的那个体制,把有灵有肉的人看作无生命的螺丝钉一般处置,严格而系统地惩罚
和淘汰敢于追求真爱的人,自然造成了很多生存下来的人只能这样懦弱、猥琐地
活着。
“物质决定爱情”的观念,有时显得很实用。比如当大家都很贫穷、工作和居住地
都一辈子不变、生活中都没有多少选择时,按物质条件取舍配偶,经常简单易
行,并能带来婚姻的表面稳定。但实用不代表正确。爱情最终来自心灵、不是物
质。社会开放后,人们迁徙更多,发展事业的机会也更多,建立在物质条件上的
婚恋就经常显露出弊端。比如丈夫发达了,就觉得“女人如衣裳”,想换老婆。刘
备的这句名言冷酷无情,却是对物质婚姻的贴切总结。因为在这类婚恋里,双方
视彼此的心灵与人格为次要,本来就冷酷无情。类似地,漂亮人妻来到美国后,
就觉得老公不再有吸引力,想重新找有美国“户口”的丈夫。因为原来选他,是要
他帮自己弄到大城市户口、或带自己来美国,并没有觉得他本身特别好。到了美
国后,他的优点消失了,自然不再是最佳人选。总之,相信“物质决定婚恋”的
人,环境或个人条件大变后,经常会觉得喜新厌旧是顺理成章的事,于是威胁婚
姻和家庭。
记得在交大读书时,很多本来玲珑剔透的女生,到了毕业季节就思想迅速“成
熟”。她们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为适应社会而主动向现实低头,为出国和上海
户口等目的婚恋。我理解和同情她们,她们无力改变社会,只好屈从。但她们的
灵气就消失了,身上的光彩也暗淡了,如同美玉变成顽石。年轻时不懂,现在想
起,就理解更多。即使这样的女生接受了你的追求,也只是因为她看上了你能带
给她的利益,而不是你本人。所以即使得到她,也没有什么意思,她的吸引力就
降低了。当然还有更多的女生,从来都物质,一直都是顽石。信奉物质决定爱
情,使女人俗气、失去魅力。
为什么要重温我们年轻时的社会人心呢?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中国已经富裕很
多,人们也有了更多自由,但社会观念里还有很多那时留下的痕迹。我们这代人
已从青春少年变成了白头,每个人的家庭和事业情况都已不同,但很多人在年轻
时形成的思想,到今天也没有大变化。重温往事,希望让大家看清为什么我们这
代人里,无论生活在快速发展的中国、还是在自由民主、以基督教价值为根基的
美国,还有那么多人相信物质决定爱情。
avatar
l*g
3
以前的照片拍出来都光线很明亮, 几天前突然变得不管光线多明亮, 照片都是特别暗
, 很象晚上拍出来的, 有遇到过类似情况的吗? 不知道是不是哪里的设置错了。
avatar
m*g
4
Worth to try.
avatar
j*a
5
换壳了?

【在 l***g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的照片拍出来都光线很明亮, 几天前突然变得不管光线多明亮, 照片都是特别暗
: , 很象晚上拍出来的, 有遇到过类似情况的吗? 不知道是不是哪里的设置错了。

avatar
R*n
6
这些报道只能放在contribution里,你的citation挺多的,再积累下review,case就不
弱旅,就可claim contribution,review,authorship了。
avatar
l*g
7
啥也没换,

【在 j****a 的大作中提到】
: 换壳了?
avatar
R*n
8
review找熟人或者老板推荐,还有中文审稿也算,想想办法

author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1, 校报报道了一片文章,我是第三作者,三个人的名字都出现了。后备多次转载。
: 2, 校报报道了刚刚发的science文章,我是co-first,但只有老板的名字出现,主要
: 介绍了这篇文章的伟大意义。后备sciencedayly等转载。
: 3,介绍了实验室另一片文章的伟大意义。我与此片文章无关,但前期的一篇co-author
: 的文章与此有关,都是解决了同样的问题。后备sciencedayly等转载。
: 没有national的报道,要求审稿一直都没有回应。一直不敢申EB1A,英文文章8篇(引
: 用140),中文3篇(引用30)但几片好文章都是co-author或者是co-first。
: 多谢大家

avatar
c*e
9
曝光补偿?

【在 l***g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的照片拍出来都光线很明亮, 几天前突然变得不管光线多明亮, 照片都是特别暗
: , 很象晚上拍出来的, 有遇到过类似情况的吗? 不知道是不是哪里的设置错了。

avatar
L*e
10
发了很多要求review的申请但基本有去无回。现在只有一个很小的亚洲杂志(IF<1)的
杂志给了4次审稿机会。象这种级别太太低的杂志以后有用吗?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些报道只能放在contribution里,你的citation挺多的,再积累下review,case就不
: 弱旅,就可claim contribution,review,authorship了。

avatar
l*g
11
快给讲讲, 这个怎么改回去呀?

【在 c*******e 的大作中提到】
: 曝光补偿?
avatar
A*r
12
除了校报还有啥媒体报道的?如果只有校报,估计够呛吧。

author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1, 校报报道了一片文章,我是第三作者,三个人的名字都出现了。后备多次转载。
: 2, 校报报道了刚刚发的science文章,我是co-first,但只有老板的名字出现,主要
: 介绍了这篇文章的伟大意义。后备sciencedayly等转载。
: 3,介绍了实验室另一片文章的伟大意义。我与此片文章无关,但前期的一篇co-author
: 的文章与此有关,都是解决了同样的问题。后备sciencedayly等转载。
: 没有national的报道,要求审稿一直都没有回应。一直不敢申EB1A,英文文章8篇(引
: 用140),中文3篇(引用30)但几片好文章都是co-author或者是co-first。
: 多谢大家

avatar
t*6
13
发掘下那些转载的media.
avatar
L*e
14
转载的也算吗?

【在 t******6 的大作中提到】
: 发掘下那些转载的media.
avatar
m*g
15
I would use "转载的" if they are good ones without mention that the report
was published first in your school's website.
avatar
l*5
16
媒体报道必须是NATIONAL或INTERNATIONAL的, 校报的根本算不上。 你的CASE, EB1A
没戏, 找不到第三条, EB1B倒是有八成的把握。

author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1, 校报报道了一片文章,我是第三作者,三个人的名字都出现了。后备多次转载。
: 2, 校报报道了刚刚发的science文章,我是co-first,但只有老板的名字出现,主要
: 介绍了这篇文章的伟大意义。后备sciencedayly等转载。
: 3,介绍了实验室另一片文章的伟大意义。我与此片文章无关,但前期的一篇co-author
: 的文章与此有关,都是解决了同样的问题。后备sciencedayly等转载。
: 没有national的报道,要求审稿一直都没有回应。一直不敢申EB1A,英文文章8篇(引
: 用140),中文3篇(引用30)但几片好文章都是co-author或者是co-first。
: 多谢大家

avatar
L*e
17
Thank you all for replying me
I am so honored to get your responses, especially some famous ID (Laoda555).
One more quesion: we have a paper (i am the third author) was especially
commented by the journal of 'nature structure biology'. Is that a '
internationally reported'.
Furthermore, my professor may want to help me to apply EB1B. The problem is
that i did not fit the 'three years of working in the US'. That is my second
year of Post doctoral training.
avatar
l*t
18
your phD research experience will count
avatar
z*1
19
1) find the good languages in the papers which cited your papers.
2) find any NewsRx report about your work
3) find other reports which reported you and/or your papers other than your
college newspaper.
My lawyer used 1) and 2) to claim the media report and my case was approved
without RFE.
avatar
k*n
20
wait for some time. Your science paper will/should be reported in many media
s.. use them to claim Media report..

author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1, 校报报道了一片文章,我是第三作者,三个人的名字都出现了。后备多次转载。
: 2, 校报报道了刚刚发的science文章,我是co-first,但只有老板的名字出现,主要
: 介绍了这篇文章的伟大意义。后备sciencedayly等转载。
: 3,介绍了实验室另一片文章的伟大意义。我与此片文章无关,但前期的一篇co-author
: 的文章与此有关,都是解决了同样的问题。后备sciencedayly等转载。
: 没有national的报道,要求审稿一直都没有回应。一直不敢申EB1A,英文文章8篇(引
: 用140),中文3篇(引用30)但几片好文章都是co-author或者是co-first。
: 多谢大家

avatar
L*e
21
Thanks you all for your reply.
After search google. I found out that more than 5 websites (beforeits news.
com, psychcentral.com. EurekAlert.com, Physorg.com, Medicalnewstoday.com,
Mangalorean.com, newsPolitan.com etc.) reported the discovery of my science
paper. Non of them mentioned that they adapted from my University News. Are
these count for 'Nationally or internationally reported'.
Again, thank you so much.
avatar
R*n
22
是这个问题,就是礼貌的回了,还是石沉大海。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找老板或者熟人推荐
,另一个是发文章时作为通讯作者。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发了很多要求review的申请但基本有去无回。现在只有一个很小的亚洲杂志(IF<1)的
: 杂志给了4次审稿机会。象这种级别太太低的杂志以后有用吗?

avatar
m*g
23
You'll need to read the self introductions of these web sites and find some
comments on them to see if you could make a good case. Please check those
marked posts in this board and Laoda555's post to get some ideas.
avatar
L*e
24
Thanks you all for your reply.
After search google. I found out that more than 5 websites (beforeits news.
com, psychcentral.com. EurekAlert.com, Physorg.com, Medicalnewstoday.com,
Mangalorean.com, newsPolitan.com etc.) reported the discovery of my science
paper. Non of them mentioned that they adapted from my University News. Are
these count for 'Nationally or internationally reported'.
Again, thank you so much.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